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兵臨安市城

三國初年各方諸侯混戰,各地烽煙四起,遼東的幾家本地大土豪趁勢佔領了遼東郡和附近幾座大城,形成了龐大的地方割據勢力。到了三國中期,這幾家土豪趁着曹魏和蜀漢交戰的機會悍然渡過遼水,意圖奪取曹魏手中的昌黎郡,進而謀奪幽州。魏王曹芳聞報大怒,馬上抽調了六萬大軍前往遼東,準備一舉擊潰這些土豪勢力,趁機奪回遼東郡和玄菟郡。

當時的高句麗正值擴張時期,一下子起了趁火打劫的心思,主動聯合曹魏大軍,輕易就把遼東的土豪勢力連根拔起。等到大局已定的時候,高句麗人忽然背信棄義,向曹魏大軍發起攻擊,結果卻玩火自焚,最後連都城丸都也被曹魏一舉摧毀。可惜的是曹魏以爲高句麗已經被滅掉,並沒有繼續南進追擊,很快就撤回了大軍。

曹魏大軍雖然撤退了,卻在遼東境內建立了很多大小堡壘。後來遷移過來的漢人爲了對抗再次崛起的高句麗人,不停的擴大加固這些堡壘。到了晉朝年間,白巖城南邊百里開外的一座堡壘已經擴充成了一座中等城池,這就是後來被再次崛起的高句麗人奪取的安市城。

作爲高句麗西北方向最後一道屏障,安市城近百年來不斷擴建加固,規模已經堪比大唐的一些中等城池。在整個遼東境內,除了遼東城和平壤城之外,安市城的兵馬實力可以排在第三位。城主樑萬春早年當街殺人被判絞刑,機緣巧合下被當時的高句麗王高健武赦免,還准許他進入軍中效力。樑萬春也沒辜負高健武的厚待,很快就在軍中大放異彩,十餘年之後更是被高健武任命爲安市城主,因此樑萬春對高句麗王族忠心耿耿。

當初泉蓋蘇文弒殺高健武,自封爲大莫離支的時候,樑萬春拒不承認。泉蓋蘇文大怒,派大軍前來討伐,卻被樑萬春打得大敗而歸。泉蓋蘇文無可奈何,只好用即位的傀儡高寶藏的名義對樑萬春大加籠絡,勉強平息了這件事情。

九月二十六日巳時初,一個身材粗壯、下頜有一道刀疤的漢子站在安市城上,用冷冷的目光看着潮水般而來的唐軍。和周圍衆人臉上的驚懼不同,這漢子神色間看不到一點慌亂,冰冷的眼中隱隱還有些期待,此人正是安市城主樑萬春。

今日臨晨時分,樑萬春派出去的探馬回來稟報了一條驚人的消息:白巖城主孫代音舉城投降唐軍,而且還親自出馬前往白巖城和安市城之間的建安城,說服了守將孫燮萬,孫燮萬也舉城投靠了唐軍。

建安城和安市城互爲犄角之勢,如今孫燮萬投降之後,唐軍就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包圍安市城。樑萬春知道大唐大軍很快就會到來,趕緊連夜安排守城事宜,整夜都沒顧得閤眼,還派出大量探馬隨時留意唐軍動向。天亮之後,樑萬春回到府中正想休息下,探馬來報說唐軍已經出了建安城向安市城而來,樑萬春趕緊下令全城戒備,自己帶着兒子樑正恩去城頭等待唐軍到來。樑萬春原以爲唐軍午時纔會到達,沒想到半個時辰前唐軍先鋒軍就出現在城外,緊接而來的足足有五六萬唐軍。

安市城背靠山嶺而建,因此只有三道城門,唐軍有條不紊的從三面把城池重重了包圍起來。樑萬春冷眼旁觀,越看越是擔心,城下的唐軍行動舉止頗有章法,不但裝備精良,而且舉手投足間殺氣騰騰,顯然絕大多數都是殺過人見過血的精銳。

唐軍圍城之後並未進攻,好幾名將軍都騎在馬上看着西北方向,顯然是在等待着大唐皇帝駕到。樑萬春的手下經過開始的慌張,這時也逐漸冷靜下來,也都看向了西北面。沒等多久時間,就見到兩千黑甲騎兵簇擁着黃羅傘蓋,緩緩來到了城外幾裡處。

