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 開天闢地的李世民

自古以來,擺在歷朝開國君主們面前最難的問題就是如何安置宗室和功臣,輕了怕引起怨憤之心,重了又擔心君權不穩,所以這就有了兔死狗烹,八王之亂等詞彙的產生。

李世民在名義上雖然不是開國之君,但因其在大唐創立之中的功勳,也享受開國之君的待遇,當然了,隨之而來的也有這些煩惱。

大唐自開創之初,朝廷就有禮待功臣之風,坐穩了江山後,也並沒有鳥盡弓藏,大肆的屠戮功臣,究其原因和李家父子出身多少有些關心,他們本身就是世家大族出身,並不像劉邦那樣骨子裡透着自卑。

可再好的出身也不能爲他們解決宗室的問題,爲什麼呢,自古以來,可以說就沒有十全十美的方法。周朝以宗室建立封國,最後導致諸侯割據,尾大不掉。秦朝以郡縣天下,經歷過趙高之亂的王室,根本就無法應對各路來勢洶洶的羣雄。

漢朝以封國郡縣並行,可劉邦這小聰明賣得並不怎麼樣,皇族以封國爲根基造反的案子屢見不鮮。一直到前隋,以皇子爲總管督險要之地,看起來雖然挺穩當,這五個傢伙又是同父同母的親兄弟,但最終還是父子相忌,兄弟相屠,金技玉葉皆雕零殆盡。

這種事絕對沒有十全十美的,非彼既此,即使房杜兩人謀略無雙,也不能保證代代傳承不出問題啊,更何況他們的兒子又都在東宮任職,出了主意那就是幫太子打壓其他的皇子,回過頭兒來皇帝要埋怨他們,那可就說不清了,所以兩位宰相給皇帝的意見是,一代人管一代人的事。.......

對於房杜的話,李世民回去後想了好幾天,沒錯,像始皇帝那樣想着千世萬世的確不合實際,當務之急還是應該量才使用遣出長安纔是,這樣一來可以穩定國本,使他兄弟叔伯之間和睦相處,二來還可以作爲宗室的屏障,鞏固朝庭對地方的控制力度。

想通了這一點後,李世民提筆寫到:“自周封王建國,則宗室與國同體,朕查古今之道,體骨肉之情......,吳王-李恪爲興州都督、蜀王-李諳爲漢州都督

魏王-李泰爲寧州都督、荊王-李元景爲歸州刺史、魯王-李元昌爲峽州刺史、韓王-李元嘉爲郎州刺史......。”

皇帝這道加封朝中掀起了軒然大波,從這道聖旨的內容就可以看出來皇帝整治宗室的決心,魯王幾人的任命都僅僅是下州的刺史,而像李元方、李元慶、李元裕、李元名、李靈夔、李元祥、李元曉、李元嬰等人,則以年紀和才能不足爲由,加了俸祿後直接趕回了封地,同時有又命他們無旨不得還京。

最讓他們吃驚的是皇帝對李泰三人的任命,就把他們就這麼趕出長安,那是不是說明皇帝已經對諸皇子爭儲之事沒有了耐心呢,這是不是說魏王在太極殿的演的那一出不僅把自己提前踢出局了,更是坑慘了他的那些兄弟呢。

一時間朝中屬於各王勢力的官員是惶惶不可終日,生怕皇帝直接把他們也一勺燴了,不過,等了好幾天,皇帝那一點消息都沒有傳出來。

不服氣的人也有,把李恪就這麼弄出京城了,那豈不是半分希望都沒有了,於是老狐狸岑文本拐外抹角的讓人給皇帝上了奏本,不問別的,就問齊王應該如何安置,既然諸皇子親王都一視同仁了,那是不是他也不應該置身事外呢!

岑文本的打算不錯,李佑是東宮的人,太子於情於理都是不會讓他就藩的,而皇帝一旦準了太子所請,那吳王等人不就可以繼續留在京裡了呢!而且,魏王一黨也不是傻子,這時候不風雨同舟,那等着洗乾淨屁股滾到封地去養老吧!

岑文本的借力打力,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計策並沒有成功,太子竟然一動都沒動,直接選擇了緘口不言,上朝下朝一句話都不願意多說。

恩?過河拆橋,太子爲了鞏固自身的地位,竟然連他最貼心的兄弟都捨棄了。就在衆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皇帝對齊王的安置方法出來了:剝奪齊王的全部封邑,保留王爵和俸祿,並擢升爲歸德將軍,讓李佑以普通的武職在繼續在六率效力,例同於李道宗和李孝恭等郡王。

皇帝的這一手還真閃了大夥兒的腰,你們不是要公平嗎?行,朕給你們,老子把李佑的封邑沒收了,讓他連李道宗等郡王都不如,這下你們還有什麼好說的。

想留在京城,沒問題,朕也不是不開明,不管是皇子,還是皇弟,誰願意放棄手中的封地,那都以留下了,有才能呢,朕一樣給你們在朝中安排官職,怎麼樣,誰捨得?

