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8趙元楷媚上苦斯民堯君素歲寒知寸心

皇上說:“蒲州這個地方還真是能勾起人許多的回憶。”說這番話的時候,捏着鬍鬚望着魏徵。魏徵說:“陛下,臣曾經仔細觀察過亳州這個地方的風水,這樣的確容易出一些不能愛惜百姓的官吏。”皇上說:“魏夫子什麼時候也開始鑽研風水了?”魏徵笑着說:“其實臣一直對風水抱有興趣,之所以很少對陛下提起,是因爲成對風水只是一知半解而已,如果用自己有限的見識去誤導別人,那是要損陰德的。”皇上說:“今天爲什麼拿出來說呢?”魏徵說:“臣雖然說到了風水,但是臣要告訴陛下,臣對風水的瞭解是很少的。”皇上越是覺得納悶,非要打破砂鍋問到底。魏徵說:“既然陛下這麼問,臣就不得不說了。陛下覺得趙元楷這個人如何?”皇上說:“是不是出什麼事了?”長孫無忌說:“陛下,據臣所知,聽說陛下要路過蒲州,趙元楷非常的高興,據說是準備了驚喜來等着陛下。”

皇上笑着說:“會是什麼樣的驚喜呢?想必你已經知道了端倪。”長孫無忌說:“陛下還記得顯仁宮的事嗎?這件事已經傳遍了天下,地方官都害怕,因爲接待不周而引起陛下震怒,從而給自己引來大禍。”皇上有些失落的說:“都是朕不好,如今極壞的影響已經形成,朕該怎麼辦呢?”長孫無忌說:“也沒有什麼特別的辦法,先到蒲州看一看再說吧!”鑾駕一進入蒲州,立刻在當地引起了轟動。百姓們穿着單衣前來迎接,凡是能夠看得見的亭臺樓閣都被裝飾的非常靚麗,這熱烈的場面讓皇上激動不已。可他環顧四周,發現大臣一個個都是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皇上說:“你們覺得眼前的情形有什麼不對嗎?”魏徵說:“陛下,所以說現在的天氣變深冬時節,已經暖和好多了,可寒氣並沒有完全散盡,在這個時候百姓穿着單衣來迎駕,這不是很符合情理。”皇上被這麼一點撥,也開始疑惑起來,說:“會不會是因爲他們太喜歡朕了,聽說陣來了來不及穿上厚衣裳就來了。”魏徵說:“這話陛下自己信嗎?”

不久之後,他看到到處飄揚的黃紗,眼前的情形的確悅人耳目,魏徵說:“陛下這黃紗一年也產出不了多少,趙元楷從哪兒得了這麼多的黃紗呢?”皇上看着長孫無忌,對方笑着說:“自然是從百姓那兒搜刮來的。”皇上說:“真是令人想不到,你們兩個竟然合夥對付趙元楷。”魏徵說:“陛下,臣等的話陛下不必相信,但陛下應該相信自己的耳目,當然有時候耳聽未必爲實,眼前看見的也不一定是真的,陛下見了趙元楷之後,自行詢問。”皇上說:“朕自然是要問的,如果真的像你們說的那樣,那就太讓人心痛了。”高士廉說:“這件事情責任不完全在趙元楷,普天之下,誰不懼怕陛下的龍威呢?陛下一次對招待不滿,那些官員就要在招待方面花費更多的心力,越是在招待方面做的細緻,他們就要越多的去盤剝百姓。”

皇上說:“怎麼說來說去又說到朕的頭上來了呢?”魏徵說:“人是不可能永遠不犯過失的,明君與暗君的區別就在於明君不會拒絕承認自己的過失,而暗君相反。”皇上說:“既然你們把話說的如此直白,朕也就沒什麼可說的了。”沒過多久前面就有人說:“陛下,蒲州刺史趙元楷到了。”皇上說:“讓他進前說話吧!”沒過多久,趙元楷滿頭大汗來到皇上的御攆跟前,倒頭就拜。拜舞完畢,皇上說:“趙愛卿,你辛苦了,聽說爲了接待朕也費了很多的心力,朕看了一路之上,你做得非常的精緻。”一聽這話趙雲楷,眉開眼笑,說:“這都是臣應該做的。”皇上點點頭說:“爲何姍姍來遲呢?是不是因爲百姓遇到了什麼難處需要你去解決?”

