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爲皇上保媒

楊棗兒是坐着的,如果她是站着的也一定會被光緒嚇的坐下。本來只是陪着李菊藕進宮和皇上說說話,沒想到這說着說着就說成皇上要讓她當皇后。這變化是不在太大、也太快了吧。

楊棗兒目瞪口呆不知道說什麼好,寇連材站在一旁是如雷貫耳,原來皇后還可以這麼來找。到是李菊藕坐在一旁面帶微笑。

光緒見楊棗兒面有驚恐之色,爲堅定楊棗兒做皇后的決心於是開始爲楊棗兒講述起皇后應有的儀仗。

皇后輿車有二。一爲鳳車,木質,檗明黃,高九尺五寸。穹蓋二層,高一尺七寸,上繪八寶,八角飾以金鳳,下繪雲文,四隅飾亦如之。冠金圓頂,鏤雲,雜寶銜之。二爲儀車,木質,魨明黃,高九尺五寸。穹蓋,上圓下方,高九寸。冠銀圓頂,塗金。皇后朝冠冬用薰貂,夏以青絨爲之,上綴朱緯。有吉服冠,薰貂爲之,上綴朱緯,頂用東珠。耳飾,左右各三,每具金龍銜一等東珠各二。朝褂、朝袍、龍褂、龍袍各制三。金約、領約均爲鏤金爲之,飾以東珠,間以珊瑚。朝服朝珠三盤。採帨,綠色朝裙,冬用片金加海龍緣,上用紅織金壽字緞,下石青行龍妝緞,皆正幅。有襞積,夏以紗爲之。皇后金寶,清、漢文玉箸篆,交龍紐,平臺,方四寸四分,厚一寸二分。皇后儀駕原名鹵簿。五色龍鳳旗十。次赤、黃龍、鳳扇各四。雉尾扇八,次赤、素方傘四,黃緞繡四季花傘四。五色九鳳傘十。另有金節、次拂、金香爐、金香盒各二,更有金盥、金盂、金瓶、金椅、金方。次九鳳曲柄黃蓋一。鳳輿一乘,儀輿二乘,鳳車一乘,儀車二乘。凡萬壽節、元旦、冬至及諸慶典,鑾儀衛先時陳設。

這並不是全部,也不完全。光緒之所以知道的這麼多。那也是被兩宮太后逼的。太后爲了能最快速度的將皇后娶進宮來,要求所有儀仗等相關事務必需提前備好。於是這些東西在太后擬定就呈給皇上過目。可兩老太太總是又會想到要加什麼,於是改一次光緒看一次,次數一多也就知道了不少。

“這些都是滿制皇后禮儀,已是萬盛之禮。你總知道我南巡時皇帝大禮的排場吧。那可是進行了整整二個多時辰呀。當然了,你做爲漢女身份入宮肯定不會再行滿制,或依前明皇后禮制,我已命禮部前去定製,到時你過目確認,。雖說做爲一國皇后的儀仗雖比不上皇帝儀仗但決不差哪去,必竟帝后儀仗之規格必需相配。”爲了能讓楊棗兒當自己的皇后,光緒是拼了命的忽悠。爲了證明自己話的可信度,光緒即刻命寇連材取來本朝繪有皇后儀仗和前明皇后儀仗的畫冊。在茶几上一字排開。光緒可是將自己知道的說了,不知道也誇大的說了。至於禮部還沒有接到這條旨意的事就不提了。總之光緒的核心思想是,今天必需把楊棗兒忽悠成自己的皇后。

楊棗兒是聽的一楞一楞的。她只知道皇上跟她說了很多很多。面前許多畫冊也能證明皇后的儀制之恢宏,可關鍵是自己沒有答應要當皇后呀,現在跟自己說這些沒必要吧。

楊棗兒一臉迷惑之色光緒是看在眼裡,於是光緒再次加強了忽悠的力度。皇后有金絲銀線所制的華美服飾,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遊的都是皇后餐桌上的美食,侍女宮人環繞而行。整個皇宮的數千宮人都是皇后一手管理。更別說如今皇上在京效、在東北、在江南都有大片大片的莊園等着皇后來管理,而這些莊園上住着的數萬百姓還等着皇后來爲他們做主。

