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攪局者

“完了,西班牙輸定了。”從地球那邊傳來的美西海戰結局,讓大清參謀本部哀鴻一片。不爲別的,就爲了堆集在碼頭倉庫裡槍?支彈藥。與西班牙人都談好價格了,就等着西班牙無敵艦隊回國後就可以起運的槍?支彈藥,如今只能重新拉回存貯地。這來回倒騰的費用怎麼辦?!

“美國多次沿海岸搜索不到西班牙的艦隊,自然就會想到西班牙人是走外海。如今被全殲能怪的了誰?兵法早有云:實則虛之,虛則實之。一羣不知變通的蠢貨呀。”一向溫文爾雅的程誠開始暴粗口了,西班牙對美的海軍戰略就是他建議給西班牙人的,可西班牙人跟本沒的按他的設想進行。

“如果是程總參謀長來指揮西班牙艦隊,你會如何?”歐陽振華在一旁問道。

“美國人之所以會沿海岸搜索,不僅僅是因爲這樣速度最快,更重要的是這時的美國艦隊的首要任務是保衛美國海岸線,其次纔是消滅西班牙艦隊。當紐約這個城市都毀在炮火之後,美國艦隊保衛海岸的首要任務實際已經不存在了,自然會尋求最佳的方式去消滅西班牙艦隊。如果是我來指揮,我必定指揮艦隊沿海岸南下炮擊諾福克,將‘布魯克林格’號擊沉在碼頭,即使用光了所有炮彈,這時再大搖大擺的回國美國艦隊也不會出來攔截。因爲我們用實際行動告訴美國人,他們的艦隊還必需要守在海岸線上。至少可以讓美國艦隊無法封鎖古巴,讓各種補給物質可以送上去。這下好了。西班牙艦隊全軍覆沒,美國必定會封鎖古巴。失去補給的西班牙在古巴的軍隊只能投降了。”說完程誠憤恨的拍了把桌子,彈藥買不出去。要這運費是算在海軍頭上的。

“西班牙還有一艘戰列艦和一艘重巡。只要修復好依然對美國有很大威懾力。”

“修的好個屁。就西班牙人的修復能力,修好兩艘軍艦至少要半年以上的時間,可西班牙的古巴軍隊跟本不可能撐的了半年。”王士珍說的是實話,各國工業能力和碼頭設施都是清國在外間諜的調查對像。

“事已至此,多說無益。吳德仁呢?他不是從新回坡回來了嗎,怎麼沒見他人?”歐陽振華問道。

“人在瀛臺執勤呢。一回來直接就去皇家禁衛團報道了。”

“此次他辦成大清艦隊出馬六甲巡航一事已經大功一件,皇上不是讓他整頓海軍嗎?他又跑回去幹嘛?”

“他說他的三個月執勤任務還沒結束,這不就跑過去了。誰知道他呀――”程誠嘆了口氣說道:“不說老吳了,諸位先幫忙想想辦法。彈藥已經運到碼頭上。總不能真的運回去吧?”

參謀本部一片嘆息聲,各大將領全部爬在地圖上爲這批彈藥找出路。此刻的瀛臺光緒正盯着門口站的筆直吳德仁直好奇:“吳德仁,去了一趟新加坡回來變性了,這麼老實。”

“皇上,微臣本來就很老實好不好。”

“別給朕站崗了,你是海軍總司令,先回去好好整頓一下海軍吧。”

“別呀皇上,說好給您站三個月的崗這還沒到時間呢。再說,現在海軍也沒啥事。不急這一會。”

“算了,不管你了。先跟朕上朝去吧。”

朝會後,國務院一號會議室內,分官職坐定。吳德仁這才起身奏道:“啓稟皇上。派往印度洋的兩艘驅逐艦昨完已經停靠在霍爾木茲海峽的阿巴斯港,如今正在跟英國佬抗議呢,可英國佬非要趕走咱們。海軍應當如何處理?”

