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回杜如晦上書改軍制房玄齡避禍請去職

會盟結束之後,唐儉與酋長們一一告別。這個時候的突利可汗的想法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如果大唐天佐是草原上的大可汗,突利仍然是二可汗,而大唐天子遠在中原,這是不是意味着草原上實際的主人就是他突利呢?他越想越覺得興奮,在這種狀況下,他也就不希望頡利東山再起了。但許多時候,人越想怎麼樣,實際上就越不可能怎麼樣。無論突利可汗多麼努力的想把頡利找到立功,可這個傢伙就像是鑽到了地底下。幾乎翻遍了整個草原大漠以及叢林,都沒有頡利的蹤影。唐儉臨行之前對大家說:“務必要在草青馬肥之前將頡利找到,如果你們一直不能找到頡利,諸位將軍的功勞就會被自己所犯下的過錯吞噬。”李靖說:“請你放心,我一定把差事辦妥,絕不會讓皇上失望。”唐儉滿意的走了,因爲他相信李靖一定能夠找到頡利,從大漠返回的路上,唐儉的心情逐漸從豪邁變成了惶恐。

等他終於到了長安城的腳下,他想到自己一生最風光的時間已經過去了。也許是時候應該收斂鋒芒,夾着尾巴過日子了。於是在向皇帝覆命之後,連續多日託病沒有去跟皇帝下棋。與唐儉下棋每次都輸,這就是皇上一直要跟他下棋的原因。因爲他相信總有一天自己可以贏唐儉一回。於是在唐儉自稱已經病癒之後,終於在一天中午贏了唐儉。唐儉將棋子放下,跪在皇上的面前說:“恭喜皇上,終於把臣贏了,臣的棋力已經不如皇上了。”以往唐儉在跟皇上下棋的時候,從來不掩飾自己的得意。現如今他的身上再難看到那種意氣風發的感覺,皇上說:“這一次你從漠北迴來,朕感覺你就像是變了一個人,你說朕是應該爲你感到高興呢?還是應該爲你感到遺憾呢?”唐儉說:“皇上,皇上鑽研棋藝,日進千里,就算超過程也並不讓人感到意外。”皇上說:“你知道你在說什麼嗎?你這分明就是欺君。”

一聽這話下了唐儉趕緊跪倒在地,唐儉的反應把皇上反而嚇了一跳。以往唐儉每次來都是一副大大咧咧的樣子,無論皇上如何暗示他,他似乎都不往心裡去。皇上心中十分不解,說:“告訴朕到底發生了什麼,你爲什麼變成了這個樣子?”唐儉說:“回皇上的話,在狼居胥山主持會盟儀式,說明臣一生最風光的時候已經過了,《易經》早就教導過我們了,現在已經過了耕種的季節,所以不宜再做加法,而要做減法了。”對於手底下的大臣動這種小心思,皇上是非常反感的。於是說:“你不是喜歡做減法了,那就把你的冠帶留下,回去做個平民吧!”唐儉一臉平和的將冠帶摘了下來,然後站起來向皇上告別,說:“這幾年人幾乎將皇宮當成自己家,如今臣變成了百姓,以後再想見到皇上就比登天還難了,願我們各自珍重,願天下太平,願百姓逃生記不再艱難。”然後一步步退了出去。

對眼前的變化,皇上沒有心理準備,所以望着唐儉離去的背影皇上一直不敢相信這是真實發生的事情。他腦袋裡亂的像是一團漿糊,淚珠像是斷線的珠子一樣,不停的滾出眼眶。回到後宮,皇后看皇上這副光景,於是說:“皇上這是怎麼了?”皇上說:“朕免了唐儉的官職,讓他回去做百姓了。”皇后笑着說:“你把唐儉的官職免了,將來誰跟你下棋呢?”皇上說:“朕已經在棋盤上勝過他了。”皇后說:“這件事恐怕沒這麼簡單,自從他與你下棋,就從來沒有失過手,爲什麼會突然輸給你呢?”皇上說:“難道朕的情誼就不能進步嗎?”皇后說:“皇上曾經常年爭戰,對於這樣的道理,應該不難明白,一個人如果實力不濟,遇到天才永遠沒有機會。”皇上說:“你把他比作天才,把朕比作蠢才。”

