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南山空同探訪之古長安鎬灃二都建都之謎

bookmark

引子

古都西安,最早建都者爲周文王,是名爲鎬,後稱鎬京。然而此後的數十年中,鎬京一直是一座空城,而對面的灃京卻真正地承載了整個西周王朝。三千年後,有關鎬灃二京的主流判定,大多有誤的,南山空同到訪鎬、灃二京,告訴世人那段不爲人知的歷史。

密須古國

周文王爲什麼要建都鎬京?周文王建都鎬京,與密須古國有關,與靈臺有關。

密須古國,在今甘肅靈臺縣,因位於密山(又名吳山,古時爲西嶽),故稱密須國,到商紂時期實力強大,成爲殷商王朝最受信任的外方之國。密須國雖名義上爲外方國,效忠程度卻強於內服。實質上完全聽命於商王,並且武力強大。凡是商王不方便直接派兵征討懲戒的各方國,都是暗中令密須古國出面,代爲教訓。

爲了方便與密須古國商議事務,殷王甚至將密須古國的一部分地區開闢成爲獵狩區,專程前往,名爲打獵,實爲安排落實各項工作計劃,親密程度超過常人想象。

到了紂王時期,密須古國雖仍然身份地位不高,但已可以代表殷商號令周圍虢、盧、共、虞、芮等方國。

在周文王和呂尚的心目中,密須古國是北邊的大患:其一,密須古國離豳地太近。豳地(今天的陝西彬縣、旬邑、正寧一帶),不僅爲姬姓家族的勢力範圍,而且曾經在姬姓家族兩次面臨滅頂之災時,這塊地成爲他們躲藏的地方,使他們不但躲過了災難,而且更加興旺。這塊地,對姬姓家族來說,便成了福地。這豳地原本不是有邰氏國的封地,而在300年前,后稷的後代公劉,因爲夏朝的衰亡,不得不離開有邰氏國,便帶人來到涇水流域的豳地,建立豳國,成爲臨時避難之地,直到商代穩定之時大部遷回有邰氏國,只留一小部,仍留守豳地。後古公(周文王爺爺)受難,舉國搬遷之時,也來到了這裡,從而變得更加強大,後才搬到岐山。福地跟前,不能有強大的敵人,這是周人無法容忍密須古國最重要的原因。

其二,季歷以來,整個姬姓家族都在暗中實行剪商(吞食自己附近的商的外方國)政策,而密須古國的存在,對姬姓家族的剪商政策極爲不利。好處是,密須古國只是外方國,就算攻打,也是部落之間的戰爭,不會擔上反商的罵名。

他們只需要一個機會,可以藉口攻打密須古國的機會。

就在這時,密須古國開始攻打周的屬國阮、共(甘肅涇川一帶)。周文王有意發兵,但呂尚反對,怕引起國人的不滿,勸告周文王再忍忍,等待激怒民衆的機會。

那個機會很快就來了,岐山有位商人,一路北上,在阮國做買賣,卻被密須古國軍隊殺了。他們欣喜不已,大張旗鼓地宣傳族人被殺這件事,激起民憤,最後出兵密須古國。

密須之鼓,天怨人怒

周文王攻打密須古國,還有個名義,那就是,密人不恭,敢拒大邦。

紂王囚禁周文王七年之後,終於決定放了周文王,而放周文王的原因,後人說是因爲姬氏家族打通了關係,將驪戎的文馬,有熊氏的九駟,及無數奇珍異寶送到朝歌,通過費仲將美女名馬等一一獻上,紂王大喜,說:“難得西伯侯一片忠心。”又說,“此一物(美女)足以釋西伯,況其多乎。”

不但是這樣,紂王還賜給西伯侯弓矢斧,允許西伯侯自行征伐不聽號令的其他諸侯。在外人看來,這是紂王在安撫周文王,希望周文王繼續跟着自己幹。但錯了。

紂王能冒着和強大的姬姓王朝鬧翻的風險,關文王七年,又豈會因此白白放過,還給西伯侯從沒有過的權力,紂王如若真好色,什麼樣的美女會沒有見過;如果真貪寶物,又有什麼樣的寶物沒有。

歷史上有關紂王放文王的原因的推測,是把紂王當成一個昏庸無治的末代商王來推理的,其實他的才能,遠超前幾代的帝王,他的沒落,並非昏庸,而是好大喜功。如果你接着看後面發生了什麼事,就知道紂王爲什麼這樣慷慨了。

