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誰敢殺紂王(一)

bookmark

在姬發興兵出師進犯帝乙前,按當時的傳統,是必須要問於鬼神的,聽鬼神的意見。問鬼神的辦法有兩個,一是通過燒龜甲或牛的肩胛骨,根據上面出現的兆紋得知山川鬼神之意,二是通過蓍草。

奇怪的是,最初準備的龜甲被燒焦了,也沒有出現任何兆紋。

這龜甲,源自洛人從冢嶺山下、洛水之畔得來的一巨型靈龜身上,曾進送於古公(姬發的曾祖父),那靈龜死後,其甲被珍存,以便來日問於鬼神之時更爲靈驗,誰知卻出了異象。

須知龜甲被燒焦也不出現任何兆紋的可能性極低,那些龜甲在問事之前,都是要先用鹽水浸泡、再用鹼土脫水去脂,如此反覆多次,才放在背陽通風之處陰乾製成,最後在上面打孔,等待占卜之用。

占卜時,要將準備好的圓木燒到有紅色的火星(不能有火)爲止,然後將圓木緊緊伸進孔中旋轉,這時龜甲的龜甲極爲乾燥,鑽孔之處又偏薄,高溫之下便會出現裂紋。普通龜甲尚且能如此,何況是長時間放置於甘泉山(甘泉山曾爲軒轅黃帝祭天通鬼神之地)下的靈龜之甲呢?

靈龜之甲出現異向後,衆人驚恐不安,又轉用蓍草占卜,蓍草中有幾根卻被不小心折斷了。這相當於軍隊出征前祭旗時旗杆折斷一般,雖然可以有新的旗杆可以換上,卻是極不吉利的象徵。

衆人心頭蒙上了一層陰影,意欲罷師歸國(當時是幾十個部落齊聚參戰,歸國是指歸各自方國)大師呂尚(當時對呂尚的特定稱呼,爲武官最高統帥)見此情景,未等武王發話,拔劍指天說到:殷人(代指商紂王)有事,必問於鬼神,可知吉凶,故殷人敬鬼尊神。爾等可知,鬼神者,一爲天神,天神者帝、日、東母、西母、雲、風、雨等,二爲地祗,地祗者,社、四方、四巫、山川爲是;二爲人鬼,人鬼者,先王、先公、先妣。

今日所請者, 亶父(即古公,周武王曾祖父)也,亶父生性淳厚,不喜言兵,故現不吉。然我等所行,皆爲替天行道之事,爾等不必操心。

話音剛落,有暴雨狂風至,武王車上的頂蓋也被掀翻,衆人更加惶恐,私下竊語,意欲先走。

在周王伐紂之前,姬姓家族的意圖有二:其一,保護性侵略,想方設法地蠶食殷人附屬於諸候的地盤,以便殷人將來無力滅掉姬姓家族,如果真想滅殷人,季歷(周文王父親)時即可,無須讓姬昌娶帝辛的妹妹爲妃。

其二,殷商是軒轅神族的後代,縱然你有千番心思,唯一不敢的,是被推翻殷商,惹怒於鬼神。

但在伐紂的隊伍中,有一個人,他爲迎合親王人,也尊敬鬼神(當時若有人敢不敬鬼神,便是萬惡不赦之罪),他心底是不怕鬼神的,或者說,是輕視那些世人口中的鬼神的。另外,這個人,決意是要滅商的。他便是呂尚

姬姓家族長呂尚做大師,是要穩固和擴大自己的地盤,而不是滅商。

當暴雨狂風至,武王車上的頂蓋也被掀翻,衆人更加惶恐,私下竊語,意欲先走時。呂尚並沒有走,而是堅持繼續向前,滅商。

其實,武王伐紂,準確點來說,該叫呂尚伐紂,武王只是沾了個名。

呂尚低聲對武王說,你已聚集衆族要迫進朝歌,帝辛豈有不知之理,若今日隊伍一散,人心亦散,想要再聚,恐是難上加難。時日一長,我輩必爲殷人所滅。

呂尚的意思十分簡單,現在你不滅他,大家一看原來連上天也反對你對殷人不敬,那麼將來殷人打你,再也沒有人敢幫你了。我們早晚會滅亡的。不如我們今天硬拼一回,多少也是個勝算。

姬發本來只是通過聚集其他部落的方式,告訴帝辛,不要想着滅我,我是有羣衆基礎的,如同實彈演習一樣,僅爲炫耀實力,目的仍是防止發生戰爭。就是告訴對方,誰也別先動手,動手誰也討不着便宜,我們目前最好誰也不要惹誰,否則都會很慘。

所以對於姬發的軍事演習,帝辛根本沒放在眼裡,只派了3000老弱病殘用遠距離圍觀的方式表示關注,自己卻在朝歌繼續吃燒烤。但這3000人,也算是給姬發麪子,不然人家在軍演,你都不當回事,姬發臉上會掛不住。

就相當於中國去太平洋海域軍演,要是美國說我們對中國的行爲表示關切,中國政府再發表一個我們的軍演不針對任何國家和組織,這事就圓滿了。要是美國理都不理,那面子上很難過得去的,得通過外交通途徑進行提示——我們正軍演呢,給點面子,關注一下。