皇后說:“皇上可曾記得做工的匠人是如何評價你們幾張弓的嗎?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一個人如果能夠成爲一名聖君,就不可能在棋藝或者什麼別的領域有大成,反過來一位聖君,絕不可能花費大部分的精力去鑽研於一藝。因爲只要那麼一干,就荒廢了天子應該做的事。”皇上說:“那好吧!就算你說的對。”唐儉在返京之後迅速的被削去了官職,這件事給漠北的人帶來極大的震撼。他們都以爲在這次會盟當中,唐儉的表現可圈可點。李世勣說:“這件事我真的如傳聞中所說的那樣嗎?因爲唐儉輸了棋,皇上覺得他們不用,就免了他所有的官職?”李靖捋着鬍鬚說:“把這件事忘了吧!”李世勣說:“讓我不議論這件事很容易,我是擔心他給大漠的人帶來不好的影響,會不會覺得皇上這個人不可信,會不會因此而想起來那個反覆無常的頡利可汗。”

說到這裡,李靖也沉默了。空氣似乎也一下子凝固了,過了很久,李靖終於說:“放心吧!其實有什麼不好的影響,我們也能夠應對,就算是我們的應對,出了什麼問題,政事堂的人一定會有辦法化解即將出現的危機。”果然如同李世勣所預料的那樣,大漠一時間人心惶惶。突利可汗說:“制史回去之後迅速的被免去了官職,真的是傳聞中所說的原因嗎?”底下一位幕僚說:“可汗,我覺得事情不會想我們所以爲的那樣,制史去職完全是他自己的緣故,並非皇上在爲難他。”從前在離開長安之前,悄悄的去拜會了孫思邈。午夜時分,館驛的一間上房之內,唐儉與孫思邈一邊品茶一邊聊天,唐儉說:“外人很難想象我與孫師父竟然有交情,外人都以爲我是個弄臣,靠着下棋接近皇上,騙取功名,現如今我把這些東西都還給了皇上,你說天下人還會議論我嗎?”孫思邈說:“許多東西的取捨不取決於你自己而取決於天命。”

唐儉說:“我之所以這麼說,就是爲了順應天命。”孫思邈說:“天道與人道不同,天道是萬物總綱,是萬物運行之原力。而人是萬物之一,處於萬物之中,受萬物影響,卻不能等同於萬物。天道是恆定的,沒有增加,也沒有減少,而人道則不然,時刻都有分離聚合,時刻都有生老病死。所以人生在世,必定要求富貴求功名。”聽到這話從孫思邈的口中說出來,實在是讓唐儉感到有些詫異,孫思邈說:“和尚和道士都是修行之人,這就好比道觀和寺廟都是供奉神仙和佛菩薩的地方,可不同的道觀和寺廟貧富也不同。道觀和寺廟都有貧富之分,都有等級之序,又怎麼能指望所謂修行之人不受貧富和等級的影響呢?人若想超脫人道歸於天道,只有一種辦法,就是化作青煙、駕鶴西去。”

唐儉說:“天道是統御人道的,這種沒有問題吧!”孫思邈說:“在天道之中,九州不過是一粒灰塵,人生在世不過是一個瞬間而已。他們看起來是如此的渺小,如此的不起眼。而人道則不仁,每個生命的誕生和消失都是大事。”唐儉說:“人道難道不是從天道而來嗎?”孫思邈說:“老子說過,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由此可見天比地要大,地比人要大。天是全局,地是一域。相比於人地又是全局,而人是一域。”唐儉拱手說:“沒想到你這個老道說的話跟我以爲你會說的話完全不同。”孫思邈說:“不過你能懂得盛極而衰的道理,這很好。鮮花總有敗的一天,青草總有枯的一天。你能夠急流勇退、明哲保身,說明你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只不過一個很聰明的人往往也很難壓抑自己內心的需求,有於需求有時候就是煮在鍋裡的沸水,經常把鍋蓋掀掉,然後溢出去害人害己。”

