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遼水一線的動態

八月十八日午時,遼水西岸。

李世民負手站在一塊平坦的高地上,看着幾裡開外奔騰的遼水,臉色看上去很平靜,不過眉頭卻緊緊地鎖着。李績等人垂手站在李世民身後,目光也投向了遼水岸邊,那裡大隊唐軍正在勘查河岸,尋找適合的渡河地點。而在河對岸幾裡開外,高句麗人已經搭建起了十幾里長的防線,一隊高句麗兵正站在河東岸,監視着河西岸唐軍的一舉一動。

當日得知張煥帶人渡河查探,卻因爲大雨回不來時,李世民十分憤怒,不但責罵了張儉,連帶着還把張煥大罵了一通。李世民在幽州僅僅呆了一天,就讓大軍向遼水西岸開拔,同時把大本營從幽州遷到昌黎郡。

三國的時候,昌黎郡還是幽州治所,後來馮跋建立北燕,還把昌黎郡作爲都城。到了隋唐,昌黎郡逐漸衰敗,後來隋煬帝征伐高句麗,才徵召民夫把城池重新加固了一遍,不過城池早已經不復往日風采。

李世民一到達昌黎郡,馬上親自去查看遼水的情況,籌備大軍渡河的事宜,不過因爲水勢過大隻好延緩渡河時間。

接下來的幾天雖然也下了幾場小雨,河水卻在穩步跌落,估計再有倆三天就能回落到平時的流量。今天早上李世民得知河水即將回落,而且高句麗人已經在河東岸構建起了防線,馬上迫不及待的前來查看。

“世績,你估計河對岸有多少高句麗人?”李世民把視線從河對岸的高句麗人軍營收回來,轉過頭詢問身後的李績。

李績顯然已經想過這個問題,不假思索道:“臣估計不下五萬人!”

程知節嘴角閃過一絲輕蔑,“區區五萬人,也想阻擋我大軍渡河?皇上,臣願意打頭陣!”

李世民搖搖頭道:“這座河面很寬,而且水流很近,如果強行搭建浮橋渡河的話,只怕傷亡不小。張儉,徵集船隻的事情怎麼樣了?”

張儉上前道:“啓稟皇上,這些年由於高句麗人時常掠奪漁船,甚至殺害漁夫,很多漁民都不再使用船隻捕魚,因此徵集船隻進展很不順利。到目前爲止,只徵集到了百餘艘小船。”

李世民皺皺眉,臉色很是不悅,“世績,劉仁軌的水師可有消息?”

“皇上,還沒有消息。臣已經讓幽州城的孫央嚴加留意,一旦劉將軍的信件到達,馬上就送到昌黎郡來。”李績說到這裡停了一下,看了一眼遼水河面,接着道:“即使劉將軍到了,對於渡河也沒什麼幫助,水師都是艨艟大船,根本開不進這小小的遼水。臣以爲,不妨讓漕幫調集一些小船,用來搭建浮橋。”

“漕幫?”李世民點點頭,“這個倒是可以,可惜張煥至今音訊全無,否則這件事交給他去辦再好沒有。你們說,張煥會不會出事?”

張儉率先道:“皇上放心,張煥將軍吉人天相,絕對不會有事的。”

李世民淡淡的看了一眼張儉,顯然對這個回答十分不滿意。

李績欠身道:“皇上,臣以爲,張煥到目前爲止還是安全的。假如他出了問題,高句麗人早就鬧騰開了。”

李世民讚許的點點頭:“這話倒是不錯!張儉,那邊的人有沒有傳回消息?”

“皇上,這幾天水太大,而且高句麗人將河東岸的船隻都收繳一空,臣安排的人傳不回來消息……”

李世民語氣很是不悅:“朕早就讓各地向大唐通信所申請飛禽,幽州據說申請了很多,爲何不使用?”

張儉愁眉苦臉道:“皇上,臣的人帶的有信鴿,只是不知道爲什麼,並沒有傳來消息。”

“皇上,勘查河岸的人回來了。”李績見李世民面色不虞,恰好派到河岸邊的人回來了,趕緊岔開了話題。

李世民擡頭一看,派去勘查的閻鋼正策馬奔了過來,看着張儉淡淡的哼了一聲,並沒有繼續追問下去。

張儉向李績感激地一笑,心裡卻十分疑惑,自己派過去潛伏的人不少,爲何至今沒傳來消息?敵情部署就不說了,哪怕僅僅傳回來張煥一星半點消息,也對皇上有個交代啊!

