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達阪山口之戰(一)

吐谷渾本是遊牧民族,曾經逐水草而居。後來開始從漢人處學習農業種植以及建築技術,建造了都城之後逐漸定居下來。

遊牧民族的騎兵,最大特點就是以輕騎兵和遊騎兵爲主。故而這次達斯納帶來的三萬人雖然都是精銳,不過都是輕騎兵。

達斯納率隊日夜兼程,包括睡覺都在馬上,在損失了數千匹戰馬之後,終於及時翻過了阿爾金山。

進入山南麓之後,爲了保密起見,一路遇見的牧民全都被達斯納下令屠殺。

昨天晚些時候,達斯納遇見了幾支馬賊小隊,得知唐軍運糧隊伍已經過了大通河,心裡反而很是高興。

在達斯納心裡,這十萬石糧秣已經是自己的了,若是還在河東岸,豈不是還要自己搬運過河。

隨後又有馬賊小隊稟報,說唐軍停止了前進,在達阪山口的城堡停下了腳步。

達斯納並非笨蛋,一看地圖就明白唐軍準備依靠地利堅守,趕緊下令全軍加速行軍。不料緊趕慢趕,趕到達阪山口的時候,唐軍已經依託城堡廢墟,建立起了防禦陣地。

達斯納策馬轉了一圈之後,就皺起了眉頭。眼前這城堡背靠小山,後面就是大通河水,只能從三面進攻。

麻煩的是,左右兩邊都是佈滿亂石的山坡,坡度都還不小。即使正面有一條兩丈多寬的道路,也有一定的坡度,很不利於輕騎兵衝鋒。

更讓達斯納鬱悶的是,對面的唐軍將領顯然不是外行。

在城堡前面,連續搭建起了三道環形圍牆,將城堡主城牆護衛了起來,越向裡面環形圍牆越高。最外面那一道,就足足有一丈多高。就算唐軍不加阻擊,騎兵策馬上衝到了環形圍牆前,也會馬力衰竭。

達斯納不知道的是,這些環形圍牆後面都挖了壕溝。只有在靠近外面的地方纔築了臺階,以方便唐軍防守。

副將阿達曷策馬上前道:“將軍,若是強攻,只怕傷亡不小。”

達斯納道:“你有什麼辦法?”

“將軍,兒郎們都很累了,戰馬也累斃了少半。不如先將唐軍圍起來,試着勸降看看。若是勸降不成,一個時辰後馬力恢復過來再進攻不遲!”

達斯納點點頭道:“傳令,三面合圍!本將前去勸降。”

隨着達斯納的下令,幾聲蒼涼悠揚的號角聲響了起來,三萬輕騎兵迅速散開,將城堡三面圍了個水泄不通。

城堡裡除了玄甲騎兵鎮靜自若之外,即使那些蘭州府兵都是精銳,見敵軍如此之多,也大都在心裡忐忑不安。那些民夫更是第一次見到如此場面,不少人都嚇得臉色蒼白。

張煥雖然心裡也有些害怕,不過仍舊一臉鎮定問道:“蘇校尉,你怎麼看?”

“大人,敵軍遠來想必已經疲憊不堪,等到人力馬力恢復過來,只怕會立即進攻。依末將看來,此時若是衝擊一番,敵軍必然大亂!”

張煥搖頭道:“蘇校尉的話,我絲毫不懷疑。不過敵軍十倍於我,只是衝擊一番明顯無濟於事。再者,我等的職責是護衛糧秣,並非是突圍!援軍最遲一天半之後就會到達,固守待援纔是上上之選。”

蘇定方微皺眉頭還想請戰,這時山下人羣一分,一個身穿盔甲的大漢策馬走向城堡,身後一名小兵打着一杆旗幟。

吐谷渾的騎兵,大都身無寸甲,也有少數人身着皮甲。張煥見這人身着重甲,想必是吐谷渾的高級將領,說不定就是此次敵軍的首領。

這將領策馬走到一百三十步開外時,才停了下來向城堡張望。此時已經能看清這人高鼻闊目,臉頰如同刀削一般棱角分明。

蘇定方怒道:“此人欺人太甚!”

大唐普通將士使用的大都是一石弓,有效射程一般在一百五十步。這人竟然走到一百三十步開外,顯然是不將唐軍看在眼裡。不過張煥並未下令,蘇定方也只好忍住怒氣。

這時那將領高聲道:“本將軍乃是吐谷渾王麾下大將達斯納,唐軍首領可敢出來答話?”

