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4.第511章 啓新亭會議

楊金水在一旁突然開口,打破了亭子裡的寂靜。

“陛下,奴婢聽說石麓公準備好了行李,正在找牙人變賣房產,說是等扶先皇靈柩入陵後,就回鄉讀書去。”

朱翊鈞哈哈一笑:“朕可捨不得石麓公走。朕先禮後兵,明天請石麓公來西苑做客,誠請他留下。那有學生登大寶,老師卻要告老還鄉之理?

他要是執意回鄉,朕就堵在他府門口。”

說完哈哈大笑,衆人跟着輕笑兩聲,神情都有點複雜。

尤其是張居正,心裡五味雜陳。

李春芳很看重張居正。張居正跟李春芳的關係表面看起來也不錯,但張居正其實從心裡看不起李春芳,對自己這位同科狀元,毫無敬重之心。

當初同科中進士,張居正才二十二歲,少年得意。

李春芳已經三十六歲。

張居正在心裡一直認爲李春芳的狀元,完全是殿試時,李春芳揣摩世宗皇帝聖意,特意寫了一首有蘸天之意、類似青詞的制式詩,被世宗皇帝看中,才被點爲狀元。

爲閣老時,默默無聞,毫無政績;爲首輔時,謹慎求靜,墨守成規。

現在聽到皇上留李春芳在京,還主持律政院,編修六律,接着又從皇上嘴裡聽到敬重李春芳的話。

張居正心裡肯定難受。

皇上,臣呢?

難道臣不是你的獨寵了嗎?

旁邊的趙貞吉在心裡算了一下,除了六部諸寺和專事戎政的戎政府,中樞現在還有專司監察的都察院,專事最高司法權的大理院,專事漠南漠北蒙古民政事宜的宣徽院。

現在又多出個專事編修律法的律政院。

趙貞吉對朱翊鈞的治政理念有了新的認識,也意識到接下來會聊到什麼。

他遲疑一會問道:“陛下,律法與條例有何區別?”

朱翊鈞轉頭看着趙貞吉。

wωω• Tтka n• ¢〇

自己的這位老師,政治敏感性非常高啊。

“大洲先生,律法由律政院編修制定,由朕審批,正式行詔公佈,以爲治國理政基礎。條例是六部諸寺在律法基礎上制定,內容爲遵循律法、執行國策的具體細則。

朕也把條例叫做行政規章,由六部諸寺擬定,專司某一行業或某一方面行政事務。經朕審覈批覆,以六部諸寺或內閣名義頌布。”

律法高於條例,大理院、刑部和提刑按察使司鞫讞,都察院監察,皆以律法爲準繩。六部諸寺以及各布政司、府縣行政撫民,引用條例爲範章。”

衆人紛紛點頭,表示明白了。

朱翊鈞點點頭,“吏治,今日我們就說到這裡。接着我們說說改革重要的另外一條,就是經濟方面。

朕的原則是吏治要抓死,經濟要搞活。

張師傅,你的新政裡,可有工商大興的部署?”

張居正臉色微微一僵。

這個真沒有。

他雖然力行新政,堅持改革,但是主要集中在吏治和財稅兩大塊,民生民計涉及的比較少。

但他知道在朱翊鈞面前,千萬不要打馬虎眼,皇上太精明瞭。

“啓稟皇上,臣的新政,現在主要思慮吏治和財稅,還有大興水利,扶助耕織”

歷史上,張居正的新政改革主要內容是清丈田地,普查人口,推行一條鞭法;整頓吏治,力定考成法;整飭邊備,外示羈縻、內修守備。

其餘的有興修水利、治黃治淮、疏通漕運、打壓宗室勳貴和世家

現在邊備歸戎政府,張居正根本插不上手,也不敢插手。

治黃治淮和興修水利,潘季馴和朱衡早就做在前面了。

所以張居正對新政改革的考慮,更多的是放在吏治和財稅兩塊,其餘的他真沒有考慮太多,也知道自己不擅長。

朱翊鈞點點頭,他也知道張居正的長處和短處。

長處不說了,短處就是他也是傳統儒家弟子,對於工商實業,真得沒有太多的概念和手段。

“張師傅有自知之明。整飭吏治,規範財稅,是張師傅你的長處。至於大興工商,搞活經濟,你就要多向楊金水學習。”