就在紂王給西伯侯擴權後不久,紂王將象徵着號令天下各方國部落的神鼓,偷偷賜予了密須古國,並將一直身份地位不高的密須國首領,封爲密須王。

密須古國緊挨着姬姓家族的直接勢力範圍。任何一個人,看到這裡,都能想到紂王想做什麼了。

鼓,在當時被當成號令各方國的神器,見鼓如見紂王。紂王將這一神器偷偷賜予密須古國,是告訴他們,你們可以侵略任何人,如果對方敢問原因,你拿出神鼓來,就可以告訴他們,你是代我征討的,師出有名。

密須首領高興異常,藉着強大的軍事,立即攻打周的附屬國。而姬姓家族也擁有相近的權力——征討各部族,偏偏他們倆又挨着。

讓兩個軍事強族相互爭鬥,兩敗俱傷,紂王再收漁翁之利,這纔是他的真正目的。況且,紂王討伐東夷,損失慘重,惹得天怒人怨,他正好可以讓人將注意力轉到密須古國和西伯侯那兒,自己也可以有機會休養生息。

但,密須古國出了點小意外,如果沒有這點小意外,整個中華民族的歷史,看上去也許將被改寫。

呂尚打通了密須國部族首領的關係,在大戰來臨之際,發動了內部兵變,以極少傷亡便俘獲了密須王。可是這象徵權力的幾個密須之鼓怎麼辦?是送還給紂王,還是自己留着?

滈水之濱,是有王城,滈池之畔,是有靈沼

周文王和呂尚將計就計,商定了個更好的辦法。

他們在滈水之濱,敲響了密須之鼓中的皋鼓。這神鼓分六種,分別爲雷鼓、靈鼓、路鼓、賁鼓、晉鼓、皋鼓;其中雷鼓用以神祀,靈鼓用以社祭,路鼓用以鬼享,賁鼓用以軍事,皋鼓用以役事,晉鼓用以金奏。

附近部落的百姓聞鼓聲前來,周文王告訴衆人,密須古國竊取了神鼓,應當歸還紂王,但神鼓神聖,不可輕犯,當築臺供奉,以待時日再還。

周文王築臺供奉神鼓,名義上說,是時間未到,不能歸還紂王,其實是另立一祭天場所(在當時,只有紂王擁有祭天權)。這樣做不但能增加民衆的向心力,更是周文王對紂王的試探,試探紂王對自己的容忍度,以此決定下一步的行動。

整個工程,是在滈水之濱,人爲地築起一個高臺來,挖土運方,歷時數月,爲防兵亂及意外事件,取土之處,皆以滈水注之,名曰滈池,實有護城池之作用。

在建成之日,天降大雨,高臺被雷電劈中,衆人驚嚇過度,以爲天譴。呂尚大聲道,此爲吉兆,喻意在此處修臺,上承天意,至於方纔的雷電,是天降神靈於此,賜予此臺靈氣,永保蒼生太平。

文王大喜,將此命爲靈臺。

這一雷電,解決了一個重要的問題,那就是神鼓可以長期在這兒待下去了,強化姬姓王朝的合法性。周文王做出了一個重大決定,將靈臺當作祭祀神靈、慰安亡靈之所。在滈水之旁建都,以靈臺爲中心,滈水爲依附,建立滈京。

因此,鎬京實爲滈,因滈水而得名。鎬都以滈池爲依附,依次擴建。擴建之時,出了兩件事。

前一件事,衆人在挖坑時,挖出了死人骨,文王知道後,命人選擇其他地方,細心安葬,當時很多人都不理解,說這是無主骸骨,不必理會。文王卻說,我在這裡,便是這裡的主人,我不管他,誰管?衆人聽後,感慨不已,言說道,文王連枯骨也懂得關照,何況是百姓?從而文王聲名大漲。

另一事,挖坑時地下有水急涌而出,當時認爲是吉兆。但水越聚越多,在低窪處形成小湖。幾個月時間不到,將這一片區域分隔成了若干個小片,最後和滈水連成一片,形成了一個個水質清淺的小島。這個地方,後來被命名爲靈沼,至今仍在。