所以姬發要的,只是帝辛和全天下的關注效果,而不是要滅紂,這點,帝辛和姬發都心知肚明,配合默契,來參加聚盟的各部族方國,都是平時不被殷人放在眼裡的,正好也參加一下軍演,作爲在野黨,表達一下自己的存在,並告誡執政黨,以後別欺負,

我是有同夥的,所以這次聚盟,本來就是衆人各得所求的表演秀。

但軍事演習的總指揮呂尚卻假戲真做,有意要弄出一個擦槍走火的事件,逼姬發玩大的。

而這時的帝辛(紂王),卻精力都在東夷人身上,沒有意識到眼前的危險。

帝辛在位其間,第一步,先滅掉了北邊威脅他的黎人,因爲黎人的祖先是九黎之族(黎人與三苗之族同祖)他滅黎人是祖上的慣例,因此是不但鞏固了北面,而且得到了殷民的支持;第二步,他按順時針方向,轉而去攻擊東夷,東夷人位於山東和江蘇徐州一帶,但與夷人的戰爭遠比他想的要慘烈,使得他深陷泥潭。

按當時的軍事、經濟、人口綜合實力排名,第一名,殷本部,也就是帝辛本身;第二名,姬姓家族;第三名,東夷,第四名,黎人。

姬姓家族對帝辛來說,最大的威脅僅是有可能不聽話,但對自己的統治沒有威脅,因爲帝辛的祖先軒轅黃帝的後代,一脈相承的神族,帝辛是代表上天(神族)來統治人間的,這是整個姬姓家族的共識。要取代他或是殺他,別說是做,就是動一下這個念頭,都是莫大的罪過。

因此,姬姓家族對帝辛的王位是沒有威脅的,影響的只是他的權威,在他實力強時,他可以直接滅掉姬姓家族,如果實力不強,那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黎民卻不一樣,黎民的祖先是蚩尤,他們心理認真的神族是蚩尤之後,而不是軒轅黃帝的後代,所以,他們是敢直接推翻帝辛統治的人。