唐儉說:“如此看來你不是很看好我日後的生活。”孫思邈嘆口氣說:“攤開一張白紙,如果上面點上一個墨點,所有人注意的就不是白紙,而是墨點。其實生活中人也是這樣的,你所注意到的永遠是那麼一點,而大片的空白被你忽視掉了。當有一天幾乎滿紙都是黑色的時候,殘存的那麼一點,留白又成了你夢魂縈繞的所在。於是你就發現人經常處於輪迴之中,當他寂寞的時候,熱鬧就在世界的另一頭朝他招手。當他各種熱鬧恭維的時候,卻又與彼岸的寂寞互相拋媚眼。我之所以要說這些,就是要告訴你,現實與你的想象永遠有一段距離,至少有50%的差距。”唐儉耷拉着腦袋,一下子陷入了巨大的迷茫之中。孫思邈進一步說:“有迷惑不要緊,回去之後可以慢慢想,只是你要提醒自己,有些東西一旦做了就不能再回頭,否則就是給自己招禍。”

沒過多久,唐儉便帶着行李和家人離開了長安,回到了自己的老家,過起了平淡的生活。孫思邈仍然要滯留在長安,他希望能夠盡最大的努力,挽回杜如晦的生命。這一日清晨,杜家又派人來請他,他帶着藥箱來到了杜如晦的府上,看見杜如晦躺在病榻之上,整個人看起來顯得非常憔悴。他把手搭在杜如晦的手腕上,微微的閉上雙眼,片刻之後又睜開,說:“不要待在長安了,回老家吧!”一聽這話,杜公子就急了,說:“你這老兒好生可惡,知道自己在說什麼嗎?你想毀了我杜家的富貴?”孫思邈說:“我只是覺得長安是爭名逐利的地方,這裡實在不宜養病。”杜如晦強撐着做起來說:“你的意思我明白,但你也說過,病可以醫,命是醫不了的。”

孫思邈說:“如果你能夠回自己的老家,放下所有對功名的想法,我可以保證再給你十年的壽命,要是情況足夠理想的話,或許不止10年。”杜如晦說:“我現在頭腦昏昏,精神不振,有什麼辦法可以暫時化解這個問題嗎?”孫思邈說:“沒有辦法。”杜如晦抓住孫思邈的手腕說:“孫師父,你一定有辦法的。”孫思邈說:“或許我可以用鍼灸的辦法幫助你提振精神,但是這會大的傷你的元氣,所以我不會這麼做。”杜如晦說:“我想爲朝廷盡最後一份力,把我心中醞釀已久的改良軍制的方略寫出來常送給皇上,如果這個方略能夠實行的話,可以讓百姓賦稅減少大辦,從而確保在未來數年之內,大唐將重現往日的繁榮。”孫思邈說:“隋朝的繁榮是驢糞蛋面子光。”杜如晦說:“你就幫幫我吧!我在這裡提前感謝你了。”說着他又讓杜公子跪在孫思邈的面前,孫思邈因爲實在拗不過,只好答應了。