張煥朗聲道:“本官就是領軍之人!達延芒並未得到我大唐皇帝許可,妄稱大王乃是大逆之罪!達斯納,本官勸你速速棄暗投明,本官保你榮華富貴。”

達斯納見唐軍將領竟然是個少年文官,正在驚訝之際,就聽見張煥這番話,心裡不由得啼笑皆非。自己前來勸降,不想還沒開口,反而被對方先出口勸降。

達斯納大笑道:“達延芒大王即位名正言順,那諾曷鉢纔是叛逆!本將軍看你年少,不忍心傷害。只要你獻出糧秣,本將軍做主放你等離去!”

張煥冷笑道:“河源郡王乃是我大唐皇帝親封的吐谷渾王,豈是達延芒跳樑小醜可比?這批糧秣,乃是運來救濟吐谷渾災民的。爾等都是同宗同族,卻助紂爲虐,將來死後如何面見祖宗於地下!”

去年諾曷鉢部族遭災,差不多整個西域都知道。

跟隨達斯納前來的將士,雖然忠於達延芒,不過畢竟如張煥所說,和諾曷鉢所部同宗同族,很多人還有親戚關係。

若是搶掠其他人的糧秣也罷了,偏偏是同族人的救災糧。因此聞聽張煥此言之後,不少人都低聲議論起來。

達斯納皺皺眉怒喝道:“大唐少年,本將軍給你一個時辰考慮!一個時辰後,若還是執迷不悟,大軍攻進城堡之後,片甲不留!”

達斯納說完之後,伸手摘下弓箭,挽弓搭箭一箭射向唐軍一面小旗!

只聽弓弦響,就知道達斯納用的也是強弓。這一箭疾如流星,一箭將小旗穿了個窟窿。

能在一百三十多步開外,一箭射中一尺長寬的小旗,達斯納的箭術也算一流水準了。

麾下將士見達斯納一箭中的,都齊聲吶喊助威,一時之間士氣大盛。

達斯納放聲大笑,挑釁的對張煥做個手勢,就準備策馬奔回本陣。

張煥沉聲道:“小癡!”

小癡應聲上前,彎弓一箭射向達斯納身後打旗幟的那名小兵!

蘇定方等人聽見嗡的一聲悶響,都驚了一跳,沒想到這位姑娘竟然拉得開如此強弓。

弓弦聲還未了,這一箭已經將那小兵射落馬下,那杆旗幟自然也隨着飄落地下!

達斯納想要救援卻沒來得及,眼看着將旗掉落地下,得意地臉色瞬間消失不見。

達斯納所部正在歡呼,就見達斯納的將旗滾落馬下,歡呼聲瞬間戛然而止。

相反在城堡裡,唐軍將士卻是歡聲雷動。看向小癡的眼光裡,滿是敬佩之意。

張煥對小癡微微一笑,朗聲道:“達斯納,本官手下留情,不取你性命!若是執迷不悟,必然命喪於此!”

達斯納大怒,彎弓一箭射向張煥,城堡裡的唐軍見狀都齊聲驚呼。李鐵持盾閃身上前,將這一箭擋了下來。

小癡眼中怒色一閃,清叱一聲再次開弓連續倆箭射向達斯納!

達斯納趕緊低頭躲避,人雖然躲過了,頭上的盔纓卻被射落在地上。

唐軍驚呼聲未絕,就見到達斯納的狼狽相,驚呼聲一下子轉變爲歡呼聲。

達斯納強忍怒氣,見小癡彎弓對着自己,只好連那面將旗也不要了,策馬奔回本陣就下令進攻!

阿達曷苦勸道:“將軍息怒,此時馬力尚未恢復,不可貿然進攻啊!”

達斯納怒道:“若非你出的主意,讓本將軍去勸降,本將軍豈會當衆出醜?還不下去傳令馬上進攻!若有違抗,軍法從事!”

阿達曷無奈,只好令人吹號角傳令攻擊。

聽見號角聲,蘇定方臉色肅然道:“大人,敵軍即將進攻!”

張煥一下子緊張起來,嚥了口唾沫之後,勉強鎮定下來,沉聲道:“蘇校尉,都交給你了!”