“不是不是……”楊棗兒想急着說她沒打算當皇后。

可光緒怎麼能給她說不是的機會。不等楊棗兒說完光緒就重重的打斷楊棗兒的話:“什麼不是。等你接手皇室產業你就知道了,咱的產業可大呢。不僅是莊園,還有工廠、造船廠、礦廠,咱家在海外都有產業。可是我要管國事沒空管這些,而寇連材又不懂。單說這大清銀行起家的800萬兩銀子就是咱家掏的。結果呢,就坐你旁邊那傢伙她爹欺負我沒皇后來管這些事,就被給她爹用國家大義的名義給順走了。你知道這些年咱家損失多少嘛?想想心頭那是在流血呀。所以你得趕緊把家裡的這攤子事給抓起來,別讓諸如她爹之類的人再打咱家的主意了。要知道損失的都是咱倆的錢呀。”說完,光緒忙打眼色給李菊藕,讓她出面證明。

光緒這話說的實在是太……李菊藕都無法找到合造的詞來形容。先說等人家接手,然後就咱家咱家的,最後直接就是咱倆。搞的好像人家已經答應了似的。可這時不能壞了皇上的事,於是李菊藕用很堅決很肯定的語氣告訴楊棗兒,皇上說的都沒錯,然後還順便把她爹給捎上:“告訴你,我爹可又盯上你家的順風物流公司,想仿效洋人改組爲郵傳部。你再不去管損失可都是你自己口袋的銀子。”

“你爹怎麼這樣?”光緒用很誇張的表情和口吻叫道:“你爹總用天下大義來欺負我。天下大義我說不過你爹,可現在這些不歸我管了,讓你爹找棗兒談,這下他的天下大義不管用了吧。”

“我不是……”楊棗兒真的很想說她不是皇后,可光緒依然沒有給她說完的機會。

“你還在不是什麼呀。”光緒用很可憐的表情對楊棗兒說:“棗兒,他爹已經拐跑咱家很多銀子了。現在咱能保住多少家業就看你的了。”

李菊藕心裡直笑的打跌,這皇上太有口才了。張口閉口都是咱家。最後這句大有楊棗兒已是皇后的意思了。

“能不能先聽我說完呀――”楊棗兒急了。

“可以,你說吧。不過你要留心他爹,咱家的銀子已經不多了。”說完光緒還對李菊藕重重的哼了一聲。

雖說她楊棗兒與皇上也算得上是舊識了。可跟本沒有愛慕之情,今天這話怎麼說成這樣了。楊棗兒心中實在無奈:“您是皇上呀――”

“嚯,你這話說的好像皇上就不用娶老婆一樣。”說完,光緒就蹲在地上望着楊棗兒,眼睛中閃爍的全都是的光芒。

“不是,我的意思是,你是皇上。這……這……”

“哦,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是說皇上有三宮六院七十二妃。後宮三千佳麗,皇帝身邊美女如雲。如果你擔是的這個則完全沒有必要。都說清官難斷家務事,更何況是天下之尊的皇家。漢武帝神武吧,唐太宗英明吧。可是呢你看看他們的後宮。後宮女子爲爭寵與皇帝一向不擇手段,武則天都親手掐死了自己的女兒。你看看歷史上的皇帝,再英明的君王都因爲後宮牽扯了太多的精力而顧不上國事,一個英明神武的皇帝因爲後宮的牽扯,讓一個強大的帝國走向沒落。我不想再重複他們的經歷,所以我只能也只會娶一個女子。”

“不是不是,我只是……我……”