趙元楷說:“陛下說的哪裡話,百姓有什麼難處,哪有接待陛下來的重要呢?”一聽這話魏徵忍不住笑了,但他下意識的捂住了嘴,使得趙元楷並沒有察覺。皇上說:“既然接待證那麼重要,你又是因爲什麼緣故給耽誤了呢?”趙元楷說:“陛下,接待一事雖然聽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非常的難,臣希望陛下到了蒲州之後,看到的聽到的都是最好的,這樣陛下才能夠龍心大悅……”說到這裡,他忽然哽咽不能語,皇上說:“愛卿這又是爲何呢?”趙元楷說:“實不相瞞,聽說皇后仙逝,臣也是非常的難過,早年間臣年見過皇后,臣一家都受過她的恩惠,”皇上說:“想不到你還記着皇后給你家的恩惠。”趙元楷說:“這臣怎麼能忘記呢?”就在這個時候,皇上的語氣忽然發生了微妙的轉變,說:“這一路之上,朕看到的裝飾無不精緻華麗,難道都是你自己出的錢嗎?”被這麼一問,趙元楷馬上呆住了。如果說是自己的錢,他的經濟來源就說不清楚了,如果不是他的錢,豈不是承認了他刻薄了蒲州的百姓?

就在他感到絕望的時候,長孫無忌說:“想必這些錢都是你募來的吧!”募這個字用的實在是太好了,趙元楷一臉感激的看着長孫無忌,皇上說:“這樣吧!到了官署之後,朕要接見一批百姓,看一看他們對你是怎麼說的,這個不爲難你吧?”趙元楷趕緊說:“當然,不過今晚就請陛下去參加臣爲陛下準備的宴會,明日再安排陛下去見那些百姓。”皇上說:“身爲天子,你當先人後己,這怎麼能一到福州就開始享樂而是百姓疾苦於不顧呢?”趙元楷說:“陛下想要照顧百姓那也得陛下用過了膳,休息好了才能去,若是人困馬乏到那裡昏昏欲睡,百姓就算是說出什麼問題,陛下也未必能聽得清楚,就算是聽清楚了也未必能放在心上。”

皇上說:“既然這樣,你去安排吧!”在趙元楷的引導之下,很快就到達了宴會的地點。皇上從御攆上下來,看到的是一座閣樓,這閣樓非常的高大,裝飾的非常的華麗,各種雕刻,栩栩如生,皇上注意到房樑上已經很多地方都貼了金箔,說:“趙愛卿,朕離開之後這個閣樓是不是就歸你用了?”趙元楷趕緊說:“臣怎麼會有這樣的福氣呢?如果陛下不在蒲州,這個閣樓就會關起來,沒有人有膽子去使用它。”皇上說:“一個地方如果長期沒有人住,人氣就沒有了。”趙元楷說:“這一點請陛下放心,臣安排人每天打掃這裡,絕不會讓這裡的人氣散掉。”皇上說:“如此一來,蒲州的百姓不是要增加負擔了嗎?”趙元楷說:“陛下放心,臣一定會自行募集資金,絕不會向百姓增加賦稅。”