“皇上威武!大唐萬勝!”黃羅傘蓋停下之後,數萬唐軍齊聲歡呼起來。

寬大的黃羅傘蓋下面,李世民依舊穿着那身金盔金甲,騎在白馬上微笑着向歡呼的唐軍招手示意。

“父親,大唐皇帝真的很威風啊!”樑正恩看着李世民,咂咂嘴感慨一句。

“確實是一代英主啊!”樑萬春看清楚李世民的相貌,也低聲讚歎一句。

唐軍的歡呼聲持續了許久才停了下來,接着李世民在玄甲騎兵護衛下,黃羅傘蓋向着城牆緩緩而來,到了一里開外停了下來。李世民擡頭看向城上,恰好和樑萬春目光相對,樑萬春抱拳行了一禮,李世民有些意外的點了點頭。

樑正恩低聲道:“父親,要不要向黃羅傘蓋放箭?打擊一下唐軍士氣!”

“不必!”樑萬春搖了搖頭,“距離這麼遠,怎麼會射的中?大唐皇帝深受麾下將士愛戴,如果我們那麼做,肯定會激起唐軍的滔天怒火,將會不利於我們守城。如今安市城已經是孤城一座,任何不利於我們的因素都要想辦法避免!”

樑正恩嘆了口氣,心思雜亂的退在一邊。在樑正恩看來,高健武和高寶藏都已經死去,而且前幾天的平壤城動亂中,其他王族成員也損失慘重,僅剩下幾個老頭子和一個吃奶的娃娃,實在沒有繼續向名存實亡的王室效忠的必要!更重要的是如今形勢完全明朗,安市城無論如何是守不住的,何必還要據城死守,爲弒殺君父、殘暴無恥的泉蓋蘇文白白送死?只是樑萬春性格剛硬,決定的事情從不聽人勸告,因此樑正恩雖然不滿卻絲毫不敢勸說。

這時李世民策馬向前走了幾步,對着城頭朗聲喊道:“城上的可是樑萬春將軍?”

樑萬春也踏前幾步,再次抱拳道:“外臣樑萬春,見過大唐皇帝陛下!”

李世民微微一笑道:“樑將軍不必多禮!朕對樑將軍早有耳聞,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只是朕有些不解之處,還請將軍解惑!”

樑萬春已經猜到李世民要說什麼,只是衆目睽睽之下無從拒絕,只好嘆口氣道:“請皇帝陛下明言!”

李世民肅然道:“當初泉蓋蘇文那賊子弒殺高健武,自封爲大莫離支的時候,將軍就曾激烈反對,甚至不惜和那賊子開戰維護王室正統地位。後來將軍爲了支持高寶藏繼位,又多次和泉氏賊子發生衝突,讓天下人都看到了將軍的忠義之心!然而泉氏賊子先是弒殺高健武,前幾天又弒殺了高寶藏和許多王室成員,此賊可謂是高句麗第一國賊!朕想問問將軍,爲了此等國賊卻置滿城百姓性命於不顧,想要阻擋朕的大軍南下,豈不失去了忠義之心?”

“什麼!大唐皇帝說的是真的嗎?寶藏王真的也被泉蓋蘇文弒殺了?”

“大唐皇帝陛下何等高貴,豈會當着這麼多人信口雌黃?這些話絕對是真的!”

“我的老天!這麼說來,王室名存實亡,我們跟着將軍阻擋唐軍豈不是助紂爲虐?”

樑萬春得知平壤城動亂的時候雖然暴跳如雷,爲了軍心卻不得不隱瞞這件事,只有身邊的幾名親信將領知道此事。猛然間被李世民當衆宣揚出來,城上的高句麗人一下子鬧騰了起來。樑萬春一臉苦澀的看看周圍,想要阻止部下喧譁,張了張嘴卻說不出話來。

這時李世民接着道:“朕歷來最喜忠臣良將,將軍若是舉城投靠,朕保證不會傷害安市城中任何一人性命,還會繼續給將軍統兵的機會!若是執迷不悟拒抗天兵,城破之後玉石俱焚!望將軍三思而後行!朕會給將軍一個時辰的考慮時間,一個時辰之後,我大唐大軍就會開始攻城!”