閻鋼到了近前翻身跳下馬,大步走了過來,身上滿是泥水。

“皇上,小臣已經查看完畢,特回來稟報。”

“起來說話。”

“謝皇上。”閻鋼站起身來,指着河面道:“遼水水流很急,而且河水很深,再加上河面有十餘丈寬,想要搭橋強渡難度很大。再者,高句麗人也不會坐視我們搭建浮橋,所以小臣建議徵集小型船隻,用繩索連接作爲浮橋使用。”

“大概需要多少條小船?”

“回皇上,大概需要兩百艘。”

“李績!”

“臣在!”

“你馬上以兵部的名義發下文書,讓漕幫火速調集船隻前來,張煥的事情暫時不要泄露。”

“臣遵旨!”李績行了一禮,上馬向昌黎郡而去。

李世民看了一眼河對岸的密林,心裡雖然惱恨張煥親身涉險,不過更多的確實擔心。自己是把張煥當做下一個李靖看待,準備將來留給太子做大用的,萬一出了事,且不說一番心血白費,又如何向雯兒交代?

“張儉,今夜派人泅渡遼水,過去打探張煥的消息,務必要有確切的消息!”李世民心情煩悶,對張儉撂下一句話,轉身下了山坡。

“臣遵旨!”張儉答應一聲,心裡卻把自己派到河東岸的人罵個半死。

此時在河東岸一座山坡上,一個頭戴圓帽,穿着輕鎧甲的漢子也正在看着對岸。這漢子身材粗壯,一張扁平臉,小小的眼睛透着一股狡詐,正是高句麗大將泉蓋世文。此人受其兄泉蓋蘇文所託,駐紮在瀋州城,而且整個遼水防線也都交給了他。如今泉蓋世文手頭掌握的兵力,已經超過了九萬人,對於把唐軍阻擋在遼水西岸有極大的信心。

“唐狗,要是敢強渡遼水,本將軍一定讓你們有來無回!”泉蓋世文看着寬闊的河面,再看看自己嚴密的防線,得意的喃喃自語起來。

“將軍!將軍!平壤來信!”這時身後飛奔來一個小卒,手中拿着一封塗上硃砂的信件。

硃砂,在高句麗軍中意味着一級急件!泉蓋世文心頭一跳,一把抓過信件,仔細看了起來。

“那支唐軍竟然又突襲了幾座小關隘!後方那些蠢貨是做什麼吃的!奶奶的,還要老子派人搜尋!”泉蓋世文看完信破口大罵,幾把將信件撕得粉碎。

身後一將低聲道:“大將軍,出什麼事了?”

泉蓋世文氣哼哼道:“還不是那支該死的唐軍!”

那將領大吃一驚:“突襲玄菟城的唐軍還沒抓到?”

“抓到個鳥!”泉蓋世文語氣不善,“五天前那夥唐軍火焚玄菟城之後不知去向,莫離支來信把老子大罵了一頓,讓我一定要抓到那夥唐軍。結果你也知道,本將軍派出了足足倆萬人,沿着遼水一線搜索,連個毛都沒找到!誰想到這夥唐軍膽大包天,竟然沒有向遼水前進,反而繞過了瀋州城,突襲了南邊的幾個哨所。本將軍昨天才派兵過去,結果剛纔這封信裡說,唐軍忽然到了遼東城附近,還襲擊了我軍的運糧隊!奶奶的,這夥唐狗到底想做什麼?他們一路向東,難道不想回去了?”

“將軍,現在怎麼辦?”

泉蓋世文壓住怒氣,沉聲道:“派人不間斷在遼水一線巡邏,另外讓三千騎兵隨時待命出擊!”

“將軍,不派人搜索了?”

“搜索個鳥!”泉蓋世文眼珠一瞪,“眼看水面回落,唐軍隨時都會強渡,老子哪來的兵力?區區幾百人,翻不起什麼大浪!”

“小的這就去傳令!”