進了閣樓之後,發現裡邊有很多妙齡的女子,一個個身材高挑,面容嬌好,說話的聲音聽起來也是如此的悅耳。宴會的現場更是精緻華麗,皇上說:“趙愛卿,你可太會過日子了,不管是在長安還是洛陽,舉行宴會的地方遠不及這個地方奢華。”聽到奢華兩個字,趙元楷的耳朵馬上豎起來了,趕緊說:“陛下,之所以這個地方會如此的出彩,是因爲蒲州有很多能工巧匠,聽說是爲陛下修建舉行宴會的地方,他們都不願意要工錢,自己備着糧食來這裡幹活。”皇上說:“人家過日子也不易,他們已經交納了賦稅,這怎麼能額外的接受他們的供奉呢?”趙元楷說:“蒲州這個地方難得迎來像陛下這樣一位貴人,就算是額外的供奉,對於他們來說也是非常幸運的,就如同很多人願意佈施給菩薩,陛下比那些菩薩何止好十倍百倍。”皇上說:“這樣的話以後不用講了,拜菩薩跟拜朕不是一回事。”

宴會結束之後,趙元楷還想留在御前,長孫無忌有些不耐煩的說:“趙刺史,陛下已經累了,再說明天你還有很多公務要處理,先退下吧!”趙元楷一臉期待的看着皇上,皇上微微的點了點頭,他就退下了。等趙元楷走遠了,太監趕緊把門關上。長孫無忌說:“陛下覺得此人如何?”皇上說:“朕的心裡不是很好受,難道說蒲州這個地方真的容易出惡官嗎?”長孫無忌笑着說:“應該不是這樣吧!魏夫子所言,不過是爲了勸諫而已,他怎麼會慫恿陛下相信風水呢?”皇上說:“風水還是很重要的,不過大多數人應該都不是很能弄明白,即便是那些以風水爲生的人。”魏徵說:“陛下,明天打算怎麼辦呢?”皇上捋着鬍鬚說:“先看看吧!看看明天他請來的都是些什麼人。”長孫無忌說:“不管他請來的是什麼人,是他請來的自然會向着他說話。”皇上說:“那可不一定。”

長孫無忌說:“如果不向他說話,只說明他請錯了人。”皇上笑着說:“明天等着瞧吧!”轉過天來一大早趙元楷就到了皇上暫住的行在,太監說:“陛下剛剛洗漱完畢,還在與幾位侍臣談論事情,你等一會兒再進去吧!”趙元楷只好在那裡等着,等了很長時間,終於有人通知他可以進去了。進去之後倒頭就拜,皇上說:“趙愛卿,那些百姓你請來了嗎?”趙元楷說:“陛下希望請多少人來呢?”皇上說:“這麼說你是沒有把人帶來嗎?”趙元楷說:“只要陛下說個數目,臣馬上去把他們帶來。”皇上說:“既然如此,你就把他們全部帶來吧!”一聽這話,趙元楷目瞪口呆,說:“ 陛下說的是全部帶來?”皇上說:“有什麼不妥嗎?”趙元楷說:“陛下,蒲州的百姓那麼多,怎麼可能全帶來呢?”

皇上說:“朕讓你把蒲州的百姓都帶來了嗎?朕只是讓你把自己所攜帶的百姓全部帶過來。”這個時候趙元楷的臉上就像是發生了化學反應一樣,不時的變化着顏色。長孫無忌又一次替他打圓場,說:“陛下,你就說個數目,讓他去找人吧!”皇上看了長孫無忌一眼說:“那好吧!就帶三十人過來吧!”沒過多一會兒趙元楷就帶着三十人來到了御前,皇上仔細的查看,發現這些人身高體型甚至連容貌都非常的相似,於是說:“這讓你找幾個百姓,至於如此精挑細選嗎?你看這些人,年紀相仿,形貌相似,你別忘了,朕也是上過戰場的人,這些人一看就知道不是一般的百姓而是常年參加訓練的兵。”趙元楷被嚇得面如土色,皇上說:“你知道欺君是什麼罪嗎?馬上去找百姓過來,否則朕要你好看。”然後一甩袖子就讓人把他轟了出去,這個時候的趙元楷,這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不久之後,長孫無忌差人出來告訴他,說:“務必要找真正的百姓過來,要是再用假百姓糊弄事,他就不會從中斡旋,找機會保護他了。”這個時候的趙元楷,沒有理由不聽長孫無忌的話。果然讓人在街上隨機找了三十名百姓,然後將他們送到了御前。這些百姓都是下里巴人,不知道宮廷禮儀,見到皇帝之後,完全不知道該如何行禮。皇上說:“你們來自鄉野江湖,朕不與你們深究禮儀之事,請你不過來只是爲了一件事。”他指着趙元楷對大家說:“此人帶你們如何?你們要實話實說,要是朕走了,可沒有人給你們申冤。”一聽這話,百姓紛紛跪倒,一個白鬚老翁說:“青天大老爺,你一定要給小民做主啊!”這可把皇上給嚇了一跳,說:“有什麼冤屈儘管說出來,朕一定給你們一個說法。”那位白鬚老翁說:“青天大老爺,這個趙元楷可真是苦了我們了,很多人家的積蓄都被他徵走了,現如今這些人的日子都難以爲繼。”