皇帝不是一般的狠啊,同時也不是一般的精明,他算是打破歷代對皇室子弟的安置辦法,重新創立一套獨特的方法。

願意留在長安的,不管你是惦記皇位,還是貪戀這個花花世界,只要把封地這一塊進項一掐,在財源上斷了你們的後路,那你們又能翻起多大的浪花呢,至於給點官職,那就顯得不重要了,給誰當不是當呢!

一邊是虛無縹緲的希望,一邊是榮華富貴的日子,這是皇帝給他的兒子和弟弟的選擇。.......

承慶殿內,解決了心中包袱的李世民美滋滋的品着茶水,而被皇帝這一下搞的有點暈頭轉向,摸不着頭腦的李承乾則小心的和皇帝話着閒篇,他想不明白,李泰等人的荒唐事多年來可不是一次兩次,爲什麼這次皇帝下這麼重的手呢!

“高明啊,你是不是想不明白朕爲何要這麼做?”,放下茶盞後,李世民笑眯眯的問着兒子。

額,遲疑了一下,李承乾點了點頭:“父皇,這個,這個四弟的傷還沒有,是不是等一段時間再說!”,他只能這麼回答,總不能因爲皇帝重懲了自己的叔伯兄弟,就開始得意洋洋吧。

“哼,這也經是朕給他最大的恩典了,同時也是對他最大的警告,希望他能夠體會朕的用意,到地方上爲民造福,老老實實地做個臣子。.......”

