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回在朝堂蹉跎如火煎立宮門度日似風起

皇上一臉吃驚的望着長孫無忌,他簡直不能相信,這樣的話是從長孫無忌的嘴裡說出來的,長孫無忌說:“皇上,臣說的這番話都是爲皇上着想。”皇上點點頭說:“房先生兼有子房蕭何之才,誰能保證這就不是光武之才呢?”長孫無忌說:“房先生兼有蕭何子房之才,那是加上杜如晦之後,現如今房先生的才幹要大打折扣了。杜如晦的死減少了房先生對皇上的威脅,但也嚴重的削弱了他處理公務的能力。如果武德九年杜如晦就已經不在人世了,今天這樣的局面是不會出現的。皇上,如果武德九年房先生不在了,即便是恢復隋朝開皇年間的光景也是很難的。”皇上說:“你把他們兩個說的也太厲害了吧!難道朕只有房杜可用嗎?”長孫無忌說:“商湯王要是沒有伊尹,他能夠蕩平四海嗎?文王要是沒有姜尚,周成王要是沒有周公,周朝能夠延續800年嗎?漢高帝要是沒有子房、蕭何,能有漢朝後來的光景嗎?”

皇上說:“好啦?不用再說了。”長孫無忌的話給皇上的內心造成了很大的衝擊,其實在此時,蕭瑀也並不是沒有想過要拉攏長孫無忌,只不過在長孫無忌看來知根知底的房喬更好相處。這裡邊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皇后旗幟鮮明的站在房喬這一邊。自從當上皇后之後,她就一直秉持後宮不幹政的傳統。不光自己不乾淨,甚至希望所有的外戚都不要干政,特別是她自己的家人。長孫無忌因爲深受皇上信任,想要完全將他排除在覈心圈子之外是不大可能的。又是一個安靜的夜晚,皇上回到後宮,看到皇后正坐在那裡奮筆疾書。發現皇上站在身後,皇后立刻將紙筆收起來。皇上伸出雙手說:“你在寫什麼?讓朕看一看。”皇后說:“皇上日理萬機,這些小事我能處理好,就不用勞煩皇上了。”皇上把手說了回去,皇后立刻轉移他的注意力,說:“御膳房獻上來幾樣小菜,請你一道去品嚐。”

皇上非常高興,來到餐桌前,宮女將小菜端在了皇上的面前,把上面的蓋子揭開,皇上拿起筷子吃了一口,又喝了一口湯,是皺着眉頭說:“不知道爲什麼?似乎少了什麼東西?”皇后說:“這就是往後的貞觀朝,因爲杜公已經沒有了。”皇上的臉立刻沉了下來,說:“你這話說的有點過了吧!杜公在臨終之際曾經向我推薦一個人。”皇后說:“杜公與房先生是知己,二人配合天衣無縫,所以才能夠在短短的數年之內就讓咱們唐朝度過了最艱難的時刻,取得了之前歷朝歷代都沒有取得的成績。這二人是不世出的奇才,而皇上能夠使用他們,說明皇上是曠世明君。”突如其來的高帽子讓皇上猝不及防,皇后接着說:“換成一般的皇帝,都會覺得把一對關係極好的人放在尚書省主持大局是很不妥當的,一定用兩個合不來的人在尚書省相互牽制。皇上反其道而行之,而獲得了極大的成功,而那些慣用心計的人永遠表現平平。”

皇上說:“讓兩個關係極好的人主持大局在短時間內是可以的,時間一長就難說了。”皇后點點頭說:“古往今來帝王的心思大多是這樣的,用甲來牽制乙,乙來牽制甲。結果會怎麼樣呢?是甲和乙都沒有辦法放開手腳做事。甚至可以說他們根本沒有精力爲國操勞,而是專心於彼此算計。這樣的局面時間長了,皇帝也許可以大放寬心,因爲他可以把權柄牢牢的操在手上,可最終的結果一定會是家國大小事務皆被荒廢。”皇上說:“你覺得讓兩個關係極好的人長期主持大局,沒有任何弊端嗎?”皇后說:“那要看這二人是什麼樣的人,如果是房先生和杜公這樣的人就沒有問題。”皇上說:“你太固執了,也太天真了,事件有太多的事情,不是你想的那個樣子。”