在印度洋的馬爾代夫羣島和克拉沙羣島突然出現一支強大的海盜。他們殺人越貨,在這一代失蹤的貨船九成九就是遭到了這羣海盜的毒手。英國印度洋艦隊也對這些地方進行了多次圍剿。不僅沒有打壓下這些海盜囂張的氣焰,反而這些海盜似乎越打壓越強大。他們甚至於還攻上陸地搶劫了一些沿岸的城鎮。不光是英國,法德美意中等國都在這些地方損失了大量貨船和人員,而且這五國也是損失最多的五國。

馬爾代夫羣島和克拉沙羣島偏偏正好卡在從馬六甲到紅海的必經航線上。清國第一個提出要派出自己的軍艦在這一帶護航,談判的內容還沒來的及談清國在這一帶進行武力護航,就已經變成了清國如何進行護航。必竟英國人在面對自己圍剿不利的局面很難有更多的話語權,而且清國的這一舉動也得到法德美意等多國的支持。英國再強大也沒有強大到敢於以上所有國家對抗的地步。再說清國只派兩艘驅逐艦而已,也只需要英國提供幾個可供維護的港口,英國的補給品清國又不是不出錢購買。雖然英國人覺得這是清國人露出野心的舉動,但他們再不樂意清國?軍事力量進入印度洋,也不得不答應了。

吳德仁在新加坡經過英國佬所說的耍賴式的談判後,英國佬終於同意清國派出兩艘驅逐艦在印度洋進行護航以保證本國商船正常的商業貿易。可英國人想不到的是,英國向清國護航艦支開放斯里蘭卡的科倫坡港,可沒想到清國竟然跑到霍爾木茲海峽的阿巴斯港。清國人這是要幹嘛?

“幹嘛?你還好意思問老子。要不是你們英國人提供的情報有誤,老子怎麼會來。”此次護航艦隊指揮官江城印反到是一臉委屈的樣子:“說什麼海盜只有老式木質軍艦,狗屁。人家有一艘至少三千噸的巡洋艦,上面至少有四門152毫米以上的火炮。結果老子被海盜像攆狗一樣的追到這裡,你當老子願來呀。我大清皇家海軍面對再強敵人也沒如此狼狽,如今被海盜追的到處亂竄,還把軍艦搞出個大洞。回去後怎麼交待呀。”?江城印看看軍艦上被海盜打出的大洞。突然蹲在地上大哭起來。見此情況,英國阿巴斯總督只得好言相勸。安排食宿和船支維修,另外把清國人的發現上報。

清國?軍艦突然出現在霍爾木茲海峽。雖然只是兩艘無足輕重的不到千噸的驅逐艦,但它的出現如同讓只屬於英國人的印度洋插進清國人的一支腳,這讓英國人很難受。英國許諾免費修船等好處讓清國人趕緊離開,清國卻提出要派遣南洋艦隊主力進入印度洋對海盜進行報復,清英兩國外交口水仗打個不停。清國說這僅僅只是一個報復行爲,滅了海盜保障印度洋安全就全部撤離。

“我國說從日本全部撤軍,現在的日本沒有一兵一卒的中國?軍隊。作爲一個禮儀之邦,我們說到做到,這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必然應有的態度。”在清國外交部長在與各國駐華公使會談時。在提到印度洋事宜時都說了這樣同樣的一句話。

中國是不是禮儀之邦英國人也不管,負不負責之類英國也有強大的武力來保證中國一定會負責,但唐紹儀話中的那個大國一詞卻深深的刺激了英國人。

“一個纔打了幾仗勝仗的國家就敢叫囂自己是大國,當大英帝國是什麼?”作爲大英帝國首相的索爾茲伯裡侯爵心裡是萬分不爽。

“那麼是否要同意清國人的請求?”索爾茲伯裡的外甥阿瑟?詹姆斯?貝爾福問道。

“不同意,印度洋是大英帝國的,決不能讓清國人插手。清國藉着南洋土人屠殺華人把手伸進了南洋,藉着進攻日本實際佔領的日本的北海道,不,現在叫阿努依島。再找藉口把手伸向了菲律賓。見鬼那裡現在叫呂宋了。難道你沒有發現清國的野心嗎?他們是可以說到做到,但海盜要是剿滅不完或者清國乾脆對海盜剿而不滅,那清國是不是就有理由永遠駐紮下去了嗎?清國,用他們自己的話來說。清國就是大英帝國的攪屎棍。”

英國認爲這是清國在謊報軍情,清國認爲是英國在瞞報軍情,清國與英國的外交部門整天口水橫飛。兩地公使忙的都要飛起來。德國出面爲清國說話了,保證航道通暢保證貿易安全是每個國家都要做到的。如果英國認爲清國力量不足,那偉大的德意志帝國可以負擔起這次剿滅海盜的重任。英國人連清國都拒絕還會同意德國進來?其實德國人也知道這不可能。但他們就是要這樣說,因爲只要能讓英國不爽,德國就會很爽。法國也出面爲清國說情,清國自己承擔剿匪的軍費,你英國幹嘛不同意。意大利也站了出來,如果英國不能剿滅海盜那麼有什麼理由不讓清國人試試呢?

