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不拋棄

“劉盛休還頂得住嗎?還有沒有兵力能上去支援下?是不是把田莊臺一線的部隊調上去?讓他的人都撤下來休整一下……”聽着牛莊一線傳來的槍炮聲。光緒皺緊眉頭,心中已經緊張到了極點。失去了火炮優勢,這仗光緒已經不會打了。兩天來,前沿陣地幾度失守,又被劉盛休等人咬着牙奪了回來。但是到了今天劉盛休已經是帶着自己的親兵衝了上去。他還能堅持多久呢?

“請皇上放心吧,劉盛休已經存了必死之心。此戰必定會竭盡全力堅守。”王士珍擡起頭,面無表情的說道。

“可是……”

“沒有可是。田莊臺一線地部隊無論如何不能調動。”王士珍忽然大聲說道:“這一戰我們沒有能力做到殲滅日軍,只能和日軍打消耗戰,即使牛莊失守,即使拼光牛莊各部最後一個人,也不能調動田莊臺的部隊去增援。”

“難道就眼睜睜看着牛莊失陷,日軍攻過遼河嗎?”。光緒望着王士珍喝問道。

“請皇上放心,牛莊一線還有三萬多部隊。日軍即使攻陷牛莊,三萬多人全軍覆沒,至少也能消耗掉日軍一個師團的兵力。”

王士珍的話讓光緒恍然大悟。終於,對於戰前王士珍莫名其妙的戰術安排忽然有了答案。

王士珍將各部老兵們整編爲暫二師,連同第五團主力全部調回遼河西岸。同時將大部分的炮火都佈置在了田莊臺一線,原來他早就打定了主意,牛莊各部能夠守住牛莊最好。要是一旦守不住,也要用牛莊各部儘可能的消耗日軍地兵力和銳氣……

“朕不同意。”光緒大聲的指着王士珍道:“朕命令你立刻將暫二師調上前去支援劉盛休。立刻。”

王士珍沒有回話。只是低頭看着沙盤。好像仔細的計算着什麼。只有張作霖看到了,參謀長的眼中也是溼的。

光緒猛的衝上去抓住王士珍的衣領咆哮着:“王士珍。朕的話你聽到沒有。”

“皇上,你可以撤換我或是殺了我。但我也不會下這個命令。”

指揮部內,光緒憤怒着抓着王士珍的衣領,王士珍目卻不轉睛着就這樣看着光緒。現場一下子僵住了。

一直留在田莊臺的邁克爾看着眼前的一幕。良久,他終於上前勸說道:“陛下,你是一個愛兵如子的好皇帝。但是你卻不是一個好的元帥。”

“爲什麼一定要這樣?”光緒抱着頭痛苦的蹲了下來:“他們每個人都是這個國家的國防力量。”

“皇上,爲國戰死,只要死的其所,死在哪裡都是一樣的。”王士珍慘然一笑。

棄子!光緒心中驀然升起一股悲涼。遼河一戰,牛莊各部其實就是棄子,是置於死地的棄子。而放眼大清與日本這一戰,自己和新軍等人又何嘗不是朝廷地棄子。

“報告司令官閣下,乃木希典旅團已經突破了清軍防禦陣地,正在向縱深挺進!”日軍參謀在大山岩身後大聲報告。

在場的日軍軍官無形間都鬆了口氣,清國軍隊的防禦通常都是在最初階段抵抗還比較激烈,一旦一點被突破,緊接着便是全線潰退。大山岩等日軍軍官一直緊繃的神情也終於可以鬆弛了下來。牛莊這一仗已經打了七天了。雖然付出了巨大的傷亡,終於還是突破了清軍的防禦陣地。這一戰看起來已經沒有多少懸念了。

昨天下達撤退的命令讓大山岩後悔不已。清軍的歡呼聲,深深刺激了他。從海城開始,無論營口還是眼前的牛莊。清國軍隊不知道爲何,像是脫胎換骨一般忽然爆發出地頑強鬥志,在此刻深深的震撼了大山岩。這戰決不能讓清軍得勝。否則,很難想象在以後的戰鬥中。帝國軍隊還會遇到怎樣堅決的抵抗,而那將是絕對不能容忍的。必須用秋風抄落葉一樣堅決的進攻。將清國軍隊打到升不起一絲反抗的念頭。自此戰起,決不能讓清軍看到有任何勝利的可能。