“大人放心!”蘇定方一抱拳,手持大刀走到了環形障礙前面。

蘭州府兵那兩千精銳步卒,多半都是長槍兵和盾刀兵,只有接近五百人是弓箭手。所以張煥和蘇定方商議之後,決定讓玄甲騎兵先充作弓箭手使喚。

這時山下大約三千騎兵奔出本陣,嘴裡不停地大呼小叫,策馬從正面向城堡衝了過來。

小癡見張煥握住劍柄的手指發白,知道他心裡緊張,上前一步緊握了一下他的手。

張煥感激的點點頭,高聲道:“擂鼓!”

咚咚的戰鼓聲響起之後,張煥只覺得熱血上涌,緊張的情緒一掃而空,忍不住上前奪過鼓槌親自擂起鼓來!

衆將士見主將親自擂鼓,更是士氣高漲,幾排弓箭手早就已經躍躍欲試。

蘇定方高聲喝道:“聽我號令再放箭,違令者斬!”

“諾!”

山下的吐谷渾騎兵開始並未快馬狂奔,到了一百五十步開外,也就是即將進入唐軍弓箭攻擊範圍之時,才忽然開始加速衝刺,並且開始拋射箭矢!

蘇定方暴喝道:“盾陣!”

幾百盾刀兵迅速集結成陣,將正面大部分箭矢都擋了下來,大多數人卻都藏身在牆壁後面。少量落下的箭矢,也幾乎都被唐軍躲避開來。只有數十人躲避不及,受了輕傷。

李鐵三人早就手持盾牌,護衛在張煥身邊,將箭矢一一擋了下來。

見到漫天箭矢,蘇定方眼睛都沒眨一下,只是冷冷的看着衝過來的吐谷渾騎兵,並未下達攻擊命令。

吐谷渾騎兵衝到一百步開外時,都紛紛收起弓箭換了彎刀,加速衝了過來!

與此同時,蘇定方暴喝道:“第一排放箭,第二排準備!”

藏身在第一道環形圍牆裡的三百多弓箭手,紛紛站起身來放箭,一時間箭矢如雨向着吐谷渾人而去。二百餘長槍兵則嚴陣以待,準備等敵人衝到近前再動手。

衝在前面的數十人瞬間中箭倒地,卻將身後的百餘人也絆倒在地,一時間人仰馬翻!

後面的騎兵根本止不住戰馬,直接從地上的人馬身上踏了過來!倒地的百餘人中,大多數都被同伴活活踩死。

“第二排,放箭!第三排準備!”

“第三排放箭!第一排準備!”

蘇定方面無表情,連續下達了攻擊命令。

大唐將士用的制式弓箭十分精良,弓大都是一石弓,箭鏃乃是精鋼打造,兩者合一足以穿透堅甲。吐谷渾騎兵大都身無寸甲,凡是中箭者無不慘呼倒地,被身後戰馬踐踏致死。

三排箭放完,衝鋒在前的千餘人已經倒下了大半。大量人馬屍首堵在路上,後面衝鋒的騎兵速度不得不慢下來。

衝鋒的騎兵一旦速度降下來,就會成爲弓箭手的活靶子。而且這些人都停留在最佳射程之內,蘇定方自然不會放過這個好機會,再次下令弓箭手攻擊。

眼見麾下將士做了活靶子,達斯納暴跳如雷卻無計可施,只好下令停止進攻。

退軍號角響起的時候,仍舊活着的吐谷渾騎兵如釋重負,紛紛策馬奔回了本陣。

達斯納這次貿然進攻,除了丟下了千餘具屍體和數百傷兵之外,唯一的收穫就是消耗了唐軍不少箭矢。

見到敵人退了,唐軍將士都齊聲歡呼起來。歡呼聲中,將士們發現戰鼓聲依舊未停,都有些疑惑的看着張煥。

王玄策上前道:“大人,敵軍退了!”

張煥充耳不聞,仍舊奮力擊鼓。

王玄策一愣,周圍將士也都一臉納悶。

蘇定方快步過來,大聲喊道:“大人,敵軍退了!”

張煥身子一震,手上的鼓槌咣噹一聲掉在地上,緩緩的轉過身來。

敵軍開始衝鋒時,震天的喊殺聲、如雷的馬蹄聲,使得張煥血脈賁張。似乎只有每一次擊鼓都將全身力氣都用上,才能將那一股血氣發泄出來,逐漸地對周圍的事充耳不聞起來,滿腦子只有眼前這面戰鼓。

如今被蘇定方大聲驚醒,回過神來的張煥只覺得兩臂痠痛,身子也變得僵硬起來。

小癡上前低聲道:“你沒事吧?”