這破壞了原來對都城的規劃,使得原本打算用來修建內城外郭的計劃無法施行,也就是說,鎬京,要想建成國都,風險係數太大。

後來,靈池地下水不再涌出,只餘滈池還在,滈池在漢代加以人工拓展,成爲昆明池,整個大小,約爲杭州西湖的數倍,後因滈水枯竭,不復重現。

兩年之後,鎬京雖說建成,但與原計劃嚴重不符,周文王象徵性地搬入,卻未有安全感,不久,周文王卻一病不起,與世長辭,而在這時候,河對面便是崇侯虎統領下的崇國人。

歸去來兮 灃水未央

因靈沼被水分隔,在戰略上已無價值,因此,崇國人打算渡過灃河,與周人相對。

當時,崇國和周人之間,最大的阻礙其實是灃河,後人有的說鎬京在灃水之東,有的說在西,爭論不休,其實,灃水在靈沼鄉處,在漢代時改過道,不能按今天的河道來推斷歷史。

爲了防範崇國人以及紂王勢力,周武王在鎬都以南,開始興修城池,鎬、灃二京以靈沼爲界,後又擴容爲一體,因鎬京更具有象徵意義,所以西周都城多以鎬京相稱,其實真正的王宮,在灃都,二者南北總長十餘公里。

當時修築城牆時,以小米熬湯,加以草木灰、黃土沫,夯築而成。這種修建之法,城牆異常堅固,但工期十分緩慢,只在岐山故都和灃都有用。

修建灃都用了將近三年時間,這三年時間中,鎬京只有極少人入住,幾近空城,沒有辦法,只好將靈沼附近設爲靈囿,也就是王家動物園。直到近百年之後,灃鎬二京合爲一體時,方纔興旺,而這裡,也奠定了長安的建都基礎。