朱翊鈞毫不忌諱地指着楊金水,對張居正說道。

張居正眉頭微微一抖。

這是皇上在提醒自己。

新政改革必定有搞活經濟的內容,還是非常重要的一塊,你不懂,就多聽聽楊金水他們的意見。

聽一介閹寺的意見?

但張居正相比高拱最大的優勢在於可以把心高氣傲藏在心裡,身體放得十分柔軟。

歷史上他可以與馮保結盟,奉承巴結,把這位從心底看不上的閹寺捧得高高的。現在聽了朱翊鈞的話,自然也能把楊金水擺到正確的位置。

楊金水的目光在張居正臉上掃了一眼,笑呵呵地說道:“皇上這是在誇奴婢。奴婢最擅長的就是堅定不移、一絲不苟地執行皇上所有方略指示。

皇上還在西苑做裕王世子和太孫時,就定下雄偉方略,製出條例細則。奴婢一條條地遵照執行,日夜總結反思,不敢有差池,這才立下這微薄之功。

除此之外,奴婢也就只是會收錢,不會其它的。”

朱翊鈞看着楊金水,意味深長地說道:“只會收錢,是優點!張師傅,以後規範了財稅制度,戶部只管收錢就好了,不要多事。

黃老之道,在於順其自然。說起賺錢,在座的諸位都比不過商人。

哪裡能賺錢,他們聞到味就去了。

怎麼賺錢,他們會自己想辦法。

我們要做的就是兩件事,一是監督他們走正道,不要用非法的手段賺錢,包括不要逃稅漏稅。

二是想方設法,疏通流轉,提供良好的條件,讓他們賺更多的錢,我們收更多的稅。楊金水,還記得朕曾經跟你說過,銀圓搭臺”

楊金水馬上答道:“陛下,奴婢記得。銀圓搭臺,經濟唱戲。”

“金水的記性真好。我們就是要把戲臺搭好,讓工商者自己上去唱戲。唱得好,得到的賞錢多,自然越唱越紅。

唱得不好,沒兩天就被轟下來,灰溜溜地走了。”

朱翊鈞講了一大通,衆人聽懂了,張居正也聽懂了。

經濟這塊你不懂,就不要瞎來,記得聽指揮。

“陛下,臣記住了。”

能屈能伸的張居正馬上應道。

看到張居正很上道,朱翊鈞也開始說起召集衆人最重要的事情。

“新政改革,主持人必須握有權柄,才能排除阻礙,把改革推行下去。國政權柄,朕將其分成幾種。

並列的爲行政、監察、司法和戎政。上下的爲決策和執行。”

朱翊鈞簡單地說了兩句,這些話他此前或多或少跟近臣們提起過,他們一聽都能明白什麼意思。

“二月初一,朕的第一次早朝,由於羣臣彈劾,天降異象嘛。內閣閣老,以及六部和諸寺堂官全部辭職。

辭職歸辭職,但國政耽誤不得。朕也正好藉此把中樞做一次調整,以便新政改革。”

朱翊鈞掃了一眼衆人,繼續說道:“自此內閣總理大明行政權柄,總領吏、兵、戶、刑、禮、工六部和光祿、太常、太府、太僕、鴻臚、司農、都水七寺。

按照《國律》增補的內閣條款規定,行使大明行政權。

都察院繼續行使大明監察權,大理院行使大明最高司法權,戎政府執掌大明戎政。

內閣、都察院、大理院、戎政府,既是決策衙門,也是執行衙門。他們都執行朕的決策。朕即天意,朕之決策,是大明最高決策。

只不過朕不能大小事宜、事事做決策。故而朕授權內閣、都察院、大理院和戎政府做一定權限的決策。

同時設資政局,參預機務,協助朕做決策。如批覆內閣、都察院、大理院和戎政府的奏文。

資政局再設秘書處,朕通過資政局做出決策,由秘書處行文有司,再督查執行,反饋總結。

秘書處,由司禮監和選拔的外朝官員兼任.