皇上說:“趙元楷,這些掙上來的錢還剩多少?”趙元楷剛要開口,皇上立刻說:“行了,你不必說了,真會讓人去清查你的府庫,把這一次剩下的錢全部返還給百姓,那些已經花掉的,就以自己的名義打一張欠條給他們,朕會隨時派人來督促你還錢。”趙元楷真是有苦說不出,皇上說:“不過你也不用太過於擔心,這一次診在蒲州的花費都會自己支出,那些原本用來供朕使用的東西全部變賣抵償欠款。”一聽這話趙元凱頓時感覺好受多了,皇上接着說:“朕把一方百姓交給你照顧,你說你做的好嗎?”趙元楷說:“臣聽說陛下在顯仁宮,因爲當地官吏招待不週而震怒,所以聽說陛下要來蒲州,臣十分惶恐,不得已纔出此下策。”

皇上說:“在顯仁宮斥責官吏是朕的錯,可你是無辜的嗎?你知道正因爲接待不周而震怒,你難道不知道朕因爲官員不愛惜百姓而震怒,說到底你不過是想取悅皇帝藉此爲自己邀官罷了。”趙元楷還要狡辯,這個時候他發現長孫無忌狠狠的瞪了他一眼,他立刻引領會了其中的意思,趕緊跪倒在地說:“陛下臣亦是鬼迷心竅,請陛下恕罪。”皇上說:“朕不是第一次出巡,每一次出行費用都是有自己支出,從來不會麻煩當地百姓。你就單盯住這一次……”魏徵說:“陛下,君王作爲,上行下孝,所以身爲帝王不可不慎。趙刺史之所以這麼做,固然是爲了爭取榮華富貴,其實也是爲了避禍,也許他這麼做也是爲了勸諫陛下。”魏徵這麼說話,讓趙元楷的心裡一直打鼓,因爲誰都知道魏徵嫉惡如仇,這個時候站出來說這樣的話到底動機何在呢?皇上說:“好了,事情到了這個地步,你們說說怎麼處置這個趙元楷吧!”長孫無忌說:“這樣吧!讓中書省起草一份敕令,告訴天下的官吏都要以趙元凱爲戒。”

皇上點點頭說:“好吧!趙元楷,你就當着大家的面給這些百姓賠個不是吧?”趙元楷站起來朝百姓深深的鞠躬,說:“我趙某人對不起大家了。”皇上說:“回去告訴你們的鄉親,要是這次再有什麼不好的行爲,你們可以直接去長安告狀,放心,一路之上沒有人敢阻攔你們。”趙元楷說:“陛下放心,臣一定改過自新。”這個時候的趙元楷,心中一塊石頭落了地。原來皇上並沒有要把他怎麼樣,更關鍵的是魏徵也沒有出來說什麼。就在這個時候魏徵說話了,他說:“陛下,趙元楷如此行事,不應該只是歸還欠款而已。”皇上說:“魏夫子希望怎麼處置他呢?是比照龐相壽的舊例處置他嗎?”魏徵說:“他的情形不及龐相壽惡劣,所以臣的意思是他必須以官府行文的形式向福州百姓致歉,不僅是歸還所有欠款,還應包括利息。”