不過輕輕的用了幾針,杜如晦就感覺自己頭腦清楚,心如明鏡,雙臂充滿力量。孫思邈提醒他說:“請記住,只能維持兩個時辰。如果兩個時辰還沒有完,我就無能爲力了。”杜如晦斜靠在病榻之上口述,杜公子提筆謄錄,沒過多一會兒就寫完了。之後又經過反覆斟酌修改,終於在兩個時辰快要結束的時候形成了定稿。杜如晦躺在那裡奄奄一息,孫思邈說:“要記住,一天之後再給他進食,宜少不宜多。”杜公子說:“一天不吃飯,還不把人餓壞了,怎麼還宜少不宜多?”孫思邈說:“我之前說過了,因爲我給他用了針,以至於他元氣外泄,元氣是支持五臟六腑運行的原力,元氣的衰減,意味着腸胃消化之力跟着衰竭,所以新陳代謝之速度會大大減慢,要是吃的多了,雜物就會儲存在體內,無法排出,或雜物越積累越多,羸弱之身,而體內有淤積着大量的糞便,沒有比這個更兇險的了。”

不久之後,皇上在大內看到了那一份方略。頓時驚得目瞪口呆,趕緊到府上來看望,杜如晦說:“臣知道自己來日無多了,所以提前把方略逞上來以備將來之用。”皇上說:“你說要改軍制,爲何要這麼做?”杜如晦說:“貞觀朝伊始,我們就修訂武德律,革新官制,爲的是減輕百姓的負擔,讓天下更容易治理。其實官制所呈現出來的弊病在軍中也非常的普遍。所以軍制如果不改,皇上的宏願就不能實現。”皇上說:“難爲你想的這麼周到?有你在朕也沒有什麼可擔心的了。”從杜如晦的府上回去之後,皇上立刻把房喬宣進大內,說:“杜如晦病成那個樣子,還在想着改變軍制,而你一天到晚在想什麼呢?我看你就是一個尸位素餐的布偶宰相。”

房喬說:“改變軍制的事情,臣很早就與杜公商量過了,都覺得非改不可,只是眼下戰事還沒有結束,如果在這個時候釋放出這樣的消息,前線的將士們會怎麼想呢?”皇上說:“我說讓你馬上改了嗎?我是說你爲什麼從來沒有跟我提起過這件事?”房喬說:“關於這件事我們的想法也是隻言片語似的,並不知道具體應該如何做,把一個原本不成熟的想法報告給皇上,只是讓皇上徒增煩惱而已。”皇上說:“你知道嗎?你這是欺君。”一聽這話房喬嚇得跪在地上瑟瑟發抖,因爲抖的太厲害,所以沒有辦法說出一句完整的話。聽說了左僕射右被訓斥了,馬周在當天晚上前去慰問,結果房喬選擇避而不見。生怕皇上以爲他們是一夥人,從而連累馬周。馬周當然明白房喬的這一番心意,於是在房喬家的門口深深的鞠了一躬,然後離開了。不久之後皇上聽說了這件事,說:“看來房喬在朝中雖不是一呼百應,但也差不多了。”

不久之後,皇上又拿這件事情諮詢長孫無忌,對方說:“秦府之中的人大多數都是有房先生居間的,所以朝中大多數人都是他的故人。”皇上說:“這麼說他真的已經搭建起了自己的秘密班子。”對方說:“這個有點言過其實了。”皇上說:“真有心解僱房喬,你覺得如何?”長孫無忌說:“我知道皇上的心思,可你也知道,皇后不支持我輔政,其實他這麼想是正常的。畢竟漢朝的衰落跟外戚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她不想讓大唐重蹈覆轍。”皇上笑着說:“我相信全天下的人都反了,唯獨你不會反朕,我們彼此相處這麼多年了知根知底,這樣怎麼能使別人能比得了的呢?”說這話的時候,皇上不經意間我說服了自己,而想要回到後宮說服皇后。因爲皇后在反對長孫無忌輔政這件事情上態度非常的堅決,甚至多次跟皇上吵了起來。這種情形,在一貫溫良的皇后身上是極難見到的。