而此時此刻的房喬,已經完全沒有辦法將精力用在處理公務上,因爲他每天都要面對排山倒海一般的攻擊。而與此同時,因爲尚書省的處理公務時時的疏失越來越多,於是皇上經常將房喬叫到御前斥罵一通,每次這樣完了,皇上的內心就會非常的得意。因爲他知道房喬是懷有大才的人,如此的被他玩弄於鼓掌之中,說明他的帝王心術已經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又一次房喬面紅耳赤的回到家,盧氏說:“官做的如此辛苦,還不如放下這一切回老家吧!我跟着你原本不是爲了富貴,再說在這種環境之下,你也沒有辦法施展抱負了吧!”房喬談口氣說:“身爲人臣到了我這一步已經非常知足了,可如今不是我想退就能退得下來,蕭瑀就不會讓我安全的退下來,他知道我是有才幹的人,假如將來朝廷出什麼事,皇上又想起我了,說不定我又被重新啓用,所以對他來說,最好的辦法就是將我殺了。”

一聽這話盧氏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說:“我知道這普天之下的讀書人,不知道有多少人羨慕你有今日的富貴和功名,而你的苦恐怕只有自己知道了。”房喬說:“假如有一天咱們的孩子大了,我不求他爲官做宰,也不指望他掙下多大的功名,只希望能夠無憂無慮的度過一生。”盧氏說:“這無憂無慮是最難的。”突然盧氏說:“皇后不是支持你嗎?我想到了關鍵時候她應該會出來替你說話的。”房喬說:“皇后早就在替我說話了,可那又如何呢?皇上是一個極有主見的人,他如果要做什麼,不會因爲皇后的幾句話就不做了。”這個時候房喬似乎突然想起了什麼,說:“夫人,我記得你不是不喜歡她嗎?怎麼今日突然提起了她。”盧氏說:“我之所以氣她,是因爲她竟然想要說服我替你接受皇上賜下來的女人,如今她替你說話,我自然也是很感激她的。”

說到這裡盧氏又多了一句嘴,說:“皇后這個人的想法也確實有點怪,爲什麼她不支持自己的哥哥做左僕射而支持你呢?甚至不惜冒着觸怒陛下的危險保護你。”房喬與着鬍鬚說:“我記得我小的時候父親非常的嚴厲,而母親總是在父親即將打我的時候出手救我。皇后雖然年紀不是很大,可她是真正的國母,她保護過魏徵,也保護過我,就像當年母親保護我一樣。”盧氏聽了這番話,仍舊沒有辦法理解房喬此時此刻的心情。房喬說:“你也不用考慮這麼多了,現如今我的命運完全捏在皇上的手裡,正所謂生死有命、富貴在天,我更應該把眼前的事情做好。”盧氏說:“這前有狼後有虎的,如何能把眼前的事情做好呢?”房喬說:“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有多大的鍋就下多少米。”

因爲了解到房喬最近過得非常的不順,孫思邈特意來拜訪,這可把房喬嚇了一大跳,出於禮貌還是見了他,房喬說:“你知不知道有多少雙眼睛在盯着我,你居然還敢來瞧我。”孫思邈神態自若的說:“我好心好意來瞧你,你不領情。”房喬說:“現如今我就像是被煮在已經滾熱的油鍋裡,隨時都有可能被炸熟炸透,是不想拖累你。”孫思邈說:“你多慮了,皇上是很聰明的人,知道什麼對自己有利,什麼對自己不利。房先生是難得的奇才,若是你真有個什麼好歹,最着急的可能不是你的夫人,而是皇上。不是有人要陷害你嗎?你就讓他去陷害好了,只要你能夠把精力用在處理公務上,皇上就會覺得你有用,有用就能活下去。”房喬說:“有用真的很好嗎?我就是因爲有用纔到了今天這個地步。”孫思邈說:“從古至今,能耐越大的人煩惱越多,危險也越多,也不要覺得不公平,要知道你取得的功名可能往後數千年都沒有人能做得到了。”