趙元楷一聽這話恨得牙根兒癢癢,這個時候長孫無忌的眼神又一次刺到了他。他趕緊控制自己的反應,深深的向魏徵鞠躬,說:“魏夫子放心,我按照你說的辦。”事情總算是瞭解,大家都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在接下來的日子,趙元楷陪着皇上走了很多地方,這一天他們來到了一處非常破敗的宅院,皇上說:“這地方看起來原本非常的規整,何至於如此破敗呢?”趙元楷說:“陛下還記得一個叫堯君素的人嗎?”皇上沉吟片刻說:“朕好像記得這個人,此人就像是下節換氧的惡犬一樣,朝着堯不停的叫嚷。”趙元楷說:“這就是堯君素的老宅。”一聽這話皇上開始留神院子裡的每一個細節。

他們走進堂屋,看見牆壁上的畫已經破了一個口子,儘管如此,畫的內容仍舊清晰可見。原來在堂屋最顯眼的地方懸掛着諸葛孔明的畫像,趙元楷說:“在很多人的眼中,堯君素是一條不可救藥的鷹犬,不過當地人不是這麼看的,鄰里都說他是隋朝的大忠臣。”皇上說:“這個人不能順應大勢,不顧人心所向,不過他確實是隋煬帝的忠臣。”趙元楷說:“陛下可能不知道,堯君素所在的這個家族出過很多忠臣孝子。”皇上說:“既然如此應該很興旺纔對,爲何如此輝煌的老宅卻空空如也呢?”趙元楷說:“堯君素不知人心所向,不能順應大勢,所以被本朝所嫌棄,就連他的族人都受到了牽連,他之所以搬出去居住,就是希望能夠擺脫堯君素帶給他們的影響。”皇上回頭對長孫無忌說:“這些人出去了還願意做忠臣孝子嗎?”長孫無忌說:“也許還是願意的,只不過他們會更多的看天下大勢,人心所向。”

一聽這話皇上趕緊警覺起來,鄭重其事的對趙元楷說:“你替朕辦一件事,把這個地方重新修整一遍,所需的費用朕會支付給你。”趙元楷趕緊答應,皇上說:“讓中書省起草制書,朕要追封堯君素爲蒲州刺史。”轉而又對趙元楷說:“你派人去尋訪趙元楷後人或者近族的下路,找到之後馬上告訴朕,朕會授予他們恰當的官職。朕這麼做就是要告訴世人,無論在什麼時候做忠臣孝子都是對的。”這個時候皇上注意到魏徵似乎一臉不以爲然,於是說:“魏夫子,你有什麼見解嗎?”魏徵說:“管仲曾經說過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陛下如果剋制自己、歷經圖治,百姓殷富,天下太平,自然就會出現很多的忠臣孝子。若是天下大亂民不聊生,不知道會有多少人把斑白者棄之於道路,天下烽煙四起,到處都是亂臣賊子。有堯舜之君,纔有堯舜之臣。”

