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一十八章 不留後患

西鄉從道悠閒坐在橫須賀港的辦公樓靜心的品味着茶水的清香。

說到茶自然要提到中國,中國在茶的發現和使用已有四五千年曆史,且長盛不衰,傳遍全球。茶是中華民族的舉國之飲,發於神農,聞於魯周公,興於唐朝,盛於宋代,普及於明清之時。原始公社後期,茶葉成爲貨物交換的物品。到武王伐紂之時,茶葉已作爲貢品。沏茶、賞茶、聞茶、飲茶、品茶與其說是習慣還不如說是一種禮節的象徵。飲茶時的一舉一動無比有着深意,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全在這一杯茶中。

可做爲茶文化的發源地的清國皇帝卻偏偏喝茶喝出笑話了。說是光緒與衆臣飲宴,正式開始之前都是要上茶的。一切都很好,直到侍者爲皇帝大臣們呈上茶碗之後。光緒大大咧咧的把碗往邊上一放端起茶碗也不管別人自己就開始喝了,直讓其它大臣面面相覷,這茶是喝還是不喝呀?好在有李鴻章這位與皇上吃過飯的人在,知道這是皇上“不拘小節”(其實就是不會喝茶),所以他只能示意其它大臣開始品茶。結果禮節繁雜讓光緒直問:喝個茶哪來那多講究。還讓人給換上大茶缸,小杯喝起來不過癮。

想到這西鄉從道就想笑,茶關鍵就是一個“品”字,從茶中喝出人生的意義,追求的是一種精神境界。自從茶傳到日本後,就形成了茶道這種禪門藝術,和、敬、清、寂,禪茶一味,道在茶中行。象清帝那般牛飲,就不是在喝茶。是喝水。

所以,西鄉從道喝茶一向是自衝自飲,從不假手於他人。賞着茶色、聞着茶香、品着茶韻。西鄉從道此刻的心裡無比平和,雖然二天前的深夜被緊急召進皇宮後告之:大日本帝國聯合艦隊於旅順外海戰敗。六艘被俘,十五艘擊沉,僅有六艘逃離,而清國雖多艦重傷,但一艦未沉。

雖然消息令人震驚也得到了外國公使館的確認,但西鄉從道認爲這種時候更應該保持冷靜。所以做爲海軍部長的他親自來橫須賀來第一時間確認艦隊情況,即使向他通報聯合艦隊已經返航,他依然保持着平靜的心態。直到侍衛闖進他的茶室。神色慌亂的向他報告:聯合艦隊可能出事了。

“慌什麼?”西鄉從道怒斥慌亂的侍從。在他看來,強大的大日本帝國聯合艦隊怎麼可能會有如此糟糕的戰績?!

西鄉從道本來就是來迎接聯合艦隊的,現在艦隊已經抵近他自然要去碼頭上。西鄉從道安穩的整理好自己的服飾,踏着悠然的步伐向碼頭走去,渾然不顧旁邊已經急的跳腳的侍從。

可當西鄉從道在碼頭上舉起望遠鏡後,要不是旁邊軍官拼命阻攔,恐怕他早就跳到海里。此刻他心急如焚,他要問問山本權兵衛,大日本帝國聯合艦隊在哪?!此刻同樣站在碼頭上的日本水兵和軍官都張大嘴巴瞪着眼珠,不敢相信看到的一切。

斑駁的艦身。殘缺的炮塔,倒塌的煙囪,光禿禿的甲板。破洞和爆炸留下的痕跡到處可見。尤其是是敷島號,明明前主炮正對着艦首,可一根炮管偏偏指到旁邊,關鍵是還有一根炮管哪去了?

六艘,只回來了六艘,還是傷痕累累的回來的。無論他們如何向遠處眺望都再也沒有發現一絲煙柱,西鄉從道的心頓時掉到了東京灣深處,難道說旅順外海戰的結果是真的?

並沒有公佈戰果的日本水兵和軍官並不知道實情,他們只是在心裡一遍遍的問着:到底發生了什麼?爲何只剩下了六艘戰艦。其他的軍艦呢?他們在那裡?