回到後宮,皇上耐着性子說:“這個房喬實在是太不像話了,他早就已經跟杜如晦在討論改軍制的事情了,卻從來沒有對朕提起過,實在是可惡,你說朕應不應該罷了他的官。”皇后輕描淡寫的說:“人家沒有告訴你,自然有不告訴的道理,皇上又何必着急呢?反正這些事情沒有辦法,再不通過你的情況下讓它付諸實施。”皇上說:“你爲什麼這麼護着他?爲什麼你對自己的哥哥如此冷淡呢?爲什麼你寧願相信房喬,而不願意相信自己的哥哥呢?”皇后說:“皇宮是經天緯地的棟樑之材,皇上能有今日離不開皇宮的謀略,皇上不應該用人唯親。”皇后把話說的這麼直接,毫不掩飾自己對房喬的欣賞,這件事讓皇上既沒有辦法理解,卻又不得不按照皇后的意思辦。

不久之後,皇后在後宮支持房喬的事情又一次傳開了。大多數人都覺得當今皇后真的是一位賢后,而在長孫無忌的家裡,對這位皇后充滿了抱怨。在長孫無忌表現的非常剋制,說:“你們都給我閉嘴,你們的抱怨越多,越證明我想幹政,再說皇后那麼說也自有他的道理,畢竟從漢朝到現在那麼多的外戚不是都倒了嗎?”一位小妾說:“隋朝皇室不就是北周的外戚嗎?”一聽這話長孫無忌,緊張的冒出一身冷汗,說:“你要再胡說八道,我就讓人割了你的舌頭。”按說這個時候的房喬應該感受到一股春天般的溫暖,然而事實上卻不是那麼回事。房喬的夫人盧氏,出自范陽盧氏,北方著名的名門大姓。這個女人張着自己的門第很高,所以表現的格外強勢。在他看來,如果房喬一定需要一個人保護的話,那一定是她們老孃,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皇后。好在皇后之前已經保護過魏徵了,所以盧氏也沒有嫉妒的太厲害。

這件事讓房喬很受傷,自然也就萌生了隱退之意。於是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他開始給底下的人交代後面的事情該如何處置。等他認爲把這一系列的事情都處理妥當之後,便正式向皇上提出請辭之意,皇上臉色鐵青,說:“你這個人實在是太可惡了,你還得振德皇后公開個朕對着幹,現在連你自己都跳出來了。”房喬拱手說:“皇上說的沒錯,臣的德行原本不足以擔當此大任,現在請求去職,臣想回自己的老家在母親的膝下盡孝。”皇上說:“杜公說要改軍制,你卻想着要溜掉,兩個人相比爲什麼反差這麼大呢?”不出所料,房喬的請求被駁回了。不久之後,皇后派人安慰房喬,說:“房先生是朝廷的棟樑,若是棟樑被撤走,貞觀朝就要塌了,請你務必留在朝中,本宮在一日便要保你一日,希望你能夠用心而辦差,不想其它。”又一次下朝,皇上回到後宮,倆人見面都顯得有些尷尬。

