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第242章 高拱表示,我沒有意見了

第242章 高拱表示,我沒有意見了

當衆被打臉的高拱怒氣沖天,雙拳緊握,恨不得跟朱翊鈞同歸於盡。

可是看到他那張年少卻不帶一絲稚氣的臉,迎着那清澄堅毅的目光,看到熟悉又叫人畏懼的狠厲。

高拱腦海裡突然響起一聲銅罄聲,後背的冷汗猛地冒出來。

這位不是自己的學生,他是先皇嘉靖帝的學生。

高拱馬上人間清醒了。

“臣失禮了,請殿下恕罪!”

在旁邊看熱鬧的徐階差點笑出聲來。

你個高大鬍子,知道殿下的厲害了?

太子殿下同意召你回京,是要平衡朝局。給你一個戶部尚書,讓伱在天坑裡待了這麼久,吃了那麼多苦頭,還不明悟?

你就算是要朝爭,要攬權,衝着老夫來啊!

太子殿下用你,就是想叫你從老夫,從江南世家和士林手裡分權。

你倒好,覺得老夫一系不好欺負,欺軟怕硬,跑去欺負幾近孤臣的陳以勤,現在屁功勞沒立,還想搶食!

那太子殿下能慣着你!

老夫跟他們祖孫倆鬥了這麼些年,知根知底。

先皇嘉靖帝多少還會在規則裡跟文官們鬥。這位太子爺,直接創造新規則,再跟我們鬥。

怎麼鬥?

誰敢跟能制定規則,又能身兼裁定的人鬥?

太子殿下比先皇還要清楚權謀的本質。

一般情況下太子如先皇一樣,只會叫我們做臣子的互相鬥,很少親自下場。

高大鬍子,今天你算是頭一遭被太子殿下親自懟,你威風啊!

衆人不語中,朱翊鈞看着高拱服軟,心裡的念頭轉了幾圈後便不再追究,示意其他人繼續剛纔的議題。

張居正咳嗽一聲,打破了現場有點尷尬的氣氛,開口說道:“殿下,諸位,兩淮鹽政經由剛峰公、王子薦、徐蒙泉聯手整飭,清本正源,已有大好之勢。

戶部文檔記錄,大明長蘆、兩淮、四川、解池、浙東、福建、廣東,一年產鹽在六億斤左右,合計兩百萬張鹽引,兩淮佔一半。

兩淮鹽政新法,一是穩定鹽價,讓兩淮、湖廣、江西、中原等地百姓能吃上便宜的鹽,二是徵收鹽稅,充實國庫。

兩淮新鹽法改好了,大明鹽政就能脫胎換骨。六億斤鹽,兩百萬張鹽引,算下來,上千萬兩鹽稅銀子,關係重大啊。”

趙貞吉馬上接着說道:“龐少南原本要將天下鹽引編成綱冊,分爲十綱,每年以一綱行積引,九綱行新引。

設爲窩本,世代相傳,以避免權貴官宦侵佔鹽引,搶領正鹽。後經商議,改爲統產、統購、統運、分銷。

也就是兩淮鹽從產出到收購再到轉運,分別在鹽場、鹽社內部轉運,不對外,也不允許其他人插手。等到鹽轉運到各布政司,鹽商再到各布政司鹽社分購淮鹽,轉運至各州縣販賣。

如此一來,最大限度杜絕此前最容易舞弊營私、偷逃鹽稅的收鹽、運鹽環節出問題鹽商要賣鹽,也需要牌照,但不用再去淮東鹽場買鹽,直接去鹽務社在各布政司分號購買即可.”

高儀瞥了一眼高拱。

老高,你聽聽,人家對兩淮鹽政新法反覆討論,幾經權衡斟酌過,早就有了定計,我們就是聽一聽,多瞭解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就行了,何必拗着來。

“統產、統購、統運,老夫聽得龐少南新法裡,從產鹽到收購再到轉運,全由兩淮鹽務社全責,一家獨攬,會不會有舞弊空間?”