美國最開始也是爲清國說情的,但很快他們閉上了嘴,因爲可惡的清國把手伸向了美國。

美國被西班牙一頓亂棍打的暈頭轉向,雖然最後全殲了西班牙無敵艦隊,但紐約的慘狀卻讓美國的經濟變得一塌糊塗。破產、失業成了美國人的主流話題,這時有人想起東德克薩斯這個創造了奇蹟的地方。

東海岸的戰火併沒有影響這裡生機勃勃的發展。然而在短短4個月後的東德克薩斯,還沒等那些大石油公司來得及行動,就被幾千家小經營商搶購了大批土地。油田上已經豎立起生產井1300口,日產量已超過十萬噸。

作爲石油托拉斯的標準石油公司的創始人約翰?d?洛克菲勒,雖然在去年剛剛退休在家,但他在標準石油公司依然有絕對的話語權。就在布萊克?恩格斯宣佈他在東德克薩斯發現一片存儲超過五億噸石油的消息時,洛克菲勒還認爲這只是猶太人常用宣傳手段而已,五億噸開什麼玩笑。隨後他的目光就被東海岸的炮火所吸引了。等西班牙無敵艦隊覆沒他再把眼光投向東德克薩斯才發現,也許那個布萊克並沒有說慌。於是他急急忙忙派出勘探人員前往東德克薩斯實地勘探,然而勘探人員告訴他的結果是,這片土地下至少有不少於三億噸的存儲量。而就在此時,布萊克宣佈,他要出售自己掌握的百分之六十的股份。洛克菲勒行動了。標準石油公司全權代表找到了布萊克。

“五百萬美元,你當我是什麼?打發叫花子嗎?”布萊克很憤怒於標準石油公司出的如此低的價格。

“布萊克先生。你應該明白這已經是很高的價格了。這也就是標準石油公司能一次性拿出這麼多現金,除了我們。誰會拿這麼多現金出來呢?”

第一次會談不歡而散,第二次會談時標準石油公司加價到八百萬美元,但布萊克認爲自己應該得到八千萬美元,這差距實在不是一點遠。標準石油公司全權代表警告布萊克,標準石油公司可以讓已經身無分文的布萊克徹底倒閉。布萊克也回擊說他一定能找到願意投資的人,到時他會建立一個新的石油托拉斯與標準石油公司抗衡。

“新的石油托拉斯?”聽到報告的洛克菲勒細細的品味着這句話。布萊克說的沒錯,憑藉着地下埋藏的超過三億噸石油,布萊克確實可以建立新的石油托拉斯。可是這是在美國,如果洛克菲勒原意拼着損失壓低油價。可以瞬間將窮光蛋的布萊克壓倒閉。洛克菲勒決定靜觀其變。

就在洛克菲勒靜觀的一個星期內,傳出了很多大公司與布萊克接洽的消息,有英國的、法國的、德國的,還有意大利與俄羅斯的。對這些早已熟知的公司,洛克菲勒只是微微一笑。這裡可是美國,美國政府不會同意一個外國公司佔領美國石油市場。直到了個叫寰宇石油公司的名字出現在他的眼裡。

洛克菲勒的助手解釋道:“寰宇石油公司是清國的一家剛剛成立的公司,註冊地在北京。但公司的全資投資人是清國的皇帝。”

“清國皇帝?”洛克菲勒頓時緊張起來。

“是的,我們已經調查的很清楚了。清國皇帝通過駐美公使歐陽庚向布萊克發電報稱,他願意出三千萬美元購買布萊克手裡的百分之六十的股份。洛克菲勒先生。我們要有所反應了。”

洛克菲勒只是眉頭一皺,果斷的說:“我有一種很不好的預感,我要親自去見布萊克。”