汝貞公、大洲先生、張師傅、譚公,朕任命你們爲資政。”

最後朱翊鈞的目光落在張居正臉上。

“張師傅,朕想請你兼任內閣總理,總理大明行政,總領六部七寺,主持新政改革!”

張居正沉默着。

胡宗憲、趙貞吉和譚綸體會到張居正心裡的糾葛。

他推新政搞改革,需要皇上授予極大的權柄。

現在皇上給了他極大的權柄。

總理大明行政職權,連六部七寺都被置於他的管轄之下,權柄之大,幾乎等於國相,足以讓他推動新政改革。

同時又以匪夷所思的新官制,給他套上了緊箍咒。

總理內閣,看上去等於前朝國相,可最重要的戎政被拿走了。

接着是監察和司法權也被拿走了。

其實聰慧的四人都知道,律政院成立,有一項極其重要的權柄被皇上提煉出來。它制定的律法,內閣、都察院、大理院和戎政府都要遵照執行,不得有違。

先是把國政權柄分拆成四股,各自向前,又互相制衡,如同四駕馬車。

再給四匹馬套上了轡頭,而這個轡頭被皇上通過律政院和資政局,如同兩條繮繩,牢牢抓在手裡。

皇上讓張居正出任內閣總理,授予了足夠多的權力,又能隨時監督,隨時叫停。

不虧是世宗皇帝的好聖孫。

嗯,不對啊。

世宗皇帝也沒有這麼多奇思妙想。

張居正只是遲疑了十幾秒鐘,很快就做出了決定。

這種局面最好不過。

大臣想從皇帝手裡分走權力,只有兩種情況,一是主弱臣強,二是主明臣賢。

第一種不可能。

坐在自己對面的萬曆帝,權柄之重可謂是國朝第二。在二月初一那場神蹟後,甚至隱隱超出了太祖皇帝,可爲第一。

第二種就要君臣相得,一體同心。

張居正知道自己雖然是皇上信任的老師,但皇上也不會輕易把權柄輕授給自己。

皇上不是隆慶帝,是加強版的嘉靖帝。

他在隆慶二年之後,看完自己與高拱對新政改革主導權的明爭暗鬥之後,才下決心授權自己。

而且還做好了足夠的防範。

這樣也好。

史書上歷朝歷代的權臣,不管利國益民還是禍國殃民,都沒有落得好下場。自己也不想遭遇不幸。

誰能在這麼精明又強勢的皇上手裡當得了權臣?

張居正起身跪下,鄭重地說道:“臣謝皇上聖恩。臣願爲大明除弊鼎新、興千世盛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朱翊鈞連忙扶起張居正,哈哈大笑,“張師傅,我們就這麼說定了。你在前面推新政,搞改革,朕鼎力支持你。

我們師生二人,與其他諸卿齊心協力,建不世之功,創造一個新大明!”

“談得痛快!也談得差不多了。諸卿,我們回去吧。”

“是!”

朱翊鈞起身離開亭子,轉頭一看,亭子上方掛着一個匾額,上書“啓新亭”。

“嗯,啓新亭,這個名字好。我等君臣在這裡開了一個重要的會,爲大明未來新的道路指明瞭方向。

嗯,兆頭好。果真是冥冥中有天意。祁言,朕與諸卿的談話,都記下了嗎?”

“回皇上的話,六位內侍,輪流記錄,都記下了。”

“嗯,好。以後史書上會有這麼一筆,《啓新亭會議》,哈哈!”

