第二百零六章 吐谷渾的歸屬(中)

未時,伏俟城。

宣王負手站在城頭,目送信使的身影消失在遠方之後,從袖中取出一張紙觀看,這張紙上只有兩個字‘動手!’,下面沒有署名,只蓋了一個古怪的印章。宣王再次看了一眼那個古怪的印章,緩緩將這張紙撕得粉碎,隨手將紙屑撒向城下。

紙屑飛舞中,宣王心頭浮現出了剛纔和一個人的談話。半個時辰之前,達延芒讓宣王將駐紮在大通河的大軍撤回來。然而宣王卻沒有馬上下達命令,而是先在家中見了一個人。此人明面上是馴養獵鷹的行家,實際上卻是祿東讚的心腹。此人來找宣王,就是向他轉達祿東讚的兩封信,這兩封信是祿東贊先後前從長安送回來的,兩封信送到的時間僅僅相差一天。第一封信簡單說了長安的動態,第二封信就是宣王在城頭撕碎的那份。

原來祿東贊馬不停蹄趕到長安,求見李世民的時候,李世民早已經知道了伏俟城的事情,大唐大軍也準備停當,即將向伏俟城開進。對於祿東讚的求見,李世民根本就不理會。

當日威信王是倉皇趕去蘭州府的,並不知道張煥的具體情況,因此李大亮的奏摺中,隱晦的暗示張煥可能已經遇難。得知這個消息的李世民勃然大怒,馬上召集衆將領準備出兵踏平伏俟城。短短的兩天時間,兵部尚書李績就調集了六萬大軍,其中就包括左武衛的三萬精銳。本來李靖是要親自出徵爲張煥報仇的,不過今年以來李靖的身體一直很差,爲了防止意外,李世民堅決不答應,再加上高陽和紅拂的勸阻,李靖只得放棄親自出徵。隨後李世民任命李大亮爲統兵大將,率領九萬大軍征伐伏俟城,下了死命令一定要誅殺達延芒。同時李世民還給劍南道的牛進達下令,加強劍南道的防禦,防備吐蕃的襲擊。

祿東贊無可奈何,卻又不敢離開,只好每天都前去求見,終於在第三天見到了李世民,此時大唐大軍已經開拔了。

一見到祿東贊,李世民就是一番嚴厲的痛罵,聲稱諾曷鉢是大唐的臣子,達延芒此舉是對大唐的嚴重侵犯!吐蕃若是敢援助達延芒一兵一卒,大唐會立刻和吐蕃開戰!祿東贊趕緊解釋這件事是達延芒的主張,和吐蕃沒有任何關係,再三保證吐蕃這次絕對不會支持達延芒。

李世民其實心中很清楚,松贊干布和路東咋不是傻子,絕對不會在這個時機做這件事。李世民如此強硬的表態,其實還是想要警告吐蕃不許插手吐谷渾的事,以便順利解決掉達延芒,將吐谷渾的地盤收歸大唐。

祿東贊情知李世民的決定不可阻攔,又捨不得十幾萬吐谷渾人,無奈之下只好耍了個心眼,聲稱可以誅殺達延芒,將伏俟城完整的交到大唐手中。唯一的要求就是事了之後,准許一部分吐谷渾人投靠吐蕃,祿東讚的解釋是這些人都有親眷在吐蕃,歷來一直和吐蕃親近。

祿東讚的話李世民當然不會相信,不過對這個要求還是答應了下來,畢竟不用大唐將士付出犧牲就能得到伏俟城,無論如何都是划算的事情。再者說了,會投靠吐蕃的吐谷渾人,必然一直和吐蕃親近,留下他們反而是個隱患。祿東贊達到目的心頭大喜,趕緊向邏些和伏俟城送了急件,自己留在長安以安李世民之心。見到李世民的第二天,祿東贊才知道大唐大軍已經開拔,趕緊緊急向伏俟城送了第二封信。

宣王知道這些內情之後,這纔派人向大通河的大軍傳達命令,不過命令並不是要大軍返回伏俟城,而是讓他們在大通河阻擋唐軍!宣王此舉乃是一石二鳥,既可以消耗達延芒的人馬,又可以爭取到更多時間撤離伏俟城。

“宣王殿下,大王有請!”阿達曷的聲音將宣王從沉思中驚醒回來。

宣王將目光從正在加強城防的人羣身上收回來,轉過頭問道:“大王有何事?”