“這就是耗資幾千萬英鎊,被譽爲遠東第一艦隊的大日本帝國主力艦隊?”西鄉從道不等旗艦金剛號停穩就竄了上去。一把揪住如同魂魄分離狀態的山本權兵衛的衣領問道:“你到是說話呀――”

“說,說。說。你要我說什麼?”失神的山本如同突然推開西鄉從道,大神附體般的咆哮道:“我早就說過三年之內要不和清國接觸,你們誰聽過我的。現在搞成這樣,關我什麼事――”說完卻又號啕大哭起來:“帝國完了,帝國再無興盛的機會了。”

“八嘠。”西鄉從道一把拉起山本揮手就是一巴掌:“你是帝國海軍司令,要振作起來。即使失去海軍,帝國還有百萬陸軍。”

“帝國的百萬陸軍連海都下不去,能守的住本土就不錯了。”在帝國參謀大本營會議上,陸軍軍令部長大山岩對帝國陸軍的能力表示懷疑。

這不能怪他,遼河一戰把他是徹底打死心了。在擁有絕對兵力優勢的情況下都不能突破清帝的防衛,清國陸軍的戰鬥力絕對超過帝國陸軍。甲午一戰,帝國陸軍丟掉了全部的裝備空着手回到日本,之後的又是賠款又是購買軍艦,帝國從列強貸來的款項基本花光,留給陸軍那可憐的經費只是恢復了七個師團的武裝,還僅僅只是甲午年的水平。可海對面的清國陸軍,人家都已經裝備上了152毫米口徑的重炮了。一支拿着單發村田步槍的軍隊與一支裝備有大口徑火炮的軍隊交戰,大山岩看不出有什麼贏的機會。

“八嘠。”山縣有朋怒斥道:“大山岩君,你身爲帝國陸軍部長,對自己的軍隊一點信心都沒有嗎?”

大山岩沒有答話,其它人也有說話,整個會議靜的嚇人。自從山本權兵衛回到東京向大本營敘述了戰敗的經過後,就被打入監牢。從多方面收集的信息來看,帝國聯合艦隊卻實因爲訓練不足導到編隊混亂和命中率不足,值得肯定的是,帝國海軍依然進行了激烈的抵抗。但失敗的結局卻讓日本步入的深淵,至此,清國海軍可以將他們的陸軍投放到帝國任何一處海岸線,而帝國跟本無法應對。隨後傳來山本在獄中企圖自殺謝罪。卻被獄監發現最後自殺未遂的消息,讓整個大本營瀰漫着失敗的情緒。而大山岩的話讓他們陷入了近乎絕望的地步。

“內閣已經收到英國方面的傳話,清國要求帝國將最後六艘戰艦做爲戰爭賠償交給清國。諸君是什麼意見?”山本見無人敢挑起反擊清國登陸的擔子,只能退而求其次。

這一下如同刺痛了日本內閣全體成員的心。帝國絕對不能將這最後的軍艦交給清國,不然帝國將失去海軍也再不能走出這遍佈火山的小島。雖然這六艘軍艦已經殘破不堪,但卻是帝國最後的希望。所以,在場的內閣成員都明確表示不能答應清國這個要求。但對於清國後續可能的打擊卻沒有辦法。

“清國後續有什麼計劃,可曾有探聽到消息?”

“只有從英國方面傳來的消息,如果帝國願意賠付軍艦,清國應該沒有進攻日本的計劃。”面對山縣有朋的問話,做爲參謀次長、同時也是日本情報頭子的川上操六卻搖了搖頭:“帝國已經無法直接從清國高層那裡搞到情報。只能藉助其它國家使館和民間現象來分析清國動向。”

川上操六沒有請罪,也沒有其它內閣來問罪,因爲這是事實。自從甲午年宣戰之後,日本在中國潛伏了數十年的情報系統被一網打盡,只留下了漢口樂善堂一處。川上操六知道清國就是要藉着這最後一地來監察帝國間諜,他不是沒想過讓漢口樂善堂來吸引清國的注意力,而自己另起爐竈。可他如何絞盡腦汁想盡辦法向清國派出間諜,九成間諜如同消失了一樣再無音訊。少量逃回來的間諜帶回了消息,他們只要一進清國就遭到監視,有的才下船就不見了蹤影。他們甚至感覺他們纔出現在帝國的港口就有被監視的感覺。爲了加強對清國情報上的偵查,川上操六甚至動用了民間力量――玄洋社。玄洋社企圖利用暗殺清國皇帝或者文武大臣來攪亂清國部屬,可玄洋社一連向清國派出了六波刺客。最後一次玄洋社大頭目頭山滿都親自出發,結果他們都沒回來。甚至連聽說清國有哪位當朝大臣受到過刺客的驚嚇都沒有,到是清國多次打擊企圖作亂的日本僑民。這樣的結果,整個日本內閣也毫無辦法。

“我也是不同意將最後六艘軍艦交給清國人的。”山縣有朋最後說話了:“如此一來,清國必然會向帝國展開報復。下令橫須賀儘快修復六艘軍艦,把全部的水雷投進浦賀水道防止清國強衝。陸軍開始着手防禦清國可能的攻擊吧。”