一聽這話,房喬內心好受了很多。孫思邈說:“要記住收斂鋒芒,話少說,事多做。要把每件事情想在前頭,做到前頭,你就是安全的。如果有一天皇上用不到你了,那個時候你就可以想盡各種辦法讓皇上把你忘了。”房喬說:“我想不想被那麼多人盯着,關鍵是我現在的這個位置太顯眼了。”深夜裡,皇上卻在嘆氣。皇后說:“皇上是在爲房先生的事情焦慮嗎?皇帝是君子,所以臣子犯錯,皇帝也有份。堯帝曾經說過,萬方有罪,罪在朕躬,朕躬有罪,罪在一人。由此看來皇帝是非常難做的,先生將來會不會走上一條歪路,有很大一部分責任在皇上而不在房先生,如果將來的某一天,房先生能夠安然無恙的從自己的位置上離開,就是一段千古君臣的佳話。”皇上說:“你說的是所有皇帝的願望,願望與現實總是有距離的。”

皇后說:“使用房杜二人在秦府的時候就開始了,如今這麼多年過去了,他們有什麼對不起你的地方嗎?事情本來很簡單,只要按照聖人的教導去做,天下就會太平,皇帝和大臣都能夠流芳千古。可自古以來,皇帝和大臣都要相互猜忌,見面的時候和顏悅色,背後卻都在耍手斷,動心思。這就好比人棄大道而不走,卻寧願去走那些彎曲小路。”皇上說:“好吧!朕就聽你的。”這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清晨,宮裡一位太監來到了房府,說:“傳皇上的旨意,左僕射火速進宮。”房喬不敢怠慢,立刻穿戴整齊然後乘坐馬車趕往皇宮。到了目的地之後,發現皇上在寢宮已經等了很久了,房喬立刻拜倒,說:“臣失禮了,請皇上責罰。”皇上笑着說:“等派人去找你的時候,已經等在這裡了,所以這不是你的錯。”

房喬入座之後,皇上突然哭了出來,因爲不知道其中的緣故,房喬非常的緊張。皇上止住了哭聲說:“當初是你與杜如晦二人輔佐朕,現如今卻只剩你一人了。”說着又痛哭起來,這時候房喬的心中在不停的打鼓,也因爲想起了三個人在一起論事的光景,竟然忍不住也哭了起來。皇上說:“朕知道伴君如伴虎,知道你受了很多的委屈,其實這都是朕的錯。杜公英年早逝,朕有很大的責任,朕是昏君,朕是桀紂。”皇上的話,把房喬嚇得瑟瑟發抖,皇上接着說:“朕拍御醫去給杜公瞧病,卻讓他的病情雪上加霜。”皇上越說越傷心,房喬也已經在那裡泣不成聲,過了很長時間他才說:“常言道無不是的父母,請皇上保重龍體。”皇上說:“從武德九年到現在,你立下的功勳已經大大超過了古人,朕那麼做,是爲了我們君臣能夠有始有終永不變心。”