“命令乃木希典旅團全部投入進攻,徹底撕開清軍右翼的防禦陣地後,立即迂迴包抄清軍的中路陣地,一舉殲滅牛莊的清軍主力……”大山岩舉着望遠鏡,神情嚴肅的說道。

野津道貫的神情卻一直凝重無比,舉着望遠鏡一言不發。其實在七天之內,日軍已多次突入清軍在右翼的防禦陣地,但每次都被激烈的反擊打退了回來。雖然現在被乃木希典旅團突破了,但是卻從戰場態勢來看,清軍依然在堅決的抵抗,並沒有出現之前一路而來的全面潰退。

“大將閣下,我還是親自指軍第五師團對牛莊及刑家一帶發起衝擊。務必使清軍無法增援右翼。”野津道貫說完,一鞠個躬後,轉身出去了。

“把活着的弟兄都找來,快呀。”劉盛休雙眼通紅,日軍再一次衝破了他的陣地。昨日反擊剛剛擊退的日軍,今日以更加兇狠的進攻再次如狂浪般的衝來。此刻劉盛休的身邊已經沒多少人了,自己的親兵全部帶着傷,就連他的胳膊都包着紗布。

不一會兒,三三兩兩的殘兵快速在他身邊集合。不一會兒竟集合了近千人。

“弟兄們,從鴨綠江開始,我們就一直後撤,沒放一槍沒打一仗,結果我們將大片土地讓給日本人。我知道你們中間有很多人都是遼東子弟,不忍看着家園淪喪,而加入新軍,最後被派到了這裡。我劉盛休無能,不能帶着大家打回去,就只能帶着大家戰死在這裡了。”劉盛休伸手摸了一把臉,臉上的鮮血在他臉上顯的格外猙獰:“弟兄們,就跟着我再衝一次,讓東洋小鬼子們知道知道。泱泱大清不是他們一小小島國所能打敗的。衝呀——”

沒有一個不是傷兵,但也沒有一個退縮。落在後面的劉盛休感慨萬千。都是一羣好兵呀,若能加以訓練將來也是一支強兵。可惜。今日只能戰死在這裡了。弟兄們,不是不想帶你們退呀。實在是無路可退了,遼河邊那一百多提督營官的人頭還掛着呀。

“衝呀——”劉盛休揮舞着大刀衝了上去。

望遠鏡內的清軍陣地,已經徹底被帝國軍隊擊穿了。隨着帝國軍隊後續部隊的投入,清軍已經被分割爲無數個小塊做着最後決死的抵抗。清國軍隊牛莊右翼終於被帝國拿徵了,大山岩的臉上露出了一絲笑容,可他的笑容還沒完全升起,臉上的表情忽然就被一種巨大的震驚扭曲在一起,奇怪的抽搐着。眼中完全是一種不可思議的目光。

在清軍已經被突破的右翼陣地,在前後左右全是日軍的清況下。一支無路可退的清軍竟然反向朝這裡衝了過來。完全是一副不要命的架勢,喊殺聲、槍炮聲響徹一片。清軍發動了猛烈反撲。而這種反撲帶動了整個清軍陣地上那些已經被分割開的清軍,都開始亡命的朝這股逆流涌來,這股逆流越變越大。而擋在他們面前的日軍卻無力抵擋這種反衝鋒,紛紛退讓開了。

清軍發動了反攻?清軍竟然發起了反攻!所有日軍軍官都下意識的舉起望遠鏡,臉上露出了一絲震驚和迷茫的神情?劉盛休的銘軍?不戰而拱手將九連城送給帝國軍隊地劉盛休,爲什麼在已經潰敗無力挽回的局面下,還能發起如此猛烈的反攻?難道是因爲他們的皇帝就在他們身後?大山岩頓時皺緊了眉頭。表情中充滿了困惑和不解。爲什麼同樣一支清軍,會忽然變得如此頑強和不怕死?如果所有的清軍都是如此的話……

“命令,第三師團投入戰鬥。必需堅決消滅這支清軍。決不能給清軍任何機會。”大山岩望着遠處地戰場,心中突然出現一種莫名的擔心。帝國軍隊絕不能讓清國軍隊看到任何一絲希望。決不能。

日軍第三師終於擋住了劉盛休亡命的最後一擊。將劉盛休所部最後一千人團團圍攻。

“軍門,我們往後退吧,我們已經打不贏了。再打下去。弟兄們就全都打光了。”劉盛休的親兵滿臉是血,帶着哭腔大聲喊道。

退?此時還能往哪裡退呢?往牛莊主陣地退。宋慶決計敢當場格殺。往遼河退,那是皇上坐鎮的田莊臺。退回去還是死。劉盛休搖搖頭:“弟兄們,今日就隨我戰死在這裡吧,省的讓宋慶那個老匹夫笑話我們銘軍貪生怕死。”