158開宗派終是一場空 結因緣禍福由天算306民犯十惡累及刺史贊普蒙恩公主稱心119服幻藥誤入博泰谷 計無常困在深水宮326魏夫子不幸謝塵世丘行恭食肉引自慚284李元軌賢能無所長劉處士置酒會騷客第十一回劉武周北上歸胡虜房玄齡設卦解迷局116交涉失利無功而返 遁入深山又逢故人第57回苗山幽提刀赴邊塞白肥兒酒後論功名344白巖城下將士受阻安市牆頭高麗揚威243老相公故作閒散狀大居士騎驢隴上游291李元嬰上封爵滕王楊師道官拜中書令269苗山幽遠走西南國白毛怪着力害蒼生252長孫後死薦房玄齡李承乾設計魏王泰223光祿大夫拜爲特進長安浪人請做比丘146苗山幽融入奴人羣 張士貴掃平奴人亂313李世勣還朝掌兵部真珠汗趁虛擊思摩172彌勒院推舉新住持 甘露殿上書諫天子330羅石頭直言諫李佑杜行敏陰謀執齊王第三回二公子從戎戰雁門 觀音婢出閣成大禮第88回林邑王獻珠進妄言李大亮請旨停捐獻第十七回魏夫子獻計宜秋宮觀音婢生子承乾殿第64回貞觀皇上四請賓王李靖將軍狼山之會266敕二子都督安與秦奉聖旨修剪舊律令第93回袁天罡曉言人間事苗山風入幕賓王宅318李建成追復儲君號房玄齡請旨禁自殘174頡利可汗身染重病 大唐天子憂心而傷316張行成夜作言事疏魏王泰獻上括地誌287尉遲恭不忍棄鄙妻于志寧上疏斥分封342蕭特進留守洛陽宮高士廉佐嗣定州地216李道彥縱兵逞兇頑薛萬鈞貪功亂胡漢295傅令公銳意破正門西胡虜南北分兩門第十七回魏夫子獻計宜秋宮觀音婢生子承乾殿320拒忠言皇上又自慚委良吏孝恪巧扶御第78回訪煙花意外入魔窟舞橫刀奉命除奸嗯185大法師寂靜坐檯上 蕭玉蓉隻身遊敦煌294張玄素上疏諫皇嗣侯君集求愛君擊狂胡第84回蕭皇后淒涼返京兆楊政道服官入大內316張行成夜作言事疏魏王泰獻上括地誌301焉蓍立功得賞三城荊王元景復請封禪299閻立德修造襄城宮鞠文泰憂死清涼殿第72回佔定襄隋人盡歸唐住南廂陰魂鬧相府242房玄齡革職歸田園苗山幽相逢說王事150夢平康尋找諸歡樂 問菩提須有衆善行第二十回銀安殿衆人逼秦王玄武門一役定社稷232慕容純輔主登汗位侯君集領兵平王城163工部主事潛入北曲 大理寺丞親赴敦煌154苗山幽行情日漸壞 藍毘尼遠路初登程197初冬時節溫酒賞雪夜幕之下斯人雅言274上歡喜羣臣請封禪下憂心魏徵有諫言188生死局使節又往矣 悲喜事可汗顯威風200高昌新中藏壯志大比丘南下散妖言217契苾何力顧全大局臨洮縣主下嫁將軍175徐嘉尚獻上言事疏 李衛公出任黜置使第36回顯德殿良臣論吉凶保育房比丘說善惡336憐愛子皇帝多教誨是慈父天子徵遼東312沙鉢葉護遇襲身喪職方郎中遠遊見故人135張公瑾一病死襄州 大可汗舉國請內附250房玄齡上書請旨意孫思邈妙手難回春306民犯十惡累及刺史贊普蒙恩公主稱心265李世民圜丘祀昊天苗山幽青園遇羋嬡299閻立德修造襄城宮鞠文泰憂死清涼殿324裴刺史請旨伐高麗黨仁弘罷死罪君王141曬伏節天上瑤池會 秋分日對月祈蒼生第六回李留守領兵入長安 月雨公往生去極樂334誅君集不幸累魏徵詐胡虜皇上不循古第32回閱野聞江湖是非起遣宮女去陰以調陽第53回南山寺驅逐苗山幽太上皇夢遊兩儀殿212慕容伏允亡命磧中胡虜鉅奸死於馬下317岑文本蒙賜知機務張玄素遇害幾喪身171吃湯餅士民皆歡喜 