說完之後,李世民不等樑萬春說話,撥轉馬頭奔回了陣營。

聽完大唐皇帝的一番話,城中高句麗人的士氣頓時爲之一衰。對這些高句麗將士們來說,樑萬春的命令比大王的詔書還管用,若是沒有大唐皇帝這番話,這些人絕對會跟着樑萬春死守城池。但是驚聞平壤城動亂之後,這些將士們的心思已經悄然發生了變化,大唐皇帝說的沒錯,高句麗王室已經名存實亡了,俺們這些大頭兵說白了就是在給國賊泉蓋蘇文賣命啊!這要是死了,說不定將來還會被人罵助紂爲虐,這樣豈不是死的毫無價值?再說了大唐皇帝也保證了,絕對不會傷害城中任何人的性命,還會給自家將軍統兵的機會,似乎真的沒必要繼續死守城池了吧!

聽見周圍將士們的低聲議論,樑萬春卻臉色不變,沉聲喝道:“傳令下去,全城繼續嚴加警戒,一個時辰後準備抵擋唐軍攻城!”

“父親!”樑正恩湊上前來,焦急的喊了一聲,“如今我軍軍心浮動,而唐軍士氣如虹,只怕很難抵擋唐軍的進攻!孩兒認爲,父親大人不妨考慮下大唐皇帝的話!”

“不必再說!”樑萬春斷然擺了擺手,語氣卻並不惱怒,“爲父自有打算,你先回府去,告訴你母親和幾個弟妹,讓她們不要太擔心!”

樑正恩聽了這句話眼睛一亮,興沖沖的抱拳一禮,下了城頭策馬飛奔而去。

樑萬春上前一步,雙手緊貼在城牆上,舉目四望唐軍森嚴的陣營,眼中神色越來越複雜。許久之後,樑萬春回頭看了一眼周圍將士們的神色各異的表情,又轉頭看着平壤城的方向,長長地嘆了口氣。