“軍門……不能都打光了呀,給銘軍留點種子吧。”劉盛休的親兵撲上來,一下抱住他的雙腿說道:“軍門,後面退不回去,我們就往南衝吧,衝過日軍往營口方向退吧。那裡好歹都是北洋舊部,不會不顧念舊情地。皇上如若追查,就說是被日軍衝散了……”

絕望的劉盛休似乎看到了一絲希望,營口方向防守的都是從金旅退下來的北洋各部,不會像宋慶那樣不講情面的。再則,這一仗,自己確實已經是死戰了啊。

“皇上啊。劉盛休非不能戰,敵衆我寡。劉盛休已經無力再戰了啊……”劉盛休跪倒在地,對着田莊臺方向磕了三個頭。片刻之後,劉盛休猛地舉起手中的大刀高喊道:“弟兄們,跟我朝南衝呀……”

“皇上,牛莊右翼陣地已經被日軍突破,劉盛休所部大部陣亡,劉盛休生死不知。現日軍正向中路迂迴包抄,宋慶等人恐怕也守不住了……”張作霖匆匆走了進來,低聲稟報道。

光緒望着桌上的大幅地圖沉默良久:“你估計宋慶他們還能守多久?”

“最多兩天時間,牛莊便將被日軍全部佔領。”王士珍指着地圖說道,“日軍突破右翼陣地後,正在對牛莊進行迂迴包抄。微臣已經下令,各炮兵陣地上地軍官在最後一刻,將全部火炮炸燬。”

兩天時間,就是說最多三天後,日軍就將發起對田莊臺一線的進攻。

“營口方向的情況如何啊?”光緒指着營口一線問道。營口方向大部分是北洋淮軍各部,從裝備上講並不弱於日軍,不僅有第六團坐鎮。還有左寶貴壓陣。但是營口也被日軍同時突破的話,田莊臺就真地四面受敵了。

“營口方向山地圓治第一師團因爲抽調一個旅團支援牛莊。所從兵力上看並不佔優勢。而且日軍第四師團至今還沒到營口前線。”王士珍微微傾了傾身子,神情嚴峻地說道。“從目前收到的戰報上看,日軍要想從營口正面突破,難度還是很大地。”

光緒點了點頭,指着地圖說:“牛莊失守在即,營口極易受到牛莊方向突擊,死守營口已無意義。下令左寶貴逐步放棄營口,退過遼河阻擊敵軍。”

“皇上,日軍三天後就要進攻田莊臺了,皇上是否……”王士珍說着猶豫的停了下來。

“你是想讓朕退下去。是吧?”光緒忽然冷冷的一笑,“君無戲言,你難道想讓天下人笑話朕言而無信嗎?”。

“皇上……”王士珍嘆了口氣:“是不是把連山關一線部隊調回來,那裡還有兩萬多人呀。如果能從背後給日軍一擊的話……”

沉默了片刻,光緒緩緩的站起來:“既定戰略不變。我們要打贏的不僅是這場田莊臺之戰,還要爲將來做準備。不要去幹涉第一師了,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讓歐陽振華放手去打吧。海軍方面有什麼新情況嗎?”。

“雖然旅順偷襲小勝一場,但對大局卻無改觀。從日本發回的情報看。如今日軍各艦已完成戰時修復。因爲軍校的參謀人員大部已經調來田莊臺,李鴻章也已經按旨意迴天津準備應對日軍可能從山東半島登陸,劉步蟾也隨同抵達天津。我雖多次下令讓北洋艦隊出海,但李鴻章和劉步蟾均認爲日軍勢大應保艦以威懾敵軍。到是琅威理、鄧世昌認爲應主動出擊,艦隊逼進營口炮擊日軍,以減輕田莊臺之壓力。但遭到李鴻章劉步蟾的反對。已經打電報到田莊臺來了。微臣不好直接下令,故北洋各艦尚在劉公島待命。目前日本聯合艦隊已在山東裝半島各處遊弋。分析認爲他們現在正爲登陸選擇登陸地點。而南洋水師方面依然不聽調動。”

聽完王士珍的報告,光緒的眉頭都快擰到一起去了:“打完這一仗。只要朕沒死就不會再有南洋水師了。別去管他們了。這李鴻章保守一點還有情可原,但劉步蟾也太保守了吧。當年在他英國是怎麼學的?朕有個想法,你們都來分析分析。”