“這個末將不知!請宣王殿下前去王宮吧,這邊的事情交給末將就是。”

“那就勞煩將軍了!”宣王點點頭,轉身下了城牆。

一路走向王宮,宣王都在猜測到底是什麼事情,難道達延芒覺察到什麼了?如果是那樣,只好馬上動手了!到了王宮才知道,達延芒是想讓宣王出面,邀請此前中立的那些吐谷渾貴族今晚參加酒宴。大唐大軍即將到來,達延芒也是爲了拉攏更多的人支持自己。得知是這件事宣王心頭大喜,今晚酒宴就是動手的最好時機!再三保證一定將那些人請來,讓他們全力支持新大王,達延芒哪裡知道死期將近,還親手寫了請柬交給宣王。

達延芒前來伏俟城時只帶了三萬大軍,八成都被派去了大通河,統兵大將還是宣王的手下慕容信。如今城中達延芒的兵馬僅僅只有數千人,除了王宮掌握在阿達曷手中之外,其他兵馬幾乎全都被宣王控制。對於擊殺達延芒以及掌控伏俟城,宣王有絕對的把握。

戌時末,吐谷渾王宮。

達延芒坐在王座上,笑着觀看侍女們的歌舞表演,不時端起酒杯猛灌一口。宣王緊挨着達延芒,雖然端着酒杯卻極少飲酒,目光一直打量着周圍的人。阿達曷面色通紅,正拉着一個武將拼酒,旁邊圍了好幾個人鼓勁加油。

這場酒宴是從酉時開始的,宣王將達延芒要求的人全部請來,而且全都向達延芒效忠。達延芒高興之餘,暫時將唐軍拋在腦後,準備喝個痛快。

宣王看時候差不多了,對身邊一個黑衣將領使個眼色,那黑衣將領趁人不備,悄然離開了大殿。

“大王,末將有事稟報。”那人剛離開不久,有一將領在外求見。

宣王笑道:“大王,臣去問問,要是有要事的話再傳進來,以免耽誤大家的興致。”

“有勞王叔了。”達延芒正喝的高興,笑着點頭答應。

宣王出去裝模作樣的詢問幾句,回來對達延芒笑道:“大王,不是什麼大事,阿達曷將軍的手下在城頭髮生了一點衝突,不如請阿達曷前去處理一下。”

達延芒擺擺手:“阿達曷,你去一趟!”

阿達曷咒罵幾句,跌跌撞撞的走了出去,帶了十幾人跳上馬背向城頭而去。

等到阿達曷去遠了,從兩邊街道忽然涌出近千黑衣人來,爲首的正是宣王派出去的黑衣將領。這羣人手持兵器,一言不發向着王宮大門殺來。

“有敵人!”大門口的衛兵很快就發現了這羣人,趕緊高聲示警。

這羣人個個身手不凡,僅僅一個照面,大門口的數十衛士就被斬殺殆盡,在黑衣將領帶領下向王宮裡殺去。

王宮的衛士掌握在阿達曷手中,而且人數只有區區四百人。如今阿達曷去了城頭,這些衛士一下子慌了手腳,絲毫沒有抵抗之力,很快就被這羣黑衣人殺到第三道大門前。

聽見呼喊聲和慘叫聲,大殿內馬上慌成一團,達延芒扔掉杯子,抓起腰刀怒喝道:“慌什麼!誰都不許亂動!來人,去看看發生了什麼事!”

宣王微微一笑,站起身就向大門走去。

“王叔!”達延芒皺皺眉頭,“你沒聽見我的話?”

宣王毫不理會,一直走到大門口,纔回過頭淡淡道:“達延芒謀殺諾曷鉢大王,罪大惡極!今日本王要誅殺達延芒,替諾曷鉢大王報仇!”

“慕容翱,你胡說什麼!”達延芒勃然大怒,“來人,將慕容翱拿下!”

“喏!”大殿內的數十衛士答應一聲,迅速向宣王衝去。

然而還沒衝到門口,這數十人就紛紛止住了腳步。只因在宣王身後,忽然出現了大羣黑衣人,將宣王團團保護在了中間。

宣王喝道:“本王只殺達延芒,餘者只要不亂動,本王不會傷害無辜!殺!”