歐格訥才聽完回斐利曼特關於旅順海戰的分析就立刻約見清國外交大臣唐紹儀。清國外交部尚書唐紹儀很明確的請他轉告日本方面:介於日本已經沒有實際賠償能力,清國要求日本交出最後六艘戰艦做爲此次戰爭的賠償。只是這次加了一句:不然清國將全面進攻日本。跟本沒有商量的餘地。再次戰勝的清國已經不願意再看英國人的臉色了。

歐格訥憋了一肚子的火氣回的公使館,清國要這麼多戰艦想幹什麼?清國想要挑戰大英帝國嗎?

對於挑戰英國,那是必需的但還沒到時候。且不說現在能不能打的贏英國,就是日本真將軍艦賠過來大清也養不起呀。海軍部已經商議過了。除了龍虎級等最新的艦支保留外,定鎮二艦將徹底從海軍現役中退出成爲大連海軍學校的訓練艦。其它老式艦支破損的就拆卸,情況好的就以贈送的方式交給坤甸、朝鮮和暹羅,一邊幫大清養着過時的軍艦以備不時之需也可藉此拉攏各國以爲屏障。

日本不能徹底打死,不然整個東亞可大清就沒有了競爭對手,那列強們的心思就會一起投在大清的身上。雖然打贏了幾仗,但不到可以蔑視列強的地步。所以就要留着日本來爲大清分擔列強的注意。日本欠了美國十屁股的債,英國視日本爲禁臠,再想辦法把德國拉過去,法國什麼的也拉進來,讓列強們爲日本打生打死去吧,大清要發展經濟沒時間搭理你們。

之所以要逼日本交出最後的軍艦,就是爲了徹底瓦解日本海軍。只要日本沒了海軍,那還能成爲大清的絆腳石嗎?此外,還要把日本徹底輕工業化。日本這一敗等於把以後的十年甚到更多的時間給全賠了進去,未來的日子日本只能全力償還這些貸款。日本有足夠的人力資源,那就讓日本大力發展農桑,製衣和紡織都不是小產業。另外要求日本開放幾個通商口岸的要求不過份吧,英美等國也會有這個需求,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把橫須賀給拿下來。估計麻煩,英美等國應該不願意把東京的大門交給中國人,那大阪總沒問題吧。列強想搶日本市場,可你的產品要經過遙遠的大洋運送過來,單在運費上你們就比不過大清吧。加上這麼多年對日本的滲透、走私,還有大阪第四師團做爲內應,列強的產品真能比大清的強?

爲此,大清朝廷內部已經有了一個明確的構思,說到底就四個字――養賊自重。

想法很好,也很有可操作性。現在海軍大勝之後就可以將構思具體化,但前提是要得到各列強的認可,於是外交部官員在各國公使館頻繁進出。當一個個的見意和想法將構思變成條文,就等着艦隊完成基本維護後逼進東京灣與日本談判了。就在朝臣們還在努力想從日本多挖利益之時,遙遠的歐洲傳來了一聲不甘心的怒吼。

懼內、貪財、小氣的俄皇尼古拉二世突然宣佈:俄國向法國貸款十億法郎,要在1904年前打造一支擁有二十艘一等戰列艦,二十艘二等戰列艦的主力艦隊。世界一片譁然。

“別忘了對馬海戰後俄國的瘋狂,俄國建造這些軍艦的目標只可能是中國,我們不能再留着日本個這個隱患。”在國務院內部會議中,光緒下達命令:“參謀本部立刻擬定登陸日本的作戰計劃,各沿海陸軍、海軍陸戰師立刻集結。這次要徹底解決日本,不留後患。”(未完待續)