138.第138章 張居正的亮劍第一刀424.第423章 防火防盜防海瑞253.第253章 我老徐也怕海瑞啊!510.第507章 朕即天意!496.第494章 我們是大明忠烈!第394章 遠離上帝聖光的地方第20章 高拱是晉黨?第387章 子象,認命吧。217.第217章 振武營給張閣老的見面禮581.第577章 誰是敵人,誰是朋友266.第266章 戶部的算盤扒拉聲503.第500章 相煎何急 誓清君側171.第171章 戶部尚書高拱第36章 又大一歲118.第118章 用新方式跟你們講道理478.第476章 南苑上空的熱氣球第375章 王於興師,與子偕行408.第407章 明蠻子欺人太甚!第357章 這次我要彈劾太祖皇帝!第361章 俺答汗還能活多久?252.第252章 大明粑粑,救我!441.第440章 衍聖公第734章 上殿如上墳的勳貴們557.第554章 樹未倒猢猻就要散第694章 載入青史的球賽第81章 兒孫滿堂第37章 要五世同堂的嚴閣老第706章 打響的第一炮227.第227章 謀國與謀身334.第334章 大明王師不搶糧食583.第579章 海瑞成了奸相爪牙!第741章 做人要厚道!273.第273章 此時不積極,你有什麼前途?410.第409章 我要彈劾霍老糊塗!512.第509章 大明的春天來了!第50章 出牌的嘉靖帝第653章 哥哥幫你辦了他!603.第599章 阿拉伯朋友,我們必須聯合起來。442.每日更新變化說明645.第641章 還要繼續努力啊!471.第469章 南海封賞第55章 捐輸賑濟統籌局249.第249章 我沒犯事,幹嘛怕海青天?203.第203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304.第304章 圖們汗玩什麼花樣?651.第647章 我愛朝獻,朝獻愛我嗎?133.第133章 北邊談好,東邊談了個寂寞323.第323章 總有那麼些不肯死心的人第67章 盧鏜的怒火648.第644章 潘應龍能幹得讓朕煩惱第708章 淚如雨下的陳榮華123.第123章 心裡都有數的高拱和王崇古424.第423章 防火防盜防海瑞162.第162章 暗潮洶涌493.第491章 隆慶三年596.第592章 三哥開門,自由貿易了150.第150章 這火器是好還是壞?567.第564章 左右爲難的張居正571.第568章 張師傅,眼光放遠些,膽子再大些439.第438章 王魚鷹愛吃魚524.第521章 皇上,萬萬不可啊!477.第475章 萊昂,一路走好!118.第118章 用新方式跟你們講道理第665章 孔聖人神主位何在?483.第481章 人生如戲532.第529章 鏟屎官 割草使兼放羊指揮使宋藥師115.第115章 和談前的小交鋒546.第543章 晚生恭候海公的彈劾146.第146章 帶不動的親爹第692章 他是順天府尹,我是五城總管220.第220章 徐公府的騷操作第103章 太孫預判了我們的預判第26章 嚴閣老268.第268章 內憂外患的大明第17章 楊金水604.第600章 果阿海大敗天方海盜640.第636章 到處可見的上海貨412.第411章 一件大麻煩事426.第425章 升龍城164.第164章 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十四日588.第584章 黔驢技窮第653章 哥哥幫你辦了他!467.第465章 藝高膽大要治黃479.第477章 你們也配姓朱!306.第306章 文進士還是武進士?448.第446章 太子,老夫也有門生了!582.第578章 搶抱大明粑粑粗腿333.第333章 終於下大雪了150.第150章 這火器是好還是壞?529.第526章 臣願作大明之衛青211.第211章 以德報德 以直報怨137.第137章 一來就查賬的張巡撫407.第406章 致命一擊!497.第495章 思想陣地我們要去佔領275.第275章 敢在海瑞面前當陰陽人?第732章 大家輪流唱戲233.第233章 又一齣戲開幕了650.第646章 皇上在注視着你第3章 朕的銀子!510.第507章 朕即天意!