洛克菲勒的擔心是有道理的。如今的清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車製造國,而汽車需要使用石油。而包括標準石油公司等大從石油公司都被清國邀請前往清國進行石油勘探。但結果是清國大陸不是貧油國而是無油國,所以清國投資海外石油公司是正常的。但即使是英國的公司出面收購,洛克菲勒都可以通過國會對這些普通公司進行限制。但寰宇石油公司不一樣。他的總裁是可不是歐洲那些有名無實的君王。清國皇帝可是一位實權的獨裁帝王,更何況清國在遠東地區已經有了足夠的影響力。一但動用行政手段限制寰宇石油公司很可能引起清國皇帝的報復。關鍵是清國不同於美國還需要在國會進行討論,清國皇帝只需要一句話就可以讓所有美國在遠東的投資變爲零。這樣的一位帝王即使是美國總統也不會輕易得罪。國會更不可能因爲自己而和清國發生不可調和的矛盾,因爲清國皇帝可以直接動用軍隊。所以只剩下商業手段了。

“你們願意出三千五百萬美元?”布萊克笑了:“其實我原打算只要三千萬美元就足夠了,不過現在我還是先問問清國皇帝的意見。”

洛克菲勒臉都黑了,因爲歐陽庚發回的電報中只有三個字――四千萬。如此快的回覆證明了清國皇帝給歐陽庚更多的經費的授權。清國皇帝會拿出多少錢來?沒人知道,因爲清國皇帝可以拿大清銀行做抵押,這是一個無解的問題。洛克菲勒只是簡單的思考一下,做出了再加價兩百萬美元的決定。可歐陽庚再次回覆的電報比上次多了一個字――加五百萬。

“五千萬美元,我認爲沒人會出比這個更高的價格。”洛克菲勒咬緊牙關再次報價。雖然五千萬美元對標準石油公司是一筆巨大的數子,但爲了自己的石油托拉斯,爲了長遠的利益,洛克菲勒認爲還是值得的。

這次清國電文比較長:布萊克先生,從大清第一次的出價您就可以看到大清國的誠意,而且與您合作的是一位皇帝。這可不是什麼人都有的榮譽。

看着布萊克掙扎的臉,洛克菲勒就知道他贏了:“比之虛無縹緲的榮譽來說。五百萬美元可是實實在在,有了這麼多錢你還怕沒有榮譽嗎?至於誠意。十天內你會收到全部的五千萬美元。”

在五百萬美元的誘惑下,布萊克與標準石油公司簽訂了協議。標準石油公司將一次性支付五千萬美元,買下布萊克礦業公司位於東德克薩斯大油田的百分之六十的股份,同時由他們和布萊克礦業公司一起組建東德克薩斯石油公司。而且爲了體現標準石油公司的真誠,標準石油公司在五天內就將現金轉入了布萊克指定的賬號。然而就在布萊克收到五千萬美元的第二天發表了一個聲明:爲了感謝清國皇帝,他原意拿出另外的百分之十無償賺送給清國皇帝。

“該死的清國,該死的清國人,該死的清國皇帝。”洛克菲勒把自己家裡砸了個一塌糊塗。如果不是清國皇帝從中搗亂,他最多隻要一千萬美元就可以買下布萊克百分之六十的股份。現在不僅多出了四千萬美元。還把清國皇帝線牽扯進來。而清國皇帝在表示感謝的同時已經派遣財務人員前來美國接收屬於他的財產,即使洛克菲勒能請來美國政府出面,也不能阻止清國皇帝處理他的私產,因爲那樣的話,將會引起戰爭!

“五萬美元運作半年就產了一千倍的收益,而且還可以公然監視東德克薩斯石油公司的財務情況。皇上實在聖明。只是皇上是如何知道那裡有石油的呢?”最後這個問題是很多大臣們都想知道了。

“有天然瀝青的地方就一定會有石油這是常識,讓你們平時多看地理書你們就不聽。”

衆臣恍然大悟,現在緊張的國庫有了這五千萬美元的補充再次變的充贏起來,國家建設有了足夠的資金保障。現在要做的就是通過一些手段將這五千萬美元小量多次的轉入大清。林啓兆認爲這不是問題,做這種事他很是拿手。