房喬說:“從武德九年到現在,取得的所有成績,上有陛下的決斷,下有衆人的助力,如果說有什麼功勞也是皇上的,臣不過是大樹底下好乘涼,怎麼敢有膽子將這天大的功勞攬到自己的名下呢?”皇上說:“其實按理說,貞觀元勳你應該排第一,長孫無忌是因爲跟朕關係親近,所以才排第一。你知道朕爲什麼這麼做嗎?”房喬說:“功勞簿上名字是不是排第一,這是皇上的事,皇上說臣排第幾,臣就應該排第幾。”皇上說:“聽你的話還是對朕有些怨言,這說明你並不知道真正做的用意。朕之所以沒有把你排第一,就是爲了不讓你看起來那麼顯眼,長孫無忌放在第一,因爲他跟朕的關係,沒有人敢對他怎麼樣。而你放在第一就不同了,你是百官之長,又是朕帳下的謀主,你應該能猜到如果你排在第一,會有多少人跟你過不去。”一聽這話房喬立刻大力參拜,說:“臣沒有想到皇上如此的維護臣。”

皇上說:“皇后保護你們當中的某個人很容易被看到的,朕保護你們當中的每個人,誰能夠看得到呢?”皇上話說到這個份上算是掏心掏肺了,可杜如晦會的死對房喬的震動實在是太大了,皇上意識到如果自己不能與杜如晦的死撇清關係,想要房喬完全相信他是不可能的,可這有如何能做得到呢?房喬陷入困境的時候,魏徵也有幾次來到皇上駕前進言,魏徵的意思大體也是人才難得,當年燕昭王因爲得到樂毅的輔佐,燕國一躍而成爲強國,甚至一度滅掉了齊國。可燕昭王的兒子聽信讒言,竟然逼走了樂毅,從而使燕國的富強不復存在。人的教訓擺在那裡,皇上的英明不輸給當年的燕昭王,絕不能犯他的兒子所犯的過錯。要麼是皇上認定正直的大臣,要麼是皇上最親進的人,他們都爲房喬說話,這足以說明房喬對於貞觀朝有多大的影響?

儘管杜如晦的死揮之不去,可皇上已經最大限度的顯示出了自己的誠意。之前又有了孫思邈的指點,房喬終於一點點平復的心情。他的注意力也漸漸集中到了公務上。轉眼又到了舉行朝會的日子,大家聚集在御門,沒一會兒,皇上的儀仗出現了,衆人朝皇上拜舞。皇上說:“今日朝會,說的第1件事情就是最近一段時間朕犯了很多過錯,房先生受了很大的委屈,右僕射杜公死朕也有責任,只可以說是朕害死了右僕射,朕是昏君,朕是桀紂……”不等皇上把話說完,全程已經跪倒一片,房喬帶頭說:“請皇上收回此言。”因爲他非常害怕皇上說完這一番話之後,自己又成了被衆人攻擊的靶子。皇上說:“朕絕不收回,天子是天下人的君父,對臣子就該像父親疼愛兒子一樣呵護,而朕最近一段時間的所作所爲,哪裡像一個父親。”

皇上說的每一個字都像是一聲驚雷,就連一貫以直諫著名的魏徵都感到非常的震驚,皇上說:“從貞觀元年開始,各種災異就連綿不絕,房杜二公謀劃不分晝夜,決斷如同閃電,才使得衆多的百姓能夠在災害之下得以倖存,又能夠讓北方草原各部的百姓臣服於中原的朝廷,爲什麼朕可以做到這一點呢?就是因爲朕破天荒的任用互爲知己的房杜主持尚書省。”羣臣大聲說:“皇上聖明。”皇上說:“朕之所以獎勵魏徵,就是希望你們能夠阻止朕犯錯,讓朕不要冤枉像房先生這樣的賢臣。”這個時候的蕭瑀臉上紅一陣白一陣青一陣,等到朝會結束,他悄悄的湊到長孫無忌的旁邊,說:“明公想一想,皇上今兒唱這一出,到底是什麼用意?”長孫無忌臉上洋溢着春天般溫暖的笑容說:“皇上的心思還是不猜好。”蕭瑀說:“你難道還沒有想明白嗎?只要這個人還在朝廷裡,你是沒有機會在尚書省主持大局的。”