“該死的唐狗,遲早老子要……”泉蓋世文咬牙切齒的怒罵一陣,氣哼哼的回了大營。

李世民回到昌黎郡時,李績已經發出了兵部文書。據大唐通信所的人說,因爲各地驛站衆多,幾乎每個驛站都養着十幾只飛禽,這封信最遲倆天后就能到達揚州刺史府。

李世民雖然早就知道張煥的大唐通信所很不簡單,聽說僅僅倆天就能將信送到揚州,也是大大吃了一驚,煩悶的心情也減輕了不少。趁着心情不錯,李世民召集麾下衆將,以及閻鋼爲首的工部吏員,開始籌備渡河的詳細事宜。經過倆個時辰的詳細商議,終於確定了具體的渡河方案,只等漕幫船隻到來,就搭建浮橋強渡遼水。

會議結束之後,張儉趕緊找了十幾個得力下屬,讓他們今晚泅渡遼水,一定要打探到張煥將軍的消息。

張儉雖然派出了人手,心裡卻沒多大把握,整天都有些惴惴不安。沒想到當天黃昏十分,卻意外收到消息,有人從遼水東岸泅水回來了!

詢問過此人才知道,原來他一直潛伏在玄菟城,張煥一行火燒玄菟城的時候,用來傳信的信鴿很不幸的全部被燒死,因此消息一直傳不出來。泉蓋世文又在遼水東岸加派了巡邏隊伍,還封鎖了瀋州城一帶,嚴禁大唐人隨意往來。所以這人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纔回來,雖然報告了張煥襲擊玄菟城的消息,對張煥等人後來的行蹤卻一無所知。