第二百六十九章 馬周送來的枕頭第四百四十三章 禮部的官司第七百六十八章 苦思之時蹦出來一個哪吒!第四百九十五章 添磚加瓦第三百九十四章 屁股下面找草了第二百九十一章 依臣妾看還是都娶的好第四百八十六章 太子爺,您聖明啊!第十五章 找頭豬來組隊第二百二十九章 一輩子就硬氣一把的李靖第四百四十二章 憶往昔第二百九十一章 依臣妾看還是都娶的好第九百七十二章 老子不吃這套!第四百六十五章 自作多情的太子第八百零七章 《帝範》第二百零五章 麗政殿裡的小嘴巴第四百一十八章 孤給你派個新活兒第三百四十章 你是誰褲襠裡的東西第四百一十七章 祿東贊 (2)第四百九十一章 地也不種了?第八百六十三章 傷害不大,侮辱性極強!第九百七十三章 “外賣員”惹得禍!第七百五十八章 這是人情,也是體面第一百六十一章 和道門的交易第七十九章 大唐需要水師(1)第一百五十章 瘋魔的竇奉節第四百四十七章 魚兒終於浮出水面了第八百九十二章 明德殿的笑聲!第三十九章 李恪的春天第六百一十二章 忠臣不僅前臺有第五百一十二章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第五百六十章 多餘嗎?不一定第二百七十九章 馬屁高手李麗質第二百三十六章 太子到底想幹什麼第四百章 校場記事第五十二章 奇葩鄭善果第六百零七章 “妥”善處置第一百四十二章 給皇帝獻給美人第九百七十八章 亂花迷人眼!第四百三十章 他下手更狠第十七章 不作死就不會死第一百四十四章 帝王心術第六十四章 還有爺們嗎(1)第四百七十九章 承慶殿駁論(2)第七百八十七章 兩個精力旺盛的超級賽亞人第八百二十六章 豪氣不是裝出來的!第四百五十八章 真假李承乾第一百零八章 長安城瀰漫的陰謀(3)第九百五十四章 這法場劫了也沒用!第二十六章 朕要殺了這老匹夫第八百七十八章 愈演愈烈!第三百六十三章 內衛在行動第六百四十八章 跟不上時代就只能被淘汰第七百四十五章 世上最大的謊言第六百三十二章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第五百五十一章 見過坑的,沒見過這麼坑的第七百二十四章 塵埃落定第八百六十一章 道長,你算的真準!第八百六十九章 言不由衷!第五百一十二章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第五百五十章 陛下,還記得您表叔嗎?第九百五十章 全力向西!第八百四十章 錯綜複雜的賀蘭山!第九百八十八章你敗了!第四十四章 大安宮第九百零一章 老子要當兵!第九百四十二章 新紀元,新開始!第九百八十三章 太子病了!第四百九十章 哎呀,讓您見笑了!第七百三十章 你們!你們都是一夥的!第五百一十八章 再聰明也不如我兒子第一百九十五章 王爺,您的事兒發了第九百零六章 我真是來送禮的!第八百六十三章 傷害不大,侮辱性極強!第九百二十七章 你是個發明家嘛!第六百四十五章 忘恩負義的魏徵第二百一十五章 奔襲計劃第八百四十九章 硬氣縣令賀欽!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唐運動會(一)第三百一十八章 老子是你們活祖宗第一百四十二章 給皇帝獻給美人第四百九十五章 添磚加瓦第七百一十二章 太子妃出手第五百四十四章 你知道聖人的名諱嗎?第一百六十九章 寸步不讓的孫伏伽第一百三十七章 李佑的新生第三百六十七章 吃點核桃補補腦吧第六百一十一章 魏徵vs竇寬(二)第四百七十九章 承慶殿駁論(2)第五百一十六章 鄭觀音第一百三十三章 進退維谷的李績第五百一十一章 小兄弟,這世上最不可靠的就是人心第八百一十八章 東宮來了兩位“姑奶奶”!第二百一十六章 庫山之戰(1)第七百四十六章 一路向北第六百七十六章 來,未必是福、去,未必是禍第二百六十六章 爺兒還真是走眼了第八百六十二章 婚姻革命!第二百六十八章 玄武門上還有散去的疑雲第七十七章 慶功宴上的風波(1)第四百五十一章 程家雙“虎”
第二百六十九章 馬周送來的枕頭第四百四十三章 禮部的官司第七百六十八章 苦思之時蹦出來一個哪吒!第四百九十五章 添磚加瓦第三百九十四章 屁股下面找草了第二百九十一章 依臣妾看還是都娶的好第四百八十六章 太子爺,您聖明啊!第十五章 找頭豬來組隊第二百二十九章 一輩子就硬氣一把的李靖第四百四十二章 憶往昔第二百九十一章 依臣妾看還是都娶的好第九百七十二章 老子不吃這套!第四百六十五章 自作多情的太子第八百零七章 《帝範》第二百零五章 麗政殿裡的小嘴巴第四百一十八章 孤給你派個新活兒第三百四十章 你是誰褲襠裡的東西第四百一十七章 祿東贊 (2)第四百九十一章 地也不種了?第八百六十三章 傷害不大,侮辱性極強!第九百七十三章 “外賣員”惹得禍!第七百五十八章 這是人情,也是體面第一百六十一章 和道門的交易第七十九章 大唐需要水師(1)第一百五十章 瘋魔的竇奉節第四百四十七章 魚兒終於浮出水面了第八百九十二章 明德殿的笑聲!第三十九章 李恪的春天第六百一十二章 忠臣不僅前臺有第五百一十二章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第五百六十章 多餘嗎?不一定第二百七十九章 馬屁高手李麗質第二百三十六章 太子到底想幹什麼第四百章 校場記事第五十二章 奇葩鄭善果第六百零七章 “妥”善處置第一百四十二章 給皇帝獻給美人第九百七十八章 亂花迷人眼!第四百三十章 他下手更狠第十七章 不作死就不會死第一百四十四章 帝王心術第六十四章 還有爺們嗎(1)第四百七十九章 承慶殿駁論(2)第七百八十七章 兩個精力旺盛的超級賽亞人第八百二十六章 豪氣不是裝出來的!第四百五十八章 真假李承乾第一百零八章 長安城瀰漫的陰謀(3)第九百五十四章 這法場劫了也沒用!第二十六章 朕要殺了這老匹夫第八百七十八章 愈演愈烈!第三百六十三章 內衛在行動第六百四十八章 跟不上時代就只能被淘汰第七百四十五章 世上最大的謊言第六百三十二章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第五百五十一章 見過坑的,沒見過這麼坑的第七百二十四章 塵埃落定第八百六十一章 道長,你算的真準!第八百六十九章 言不由衷!第五百一十二章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第五百五十章 陛下,還記得您表叔嗎?第九百五十章 全力向西!第八百四十章 錯綜複雜的賀蘭山!第九百八十八章你敗了!第四十四章 大安宮第九百零一章 老子要當兵!第九百四十二章 新紀元,新開始!第九百八十三章 太子病了!第四百九十章 哎呀,讓您見笑了!第七百三十章 你們!你們都是一夥的!第五百一十八章 再聰明也不如我兒子第一百九十五章 王爺,您的事兒發了第九百零六章 我真是來送禮的!第八百六十三章 傷害不大,侮辱性極強!第九百二十七章 你是個發明家嘛!第六百四十五章 忘恩負義的魏徵第二百一十五章 奔襲計劃第八百四十九章 硬氣縣令賀欽!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唐運動會(一)第三百一十八章 老子是你們活祖宗第一百四十二章 給皇帝獻給美人第四百九十五章 添磚加瓦第七百一十二章 太子妃出手第五百四十四章 你知道聖人的名諱嗎?第一百六十九章 寸步不讓的孫伏伽第一百三十七章 李佑的新生第三百六十七章 吃點核桃補補腦吧第六百一十一章 魏徵vs竇寬(二)第四百七十九章 承慶殿駁論(2)第五百一十六章 鄭觀音第一百三十三章 進退維谷的李績第五百一十一章 小兄弟,這世上最不可靠的就是人心第八百一十八章 東宮來了兩位“姑奶奶”!第二百一十六章 庫山之戰(1)第七百四十六章 一路向北第六百七十六章 來,未必是福、去,未必是禍第二百六十六章 爺兒還真是走眼了第八百六十二章 婚姻革命!第二百六十八章 玄武門上還有散去的疑雲第七十七章 慶功宴上的風波(1)第四百五十一章 程家雙“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