東夷人比較複雜,他們是蚩尤和炎帝部落的後代,心底認不認可轅黃帝后代的統治的基本持平,是雖然敢反,但輕易不造反,遠不如黎人那麼激烈和明顯。

對帝辛來說,他的戰略自然是先滅黎,再滅東夷,再滅姬姓家族,但滅東夷的過程中,已是元氣大傷,一、二十年內無望再滅姬姓家族,歡歌笑語,休養生息,纔是他最要緊的事。

但偏遇上一些不懂事的大臣,主張他征伐姬姓家族,實爲惹事添亂,所以紂王一概不理,不但不理,還嚴懲這一提法的人,用來安撫姬姓家族。

千算萬算,他沒有算出呂尚,呂尚是不怕鬼神的。

附:南山空同探訪之古長安鎬灃二都建都之謎第一章:四嶽之主(三)第六章:終南山主人 (三)第六章:終南山主人 (三)第四章:陰陽石鏡 (一)第一章:四嶽之主(三)第八章:般若蝴蝶(二)第十一章:岐山故郡第七章:一世逃亡 (二)第四章:陰陽石鏡 (一)第六章:終南山主人 (二)第十一章:岐山故郡第十章:莫辨正邪(一)第二章:誰敢殺紂王(一)第七章:一世逃亡 (三)第七章:一世逃亡 (一)第五章:有邰古國(一)第六章:終南山主人 (一)第三章:狐族塗山氏(二)第四章:陰陽石鏡 (二)第六章:終南山主人 (二)第八章:般若蝴蝶(二)第六章:終南山主人 (一)第四章:陰陽石鏡 (一)第十章:莫辨正邪(一)第七章:一世逃亡 (二)第九章:白兕妖王(二)附:南山空同探訪解密之塗山氏族與靈脩樹第三章:狐族塗山氏(二)第八章:般若蝴蝶(二)第六章:終南山主人 (二)第九章:白兕妖王(二)第五章:有邰古國(一)第八章:般若蝴蝶(二)附:南山空同探訪解密之塗山氏族與靈脩樹第三章:狐族塗山氏(二)第十二章:鬼使神差(一)第六章:終南山主人 (三)第四章:陰陽石鏡 (二)第一章:四嶽之主(一)第五章:有邰古國(二)第十一章:岐山故郡附:南山空同探訪解密之塗山氏族與靈脩樹第六章:終南山主人 (一)第十二章:鬼使神差(一)第一章:四嶽之主(一)第九章:白兕妖王(一)第十章:莫辯正邪(二)第五章:有邰古國(一)第六章:終南山主人 (二)第十二章:鬼使神差(一)第一章:四嶽之主(四)第八章:般若蝴蝶(二)第五章:有邰古國(一)第十一章:岐山故郡第三章:狐族塗山氏(一)附:南山空同探訪解密之塗山氏族與靈脩樹第七章:一世逃亡 (三)第七章:一世逃亡 (一)第二章:誰敢殺紂王(一)第一章:四嶽之主(四)第九章:白兕妖王(一)第一章:四嶽之主(四)第四章:陰陽石鏡 (一)第十章:莫辯正邪(二)第六章:終南山主人 (二)第三章:狐族塗山氏(一)第一章:四嶽之主(三)第八章:般若蝴蝶(一)第十章:莫辨正邪(一)第一章:四嶽之主(四)第六章:終南山主人 (一)第五章:有邰古國(二)第八章:般若蝴蝶(二)第二章:誰敢殺紂王(二)第十一章:岐山故郡第六章:終南山主人 (一)第一章:四嶽之主(一)第十章:莫辯正邪(二)第十一章:岐山故郡第三章:狐族塗山氏(二)附:南山空同探訪解密之九天玄女與奇門遁甲第一章:四嶽之主(四)第八章:般若蝴蝶(一)第六章:終南山主人 (二)第四章:陰陽石鏡 (一)第七章:一世逃亡 (三)第九章:白兕妖王(二)第十二章:鬼使神差(二)第四章:陰陽石鏡 (一)第四章:陰陽石鏡 (二)第十一章:岐山故郡第六章:終南山主人 (二)第八章:般若蝴蝶(一)第二章:誰敢殺紂王(一)第六章:終南山主人 (二)第一章:四嶽之主(三)第八章:般若蝴蝶(一)第十章:莫辯正邪(二)第二章:誰敢殺紂王(一)
附:南山空同探訪之古長安鎬灃二都建都之謎第一章:四嶽之主(三)第六章:終南山主人 (三)第六章:終南山主人 (三)第四章:陰陽石鏡 (一)第一章:四嶽之主(三)第八章:般若蝴蝶(二)第十一章:岐山故郡第七章:一世逃亡 (二)第四章:陰陽石鏡 (一)第六章:終南山主人 (二)第十一章:岐山故郡第十章:莫辨正邪(一)第二章:誰敢殺紂王(一)第七章:一世逃亡 (三)第七章:一世逃亡 (一)第五章:有邰古國(一)第六章:終南山主人 (一)第三章:狐族塗山氏(二)第四章:陰陽石鏡 (二)第六章:終南山主人 (二)第八章:般若蝴蝶(二)第六章:終南山主人 (一)第四章:陰陽石鏡 (一)第十章:莫辨正邪(一)第七章:一世逃亡 (二)第九章:白兕妖王(二)附:南山空同探訪解密之塗山氏族與靈脩樹第三章:狐族塗山氏(二)第八章:般若蝴蝶(二)第六章:終南山主人 (二)第九章:白兕妖王(二)第五章:有邰古國(一)第八章:般若蝴蝶(二)附:南山空同探訪解密之塗山氏族與靈脩樹第三章:狐族塗山氏(二)第十二章:鬼使神差(一)第六章:終南山主人 (三)第四章:陰陽石鏡 (二)第一章:四嶽之主(一)第五章:有邰古國(二)第十一章:岐山故郡附:南山空同探訪解密之塗山氏族與靈脩樹第六章:終南山主人 (一)第十二章:鬼使神差(一)第一章:四嶽之主(一)第九章:白兕妖王(一)第十章:莫辯正邪(二)第五章:有邰古國(一)第六章:終南山主人 (二)第十二章:鬼使神差(一)第一章:四嶽之主(四)第八章:般若蝴蝶(二)第五章:有邰古國(一)第十一章:岐山故郡第三章:狐族塗山氏(一)附:南山空同探訪解密之塗山氏族與靈脩樹第七章:一世逃亡 (三)第七章:一世逃亡 (一)第二章:誰敢殺紂王(一)第一章:四嶽之主(四)第九章:白兕妖王(一)第一章:四嶽之主(四)第四章:陰陽石鏡 (一)第十章:莫辯正邪(二)第六章:終南山主人 (二)第三章:狐族塗山氏(一)第一章:四嶽之主(三)第八章:般若蝴蝶(一)第十章:莫辨正邪(一)第一章:四嶽之主(四)第六章:終南山主人 (一)第五章:有邰古國(二)第八章:般若蝴蝶(二)第二章:誰敢殺紂王(二)第十一章:岐山故郡第六章:終南山主人 (一)第一章:四嶽之主(一)第十章:莫辯正邪(二)第十一章:岐山故郡第三章:狐族塗山氏(二)附:南山空同探訪解密之九天玄女與奇門遁甲第一章:四嶽之主(四)第八章:般若蝴蝶(一)第六章:終南山主人 (二)第四章:陰陽石鏡 (一)第七章:一世逃亡 (三)第九章:白兕妖王(二)第十二章:鬼使神差(二)第四章:陰陽石鏡 (一)第四章:陰陽石鏡 (二)第十一章:岐山故郡第六章:終南山主人 (二)第八章:般若蝴蝶(一)第二章:誰敢殺紂王(一)第六章:終南山主人 (二)第一章:四嶽之主(三)第八章:般若蝴蝶(一)第十章:莫辯正邪(二)第二章:誰敢殺紂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