喝聲中,這羣黑衣人迅速涌進大殿,那數十衛士還想抵抗,都被亂刀分屍。大殿裡的吐谷渾貴族們嚇得瑟瑟發抖,呆呆的坐着絲毫不敢亂動。

達延芒想要逃進寢宮,卻被黑衣人團團圍住。

見到大局已定,宣王緩步走了進來,對着達延芒微笑道:“你束手就擒,本王看在以往的情面上,給你留個全屍!”

“呸!”達延芒向着宣王用力吐了口唾沫,“本王瞎了眼睛,竟然相信你這賊子!可恨本王和諾曷鉢爭了半天,卻便宜了你這個王八蛋!”

宣王偏頭躲過達延芒的唾沫,雖然笑容不減,語氣卻變得冰冷:“既然你不識擡舉,本王也懶得和你費口舌!殺!”

宣王說完向後退了幾步,這些黑衣人不再給達延芒開口說話的機會,一起揮舞兵器圍攻上去。

達延芒武藝也算是不錯,不過主要擅長的是戰場衝殺,此時被數十人在如此小的範圍內圍攻,很快左臂、後心連中數刀。眼看又是幾刀砍過來,達延芒趕緊倉皇低頭躲避,雖然避開了要害,仍然被一刀劃過狠狠額角,頭上的金冠也滾落地上,這一刀劃得極深,鮮血瞬間迷糊了眼睛。

達延芒怒吼一聲,右手揮刀亂砍,左臂擡起就想擦拭鮮血。不料手剛擡起來,就覺得手臂一涼,緊接着手腕處傳來一陣劇痛。原來是左側一人趁亂出刀,一刀斬斷了達延芒的手腕!