第三百八十三章 試探第三百一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七)第九十八章 達阪山口之戰(四)第三百八十三章 試探第四百二十八章 麥加內亂(上)第三百六十二章 阿羅那順的末日(下)第二百二十五章 玄菟城(下)第二百九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八)第三百一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第四百零八章 交戰在即第二百六十四章 平壤城動亂(上)第二百一十九章 御駕親征第四章 親情脈脈第一百六十八章 逆推第三百七十五章 處置第一百七十五章 西域最後的佈局第七十七章 苗影回揚州第二百七十一章 輕取白巖城(上)第二百四十章 敢做唐奸者,滿門抄斬!第一百五十五章 誘敵深入(上)第十九章 族中之事第二十章 春色滿屋第一百二十九章 犯險入長安第四章 親情脈脈第二百九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五)第一百四十九章 峽谷之戰(上)第八章 妙鶯的秘密第二百七十六章 再臨卑沙城第四十章 揚州行第一百五十七章 火焚俱毗羅城第三百零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五)第四百一十三章 峰迴路轉?第三百二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八)第一百四十八章 抵達黑石峽谷第一百七十二章 窮途末路(下)第一百七十七章 滿月宴第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二百九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八)第五十二章 終南尋親第三百三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五)第九十七章 達阪山口之戰(三)第八十六章 花稱心之死第四十五章 引而不發第三百五十九章 輕鬆行軍第一百五十一章 繼續向西第二百四十六章 蓋牟城破(下)第四百二十一章 覆滅(上)第一百零五章 玉門關第三百一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二)第一百五十章 峽谷之戰(下)第二百二十七章 遼水一線的動態第三百四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六)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食的近況第一百零八章 好男兒當效班定遠!第一百四十一章 經濟戰的奠基第三百七十三章 緊急求援第一百五十八章 全軍覆沒第二百五十一章 卑沙城戰役(四)第一百七十一章 窮途末路(中)第三百六十四章 潘塔里奧的想法第一百九十七章 夜間密謀第二百四十二章 謀取蓋牟城(中)第八十九章 孩子王的悠閒生活第二百九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第二百一十八章 經濟轉型的雛形第二百一十一章 崔伯顏到揚州第二百四十八章 卑沙城戰役(一)第四百三十一章 出城談判議和第十六章 花魁之爭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食騎兵的覆滅(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誘敵深入(上)第一百六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二百七十九章 逃跑(上)第三百三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一)第二百三十二章 輾轉回歸(五)第二百零二章 艱難脫困第一百九十六章 初到布達拉宮第三百一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八)第一百二十二章 回家第一百一十五章 結盟太原王氏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軍出征第一百二十二章 回家第四百二十章 紇幹承基迴歸第二百四十五章 蓋牟城破(中)第七十八章 西內苑賜宴第五十三章 崔氏兄弟的陰招第二百四十五章 蓋牟城破(中)第一百一十一章 翻越銀山第一百七十三章 籌建西域都護府(上)第七十一章 天地有正氣,時窮節乃見第八十九章 孩子王的悠閒生活第四十二章 大獲成功第八十七章 封官第七十一章 天地有正氣,時窮節乃見第一百一十六章 中伏(上)第一百五十三章 兵至思渾河第一百五十章 峽谷之戰(下)第四十四章 皇家親情第三十一章 信鴿飛翔第一百二十九章 犯險入長安
第三百八十三章 試探第三百一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七)第九十八章 達阪山口之戰(四)第三百八十三章 試探第四百二十八章 麥加內亂(上)第三百六十二章 阿羅那順的末日(下)第二百二十五章 玄菟城(下)第二百九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八)第三百一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第四百零八章 交戰在即第二百六十四章 平壤城動亂(上)第二百一十九章 御駕親征第四章 親情脈脈第一百六十八章 逆推第三百七十五章 處置第一百七十五章 西域最後的佈局第七十七章 苗影回揚州第二百七十一章 輕取白巖城(上)第二百四十章 敢做唐奸者,滿門抄斬!第一百五十五章 誘敵深入(上)第十九章 族中之事第二十章 春色滿屋第一百二十九章 犯險入長安第四章 親情脈脈第二百九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五)第一百四十九章 峽谷之戰(上)第八章 妙鶯的秘密第二百七十六章 再臨卑沙城第四十章 揚州行第一百五十七章 火焚俱毗羅城第三百零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五)第四百一十三章 峰迴路轉?第三百二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八)第一百四十八章 抵達黑石峽谷第一百七十二章 窮途末路(下)第一百七十七章 滿月宴第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二百九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八)第五十二章 終南尋親第三百三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五)第九十七章 達阪山口之戰(三)第八十六章 花稱心之死第四十五章 引而不發第三百五十九章 輕鬆行軍第一百五十一章 繼續向西第二百四十六章 蓋牟城破(下)第四百二十一章 覆滅(上)第一百零五章 玉門關第三百一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二)第一百五十章 峽谷之戰(下)第二百二十七章 遼水一線的動態第三百四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六)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食的近況第一百零八章 好男兒當效班定遠!第一百四十一章 經濟戰的奠基第三百七十三章 緊急求援第一百五十八章 全軍覆沒第二百五十一章 卑沙城戰役(四)第一百七十一章 窮途末路(中)第三百六十四章 潘塔里奧的想法第一百九十七章 夜間密謀第二百四十二章 謀取蓋牟城(中)第八十九章 孩子王的悠閒生活第二百九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第二百一十八章 經濟轉型的雛形第二百一十一章 崔伯顏到揚州第二百四十八章 卑沙城戰役(一)第四百三十一章 出城談判議和第十六章 花魁之爭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食騎兵的覆滅(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誘敵深入(上)第一百六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二百七十九章 逃跑(上)第三百三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一)第二百三十二章 輾轉回歸(五)第二百零二章 艱難脫困第一百九十六章 初到布達拉宮第三百一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八)第一百二十二章 回家第一百一十五章 結盟太原王氏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軍出征第一百二十二章 回家第四百二十章 紇幹承基迴歸第二百四十五章 蓋牟城破(中)第七十八章 西內苑賜宴第五十三章 崔氏兄弟的陰招第二百四十五章 蓋牟城破(中)第一百一十一章 翻越銀山第一百七十三章 籌建西域都護府(上)第七十一章 天地有正氣,時窮節乃見第八十九章 孩子王的悠閒生活第四十二章 大獲成功第八十七章 封官第七十一章 天地有正氣,時窮節乃見第一百一十六章 中伏(上)第一百五十三章 兵至思渾河第一百五十章 峽谷之戰(下)第四十四章 皇家親情第三十一章 信鴿飛翔第一百二十九章 犯險入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