這些土質的城牆,看似不起眼,要毀掉它所要付出的努力,會遠高於其他的城牆。

附:南山空同探訪解密之塗山氏族與靈脩樹第十章:莫辨正邪(一)第七章:一世逃亡 (三)第九章:白兕妖王(一)第三章:狐族塗山氏(二)第六章:終南山主人 (一)第十章:莫辯正邪(二)第八章:般若蝴蝶(一)第十章:莫辨正邪(一)第一章:四嶽之主(二)附:南山空同探訪解密之塗山氏族與靈脩樹附:南山空同探訪解密之九天玄女與奇門遁甲第十二章:鬼使神差(一)第三章:狐族塗山氏(二)第六章:終南山主人 (一)第六章:終南山主人 (三)第一章:四嶽之主(四)附:南山空同探訪之古長安鎬灃二都建都之謎第八章:般若蝴蝶(一)第三章:狐族塗山氏(一)第七章:一世逃亡 (三)第一章:四嶽之主(一)附:南山空同探訪解密之塗山氏族與靈脩樹第八章:般若蝴蝶(一)第六章:終南山主人 (二)第五章:有邰古國(二)第五章:有邰古國(二)第九章:白兕妖王(一)附:南山空同探訪解密之九天玄女與奇門遁甲第二章:誰敢殺紂王(二)第一章:四嶽之主(一)第二章:誰敢殺紂王(二)第十章:莫辨正邪(一)第一章:四嶽之主(一)第一章:四嶽之主(一)第一章:四嶽之主(一)第五章:有邰古國(二)附:南山空同探訪解密之九天玄女與奇門遁甲第十章:莫辨正邪(一)第四章:陰陽石鏡 (一)第四章:陰陽石鏡 (二)第一章:四嶽之主(二)第八章:般若蝴蝶(二)附:南山空同探訪解密之九天玄女與奇門遁甲第六章:終南山主人 (三)第十二章:鬼使神差(一)第七章:一世逃亡 (三)第六章:終南山主人 (二)第七章:一世逃亡 (三)附:南山空同探訪之古長安鎬灃二都建都之謎第二章:誰敢殺紂王(二)附:南山空同探訪之古長安鎬灃二都建都之謎第六章:終南山主人 (三)第二章:誰敢殺紂王(一)附:南山空同探訪之古長安鎬灃二都建都之謎第七章:一世逃亡 (一)第九章:白兕妖王(二)附:南山空同探訪之古長安鎬灃二都建都之謎附:南山空同探訪解密之九天玄女與奇門遁甲第八章:般若蝴蝶(一)第三章:狐族塗山氏(一)第六章:終南山主人 (三)第七章:一世逃亡 (二)附:南山空同探訪解密之塗山氏族與靈脩樹第二章:誰敢殺紂王(二)第六章:終南山主人 (二)第七章:一世逃亡 (一)第九章:白兕妖王(一)第六章:終南山主人 (三)第七章:一世逃亡 (一)第五章:有邰古國(二)附:南山空同探訪之古長安鎬灃二都建都之謎第九章:白兕妖王(一)第五章:有邰古國(一)第九章:白兕妖王(一)第七章:一世逃亡 (二)第十二章:鬼使神差(二)第十章:莫辨正邪(一)第十一章:岐山故郡第十一章:岐山故郡第一章:四嶽之主(一)第九章:白兕妖王(二)第五章:有邰古國(一)第五章:有邰古國(二)附:南山空同探訪解密之塗山氏族與靈脩樹第七章:一世逃亡 (二)第二章:誰敢殺紂王(二)第五章:有邰古國(二)第八章:般若蝴蝶(二)第三章:狐族塗山氏(二)第九章:白兕妖王(一)第一章:四嶽之主(二)第一章:四嶽之主(四)第九章:白兕妖王(二)第十二章:鬼使神差(二)
附:南山空同探訪解密之塗山氏族與靈脩樹第十章:莫辨正邪(一)第七章:一世逃亡 (三)第九章:白兕妖王(一)第三章:狐族塗山氏(二)第六章:終南山主人 (一)第十章:莫辯正邪(二)第八章:般若蝴蝶(一)第十章:莫辨正邪(一)第一章:四嶽之主(二)附:南山空同探訪解密之塗山氏族與靈脩樹附:南山空同探訪解密之九天玄女與奇門遁甲第十二章:鬼使神差(一)第三章:狐族塗山氏(二)第六章:終南山主人 (一)第六章:終南山主人 (三)第一章:四嶽之主(四)附:南山空同探訪之古長安鎬灃二都建都之謎第八章:般若蝴蝶(一)第三章:狐族塗山氏(一)第七章:一世逃亡 (三)第一章:四嶽之主(一)附:南山空同探訪解密之塗山氏族與靈脩樹第八章:般若蝴蝶(一)第六章:終南山主人 (二)第五章:有邰古國(二)第五章:有邰古國(二)第九章:白兕妖王(一)附:南山空同探訪解密之九天玄女與奇門遁甲第二章:誰敢殺紂王(二)第一章:四嶽之主(一)第二章:誰敢殺紂王(二)第十章:莫辨正邪(一)第一章:四嶽之主(一)第一章:四嶽之主(一)第一章:四嶽之主(一)第五章:有邰古國(二)附:南山空同探訪解密之九天玄女與奇門遁甲第十章:莫辨正邪(一)第四章:陰陽石鏡 (一)第四章:陰陽石鏡 (二)第一章:四嶽之主(二)第八章:般若蝴蝶(二)附:南山空同探訪解密之九天玄女與奇門遁甲第六章:終南山主人 (三)第十二章:鬼使神差(一)第七章:一世逃亡 (三)第六章:終南山主人 (二)第七章:一世逃亡 (三)附:南山空同探訪之古長安鎬灃二都建都之謎第二章:誰敢殺紂王(二)附:南山空同探訪之古長安鎬灃二都建都之謎第六章:終南山主人 (三)第二章:誰敢殺紂王(一)附:南山空同探訪之古長安鎬灃二都建都之謎第七章:一世逃亡 (一)第九章:白兕妖王(二)附:南山空同探訪之古長安鎬灃二都建都之謎附:南山空同探訪解密之九天玄女與奇門遁甲第八章:般若蝴蝶(一)第三章:狐族塗山氏(一)第六章:終南山主人 (三)第七章:一世逃亡 (二)附:南山空同探訪解密之塗山氏族與靈脩樹第二章:誰敢殺紂王(二)第六章:終南山主人 (二)第七章:一世逃亡 (一)第九章:白兕妖王(一)第六章:終南山主人 (三)第七章:一世逃亡 (一)第五章:有邰古國(二)附:南山空同探訪之古長安鎬灃二都建都之謎第九章:白兕妖王(一)第五章:有邰古國(一)第九章:白兕妖王(一)第七章:一世逃亡 (二)第十二章:鬼使神差(二)第十章:莫辨正邪(一)第十一章:岐山故郡第十一章:岐山故郡第一章:四嶽之主(一)第九章:白兕妖王(二)第五章:有邰古國(一)第五章:有邰古國(二)附:南山空同探訪解密之塗山氏族與靈脩樹第七章:一世逃亡 (二)第二章:誰敢殺紂王(二)第五章:有邰古國(二)第八章:般若蝴蝶(二)第三章:狐族塗山氏(二)第九章:白兕妖王(一)第一章:四嶽之主(二)第一章:四嶽之主(四)第九章:白兕妖王(二)第十二章:鬼使神差(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