“是不是你也像安茜一樣擔心,看似雍容華貴的皇后,看似母儀天下的國母。其實只是一個被關在皇宮內的金絲雀。可惜呀,朕沒有早些跟她說清楚,也許是緣分未到吧。都說皇后母儀天下。何爲母?教導子女爲母。何爲儀?身爲表率爲儀。既然要母儀天下,自然要成爲教導天下孩子的表率,可關在這皇宮內哪裡都去不了還母儀個屁天下。想要教導天下孩童,就要去視察各地的教育情況,瞭解第一手信息。然後安排校舍、調度師資。是而要做到這點就必需走出皇宮去。而且我連官職都想好了,就是下一任教育部長。容部長年紀大了身體還不好。二三年後他的精力就不夠用了。你是他的弟子,學的也是中文還是現在大學堂的先生。這是多麼合適呀。你再想想,咱們中國如此之大,來回巡視一年都不夠,說不定身爲皇后的你,一年在外巡視的時比留在京城的時間都多。我說了這麼多你能明白嗎?”

楊棗兒臉現難色,想了想說:“只是……”

“你怎麼還在只是?我可以證明這都是我準備要做的。你們等下。”說完,光緒撒開腳登登登的跑上二樓,然後二樓傳來一陣亂響之後光緒又咚咚咚的跑了下來,手上還拿着一本厚厚的冊子拍在茶几上。冊子是手工裝訂的,上面寫着幾個大字:全國教育普及的設想。

“國家要強盛需要每一代人的努力,現在老的一代已經漸漸老去,中年一代能指望上的也不多了。年青一代能識字讀書的基本都本都在培養了。所以我們要加大對年青一代的培養力度,更重要的是我們要把希望放在孩童身上,因爲他們纔是這個國家的未來。我不是說說而已,而是已經有了完整的設想。也許很多隻能是設想,想要真正實現它還有很長很遠的路要走,也一定會很堅難,但只要去做,總有一天可以實現。”光緒翻開自己編寫的小冊子,指着上面東塗西畫的字說道:“我的想法是,以各行省首府爲中心建立大學,各地府各縣建中學,在鄉鎮建小學。我們沒有大規模鋪開的經驗,只能一地一地的推行。以京津地區爲試點三年之內完成,再用二年時間在東北地區這個還算人少的地方鋪開,之後五年對在全國大型城市及周邊和江淮、江南、嶺南等富庶地區推廣。十年內初步完成對全國重工業重點區和人口密集區的規劃。再用十年向甘陝雲貴川以及偏遠貧困地區的鋪開。我的設想是十年之內完成對全國六成以上青少年的教育,二十年內讓全國八成人口可以自由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盛則國盛。這不是一句空話,而我正在做的就是要讓中國少年強盛起來。這是一個龐大的計劃,需要的資金人力物力更是天文數字。說實在我也不知道能不能實現的了,但至少我在努力做。可我又是一個皇帝,內政外交太多需要我關注的地方,所以我需一個能幫我實現這個計劃的皇后。你看看,我連皇后視察計劃都寫了。”說完,光緒看着楊棗兒,合上手冊遞向她:“都說爲師者當教化天下,如今這是一個能教化天下最好的機會。拿着它就是朕的皇后,就是下一任教育部長。無論理想還是抱負,都讓我們一起來實現它。”

楊棗兒愣愣的看着手冊並沒有去接。而是又結結巴巴的說:“只是……只是……”說了兩句卻又不說話了。

“我不知道你還在只是什麼?”光緒氣的把冊子摔在茶几上:“是信不過我的話?好,我可以對天起誓。不,還要立下白字黑色的文書召告天下。”光緒爬在地上從茶几下面掏出紙筆就爬在茶几上邊說邊寫道:“承諾書:我大清光緒皇帝愛新覺羅載恬在此對皇后楊棗兒起誓,我今生只娶楊棗兒一人,並疼惜愛護她。如果有違此誓再娶,讓我天打五雷轟,死……”

死字纔剛剛落筆,楊棗兒突然伸手堵住了光緒的嘴。光緒擡起來,輕輕將她的手取下來並握在手中,雙目炯炯有神的看着楊棗兒:“你可是答應了?”