張煥搖搖頭,聲音嘶啞:“蘇校尉,敵軍退了?”

“大人,敵軍退了!”

張煥喃喃道:“退了就好、退了就好!”

蘇定方微微皺眉道:“大人,敵軍只是暫時撤退,只怕稍後的攻擊會更加兇猛!”

張煥頭腦一下子清醒過來,沉聲道:“我軍傷亡如何?箭矢消耗如何?”

“回大人,我方只有數十人輕傷!箭矢消耗了二成了!此外,殺傷敵軍千餘人。”

張煥點點頭,緩步走向城牆邊觀看。此時外面還有數百名重傷者並未死去,慘叫聲不絕於耳。

張煥剛走到城牆邊上,就聞到一股濃重的血腥氣。再見到滿地屍首,心裡一陣翻騰,趕緊用力抓住城牆,纔將那股噁心感覺壓了下來。

蘇定方低聲道:“大人,若是感覺不適不妨去休息一下,這裡交給末將!”

張煥閉目深吸口氣,再次張開眼睛後臉色堅毅,沉聲道:“不必了!本官會一直和諸位同在!蘇定方!”

蘇定方趕緊抱拳道:“末將在!”

“如今據險固守,擊殺敵軍並非首要之舉,應當以擊退敵軍爲主!我軍箭矢不多,切記不可輕易耗費!敵軍再來,只需擊退即可!”

“末將領命!”

“諸位將士都辛苦了,還望繼續奮勇殺敵!”

“諾!”