說完光緒指着地圖說:“朕不是讓李鴻章編練一鎮海軍陸戰隊嗎?現在看看丁汝昌練的怎麼樣了。日軍不可能永遠一直用主力艦隊封鎖劉公島,而沒有主力又攔不住北洋艦隊。不如讓北洋艦隊護送這一鎮海軍陸戰隊把這裡拿下。”光緒的手按在地圖上:“只有拿下了這裡,我們這場打贏了纔有意義。”

在當前如此危險之局面,皇上還要去打沖繩?王士珍的頭上立馬冒出大滴汗珠。爲了能應對日軍可能從山東半島的登陸,整個山東也就指望着這支部隊還能能擋一下。要是調走了這支部隊,那整個山東半島全都是北洋舊式軍隊,就憑這此舊式軍隊想保住威海……

“皇上不妥。除卻此軍,北洋各部恐無力阻擋日軍。一但失了威海衛,那整個北洋艦隊就有覆滅之危險。而且一但日軍擊潰北洋艦隊,如此海軍陸戰隊將孤懸海外,得不到補給必然將失敗呀。”王士珍拼命的搖頭,這風險太大了。

“朕反到認爲必須要這麼做。你們看看地形。”光緒指着地圖,從日本到臺灣畫了一條線:“我們做一個假設,即使甲午這場仗我們打贏了,但失去琉球的北洋艦隊依然會被困在黃海出不去。琉球羣島成了擋住海軍前往大洋的絆腳石。而西方列強爲了保住在日本的利益,也爲了能讓日本繼續牽制大清,也不會同意讓日本歸還琉球。如此一來,即使在將來日本有變,我大清海軍也不能及時去封鎖日本列島,爲將來戰事憑添無數變數。所以只有在這場戰事還沒結束前就要拿下琉球羣島,做成即成事實,再以琉球本爲我國之屬國爲由。如此才能真正打通海路,海軍方能真正成爲海軍。還有一點……”光緒四下望了望,邁克爾還在遼河一線檢查火炮配製情況沒回來,當即說道:“只有當大清國海軍真正走向深藍,才能讓西方列強們正視大清。”

光緒的話讓眉頭緊鎖的王士珍如撥雲見日般恍然大悟。他們的眼光還集中在眼前的戰事上,而皇上卻看到了戰爭之後的事情:“皇上遠見臣等不及。臣這就下令,讓丁汝昌多帶補給。做好長久作戰的準備。”

“不必,按日本國力來算,眼下琉球不會有太多駐軍,而且……”光緒靠近王士珍小聲的說道:“難道我們的參謀長大人忘了,我們還有一支艦隊。它,已經在來的路上了。”

“立刻以朕的旨意發電報給李鴻章。由北洋艦隊護航,調海軍陸戰隊攻擊琉球大島。再下一旨給丁汝昌,他是我大清第一個率軍征戰於國外,務必在半月內奪下琉球。莫墮了我天朝上國之威嚴。”

隨着電報有節奏的滴答聲,在大清如今四面受敵的情況下遠征琉球的旨意傳去天津。而光緒卻望着遠處牛莊一線靜靜說道:“真的要放棄牛莊三萬多將士嗎?如果能把他們調回來做爲暫二師的補充兵也好呀。”

“皇上,如今日軍前鋒已至王相村。想退也只能從西四鎮一帶通回。他們不同於營口所部。若此時放開牛莊各部退路,牛莊各部定當全線潰退,一但潰兵衝散遼河防線,而日軍隨後掩殺,遼河一線也怕不保呀。”

光緒笑道:“放心,朕都想好了。即刻下令暫二師出擊至西四鎮阻擊日軍。朕親自帶侍衛到西四鎮去協調。有朕在,看誰敢不聽調度強衝過河。下令吧,讓暫二師爲牛莊各部死守一條安全通道。讓宋慶帶兵斷後。”(未完待續……)