高儀的問題一出,大家面面相覷。

朱翊鈞突然開口對王國光說道:“王侍郎,你曾經參與龐都使的新鹽法討論,也提出過類似的疑惑。你給高尚書解惑一二。”

太僕寺卿王國光連忙拱手答道:“是!

當時龐少南解釋,兩淮鹽務屬於國有商辦,太子殿下稱其爲公司。公者,公衆社稷之財,司者,轉運經營之意。

即產權爲公有,以民商經營。”

高拱馬上察覺到某處漏洞,直接問道:“產權公有,那它到底歸誰管?”

衆人寂靜,王國光一時不知道怎麼回答,不由自主地看向朱翊鈞。

朱翊鈞緩緩地答道:“公司商社不歸戶部管,但它經營度支,繳納賦稅歸戶部管。就好比天下水陸兵馬不歸兵部指揮,但軍籍、銓選、述功歸兵部管。”

高拱聽明白了。

鹽務社這樣的國有商辦“公司”,會單獨有衙門管它,戶部、都察院只管監督它有無貪污營私,管它按章納稅。

想必以後海運社,還有新近幾年冒出來的礦業社、鋼鐵廠,都是“公司”,都一樣的套路。

高拱很想問問,這公司到底歸哪個衙門管?

但是剛纔被啪啪打臉,高拱的臉現在還痛,也就強忍着不說。

鹽務社討論了三刻多鐘,告一段落,接到朱翊鈞眼神示意,徐階問道:“諸位再無其它意見了吧?”

衆人不語,高拱甕聲答道:“戶部沒有了。”

戶部沒有意見,那就天下太平了。

徐階心裡笑了兩聲,一臉正色地說道:“既然如此,那內閣就票擬準允龐尚鵬的兩淮鹽政新法。”

朱翊鈞接着說道:“好,兩淮鹽政新法事宜議完,我們會商議題第二項。趙中丞,請。”

衆人一聽,有些不明白。

怎麼這項議題讓都察院出來說話了?

都察院那是什麼衙門?主掌監察、彈劾的地方。

大臣奸邪、小人構黨、作威福亂政者;凡百官猥茸貪冒壞官紀者;凡學術不正、上書陳言變亂成憲、希進用者,皆可彈劾。

趙中丞出面講話,肯定就沒有好事了!

精明一點的人,隱隱猜出,會不會是最近幾日鬧得沸沸揚揚的報恩寺襲擊三皇子案。

可是轉念一想,此案關係着皇后陳氏孃家,國丈國舅一家;賢妃和三皇子;陳以勤以及高拱,錯綜複雜,在朝議會商上當衆議清楚,反倒不容易留下什麼手尾來。

趙貞吉施然說道:“本都察院奉詔,當即責成左副都御史吳昌,組成專案組,與錦衣衛、御馬監和東廠會查報恩寺對皇子行兇案。”

自從查辦兩淮鹽政,都察院帶頭,領着刑部、大理寺組成專案組,名聲大振。

現在都察院最愛乾的事就是組成專案組查案,那叫一個爽啊。

只是都察院專案組,非奉詔不得成立,這一條就限定了它的逼格。

報恩寺兇案,涉及人太多,非富即貴,於是司禮監傳詔,命都察院組成專案組。

趙貞吉繼續說道:“案犯張二雄,先是咬定乃固安伯二子、錦衣衛指揮使陳善言指使,言辭鑿鑿。只是細問張二雄模樣、衣着、高矮,卻支支吾吾說不清楚。

於是張二雄又轉口說收買指使他的人自稱是陳善言府上的管事,模樣、衣着和高矮,又是一通胡說八道。

可巧,東廠和錦衣衛清查張二雄熟絡之人,發現一人與張二雄所言陳府管事十分相似,卻是金鉤賭坊的賬房由此可見,張二雄純粹是胡亂攀咬。

錦衣衛把張大雄出首時,號稱是陳善言收買張二雄的那一百兩金花銀,送至寶泉局、匯金富國銀行鑄銀所以及京城老金銀匠,他們一致斷定,此銀乃仿金花銀的私鑄銀,絕非官鑄以及銀行所鑄銀子。

後來幾位老銀匠辨認出,此銀當出自兩淮,揚州、淮安鹽商喜用此法鑄銀.專案組分開行動,一從國庫選出沒收的揚州、淮安鹽商藏銀,請老銀匠們一一對比。

同時錦衣衛派幹員奔赴淮安、揚州,尋找相關銀匠,勘查張大雄所繳銀子來源.”