楊棗兒只是沒想到皇上真會發這如此大誓。卻見自己的手被光緒握在手中,臉上一紅抽回自己的手低頭問道:“我沒有菊姐姐的家世,也比不上茜兒姐姐會討人歡心,也沒有玲兒妹妹的乖巧。皇上爲什麼會選我呢?”

光緒一聽,如脫力般跌坐在地上。雙手抱頭靠在膝上,深沉的說道:“身爲皇帝,看似權傾天下,其實很多事自己都做不了主,尤其是私事。皇帝娶後更重要的看政治需求,而當前的政治需求就是徹底消滅滿漢之防。所以朕娶漢女已無從跟改,只能在滿足這個條件下才有自己的決定權。我認識的女子不多,也就你們四個加上柳眉。柳眉身份有問題,黃玲的哥哥是叛亂的中興會成員。安茜遠避美國,而李菊藕已經嫁人,也就剩下你了。雖說朕娶誰都沒關係,可要是娶回來的萬一話不投機,結果忙一天回到家連個說話人都沒有,那這輩子只能鬱鬱而終了。你也許會說可也再娶,你是皇帝嘛。是的沒錯,可一但後宮爭寵,那天下怎麼辦?朕寧可自己孤老也不想再見到歷朝歷代皇帝后宮之事。你我總算相熟,話也投機。相比一個自己不熟悉的女子,你是最好的人選了。當然我不會逼你,如果你真不願意我也不免強,這本教育計劃的冊子我放在這裡,如果你願意當我的皇后就拿起來。給你三天的時間考慮一下吧。”

楊棗兒突然顯的驚慌失措,她站起來了句:我不知道,掉頭就走。李菊藕伸手去拉也沒拉着。

“皇上別急,我再去勸勸她。”李菊藕說完就要告辭離開。

光緒站起來朝二樓走去,頭也不回的說道:“無論是爲安大臣們的心,還是足太后的意。七天內我一定要確認皇后之位歸屬。”

“皇上請安心,臣妾這就去爲皇上說情。請皇上靜待佳音。”

此時光緒已經轉過樓梯,看着李菊藕說道:“若你能保此大媒,朕與皇后定擺謝媒宴來謝你。”