長孫無忌笑得更加燦爛了,說:“蕭公這話就錯了,我之所以沒有辦法,在尚書省主宰天下,緣故不是在房先生的身上,而是在皇后的身上。這就是我長孫家的人,心中只有皇上,只有朝廷,不會爲了一人一家的私利而罔顧社稷安危。”蕭瑀愣住了,長孫無忌說:“皇上都說了,以後不許爲難房先生,我可不敢違了皇上的旨意。”說完揚長而去,留下蕭瑀一個人孤零零的站在那裡,心中別提有多難受了。當天晚上下起了雨,蕭瑀心裡想自己的才幹並不輸給房喬、杜如晦之輩。皇上之所以如此偏心,把這二人視作是股肱之臣,只是因爲他們很早就開始輔佐皇上,陪着他一起度過了最艱難最黑暗的時光。想到這裡他不住的嘆氣,看來一個人能不能建功立業,那程度上仰仗的是上天給他的機遇。

自那之後,房喬在尚書省的地位又一次得以穩固,此時他仍舊做的非常的吃力。長孫無忌自然義不容辭,給房喬很大的支持。之所以這麼做自然不是因爲單純的他想要幫助房喬,也不是純粹到只是爲了唐朝的江山社稷。他這麼做是爲了表演給他的妹妹看,你不是支持房喬嗎?我也支持房喬。這說明他們兄妹是一條心,無形中拉近了自己與皇后的關係。與此同時也是爲了表演給皇上看,或者說他主要就是爲了表演給皇上看,要讓皇上知道自己是一個沒有私心、心胸開闊的人。事情如他所預料的那樣,皇后沒有支持自己的家族,沒有支持自己的哥哥,反而去支持沒有血緣關係的房喬。而長孫無忌居然不介意,反過來又去支持皇后的主張。這又怎麼能不讓皇上感動呢?皇上又一次當着皇后的面誇讚長孫無忌,皇后卻說:“長孫無忌這個人虛虛實實,我要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都當成真的。”

一聽這話,皇上不由得怒火中燒,說:“你讓我不要疑心房先生,爲什麼卻對你的哥哥如此多心呢?”皇后說:“房先生這個人功於謀國,拙於謀身。這樣的人要不是遇上了明主,是絕對沒有機會出人頭地的。而長孫無忌就不同了,請皇上好好的想一想,長孫無忌,有一次說了皇上不愛聽的話嗎?那怎麼可能所有的想法都跟你一樣呢?他一定是掩藏了自己的想法而順從了陛下。”皇上說:“就算是這樣又有什麼不對呢?難道非得跟朕對着幹纔好嗎?”皇后說:“是不是對着幹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對皇上隱瞞自己真實的想法。孔子曾經說‘匿其怨而友其人,左秋明恥之,丘亦恥之。’我不是說你不應該對他好,而是說不應該百分之百的相信他。”明日房喬來到御前,一張口就說:“皇上,阿史那·杜爾是一個勇猛無敵卻有心思純粹的人,希望皇上在皇宮給他一個職位,只要皇上親自教導,用不了多久此人就是皇上陛下的一員虎將,將來必有大用。”