時間慢慢的進入了冬天,駐守在古巴的西班牙軍隊因爲美國的封鎖不可避免的陷入了缺衣少糧的境地。爲了保障近十萬西班牙士兵的生命,西班牙政府終於同美國展開談判。所有關心美西戰爭的國家都派員列席旁聽。但美西兩國爲古巴歸屬吵的不可開交的時候,清國駐西班牙公使鍾文耀說了一句話:反正西班牙也守不住古巴,如要美國打的下古巴就交給美國人。如果美國人打不下來將來西班牙要能反攻古巴,美國人也不得拒絕不就完了。就是這句帶着抱怨性質的句讓美西談判停止了。這也確實是比較實際且有很強可操作性的辦法。知道最終還是要丟掉古巴的西班牙人在滿足了面子後同意撤兵。然而這個消息讓古巴獨立軍知道,古巴人憤怒於美國出兵前還承認古巴共和國。但在打敗西班牙人後撇開古巴獨立與西班牙人談判,其目的就是想要獨霸古巴的主權。對於美國這種卑鄙的強盜行爲,古巴共和國向美國宣戰了。連西班牙人還沒有開始撤退,美古兩軍就在西班牙軍眼皮子底下爆發的大規模的交戰,雙方各有死傷。對於美國而言,美西戰爭還沒有結束,美古戰爭就已經開始。

但是1898年還沒有結束,在遠東的蒙古,駐守在**的清國第二兵團向北殺入了外蒙古,駐守新疆的第六兵團向東殺入了外蒙古,配合自東向西進攻的第三兵團,在強大的火力面前叛亂的外蒙古已經無力迴天,只是現在寒冷的外蒙古讓清軍推進緩慢讓叛亂者再多活幾日了。而就在這裡,清國卻突然與俄國簽訂了遠東鐵路修築文件,文件明確寫道:清國將於俄國共同修築連接歐亞的大動脈,由俄國道勝銀行貸款出資,由清國出動人力和材料,共同修建從伊爾庫茨克經哈爾濱到海參崴、從伊爾庫茨克經經烏蘭巴托到**的兩條鐵路,而俄國付出的代價僅僅是不再支持外蒙古的叛亂。消息傳來世界震驚,難道清國人忘記了俄國曾經進攻到清國奉天的事了嗎?

英國人很想提醒一下清國,但這會兒實在沒空,因爲南非的布爾人與英國當局發生了一次並“不算激烈”的交火,就是傷亡的人數有點多。布爾人露出了獠牙不是問題,因爲大英帝國相信他們一定能征服這個地方,但是從一個收買的布爾人那裡傳來了一個消息:布爾人的軍火好像都是從清國轉手買來的。

“怎麼哪裡都有清國人的影子?”大英帝國首相索爾茲伯裡侯爵很是煩惱。

沒錯,整個1898年裡,中西戰爭、美西戰爭、美古戰爭、南非布爾人、中東霍爾木茲海峽還在修復的兩艘清國?軍艦和吵的焦頭爛額的清國印度洋剿匪事件,就算是美國的奇蹟之地也被清國人的插了一手。世界的局勢在這一年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而這一切重要事件裡無一利外都或多或少的透露着清國人的身影。而這些事無一不是因爲清國人的出現而使得事件朝着不可預知的方向滑落。

攪局者,這是歐美列強對清國新的定義。(未完待續。。)