衆人聽得目瞪口呆。

現在都察院辦案都這麼生猛了?

這位專案組組長、左副都御史吳昌,難道是前朝狄仁傑、包拯轉世?

508.第505章 下狠手的張居正464.第462章 張居正的一鳴驚人第22章 橫嶼島409.第408章 那我們互相傷害吧!第379章 伯思哈兒的野望137.第137章 一來就查賬的張巡撫第388章 追隨殿下行此逆旅!130.第130章 回京的張居正188.第188章 祖制是死的,人是活的226.第226章 太子要的還是兵權310.第310章 根子原來是禁纏足152.第152章 ,滅國毀城的世子大帆船552.第549章 我們的傳統是以多欺少第354章 以後你們鬥去吧!211.第211章 以德報德 以直報怨216.第216章 兩淮鹽政案越扯越大第721章 小子,要依法繳稅啊!309.第309章 被嚇到的申時行和餘有丁601.第597章 日拱一卒第720章 八月桂花香591.第587章 江南恐怕是在劫難逃125.第125章 百萬漕工,衣食所繫!250.第250章 朝獻的大火燒到江華島464.第462章 張居正的一鳴驚人639.第635章 一見都是熟人第709章 錦衣衛和政工處594.第590章 皆大歡喜第28章 一封信第682章 嘿,新兵蛋子!625.第621章 準備抓大魚613.第609章 朕要以身作則!497.第495章 思想陣地我們要去佔領320.第320章 遼東的奇兵535.第532章 海府大總管第727章 咱大明有錢了!第50章 出牌的嘉靖帝644.第640章 喜從何來?第30章 流年不利啊,徐閣老!第680章 我們是布哈拉人請來的救兵463.第461章 皇權不下縣?158.第158章 我說的話,你記住了?第20章 高拱是晉黨?511.第508章 這案子我也背不動啊!487.第485章 平壤城下171.第171章 戶部尚書高拱第20章 高拱是晉黨?第37章 要五世同堂的嚴閣老第730章 帶頭人不行是大問題279.第279章 大明揮舞大錘找人PK408.第407章 明蠻子欺人太甚!115.第115章 和談前的小交鋒170.第170章 父皇英明,知人善任606.第602章 新大陸是上蒼賜給大明的寶地第739章 皇長子出世第32章 海瑞第一擊第391章 不容易,真不容易啊!417.第416章 王崇古的苦諫第667章 請稱我一聲前輩244.第244章 同僚聚餐,氣氛搞起來262.第262章 大明粑粑船堅炮利第731章 想不想一家團圓?563.第560章 難道我們看錯了?296.第296章 還是海公知我!第715章 沒打痛了吧?請再來一次!第664章 遊七?這裡是湖廣!第663章 萬曆二年正旦第54章 先練新軍吧第663章 萬曆二年正旦第738章 第二百四十七 你們這些大明謎語人!635.第631章 現在是界港下午十四點鐘334.第334章 大明王師不搶糧食534.第531章 皇后也要立威306.第306章 文進士還是武進士?第69章 高山衛事件第21章 高拱的反擊407.第406章 致命一擊!第5章 糾結的張老師534.第531章 皇后也要立威195.第195章 目標還是太子殿下第667章 請稱我一聲前輩232.第232章 有人要搞事情!543.第540章 玩兵法,你們算老幾?569.第566章 我們一起嚐嚐鮮260.第260章 這事讓孤左右爲難494.第492章 奉先殿第90章 又出新幺蛾子了318.第318章 下雪了!606.第602章 新大陸是上蒼賜給大明的寶地498.第496章 爲了大明,這錢我掏了!613.第609章 朕要以身作則!114.第114章 這事燙手,禮部接不住514.第511章 啓新亭會議653.第649章 縱是塵心重,相看亦頓忘549.第546章 又玩兵法的海瑞497.第495章 思想陣地我們要去佔領533.第530章 都是聰明人啊第30章 流年不利啊,徐閣老!543.第540章 玩兵法,你們算老幾?第374章 王崇古的應對