154苗山幽行情日漸壞 藍毘尼遠路初登程181花朝節歌女醉平康 春社日居士聽譏諷347皇嗣李治聽政東宮刑部尚書死於西市第80回論往昔前事皆落空說來年此生成追憶364唐皇上陳疾加新病孫思邈難治虛妄人302陳倉縣尉杖殺魯寧櫟陽縣丞請止遊獵213西平郡王復辟舊邦東宮承乾留守長安194馮徳遐徒步穿沙漠苗山幽失意唱離歌356司空奉敕知三省事房公病重爲諸子憂189段志玄領兵出西域 天柱王奇計襲涼州第十六回苗懷仁攜子歸鄉里楊文幹舉兵謀皇唐第43回智顯受封法雅奪號聖德彰顯上皇蒙羞第87回李思摩爵封懷化王李衛公官拜右僕射144集仙殿賜宴衆進士 地下室俯首見主人166奉祀上天以光聖道 不昧因果放棄執着第24回新主臨朝百廢待興胡虜來犯含恨隱忍224何刀兒服役陽關外苗山幽再入吐谷渾229無常橫死小龜壽盡大道流行心何能依第58回大漠烏雲詭譎多變可汗失意祈禱上蒼224何刀兒服役陽關外苗山幽再入吐谷渾192大唐皇帝演說古事慕容伏允再襲擾涼州109盼世上人能盡其用 覽山川物皆有所哀177苗山幽遭遇雪上霜 李淳風解說風裡浪139慶善宮演奏慶善樂 歡喜人寫就歡喜文136議縱橫孤立吐谷渾 奔所往朝覲女王谷第八回秦府開張良禽入慕 懷恨娶親引火燒身228遇盧生大談養生術盼方士多言命早夭第69回盧夫人知心勸夫婿鞠文泰舉酒送唐僧349蕭相公忤旨不出家高士廉病重謝塵世281山獠反叛殘殺刺史官軍出動擊破賊軍333紇幹承基告發謀逆賀蘭楚石檢舉阿翁112衆奴兒爲主報冤仇 老泰山上門見賢婿第52迴天子修身垂範天下全民皆兵以護蒼生第十五回王世充客舍遭橫禍李建成奇謀定山東218宗室姻親出鎮北門西域浪子夢迴長安226深入觀想沉迷幻覺放下分心禪燈虛明第82回在朝堂蹉跎如火煎立宮門度日似風起129欽天監爲君解日食 李子和率兵平南獠289九成宮結社謀事變立政殿皇上豎屏風第27回中山王承襲嗣君位苗山幽恨做異食狂112衆奴兒爲主報冤仇 老泰山上門見賢婿259李世民作臺望昭陵大海南有國來朝貢第62回杜如晦病聞真人語任城王怒斬楊義成205魏夫子御前論周齊苗山幽樹下說佛法185大法師寂靜坐檯上 蕭玉蓉隻身遊敦煌第36回顯德殿良臣論吉凶保育房比丘說善惡153李承乾遊戲明德殿 唐皇上置酒未央宮311上天示警旨停東封皇嗣失德寵溺宦官第50回高皇帝淚灑臨湖殿三野老動情寄江聲第53回南山寺驅逐苗山幽太上皇夢遊兩儀殿303李元景再謀封禪事祿東贊奉命請婚期328尉遲敬德表乞骸骨慕容幽蘭跪拜焚香322真朱可汗尚唐公主契苾何力返回長安第25回杜如晦妙計退胡虜長孫後請納小楊妃217契苾何力顧全大局臨洮縣主下嫁將軍第29回帝后合璧推行古禮文武兼用力興大唐304十一月天子祀南郊丙子日太常擬大禮第49回越王泰歡喜清商樂苗山幽秘密洞天機267魏夫子上疏止驕奢房玄齡請罷祀周公223光祿大夫拜爲特進長安浪人請做比丘138賀端陽羣臣議禮儀 選歌后山幽成小名256出意外不死何立身入彀中讀書更上進124使者山風談判救人 突利可汗壽盡薨逝170遭天譴因果原有報 化無常諸事奉道行278趙元楷媚上苦斯民堯君素歲寒知寸心115生死籌碼黃粱一夢 貧富學子家教不同第94回苗懷仁蒙主賜祭肉房玄齡卜卦問前程172彌勒院推舉新住持 