備年關君臣相語難200高昌新中藏壯志大比丘南下散妖言125李世南開土十六州 苗山幽神交二三友356司空奉敕知三省事房公病重爲諸子憂193新宮落成顯主孝心上皇染疾不能入住275溫彥博六月死憂國柳御史連夜彈罪王第77回苗山幽拜謁樓觀臺蕭玉蓉夜遊平康坊第24回新主臨朝百廢待興胡虜來犯含恨隱忍301焉蓍立功得賞三城荊王元景復請封禪279鄧世隆表請集上文魏夫子直言引自省第80回論往昔前事皆落空說來年此生成追憶253昔謀主復爲左僕射苗山幽受封金刀郎301焉蓍立功得賞三城荊王元景復請封禪309太常博士斥僞數術果毅都尉平吐谷渾第28回李玄霸延嗣續香火封德彝事敗奔西天186傳佛法因故減苦役 習道經意外開岔支172彌勒院推舉新住持 甘露殿上書諫天子第31回崔判官陰間解主憂尉遲恭街頭動肝火180苗山幽入門做居士 袁天罡講學陷囚籠第88回林邑王獻珠進妄言李大亮請旨停捐獻195深宮裡帝后起爭執在御前羣臣論大禮160福報護佑上師脫險 聖德日隆不納奸財243老相公故作閒散狀大居士騎驢隴上游364唐皇上陳疾加新病孫思邈難治虛妄人第十五回王世充客舍遭橫禍李建成奇謀定山東106梓莯書院事多妖嬈 官家職房辱己求生第64回貞觀皇上四請賓王李靖將軍狼山之會120別蜀地還回長安去 過林邑又到新羅來312沙鉢葉護遇襲身喪職方郎中遠遊見故人330羅石頭直言諫李佑杜行敏陰謀執齊王258閉門不納勅使待明依山建陵後世之規
158開宗派終是一場空 結因緣禍福由天算306民犯十惡累及刺史贊普蒙恩公主稱心119服幻藥誤入博泰谷 計無常困在深水宮326魏夫子不幸謝塵世丘行恭食肉引自慚284李元軌賢能無所長劉處士置酒會騷客第十一回劉武周北上歸胡虜房玄齡設卦解迷局116交涉失利無功而返 遁入深山又逢故人第57回苗山幽提刀赴邊塞白肥兒酒後論功名344白巖城下將士受阻安市牆頭高麗揚威243老相公故作閒散狀大居士騎驢隴上游291李元嬰上封爵滕王楊師道官拜中書令269苗山幽遠走西南國白毛怪着力害蒼生252長孫後死薦房玄齡李承乾設計魏王泰223光祿大夫拜爲特進長安浪人請做比丘146苗山幽融入奴人羣 張士貴掃平奴人亂313李世勣還朝掌兵部真珠汗趁虛擊思摩172彌勒院推舉新住持 甘露殿上書諫天子330羅石頭直言諫李佑杜行敏陰謀執齊王第三回二公子從戎戰雁門 觀音婢出閣成大禮第88回林邑王獻珠進妄言李大亮請旨停捐獻第十七回魏夫子獻計宜秋宮觀音婢生子承乾殿第64回貞觀皇上四請賓王李靖將軍狼山之會266敕二子都督安與秦奉聖旨修剪舊律令第93回袁天罡曉言人間事苗山風入幕賓王宅318李建成追復儲君號房玄齡請旨禁自殘174頡利可汗身染重病 大唐天子憂心而傷316張行成夜作言事疏魏王泰獻上括地誌287尉遲恭不忍棄鄙妻于志寧上疏斥分封342蕭特進留守洛陽宮高士廉佐嗣定州地216李道彥縱兵逞兇頑薛萬鈞貪功亂胡漢295傅令公銳意破正門西胡虜南北分兩門第十七回魏夫子獻計宜秋宮觀音婢生子承乾殿320拒忠言皇上又自慚委良吏孝恪巧扶御第78回訪煙花意外入魔窟舞橫刀奉命除奸嗯185大法師寂靜坐檯上 