192大唐皇帝演說古事慕容伏允再襲擾涼州355苗山幽朝見葉子柒惠恩善挑戰陸一蟬153李承乾遊戲明德殿 唐皇上置酒未央宮108魏夫子乞旨清污穢 房相公下問解民情第五回觀音婢力齊兄弟心 李二郎奇謀定大計140大安宮皇上表孝心 高牆內頡利抒國恨314薛延陀行兵進漠南苗山幽隨軍奔前線301焉蓍立功得賞三城荊王元景復請封禪214虞世南尚書請薄葬劉德敏率兵擊叛羌362苗山幽拜訪袁天罡陸一蟬難棄房遺愛245見涼薄無分俗與道閱風華膜拜花中王185大法師寂靜坐檯上 蕭玉蓉隻身遊敦煌128賀新春羣臣請封禪 樂平康女王開學堂156二位路人御前辯論 兩次赦免羣臣爭執第93回袁天罡曉言人間事苗山風入幕賓王宅195深宮裡帝后起爭執在御前羣臣論大禮324裴刺史請旨伐高麗黨仁弘罷死罪君王128賀新春羣臣請封禪 樂平康女王開學堂第73回伊蘇尼失頡利失蹄京兆風華房杜染疾136議縱橫孤立吐谷渾 奔所往朝覲女王谷136議縱橫孤立吐谷渾 奔所往朝覲女王谷252長孫後死薦房玄齡李承乾設計魏王泰342蕭特進留守洛陽宮高士廉佐嗣定州地第65回杜如晦上書改軍制房玄齡避禍請去職259李世民作臺望昭陵大海南有國來朝貢第46回蕭陳二公冰釋南山貞觀之光照耀大漠235高士廉後飲屠蘇酒孫思邈熬製雪香丸123一時說事書生感傷 孤僧圓寂俗人尋骨161奔窮途無情在牢獄 尋活水造夢出藩籬194馮徳遐徒步穿沙漠苗山幽失意唱離歌304十一月天子祀南郊丙子日太常擬大禮180苗山幽入門做居士 袁天罡講學陷囚籠144集仙殿賜宴衆進士 地下室俯首見主人253昔謀主復爲左僕射苗山幽受封金刀郎第94回苗懷仁蒙主賜祭肉房玄齡卜卦問前程130河南北千里走黃湯 九成宮皇上往避暑113慈父知禮爲女消業 罪官起復算計功名267魏夫子上疏止驕奢房玄齡請罷祀周公第56回老相國率衆平羌亂少年郎反叛受大刑第66回裴司空奉旨回京兆唐制史受命踐高臺238歸化將統領左驍衛苗山幽受邀吐谷渾316張行成夜作言事疏魏王泰獻上括地誌319魏夫子病受宅新堂褚遂良上疏助皇嗣345薛仁貴勇武承恩遇左庶子狂言致壽終107哀山幽人前失體面 俏龍波掌摑濟平衡270顯仁宮皇上責官吏白石廳郎中刺川王260魏王泰驕橫誣羣臣今皇上言法不多變222奉上諭羣臣議諡號立高廟衆人拒太原114政事堂廷臣議孝道 飛鳥城賓主爭禮儀142李承乾求教長孫後 苗宜家乞嫁高士衡354孫思邈探視房玄齡萬辯機入侍陳玄奘第51回法雅和尚斬之鬧市刺史都督書於屏風268劉德威一言平斷獄川之代即位潘森南第86回改軍制侯李二虎鬥逞性情蕭瑀喪職官174頡利可汗身染重病 大唐天子憂心而傷276武士彠獻女入宮禁王尚書進言震內庭331破國賊敕書降封賞喜漢王相約鬥甲兵第47回明彰己德調和陰陽暗記恩仇蕩除塵垢206陳太守降身訪名士隱大德過府論人才356司空奉敕知三省事房公病重爲諸子憂第二回竇夫人飲恨去西遊 李玄霸飛錘致橫禍184移心性西域迷幻術 守中道東土取經僧148執節杖唐儉又出使 訪澤國官員欲殉身357徐惠妃上疏戒窮奢樑建方揚威在鬆外第46回蕭陳二公冰釋南山貞觀之光照耀大漠170遭天譴因果原有報 