第79章 各自退讓第238章 誰說我們沒有辦法第428章 戰略的目的第77章 國家尊嚴第300章 四十三章 菲律賓改名叫呂宋第300章 二十九章 開價第394章 商人的野望第157章 態度第273章 光緒南巡第380章 斯拉夫人的拳頭第300章 一十章 最後的等待第181章 出大事了第300章 二十八章 要麼投降,要麼滅亡第416章 移民大法第139章 絕望的十米第105章 旗正飄飄第60章 麼蛾子第259章 多事之秋第250章 風起南洋第102章 前進與退路第72章 第一次交鋒第276章 公審第392章 朝貢的意義第83章 軍制改革第239章 忠誠的回報第31章 水師操演第211章 開火第159章 李鴻章遇刺第170章 給美國下絆子第375章 分歧第173章 這都什麼事嘛第249章 國家級別的面試第161章 馬關條約第421章 天火妖嬈第412章 戰爭的號角第226章 談判進行時第120章 牛莊之戰第29章 初見琅威理第23章 柳暗花明第348章 光緒的理念第235章 大 躍 進第185章 譁然第176章 自己造軍艦第300章 四十章 一聲巨響第252章 大清國的國際抗議第157章 態度第14章 視察第207章 朝鮮事變第300章 零二章 擁擠的遠東第300章 三十四章 日本的結局第202章 大事小事第300章 零六章 怨念第43章 誰是誰的無間道第48章 爲中華崛起而讀書第19章 差事第109章 去死第152章 承認失敗第200章 令人煩惱的錢第403章 空軍逞能第98章 諜戰第289章 不如你做我的皇后吧第154章 利益的糾結第300章 三十七章 悲喜各不同第300章 四十章 一聲巨響第142章 顫抖的佐世保第371章 由小見大第16章 慈禧查崗第52章 國家爲重第60章 麼蛾子第275章 深夜茶話第93章 馬綹子第91章 軍官培訓班第90章 中央銀行第39章 李鴻章的心思第34章 想摸魚,先攪水第3章 各懷心思第364章 我是誰?第406章 戰鬥的意志第420章 奪橋之戰第131章 鹿死誰手第409章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419章 全面進攻第46章 成軍儀式第397章 不安份的中國人第214章 軍事總動員第379章 一年與一天第72章 第一次交鋒第300章 二十八章 要麼投降,要麼滅亡第170章 給美國下絆子第163章 閱兵式(下)第二百三四章 乾綱獨斷第353章 中西學術之爭第163章 閱兵式(下)第300章 一十二章 大婚日的炮聲第300章 四十二章 羅斯福之死第386章 印度洋追擊戰第353章 中西學術之爭第371章 由小見大第243章 十年之後擡頭相見第54章 驚喜連連
第79章 各自退讓第238章 誰說我們沒有辦法第428章 戰略的目的第77章 國家尊嚴第300章 四十三章 菲律賓改名叫呂宋第300章 二十九章 開價第394章 商人的野望第157章 態度第273章 光緒南巡第380章 斯拉夫人的拳頭第300章 一十章 最後的等待第181章 出大事了第300章 二十八章 要麼投降,要麼滅亡第416章 移民大法第139章 絕望的十米第105章 旗正飄飄第60章 麼蛾子第259章 多事之秋第250章 風起南洋第102章 前進與退路第72章 第一次交鋒第276章 公審第392章 朝貢的意義第83章 軍制改革第239章 忠誠的回報第31章 水師操演第211章 開火第159章 李鴻章遇刺第170章 給美國下絆子第375章 分歧第173章 這都什麼事嘛第249章 國家級別的面試第161章 馬關條約第421章 天火妖嬈第412章 戰爭的號角第226章 談判進行時第120章 牛莊之戰第29章 初見琅威理第23章 柳暗花明第348章 光緒的理念第235章 大 躍 進第185章 譁然第176章 自己造軍艦第300章 四十章 一聲巨響第252章 大清國的國際抗議第157章 態度第14章 視察第207章 朝鮮事變第300章 零二章 擁擠的遠東第300章 三十四章 日本的結局第202章 大事小事第300章 零六章 怨念第43章 誰是誰的無間道第48章 爲中華崛起而讀書第19章 差事第109章 去死第152章 承認失敗第200章 令人煩惱的錢第403章 空軍逞能第98章 諜戰第289章 不如你做我的皇后吧第154章 利益的糾結第300章 三十七章 悲喜各不同第300章 四十章 一聲巨響第142章 顫抖的佐世保第371章 由小見大第16章 慈禧查崗第52章 國家爲重第60章 麼蛾子第275章 深夜茶話第93章 馬綹子第91章 軍官培訓班第90章 中央銀行第39章 李鴻章的心思第34章 想摸魚,先攪水第3章 各懷心思第364章 我是誰?第406章 戰鬥的意志第420章 奪橋之戰第131章 鹿死誰手第409章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419章 全面進攻第46章 成軍儀式第397章 不安份的中國人第214章 軍事總動員第379章 一年與一天第72章 第一次交鋒第300章 二十八章 要麼投降,要麼滅亡第170章 給美國下絆子第163章 閱兵式(下)第二百三四章 乾綱獨斷第353章 中西學術之爭第163章 閱兵式(下)第300章 一十二章 大婚日的炮聲第300章 四十二章 羅斯福之死第386章 印度洋追擊戰第353章 中西學術之爭第371章 由小見大第243章 十年之後擡頭相見第54章 驚喜連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