第396章 中俄大戰,一觸即發第84章 意外相逢第281章 吃了個閉門羹第251章 風雨飄搖第82章 演習第147章 諸位輔佐,朕之大幸第134章 偷襲第217章 皇上,你的將軍還沒有全部陣亡第300章 零七章 讀書人的節操第389章 禮儀之辯第100章 一潰千里第398章 替代無畏號的白起級戰列艦第112章 遺召第300章 三十章 日本請和第20章 皇上的棋局第47章 開學之日第221章 信念第91章 軍官培訓班第136章 混亂的戰局第211章 開火第99章 宣戰第153章 烤肉的味道第132章 多線作戰第111章 亂像叢生第385章 中俄海軍的第一次交鋒第176章 自己造軍艦第381章 到東方去第1章 回首百年第58章 第一場雪第257章 衝擊馬六甲第300章 零三章 國朝大事第221章 信念第237章 發給德皇的電報第363章 家事 國事 天下事第300章 三十九章 海軍變革第44章 皇宮內外第190章 未動先謀第257章 衝擊馬六甲第141章 軍事與政治第116章 各出其法第179章 再進一步第111章 亂像叢生第258章 史上最大搶劫行動(2)第280章 皇帝遇刺第401章 到處都是麻煩第299章 公私分明第148章 潮起潮落第204章 參謀本部擴大會議第159章 李鴻章遇刺第72章 第一次交鋒第300章 二十八章 要麼投降,要麼滅亡第425章 羈縻州政策第420章 奪橋之戰第25章 第一次交鋒第50章 插曲第361章 北方攻略第412章 戰爭的號角第93章 馬綹子第20章 皇上的棋局第94章 風起第239章 忠誠的回報第182章 任道而重遠第300章 零四章 終於到家了第368章 亡清序曲第70章 留下他第31章 水師操演第35章 容閎回國第28章 大十字鐵路計劃第376章 一個念頭第2章 低調做人第141章 軍事與政治第165章 工業浪潮第382章 全民備戰第275章 深夜茶話第227章 對日政策第15章 調教三傑第361章 北方攻略第165章 工業浪潮第369章 “喏”第185章 譁然第348章 光緒的理念第300章 四十四章 平等條約第181章 出大事了第13章 暗流涌動第91章 軍官培訓班第195章 乙未宮變(下)第52章 國家爲重第37章 廣而告之第209章 突襲,目標海參崴第384章 流浪艦隊第418章 亂戰第300章 三十五章 納妃這事還沒完了第142章 顫抖的佐世保第90章 中央銀行第221章 信念第300章 一十章 最後的等待第107章 還能退到哪裡第401章 到處都是麻煩第50章 插曲
第396章 中俄大戰,一觸即發第84章 意外相逢第281章 吃了個閉門羹第251章 風雨飄搖第82章 演習第147章 諸位輔佐,朕之大幸第134章 偷襲第217章 皇上,你的將軍還沒有全部陣亡第300章 零七章 讀書人的節操第389章 禮儀之辯第100章 一潰千里第398章 替代無畏號的白起級戰列艦第112章 遺召第300章 三十章 日本請和第20章 皇上的棋局第47章 開學之日第221章 信念第91章 軍官培訓班第136章 混亂的戰局第211章 開火第99章 宣戰第153章 烤肉的味道第132章 多線作戰第111章 亂像叢生第385章 中俄海軍的第一次交鋒第176章 自己造軍艦第381章 到東方去第1章 回首百年第58章 第一場雪第257章 衝擊馬六甲第300章 零三章 國朝大事第221章 信念第237章 發給德皇的電報第363章 家事 國事 天下事第300章 三十九章 海軍變革第44章 皇宮內外第190章 未動先謀第257章 衝擊馬六甲第141章 軍事與政治第116章 各出其法第179章 再進一步第111章 亂像叢生第258章 史上最大搶劫行動(2)第280章 皇帝遇刺第401章 到處都是麻煩第299章 公私分明第148章 潮起潮落第204章 參謀本部擴大會議第159章 李鴻章遇刺第72章 第一次交鋒第300章 二十八章 要麼投降,要麼滅亡第425章 羈縻州政策第420章 奪橋之戰第25章 第一次交鋒第50章 插曲第361章 北方攻略第412章 戰爭的號角第93章 馬綹子第20章 皇上的棋局第94章 風起第239章 忠誠的回報第182章 任道而重遠第300章 零四章 終於到家了第368章 亡清序曲第70章 留下他第31章 水師操演第35章 容閎回國第28章 大十字鐵路計劃第376章 一個念頭第2章 低調做人第141章 軍事與政治第165章 工業浪潮第382章 全民備戰第275章 深夜茶話第227章 對日政策第15章 調教三傑第361章 北方攻略第165章 工業浪潮第369章 “喏”第185章 譁然第348章 光緒的理念第300章 四十四章 平等條約第181章 出大事了第13章 暗流涌動第91章 軍官培訓班第195章 乙未宮變(下)第52章 國家爲重第37章 廣而告之第209章 突襲,目標海參崴第384章 流浪艦隊第418章 亂戰第300章 三十五章 納妃這事還沒完了第142章 顫抖的佐世保第90章 中央銀行第221章 信念第300章 一十章 最後的等待第107章 還能退到哪裡第401章 到處都是麻煩第50章 插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