508.第505章 下狠手的張居正464.第462章 張居正的一鳴驚人第22章 橫嶼島409.第408章 那我們互相傷害吧!第379章 伯思哈兒的野望137.第137章 一來就查賬的張巡撫第388章 追隨殿下行此逆旅!130.第130章 回京的張居正188.第188章 祖制是死的,人是活的226.第226章 太子要的還是兵權310.第310章 根子原來是禁纏足152.第152章 ,滅國毀城的世子大帆船552.第549章 我們的傳統是以多欺少第354章 以後你們鬥去吧!211.第211章 以德報德 以直報怨216.第216章 兩淮鹽政案越扯越大第721章 小子,要依法繳稅啊!309.第309章 被嚇到的申時行和餘有丁601.第597章 日拱一卒第720章 八月桂花香591.第587章 江南恐怕是在劫難逃125.第125章 百萬漕工,衣食所繫!250.第250章 朝獻的大火燒到江華島464.第462章 張居正的一鳴驚人639.第635章 一見都是熟人第709章 錦衣衛和政工處594.第590章 皆大歡喜第28章 一封信第682章 嘿,新兵蛋子!625.第621章 準備抓大魚613.第609章 朕要以身作則!497.第495章 思想陣地我們要去佔領320.第320章 遼東的奇兵535.第532章 海府大總管第727章 咱大明有錢了!第50章 出牌的嘉靖帝644.第640章 喜從何來?第30章 流年不利啊,徐閣老!第680章 我們是布哈拉人請來的救兵463.第461章 皇權不下縣?158.第158章 我說的話,你記住了?第20章 高拱是晉黨?511.第508章 這案子我也背不動啊!487.第485章 平壤城下171.第171章 戶部尚書高拱第20章 高拱是晉黨?第37章 要五世同堂的嚴閣老第730章 帶頭人不行是大問題279.第279章 大明揮舞大錘找人PK408.第407章 明蠻子欺人太甚!115.第115章 和談前的小交鋒170.第170章 父皇英明,知人善任606.第602章 新大陸是上蒼賜給大明的寶地第739章 皇長子出世第32章 海瑞第一擊第391章 不容易,真不容易啊!417.第416章 王崇古的苦諫第667章 請稱我一聲前輩244.第244章 同僚聚餐,氣氛搞起來262.第262章 大明粑粑船堅炮利第731章 想不想一家團圓?563.第560章 難道我們看錯了?296.第296章 還是海公知我!第715章 沒打痛了吧?請再來一次!第664章 遊七?這裡是湖廣!第663章 萬曆二年正旦第54章 先練新軍吧第663章 萬曆二年正旦第738章 第二百四十七 你們這些大明謎語人!635.第631章 現在是界港下午十四點鐘334.第334章 大明王師不搶糧食534.第531章 皇后也要立威306.第306章 文進士還是武進士?第69章 高山衛事件第21章 高拱的反擊407.第406章 致命一擊!第5章 糾結的張老師534.第531章 皇后也要立威195.第195章 目標還是太子殿下第667章 請稱我一聲前輩232.第232章 有人要搞事情!543.第540章 玩兵法,你們算老幾?569.第566章 我們一起嚐嚐鮮260.第260章 這事讓孤左右爲難494.第492章 奉先殿第90章 又出新幺蛾子了318.第318章 下雪了!606.第602章 新大陸是上蒼賜給大明的寶地498.第496章 爲了大明,這錢我掏了!613.第609章 朕要以身作則!114.第114章 這事燙手,禮部接不住514.第511章 啓新亭會議653.第649章 縱是塵心重,相看亦頓忘549.第546章 又玩兵法的海瑞497.第495章 思想陣地我們要去佔領533.第530章 都是聰明人啊第30章 流年不利啊,徐閣老!543.第540章 玩兵法,你們算老幾?第374章 王崇古的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