第四百零七章 大食主力渡嬀水(下)第二百四十七章 撤離遼水第一百九十六章 初到布達拉宮第六十八章 崔康的暗中手段第一百七十八章 戰幕拉開第一百五十四章 強渡遇阻第二百一十章 漕幫商會的決議第一百九十七章 夜間密謀第一百七十四章 籌建西域都護府(下)第二百五十三章 卑沙城戰役(六)第七十三章 跨過此線者,殺無赦!(下)第二百九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四)第三百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六)第三百三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八)第二百三十四章 輾轉回歸(七)第一百一十八章 紇幹承基的投靠第二百三十六章 水師的作戰計劃第四百一十九章 封堵退路,四面包圍第二百九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二)第一百六十八章 逆推第一百零七章 高昌王宮第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三百六十二章 阿羅那順的末日(下)第十八章 謀劃反擊第九十三章 初次領軍第二百七十七章 倭人的本性第二百二十二章 渡河查探第二百一十九章 御駕親征第五十八章 驛館事件第二百四十六章 蓋牟城破(下)第三十章 妙玉離去第二百零五章 吐谷渾的歸屬(上)第四百二十二章 覆滅(下)第三百六十五章 一片廢墟的摩竭陀(一)第二百五十八章 攻克遼東城(三)第三百三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七)第三百四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九)第二百五十章 卑沙城戰役(三)第三百六十七章 一片廢墟的摩揭陀(三)第五十三章 崔氏兄弟的陰招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勝第二百六十章 攻克遼東城(五)第四百零三章 麥地那之殤(上)第一百一十一章 翻越銀山第三百九十二章 自殺式衝擊浮橋第二百九十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三)第三百三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第二百四十章 敢做唐奸者,滿門抄斬!第四十六章 世家的決議第三百一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七)第一百六十八章 逆推第四百零七章 大食主力渡嬀水(下)第三百四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十)第四十二章 大獲成功第二百一十五章 世家的徹底衰敗(中)第一百五十二章 民族政策的雛形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靖莊園第二百六十八章 百濟內亂(上)第一百七十五章 西域最後的佈局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勝第二百五十八章 攻克遼東城(三)第一百七十九章 大唐帝國銀行的建立(上)第三百五十九章 輕鬆行軍第四十四章 皇家親情第二百一十八章 經濟轉型的雛形第二百五十七章 攻克遼東城(二)第三百四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六)第二十二章 爲詞正名第三百九十五章 小人物的覺悟第二百零五章 吐谷渾的歸屬(上)第三十六章 謀取賬本第二百四十六章 蓋牟城破(下)第一百六十六章 奔襲怛羅斯城第三百五十六章 前往碎葉城第三百五十一章 火焚山林(中)第二百五十章 卑沙城戰役(三)第二百六十五章 平壤城動亂(下)第三百五十九章 輕鬆行軍第二百七十五章 兵臨安市城第一百二十五章 絕對不可和親!第一百一十二章 相馬大師第四百二十一章 覆滅(上)第一百五十七章 火焚俱毗羅城第二百四十六章 蓋牟城破(下)第三十章 妙玉離去第四百零八章 交戰在即第四百二十一章 覆滅(上)第四百一十一章 交戰(下)第三百五十五章 程處默來訪第三百五十七章 契苾何力的重甲騎兵第二百三十九章 再取玄菟城第二百五十二章 卑沙城戰役(五)第三十三章 大臣們的爭執第三百八十九章 當頭一棒(上)第二百七十八章 安倍比諾夫的計劃第三百五十九章 輕鬆行軍第一百一十章 大鬧高昌城(下)第三百四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十二)第三百四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八)第三百六十章 阿羅那順的末日(上)
第四百零七章 大食主力渡嬀水(下)第二百四十七章 撤離遼水第一百九十六章 初到布達拉宮第六十八章 崔康的暗中手段第一百七十八章 戰幕拉開第一百五十四章 強渡遇阻第二百一十章 漕幫商會的決議第一百九十七章 夜間密謀第一百七十四章 籌建西域都護府(下)第二百五十三章 卑沙城戰役(六)第七十三章 跨過此線者,殺無赦!(下)第二百九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四)第三百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六)第三百三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八)第二百三十四章 輾轉回歸(七)第一百一十八章 紇幹承基的投靠第二百三十六章 水師的作戰計劃第四百一十九章 封堵退路,四面包圍第二百九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二)第一百六十八章 逆推第一百零七章 高昌王宮第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三百六十二章 阿羅那順的末日(下)第十八章 謀劃反擊第九十三章 初次領軍第二百七十七章 倭人的本性第二百二十二章 渡河查探第二百一十九章 御駕親征第五十八章 驛館事件第二百四十六章 蓋牟城破(下)第三十章 妙玉離去第二百零五章 吐谷渾的歸屬(上)第四百二十二章 覆滅(下)第三百六十五章 一片廢墟的摩竭陀(一)第二百五十八章 攻克遼東城(三)第三百三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七)第三百四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九)第二百五十章 卑沙城戰役(三)第三百六十七章 一片廢墟的摩揭陀(三)第五十三章 崔氏兄弟的陰招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勝第二百六十章 攻克遼東城(五)第四百零三章 麥地那之殤(上)第一百一十一章 翻越銀山第三百九十二章 自殺式衝擊浮橋第二百九十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三)第三百三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第二百四十章 敢做唐奸者,滿門抄斬!第四十六章 世家的決議第三百一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七)第一百六十八章 逆推第四百零七章 大食主力渡嬀水(下)第三百四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十)第四十二章 大獲成功第二百一十五章 世家的徹底衰敗(中)第一百五十二章 民族政策的雛形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靖莊園第二百六十八章 百濟內亂(上)第一百七十五章 西域最後的佈局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勝第二百五十八章 攻克遼東城(三)第一百七十九章 大唐帝國銀行的建立(上)第三百五十九章 輕鬆行軍第四十四章 皇家親情第二百一十八章 經濟轉型的雛形第二百五十七章 攻克遼東城(二)第三百四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六)第二十二章 爲詞正名第三百九十五章 小人物的覺悟第二百零五章 吐谷渾的歸屬(上)第三十六章 謀取賬本第二百四十六章 蓋牟城破(下)第一百六十六章 奔襲怛羅斯城第三百五十六章 前往碎葉城第三百五十一章 火焚山林(中)第二百五十章 卑沙城戰役(三)第二百六十五章 平壤城動亂(下)第三百五十九章 輕鬆行軍第二百七十五章 兵臨安市城第一百二十五章 絕對不可和親!第一百一十二章 相馬大師第四百二十一章 覆滅(上)第一百五十七章 火焚俱毗羅城第二百四十六章 蓋牟城破(下)第三十章 妙玉離去第四百零八章 交戰在即第四百二十一章 覆滅(上)第四百一十一章 交戰(下)第三百五十五章 程處默來訪第三百五十七章 契苾何力的重甲騎兵第二百三十九章 再取玄菟城第二百五十二章 卑沙城戰役(五)第三十三章 大臣們的爭執第三百八十九章 當頭一棒(上)第二百七十八章 安倍比諾夫的計劃第三百五十九章 輕鬆行軍第一百一十章 大鬧高昌城(下)第三百四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十二)第三百四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八)第三百六十章 阿羅那順的末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