第56章 錢的來源第282章 都是問題第189章 蠢蠢欲動第164章 五年發展計劃第62章 賣多少錢呢第280章 皇帝遇刺第68章 誰纔是倒黴的人第134章 偷襲第417章 鄧尼金的憂慮第183章 羣鬥第65章 新年快樂第52章 國家爲重第62章 賣多少錢呢第381章 到東方去第43章 誰是誰的無間道第300章 零四章 終於到家了第256章 大清變樣了第420章 奪橋之戰第205章 瘋狂的計劃第70章 留下他第354章 中美洲的煩心事第240章 南下的序幕第25章 第一次交鋒第222章 “朕求你們了”第216章 宋慶之死第263章 進京面聖第79章 各自退讓第162章 閱兵式(上)第180章 再加一把柴第32章 水師議事第280章 皇帝遇刺第185章 譁然第248章 別喊口號第154章 利益的糾結第33章 賺錢的法子第300章 零三章 國朝大事第301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41章 洪災第210章 坍塌的海參崴第201章 遠東的**第238章 誰說我們沒有辦法第300章 一十九章 向日本本土進發第377章 9月12日第410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104章 特種初顯威第215章 增援奉天第128章 傷員第135章 火炮轟鳴第243章 十年之後擡頭相見第415章 勝利的歸屬第229章 材料革命第226章 談判進行時第225章 退已無路可退第288章 慈禧病危第48章 爲中華崛起而讀書第126章 急轉直下第219章 外患未平,內亂又起第49章 登徒子第373章 “您說呢?”第300章 三十六章 北進計劃第116章 各出其法第163章 閱兵式(下)第187章 旗餉第290章 爲皇上保媒第412章 戰爭的號角第154章 利益的糾結第406章 戰鬥的意志第300章 三十六章 北進計劃第219章 外患未平,內亂又起第300章 三十五章 納妃這事還沒完了第372章 勢在必行第137章 還差三十米第276章 公審第132章 多線作戰第138章 最後的電臺第58章 第一場雪第292章 同命運第188章 爲了革命的理想第289章 一波才平一波又起第387章 天下大勢第53章 雲南白藥第202章 大事小事第二百三四章 乾綱獨斷第367章 危機四伏第136章 混亂的戰局第411章 勝利者的權利第100章 一潰千里第16章 慈禧查崗第394章 商人的野望第210章 坍塌的海參崴第86章 朝局第300章 二十二章 空軍出擊第300章 日本艦隊回來了第110章 傷離別第210章 坍塌的海參崴第154章 利益的糾結第135章 火炮轟鳴第75章 殺人放火時第222章 “朕求你們了”第363章 家事 國事 天下事
第56章 錢的來源第282章 都是問題第189章 蠢蠢欲動第164章 五年發展計劃第62章 賣多少錢呢第280章 皇帝遇刺第68章 誰纔是倒黴的人第134章 偷襲第417章 鄧尼金的憂慮第183章 羣鬥第65章 新年快樂第52章 國家爲重第62章 賣多少錢呢第381章 到東方去第43章 誰是誰的無間道第300章 零四章 終於到家了第256章 大清變樣了第420章 奪橋之戰第205章 瘋狂的計劃第70章 留下他第354章 中美洲的煩心事第240章 南下的序幕第25章 第一次交鋒第222章 “朕求你們了”第216章 宋慶之死第263章 進京面聖第79章 各自退讓第162章 閱兵式(上)第180章 再加一把柴第32章 水師議事第280章 皇帝遇刺第185章 譁然第248章 別喊口號第154章 利益的糾結第33章 賺錢的法子第300章 零三章 國朝大事第301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41章 洪災第210章 坍塌的海參崴第201章 遠東的**第238章 誰說我們沒有辦法第300章 一十九章 向日本本土進發第377章 9月12日第410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104章 特種初顯威第215章 增援奉天第128章 傷員第135章 火炮轟鳴第243章 十年之後擡頭相見第415章 勝利的歸屬第229章 材料革命第226章 談判進行時第225章 退已無路可退第288章 慈禧病危第48章 爲中華崛起而讀書第126章 急轉直下第219章 外患未平,內亂又起第49章 登徒子第373章 “您說呢?”第300章 三十六章 北進計劃第116章 各出其法第163章 閱兵式(下)第187章 旗餉第290章 爲皇上保媒第412章 戰爭的號角第154章 利益的糾結第406章 戰鬥的意志第300章 三十六章 北進計劃第219章 外患未平,內亂又起第300章 三十五章 納妃這事還沒完了第372章 勢在必行第137章 還差三十米第276章 公審第132章 多線作戰第138章 最後的電臺第58章 第一場雪第292章 同命運第188章 爲了革命的理想第289章 一波才平一波又起第387章 天下大勢第53章 雲南白藥第202章 大事小事第二百三四章 乾綱獨斷第367章 危機四伏第136章 混亂的戰局第411章 勝利者的權利第100章 一潰千里第16章 慈禧查崗第394章 商人的野望第210章 坍塌的海參崴第86章 朝局第300章 二十二章 空軍出擊第300章 日本艦隊回來了第110章 傷離別第210章 坍塌的海參崴第154章 利益的糾結第135章 火炮轟鳴第75章 殺人放火時第222章 “朕求你們了”第363章 家事 國事 天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