化無常諸事奉道行293京兆小民不孝獲罪弘化公主遠嫁西垂288鞠文泰陰謀舉大事白肥兒面君陳實情148執節杖唐儉又出使 訪澤國官員欲殉身322真朱可汗尚唐公主契苾何力返回長安244翻舊書以方治病龜拜上神尋花解重罪175徐嘉尚獻上言事疏 李衛公出任黜置使125李世南開土十六州 苗山幽神交二三友338岑文本獲封中書令郭孝恪俘虜焉蓍王264政事堂廷臣論兵制幻雪亭方士說吉凶第35回春分日天子祭太陽花朝節女紅去明飾203節日御膳羊肉湯餅除夕之夜預言不祥133長樂公主近嫁長孫 御史馬周直言戒上127幸溫湯天子問知政延王位行善德繼真平140大安宮皇上表孝心 高牆內頡利抒國恨312沙鉢葉護遇襲身喪職方郎中遠遊見故人123一時說事書生感傷 孤僧圓寂俗人尋骨201衆羌人殺死孔長秀老聖人算計房玄齡第32回閱野聞江湖是非起遣宮女去陰以調陽291李元嬰上封爵滕王楊師道官拜中書令292秋十月鸞駕回京師在清晨廷臣議大事295傅令公銳意破正門西胡虜南北分兩門262蕭玉蓉孝心致險境苗山幽唸佛禱平安200高昌新中藏壯志大比丘南下散妖言309太常博士斥僞數術果毅都尉平吐谷渾第65回杜如晦上書改軍制房玄齡避禍請去職277高士廉率爲氏族志貞觀帝西遊砥柱山205魏夫子御前論周齊苗山幽樹下說佛法131姚思廉請止新出行 苗山幽誤入拜女教第39回長孫無忌順時去位皇上悔過怒吃蝗蟲第91回覽聖蹟更知三教語見衆生皆是平凡人244翻舊書以方治病龜拜上神尋花解重罪178立春日舉行籍田禮 豔陽天等待良人歸
192大唐皇帝演說古事慕容伏允再襲擾涼州355苗山幽朝見葉子柒惠恩善挑戰陸一蟬153李承乾遊戲明德殿 唐皇上置酒未央宮108魏夫子乞旨清污穢 房相公下問解民情第五回觀音婢力齊兄弟心 李二郎奇謀定大計140大安宮皇上表孝心 高牆內頡利抒國恨314薛延陀行兵進漠南苗山幽隨軍奔前線301焉蓍立功得賞三城荊王元景復請封禪214虞世南尚書請薄葬劉德敏率兵擊叛羌362苗山幽拜訪袁天罡陸一蟬難棄房遺愛245見涼薄無分俗與道閱風華膜拜花中王185大法師寂靜坐檯上 蕭玉蓉隻身遊敦煌128賀新春羣臣請封禪 樂平康女王開學堂156二位路人御前辯論 兩次赦免羣臣爭執第93回袁天罡曉言人間事苗山風入幕賓王宅195深宮裡帝后起爭執在御前羣臣論大禮324裴刺史請旨伐高麗黨仁弘罷死罪君王128賀新春羣臣請封禪 樂平康女王開學堂第73回伊蘇尼失頡利失蹄京兆風華房杜染疾136議縱橫孤立吐谷渾 奔所往朝覲女王谷136議縱橫孤立吐谷渾 奔所往朝覲女王谷252長孫後死薦房玄齡李承乾設計魏王泰342蕭特進留守洛陽宮高士廉佐嗣定州地第65回杜如晦上書改軍制房玄齡避禍請去職259李世民作臺望昭陵大海南有國來朝貢第46回蕭陳二公冰釋南山貞觀之光照耀大漠235高士廉後飲屠蘇酒孫思邈熬製雪香丸123一時說事書生感傷 孤僧圓寂俗人尋骨161奔窮途無情在牢獄 尋活水造夢出藩籬194馮徳遐徒步穿沙漠苗山幽失意唱離歌304十一月天子祀南郊丙子日太常擬大禮180苗山幽入門做居士 袁天罡講學陷囚籠144集仙殿賜宴衆進士 地下室俯首見主人253昔謀主復爲左僕射苗山幽受封金刀郎第94回苗懷仁蒙主賜祭肉房玄齡卜卦問前程130河南北千里走黃湯 