張儉得知消息後大喜,馬上去向李世民稟報。李世民聽說張煥襲擊了高句麗的大後方也是驚喜交加,趕緊找來李績等人,對照地圖猜測張煥下一步的動向,準備想辦法接應張煥迴轉。

第三百零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三)第四十二章 大獲成功第二百四十五章 蓋牟城破(中)第四百零八章 交戰在即第二百七十三章 輕取白巖城(下)第三百一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八)第三百八十章 和達達勒斯的商議第一百四十一章 經濟戰的奠基第三百五十五章 程處默來訪第二百九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七)第二百八十四章 泉蓋蘇文的決定第三百一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第二百零三章 吐蕃的決定第二十一章 證據確鑿第三百八十章 和達達勒斯的商議第三百七十五章 處置第二百八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第三百三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六)第五十一章 初會高陽公主第一百五十八章 全軍覆沒第一百七十四章 籌建西域都護府(下)第一百九十五章 再臨伏俟城第一百八十二章 張煥和袁天罡的約定第二百六十一章 攻克遼東城(六)第二百五十二章 卑沙城戰役(五)第一百零八章 好男兒當效班定遠!第三百三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一)第九十五章 達阪山口之戰(一)第四百零三章 麥地那之殤(上)第三百一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四)第三百一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五)第三百六十一章 阿羅那順的末日(中)第一百二十一章 朝堂震動第二百五十四章 兄弟會面第二十七章 整合分舵第四百三十二章 麥加城破第三百八十三章 試探第一百八十三章 終南山藥廠的建立第一百七十二章 窮途末路(下)第二百四十六章 蓋牟城破(下)第三百八十四章 大食軍隊的底細第三百四十八章 卑沙城驚變第一百六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三百九十章 當頭一棒(中)第一百九十二章 兌換風潮(下)第一百八十七章 發行日第三百四十八章 卑沙城驚變第二百零七章 吐谷渾的歸屬(下)第三百一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第三百一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第四十二章 大獲成功第一百七十九章 大唐帝國銀行的建立(上)第七十一章 天地有正氣,時窮節乃見第一百八十七章 發行日第二十九章 未知女子的信件第一百四十六章 高昌覆滅第三百七十八章 作戰方略第一百六十二章 碎葉城下的兩場戲第一百五十七章 火焚俱毗羅城第六十六章 李恪和李治的品味第三百零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四)第三百一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五)第二百六十一章 攻克遼東城(六)第一百七十二章 窮途末路(下)第二百二十三章 玄菟城(上)第四百二十二章 覆滅(下)第一百九十五章 再臨伏俟城第二百零六章 吐谷渾的歸屬(中)第三百九十二章 自殺式衝擊浮橋第三百三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四)第二百八十二章 倭國的提前佈局第三百五十四章 張煥的這幾年第四十九章 初到長安第二百六十八章 百濟內亂(上)第四百二十一章 覆滅(上)第三百二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一)第一百八十八章 世家的對策第一百四十九章 峽谷之戰(上)第三百三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第三百八十三章 試探第三百八十七章 下馬威第一百一十四章 撫卹金第五十一章 初會高陽公主第四百一十章 交戰(中)第三百一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八)第二百九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七)第二百八十二章 倭國的提前佈局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軍出征第七十五章 狀告崔氏三代第一百四十二章 出兵在即第二百九十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三)第一百零四章 長安近況第一百三十一章 倉促起兵第四十六章 世家的決議第三百一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五)第三百六十四章 潘塔里奧的想法第三百八十章 和達達勒斯的商議第二百五十二章 卑沙城戰役(五)第四百一十四章 被欺騙的大食人
第三百零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三)第四十二章 大獲成功第二百四十五章 蓋牟城破(中)第四百零八章 交戰在即第二百七十三章 輕取白巖城(下)第三百一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八)第三百八十章 和達達勒斯的商議第一百四十一章 經濟戰的奠基第三百五十五章 程處默來訪第二百九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七)第二百八十四章 泉蓋蘇文的決定第三百一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第二百零三章 吐蕃的決定第二十一章 證據確鑿第三百八十章 和達達勒斯的商議第三百七十五章 處置第二百八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第三百三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六)第五十一章 初會高陽公主第一百五十八章 全軍覆沒第一百七十四章 籌建西域都護府(下)第一百九十五章 再臨伏俟城第一百八十二章 張煥和袁天罡的約定第二百六十一章 攻克遼東城(六)第二百五十二章 卑沙城戰役(五)第一百零八章 好男兒當效班定遠!第三百三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一)第九十五章 達阪山口之戰(一)第四百零三章 麥地那之殤(上)第三百一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四)第三百一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五)第三百六十一章 阿羅那順的末日(中)第一百二十一章 朝堂震動第二百五十四章 兄弟會面第二十七章 整合分舵第四百三十二章 麥加城破第三百八十三章 試探第一百八十三章 終南山藥廠的建立第一百七十二章 窮途末路(下)第二百四十六章 蓋牟城破(下)第三百八十四章 大食軍隊的底細第三百四十八章 卑沙城驚變第一百六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三百九十章 當頭一棒(中)第一百九十二章 兌換風潮(下)第一百八十七章 發行日第三百四十八章 卑沙城驚變第二百零七章 吐谷渾的歸屬(下)第三百一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第三百一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第四十二章 大獲成功第一百七十九章 大唐帝國銀行的建立(上)第七十一章 天地有正氣,時窮節乃見第一百八十七章 發行日第二十九章 未知女子的信件第一百四十六章 高昌覆滅第三百七十八章 作戰方略第一百六十二章 碎葉城下的兩場戲第一百五十七章 火焚俱毗羅城第六十六章 李恪和李治的品味第三百零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四)第三百一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五)第二百六十一章 攻克遼東城(六)第一百七十二章 窮途末路(下)第二百二十三章 玄菟城(上)第四百二十二章 覆滅(下)第一百九十五章 再臨伏俟城第二百零六章 吐谷渾的歸屬(中)第三百九十二章 自殺式衝擊浮橋第三百三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四)第二百八十二章 倭國的提前佈局第三百五十四章 張煥的這幾年第四十九章 初到長安第二百六十八章 百濟內亂(上)第四百二十一章 覆滅(上)第三百二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一)第一百八十八章 世家的對策第一百四十九章 峽谷之戰(上)第三百三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第三百八十三章 試探第三百八十七章 下馬威第一百一十四章 撫卹金第五十一章 初會高陽公主第四百一十章 交戰(中)第三百一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八)第二百九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七)第二百八十二章 倭國的提前佈局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軍出征第七十五章 狀告崔氏三代第一百四十二章 出兵在即第二百九十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三)第一百零四章 長安近況第一百三十一章 倉促起兵第四十六章 世家的決議第三百一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五)第三百六十四章 潘塔里奧的想法第三百八十章 和達達勒斯的商議第二百五十二章 卑沙城戰役(五)第四百一十四章 被欺騙的大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