蕭玉蓉隻身遊敦煌294張玄素上疏諫皇嗣侯君集求愛君擊狂胡第84回蕭皇后淒涼返京兆楊政道服官入大內316張行成夜作言事疏魏王泰獻上括地誌301焉蓍立功得賞三城荊王元景復請封禪299閻立德修造襄城宮鞠文泰憂死清涼殿第72回佔定襄隋人盡歸唐住南廂陰魂鬧相府242房玄齡革職歸田園苗山幽相逢說王事150夢平康尋找諸歡樂 問菩提須有衆善行第二十回銀安殿衆人逼秦王玄武門一役定社稷232慕容純輔主登汗位侯君集領兵平王城163工部主事潛入北曲 大理寺丞親赴敦煌154苗山幽行情日漸壞 藍毘尼遠路初登程197初冬時節溫酒賞雪夜幕之下斯人雅言274上歡喜羣臣請封禪下憂心魏徵有諫言188生死局使節又往矣 悲喜事可汗顯威風200高昌新中藏壯志大比丘南下散妖言217契苾何力顧全大局臨洮縣主下嫁將軍175徐嘉尚獻上言事疏 李衛公出任黜置使第36回顯德殿良臣論吉凶保育房比丘說善惡336憐愛子皇帝多教誨是慈父天子徵遼東312沙鉢葉護遇襲身喪職方郎中遠遊見故人135張公瑾一病死襄州 大可汗舉國請內附250房玄齡上書請旨意孫思邈妙手難回春306民犯十惡累及刺史贊普蒙恩公主稱心265李世民圜丘祀昊天苗山幽青園遇羋嬡299閻立德修造襄城宮鞠文泰憂死清涼殿324裴刺史請旨伐高麗黨仁弘罷死罪君王141曬伏節天上瑤池會 秋分日對月祈蒼生第六回李留守領兵入長安 月雨公往生去極樂334誅君集不幸累魏徵詐胡虜皇上不循古第32回閱野聞江湖是非起遣宮女去陰以調陽第53回南山寺驅逐苗山幽太上皇夢遊兩儀殿212慕容伏允亡命磧中胡虜鉅奸死於馬下317岑文本蒙賜知機務張玄素遇害幾喪身171吃湯餅士民皆歡喜 備年關君臣相語難200高昌新中藏壯志大比丘南下散妖言125李世南開土十六州 苗山幽神交二三友356司空奉敕知三省事房公病重爲諸子憂193新宮落成顯主孝心上皇染疾不能入住275溫彥博六月死憂國柳御史連夜彈罪王第77回苗山幽拜謁樓觀臺蕭玉蓉夜遊平康坊第24回新主臨朝百廢待興胡虜來犯含恨隱忍301焉蓍立功得賞三城荊王元景復請封禪279鄧世隆表請集上文魏夫子直言引自省第80回論往昔前事皆落空說來年此生成追憶253昔謀主復爲左僕射苗山幽受封金刀郎301焉蓍立功得賞三城荊王元景復請封禪309太常博士斥僞數術果毅都尉平吐谷渾第28回李玄霸延嗣續香火封德彝事敗奔西天186傳佛法因故減苦役 習道經意外開岔支172彌勒院推舉新住持 甘露殿上書諫天子第31回崔判官陰間解主憂尉遲恭街頭動肝火180苗山幽入門做居士 袁天罡講學陷囚籠第88回林邑王獻珠進妄言李大亮請旨停捐獻195深宮裡帝后起爭執在御前羣臣論大禮160福報護佑上師脫險 聖德日隆不納奸財243老相公故作閒散狀大居士騎驢隴上游364唐皇上陳疾加新病孫思邈難治虛妄人第十五回王世充客舍遭橫禍李建成奇謀定山東106梓莯書院事多妖嬈 官家職房辱己求生第64回貞觀皇上四請賓王李靖將軍狼山之會120別蜀地還回長安去 過林邑又到新羅來312沙鉢葉護遇襲身喪職方郎中遠遊見故人330羅石頭直言諫李佑杜行敏陰謀執齊王258閉門不納勅使待明依山建陵後世之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