138.第138章 張居正的亮劍第一刀424.第423章 防火防盜防海瑞253.第253章 我老徐也怕海瑞啊!510.第507章 朕即天意!496.第494章 我們是大明忠烈!第394章 遠離上帝聖光的地方第20章 高拱是晉黨?第387章 子象,認命吧。217.第217章 振武營給張閣老的見面禮581.第577章 誰是敵人,誰是朋友266.第266章 戶部的算盤扒拉聲503.第500章 相煎何急 誓清君側171.第171章 戶部尚書高拱第36章 又大一歲118.第118章 用新方式跟你們講道理478.第476章 南苑上空的熱氣球第375章 王於興師,與子偕行408.第407章 明蠻子欺人太甚!第357章 這次我要彈劾太祖皇帝!第361章 俺答汗還能活多久?252.第252章 大明粑粑,救我!441.第440章 衍聖公第734章 上殿如上墳的勳貴們557.第554章 樹未倒猢猻就要散第694章 載入青史的球賽第81章 兒孫滿堂第37章 要五世同堂的嚴閣老第706章 打響的第一炮227.第227章 謀國與謀身334.第334章 大明王師不搶糧食583.第579章 海瑞成了奸相爪牙!第741章 做人要厚道!273.第273章 此時不積極,你有什麼前途?410.第409章 我要彈劾霍老糊塗!512.第509章 大明的春天來了!第50章 出牌的嘉靖帝第653章 哥哥幫你辦了他!603.第599章 阿拉伯朋友,我們必須聯合起來。442.每日更新變化說明645.第641章 還要繼續努力啊!471.第469章 南海封賞第55章 捐輸賑濟統籌局249.第249章 我沒犯事,幹嘛怕海青天?203.第203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304.第304章 圖們汗玩什麼花樣?651.第647章 我愛朝獻,朝獻愛我嗎?133.第133章 北邊談好,東邊談了個寂寞323.第323章 總有那麼些不肯死心的人第67章 盧鏜的怒火648.第644章 潘應龍能幹得讓朕煩惱第708章 淚如雨下的陳榮華123.第123章 心裡都有數的高拱和王崇古424.第423章 防火防盜防海瑞162.第162章 暗潮洶涌493.第491章 隆慶三年596.第592章 三哥開門,自由貿易了150.第150章 這火器是好還是壞?567.第564章 左右爲難的張居正571.第568章 張師傅,眼光放遠些,膽子再大些439.第438章 王魚鷹愛吃魚524.第521章 皇上,萬萬不可啊!477.第475章 萊昂,一路走好!118.第118章 用新方式跟你們講道理第665章 孔聖人神主位何在?483.第481章 人生如戲532.第529章 鏟屎官 割草使兼放羊指揮使宋藥師115.第115章 和談前的小交鋒546.第543章 晚生恭候海公的彈劾146.第146章 帶不動的親爹第692章 他是順天府尹,我是五城總管220.第220章 徐公府的騷操作第103章 太孫預判了我們的預判第26章 嚴閣老268.第268章 內憂外患的大明第17章 楊金水604.第600章 果阿海大敗天方海盜640.第636章 到處可見的上海貨412.第411章 一件大麻煩事426.第425章 升龍城164.第164章 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十四日588.第584章 黔驢技窮第653章 哥哥幫你辦了他!467.第465章 藝高膽大要治黃479.第477章 你們也配姓朱!306.第306章 文進士還是武進士?448.第446章 太子,老夫也有門生了!582.第578章 搶抱大明粑粑粗腿333.第333章 終於下大雪了150.第150章 這火器是好還是壞?529.第526章 臣願作大明之衛青211.第211章 以德報德 以直報怨137.第137章 一來就查賬的張巡撫407.第406章 致命一擊!497.第495章 思想陣地我們要去佔領275.第275章 敢在海瑞面前當陰陽人?第732章 大家輪流唱戲233.第233章 又一齣戲開幕了650.第646章 皇上在注視着你第3章 朕的銀子!510.第507章 朕即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