第300章 一十章 最後的等待第53章 雲南白藥第355章 八國聯軍第425章 羈縻州政策第72章 第一次交鋒第225章 退已無路可退第186章 事故?故事!第351章 皇家喜事第151章 史上最大的搶劫行動(1)第242章 那顆最亮的寶石第357章 競爭第51章 佈局海外第226章 談判進行時第135章 火炮轟鳴第28章 大十字鐵路計劃第126章 急轉直下第37章 廣而告之第363章 家事 國事 天下事第376章 一個念頭第41章 洪災第236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9章 新軍新學第76章 針鋒相對第80章 紛亂第157章 態度第67章 夢裡夢外第82章 演習第29章 初見琅威理第280章 皇帝遇刺第270章 海外華人對祖國的忠誠第165章 工業浪潮第157章 態度第114章 改變的底氣第231章 山海關上的決定第391章 開國大典第123章 斷後第255章 對荷蘭宣戰第197章 李鴻章的忠心和憂慮第78章 計較第151章 史上最大的搶劫行動(1)第288章 慈禧病危第291章 相對無言第396章 中俄大戰,一觸即發第39章 李鴻章的心思第227章 對日政策第59章 時代的差距第390章 準備就緒第189章 蠢蠢欲動第382章 全民備戰第420章 奪橋之戰第267章 被羞辱的英國第369章 “喏”第133章 設伏第300章 三十九章 海軍變革第300章 三十九章 海軍變革第412章 戰爭的號角第123章 斷後第382章 全民備戰第300章 一十七章 勝利的喜悅第138章 最後的電臺第166章 海軍變革第222章 “朕求你們了”第414章 歷史上的第一次空中補給第125章 決戰的序幕第362章 備戰第137章 還差三十米第263章 進京面聖第300章 三十九章 海軍變革第250章 風起南洋第9章 新軍新學第31章 水師操演第420章 奪橋之戰第361章 北方攻略第158章 煩心事第136章 混亂的戰局第256章 大清變樣了第276章 公審第369章 “喏”第165章 工業浪潮第138章 最後的電臺第300章 二十七章 飛艇的威力第74章 月黑風高夜第272章 南巡的目的第2章 低調做人第132章 多線作戰第120章 牛莊之戰第159章 李鴻章遇刺第300章 一十八章 不留後患第200章 令人煩惱的錢第28章 大十字鐵路計劃第87章 嚴復爲官第351章 皇家喜事第215章 增援奉天第212章 殘龍軍,集結第295章 瘋狂的尼古拉二世第182章 任道而重遠第110章 傷離別第148章 潮起潮落第120章 牛莊之戰第256章 大清變樣了
第300章 一十章 最後的等待第53章 雲南白藥第355章 八國聯軍第425章 羈縻州政策第72章 第一次交鋒第225章 退已無路可退第186章 事故?故事!第351章 皇家喜事第151章 史上最大的搶劫行動(1)第242章 那顆最亮的寶石第357章 競爭第51章 佈局海外第226章 談判進行時第135章 火炮轟鳴第28章 大十字鐵路計劃第126章 急轉直下第37章 廣而告之第363章 家事 國事 天下事第376章 一個念頭第41章 洪災第236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9章 新軍新學第76章 針鋒相對第80章 紛亂第157章 態度第67章 夢裡夢外第82章 演習第29章 初見琅威理第280章 皇帝遇刺第270章 海外華人對祖國的忠誠第165章 工業浪潮第157章 態度第114章 改變的底氣第231章 山海關上的決定第391章 開國大典第123章 斷後第255章 對荷蘭宣戰第197章 李鴻章的忠心和憂慮第78章 計較第151章 史上最大的搶劫行動(1)第288章 慈禧病危第291章 相對無言第396章 中俄大戰,一觸即發第39章 李鴻章的心思第227章 對日政策第59章 時代的差距第390章 準備就緒第189章 蠢蠢欲動第382章 全民備戰第420章 奪橋之戰第267章 被羞辱的英國第369章 “喏”第133章 設伏第300章 三十九章 海軍變革第300章 三十九章 海軍變革第412章 戰爭的號角第123章 斷後第382章 全民備戰第300章 一十七章 勝利的喜悅第138章 最後的電臺第166章 海軍變革第222章 “朕求你們了”第414章 歷史上的第一次空中補給第125章 決戰的序幕第362章 備戰第137章 還差三十米第263章 進京面聖第300章 三十九章 海軍變革第250章 風起南洋第9章 新軍新學第31章 水師操演第420章 奪橋之戰第361章 北方攻略第158章 煩心事第136章 混亂的戰局第256章 大清變樣了第276章 公審第369章 “喏”第165章 工業浪潮第138章 最後的電臺第300章 二十七章 飛艇的威力第74章 月黑風高夜第272章 南巡的目的第2章 低調做人第132章 多線作戰第120章 牛莊之戰第159章 李鴻章遇刺第300章 一十八章 不留後患第200章 令人煩惱的錢第28章 大十字鐵路計劃第87章 嚴復爲官第351章 皇家喜事第215章 增援奉天第212章 殘龍軍,集結第295章 瘋狂的尼古拉二世第182章 任道而重遠第110章 傷離別第148章 潮起潮落第120章 牛莊之戰第256章 大清變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