九成宮皇上往避暑113慈父知禮爲女消業 罪官起復算計功名267魏夫子上疏止驕奢房玄齡請罷祀周公第56回老相國率衆平羌亂少年郎反叛受大刑第66回裴司空奉旨回京兆唐制史受命踐高臺238歸化將統領左驍衛苗山幽受邀吐谷渾316張行成夜作言事疏魏王泰獻上括地誌319魏夫子病受宅新堂褚遂良上疏助皇嗣345薛仁貴勇武承恩遇左庶子狂言致壽終107哀山幽人前失體面 俏龍波掌摑濟平衡270顯仁宮皇上責官吏白石廳郎中刺川王260魏王泰驕橫誣羣臣今皇上言法不多變222奉上諭羣臣議諡號立高廟衆人拒太原114政事堂廷臣議孝道 飛鳥城賓主爭禮儀142李承乾求教長孫後 苗宜家乞嫁高士衡354孫思邈探視房玄齡萬辯機入侍陳玄奘第51回法雅和尚斬之鬧市刺史都督書於屏風268劉德威一言平斷獄川之代即位潘森南第86回改軍制侯李二虎鬥逞性情蕭瑀喪職官174頡利可汗身染重病 大唐天子憂心而傷276武士彠獻女入宮禁王尚書進言震內庭331破國賊敕書降封賞喜漢王相約鬥甲兵第47回明彰己德調和陰陽暗記恩仇蕩除塵垢206陳太守降身訪名士隱大德過府論人才356司空奉敕知三省事房公病重爲諸子憂第二回竇夫人飲恨去西遊 李玄霸飛錘致橫禍184移心性西域迷幻術 守中道東土取經僧148執節杖唐儉又出使 訪澤國官員欲殉身357徐惠妃上疏戒窮奢樑建方揚威在鬆外第46回蕭陳二公冰釋南山貞觀之光照耀大漠170遭天譴因果原有報 化無常諸事奉道行293京兆小民不孝獲罪弘化公主遠嫁西垂288鞠文泰陰謀舉大事白肥兒面君陳實情148執節杖唐儉又出使 訪澤國官員欲殉身322真朱可汗尚唐公主契苾何力返回長安244翻舊書以方治病龜拜上神尋花解重罪175徐嘉尚獻上言事疏 李衛公出任黜置使125李世南開土十六州 苗山幽神交二三友338岑文本獲封中書令郭孝恪俘虜焉蓍王264政事堂廷臣論兵制幻雪亭方士說吉凶第35回春分日天子祭太陽花朝節女紅去明飾203節日御膳羊肉湯餅除夕之夜預言不祥133長樂公主近嫁長孫 御史馬周直言戒上127幸溫湯天子問知政延王位行善德繼真平140大安宮皇上表孝心 高牆內頡利抒國恨312沙鉢葉護遇襲身喪職方郎中遠遊見故人123一時說事書生感傷 孤僧圓寂俗人尋骨201衆羌人殺死孔長秀老聖人算計房玄齡第32回閱野聞江湖是非起遣宮女去陰以調陽291李元嬰上封爵滕王楊師道官拜中書令292秋十月鸞駕回京師在清晨廷臣議大事295傅令公銳意破正門西胡虜南北分兩門262蕭玉蓉孝心致險境苗山幽唸佛禱平安200高昌新中藏壯志大比丘南下散妖言309太常博士斥僞數術果毅都尉平吐谷渾第65回杜如晦上書改軍制房玄齡避禍請去職277高士廉率爲氏族志貞觀帝西遊砥柱山205魏夫子御前論周齊苗山幽樹下說佛法131姚思廉請止新出行 苗山幽誤入拜女教第39回長孫無忌順時去位皇上悔過怒吃蝗蟲第91回覽聖蹟更知三教語見衆生皆是平凡人244翻舊書以方治病龜拜上神尋花解重罪178立春日舉行籍田禮 豔陽天等待良人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