張煥再次看了一眼下面那些屍首,一臉平靜的離開了城牆。

第三十七章 俠女小癡第二百零四章 甦醒第二百九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四)第三百六十九章 會見伊嗣俟三世第四百一十三章 峰迴路轉?第二百四十八章 卑沙城戰役(一)第四百一十章 交戰(中)第一百二十三章 密謀造反(上)第一百五十七章 火焚俱毗羅城第三百八十二章 內賈德的分兵決議第一百二十二章 回家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軍出征第五十一章 初會高陽公主第五十八章 驛館事件第一百零一章 遲來的諾曷鉢第二百四十四章 蓋牟城破(上)第六十五章 賀蘭楚石的勸說第一百四十六章 高昌覆滅第二百八十章 逃跑(中)第一百七十八章 戰幕拉開第一百零九章 大鬧高昌城(上)第一百六十章 久攻不克第二百五十二章 卑沙城戰役(五)第一百六十七章 進入怛羅斯城第一百二十一章 朝堂震動第三百四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九)第二百三十七章 定計渡河第一百九十三章 信任危機的解除第一百五十八章 全軍覆沒第三百八十一章 增兵泰西封第七十四章 御前辯論第十三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四十八章 造訪船廠第四百二十章 紇幹承基迴歸第十章 排戲(下)第三百三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九)第三百二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一)第一百三十一章 倉促起兵第二百四十四章 蓋牟城破(上)第四百三十二章 麥加城破第一百二十六章 動亂將起第三百零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七)第一百一十四章 撫卹金第三百四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十二)第二十七章 整合分舵第三百三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八)第三百九十三章 憋屈的內賈德第六十七章 科考舞弊的名單第二百七十六章 再臨卑沙城第一百八十四章 辯機入吐蕃第三百五十九章 輕鬆行軍第九十八章 達阪山口之戰(四)第一百七十九章 大唐帝國銀行的建立(上)第二百一十章 漕幫商會的決議第一百三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四百零六章 大食主力渡嬀水(上)第三十五章 舌戰世家子第二百一十七章 灰飛煙滅第一百九十八章 再會辯機第三百九十六章 洞若觀火第二百六十六章 殘局難收拾第七十七章 苗影回揚州第十三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二百三十九章 再取玄菟城第二百二十六章 迴歸路線第三十六章 謀取賬本第一百四十二章 出兵在即第二百四十一章 謀取蓋牟城(上)第一百五十五章 誘敵深入(上)第二百二十三章 玄菟城(上)第二百七十五章 兵臨安市城第二百三十五章 渡河受挫第二百零九章 籌劃征伐高句麗第六十七章 科考舞弊的名單第一百七十五章 西域最後的佈局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食騎兵的覆滅(上)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勝第三百九十一章 當頭一棒(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誘敵深入(上)第一百五十三章 兵至思渾河第六十章 奴隸市場第三百五十九章 輕鬆行軍第二百一十三章 被計中計欺騙的崔伯顏第三百八十一章 增兵泰西封第二百九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八)第三百零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四)第三百九十二章 自殺式衝擊浮橋第二百八十章 逃跑(中)第四百二十三章 兵至埃克巴坦第一百五十五章 誘敵深入(上)第六十七章 科考舞弊的名單第一百九十二章 兌換風潮(下)第四百二十八章 麥加內亂(上)第二百零九章 籌劃征伐高句麗第一百四十二章 出兵在即第二百二十五章 玄菟城(下)第三百二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六)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軍出征第一百一十二章 相馬大師第二百零六章 吐谷渾的歸屬(中)
第三十七章 俠女小癡第二百零四章 甦醒第二百九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四)第三百六十九章 會見伊嗣俟三世第四百一十三章 峰迴路轉?第二百四十八章 卑沙城戰役(一)第四百一十章 交戰(中)第一百二十三章 密謀造反(上)第一百五十七章 火焚俱毗羅城第三百八十二章 內賈德的分兵決議第一百二十二章 回家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軍出征第五十一章 初會高陽公主第五十八章 驛館事件第一百零一章 遲來的諾曷鉢第二百四十四章 蓋牟城破(上)第六十五章 賀蘭楚石的勸說第一百四十六章 高昌覆滅第二百八十章 逃跑(中)第一百七十八章 戰幕拉開第一百零九章 大鬧高昌城(上)第一百六十章 久攻不克第二百五十二章 卑沙城戰役(五)第一百六十七章 進入怛羅斯城第一百二十一章 朝堂震動第三百四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九)第二百三十七章 定計渡河第一百九十三章 信任危機的解除第一百五十八章 全軍覆沒第三百八十一章 增兵泰西封第七十四章 御前辯論第十三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四十八章 造訪船廠第四百二十章 紇幹承基迴歸第十章 排戲(下)第三百三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九)第三百二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一)第一百三十一章 倉促起兵第二百四十四章 蓋牟城破(上)第四百三十二章 麥加城破第一百二十六章 動亂將起第三百零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七)第一百一十四章 撫卹金第三百四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十二)第二十七章 整合分舵第三百三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八)第三百九十三章 憋屈的內賈德第六十七章 科考舞弊的名單第二百七十六章 再臨卑沙城第一百八十四章 辯機入吐蕃第三百五十九章 輕鬆行軍第九十八章 達阪山口之戰(四)第一百七十九章 大唐帝國銀行的建立(上)第二百一十章 漕幫商會的決議第一百三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四百零六章 大食主力渡嬀水(上)第三十五章 舌戰世家子第二百一十七章 灰飛煙滅第一百九十八章 再會辯機第三百九十六章 洞若觀火第二百六十六章 殘局難收拾第七十七章 苗影回揚州第十三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二百三十九章 再取玄菟城第二百二十六章 迴歸路線第三十六章 謀取賬本第一百四十二章 出兵在即第二百四十一章 謀取蓋牟城(上)第一百五十五章 誘敵深入(上)第二百二十三章 玄菟城(上)第二百七十五章 兵臨安市城第二百三十五章 渡河受挫第二百零九章 籌劃征伐高句麗第六十七章 科考舞弊的名單第一百七十五章 西域最後的佈局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食騎兵的覆滅(上)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勝第三百九十一章 當頭一棒(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誘敵深入(上)第一百五十三章 兵至思渾河第六十章 奴隸市場第三百五十九章 輕鬆行軍第二百一十三章 被計中計欺騙的崔伯顏第三百八十一章 增兵泰西封第二百九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八)第三百零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四)第三百九十二章 自殺式衝擊浮橋第二百八十章 逃跑(中)第四百二十三章 兵至埃克巴坦第一百五十五章 誘敵深入(上)第六十七章 科考舞弊的名單第一百九十二章 兌換風潮(下)第四百二十八章 麥加內亂(上)第二百零九章 籌劃征伐高句麗第一百四十二章 出兵在即第二百二十五章 玄菟城(下)第三百二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六)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軍出征第一百一十二章 相馬大師第二百零六章 吐谷渾的歸屬(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