甘露殿上書諫天子192大唐皇帝演說古事慕容伏允再襲擾涼州第67回懼流言停儀罷納妃續相國拜廟求子嗣310唐尚書奉旨誅宣王李承乾謀殺於詹事第35回春分日天子祭太陽花朝節女紅去明飾第65回杜如晦上書改軍制房玄齡避禍請去職287尉遲恭不忍棄鄙妻于志寧上疏斥分封300王師所至不破國喪智盛詐降石如雨下第22回尉遲恭諫言行特赦李世民寬宏得良臣第90回感無常皇嗣不成器與父言更知爲君難294張玄素上疏諫皇嗣侯君集求愛君擊狂胡第一回苗懷仁外出奔晉陽 拓跋燕承恩置南廂235高士廉後飲屠蘇酒孫思邈熬製雪香丸246狂宮人侍寵忘遠近賢魏王無力挽敗局237魏夫子不幸患眼疾張大夫奉命知相州127幸溫湯天子問知政延王位行善德繼真平第51回法雅和尚斬之鬧市刺史都督書於屏風347皇嗣李治聽政東宮刑部尚書死於西市306民犯十惡累及刺史贊普蒙恩公主稱心169利益衆生魔窟傳法 意氣用事謀害高僧第十九回老學究兩定必殺計李楊氏冒死救秦王178立春日舉行籍田禮 豔陽天等待良人歸286李世民獻陵祭太武房玄齡相府拜高陽317岑文本蒙賜知機務張玄素遇害幾喪身271粉色軍團支援兇邪西南之民抵禦外侮第八回秦府開張良禽入慕 懷恨娶親引火燒身264政事堂廷臣論兵制幻雪亭方士說吉凶289九成宮結社謀事變立政殿皇上豎屏風274上歡喜羣臣請封禪下憂心魏徵有諫言186傳佛法因故減苦役 習道經意外開岔支169利益衆生魔窟傳法 意氣用事謀害高僧334誅君集不幸累魏徵詐胡虜皇上不循古313李世勣還朝掌兵部真珠汗趁虛擊思摩
154苗山幽行情日漸壞 藍毘尼遠路初登程181花朝節歌女醉平康 春社日居士聽譏諷347皇嗣李治聽政東宮刑部尚書死於西市第80回論往昔前事皆落空說來年此生成追憶364唐皇上陳疾加新病孫思邈難治虛妄人302陳倉縣尉杖殺魯寧櫟陽縣丞請止遊獵213西平郡王復辟舊邦東宮承乾留守長安194馮徳遐徒步穿沙漠苗山幽失意唱離歌356司空奉敕知三省事房公病重爲諸子憂189段志玄領兵出西域 天柱王奇計襲涼州第十六回苗懷仁攜子歸鄉里楊文幹舉兵謀皇唐第43回智顯受封法雅奪號聖德彰顯上皇蒙羞第87回李思摩爵封懷化王李衛公官拜右僕射144集仙殿賜宴衆進士 地下室俯首見主人166奉祀上天以光聖道 不昧因果放棄執着第24回新主臨朝百廢待興胡虜來犯含恨隱忍224何刀兒服役陽關外苗山幽再入吐谷渾229無常橫死小龜壽盡大道流行心何能依第58回大漠烏雲詭譎多變可汗失意祈禱上蒼224何刀兒服役陽關外苗山幽再入吐谷渾192大唐皇帝演說古事慕容伏允再襲擾涼州109盼世上人能盡其用 覽山川物皆有所哀177苗山幽遭遇雪上霜 李淳風解說風裡浪139慶善宮演奏慶善樂 歡喜人寫就歡喜文136議縱橫孤立吐谷渾 奔所往朝覲女王谷第八回秦府開張良禽入慕 懷恨娶親引火燒身228遇盧生大談養生術盼方士多言命早夭第69回盧夫人知心勸夫婿鞠文泰舉酒送唐僧349蕭相公忤旨不出家高士廉病重謝塵世281山獠反叛殘殺刺史官軍出動擊破賊軍333紇幹承基告發謀逆賀蘭楚石檢舉阿翁112衆奴兒爲主報冤仇 老泰山上門見賢婿第52迴天子修身垂範天下全民皆兵以護蒼生第十五回王世充客舍遭橫禍李建成奇謀定山東218宗室姻親出鎮北門西域浪子夢迴長安226深入觀想沉迷幻覺放下分心禪燈虛明第82回在朝堂蹉跎如火煎立宮門度日似風起129欽天監爲君解日食 李子和率兵平南獠289九成宮結社謀事變立政殿皇上豎屏風第27回中山王承襲嗣君位苗山幽恨做異食狂112衆奴兒爲主報冤仇 老泰山上門見賢婿259李世民作臺望昭陵大海南有國來朝貢第62回杜如晦病聞真人語任城王怒斬楊義成205魏夫子御前論周齊苗山幽樹下說佛法185大法師寂靜坐檯上 蕭玉蓉隻身遊敦煌第36回顯德殿良臣論吉凶保育房比丘說善惡153李承乾遊戲明德殿 唐皇上置酒未央宮311上天示警旨停東封皇嗣失德寵溺宦官第50回高皇帝淚灑臨湖殿三野老動情寄江聲第53回南山寺驅逐苗山幽太上皇夢遊兩儀殿303李元景再謀封禪事祿東贊奉命請婚期328尉遲敬德表乞骸骨慕容幽蘭跪拜焚香322真朱可汗尚唐公主契苾何力返回長安第25回杜如晦妙計退胡虜長孫後請納小楊妃217契苾何力顧全大局臨洮縣主下嫁將軍第29回帝后合璧推行古禮文武兼用力興大唐304十一月天子祀南郊丙子日太常擬大禮第49回越王泰歡喜清商樂苗山幽秘密洞天機267魏夫子上疏止驕奢房玄齡請罷祀周公223光祿大夫拜爲特進長安浪人請做比丘138賀端陽羣臣議禮儀 選歌后山幽成小名256出意外不死何立身入彀中讀書更上進124使者山風談判救人 突利可汗壽盡薨逝170遭天譴因果原有報 化無常諸事奉道行278趙元楷媚上苦斯民堯君素歲寒知寸心115生死籌碼黃粱一夢 貧富學子家教不同第94回苗懷仁蒙主賜祭肉房玄齡卜卦問前程172彌勒院推舉新住持 甘露殿上書諫天子192大唐皇帝演說古事慕容伏允再襲擾涼州第67回懼流言停儀罷納妃續相國拜廟求子嗣310唐尚書奉旨誅宣王李承乾謀殺於詹事第35回春分日天子祭太陽花朝節女紅去明飾第65回杜如晦上書改軍制房玄齡避禍請去職287尉遲恭不忍棄鄙妻于志寧上疏斥分封300王師所至不破國喪智盛詐降石如雨下第22回尉遲恭諫言行特赦李世民寬宏得良臣第90回感無常皇嗣不成器與父言更知爲君難294張玄素上疏諫皇嗣侯君集求愛君擊狂胡第一回苗懷仁外出奔晉陽 拓跋燕承恩置南廂235高士廉後飲屠蘇酒孫思邈熬製雪香丸246狂宮人侍寵忘遠近賢魏王無力挽敗局237魏夫子不幸患眼疾張大夫奉命知相州127幸溫湯天子問知政延王位行善德繼真平第51回法雅和尚斬之鬧市刺史都督書於屏風347皇嗣李治聽政東宮刑部尚書死於西市306民犯十惡累及刺史贊普蒙恩公主稱心169利益衆生魔窟傳法 意氣用事謀害高僧第十九回老學究兩定必殺計李楊氏冒死救秦王178立春日舉行籍田禮 豔陽天等待良人歸286李世民獻陵祭太武房玄齡相府拜高陽317岑文本蒙賜知機務張玄素遇害幾喪身271粉色軍團支援兇邪西南之民抵禦外侮第八回秦府開張良禽入慕 懷恨娶親引火燒身264政事堂廷臣論兵制幻雪亭方士說吉凶289九成宮結社謀事變立政殿皇上豎屏風274上歡喜羣臣請封禪下憂心魏徵有諫言186傳佛法因故減苦役 習道經意外開岔支169利益衆生魔窟傳法 意氣用事謀害高僧334誅君集不幸累魏徵詐胡虜皇上不循古313李世勣還朝掌兵部真珠汗趁虛擊思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