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各方反應

再次感謝農家小胖童鞋的打賞和催更!!!

————————————————

孫文愣了,這個結果他不敢相信,估計也沒有人敢去相信。

只用了一年不到的時間,便將新軍訓練完成,這是一種什麼樣的速度?恐怕整個世界都沒有這種練兵速度吧?

就拿日本來說,一名新兵從入伍到可以上戰場,起碼要有兩年左右的時間,而且日本自從明治維新之後,實施的是全民軍事化。

很多小孩子從有意識開始就接受潛默化的軍事教育,而後期的上學,大多也會接受一些軍事教育。

在這種情況下日本才能做到新兵入伍兩年可以上戰場,當然了,不是那種普通的士兵,而是相比較還算是精銳的程度。

可即便是濫竽充數,日本也必須要有一年的訓練期才行。而日本國內的氣氛與清朝不同,在日本,沒有人會去幹擾他們練兵,士兵們每日就是安安心心的去訓練,不用操心別的事。

清朝這邊袁世凱就是最好的例子,雖然新軍的議程早就確定了,可兩年的時間過去了,不算之前耽誤的一年,這也有一年多的時間了,可北洋新軍依舊無法參與戰鬥。

連北洋都做不到的事情,張野卻做到了,而最讓孫文無法相信的是,張野也是從北洋走出去的。

“這怎麼可能?他們才組建一年多的時間。”

孫文反問道,雖然諸多證據擺在面前,但他還是有些不太敢相信。

“雖然我也不敢相信,但事實就是這樣,而且張野的部隊裝備了大量的重機槍以及中型口徑的火炮,運用十分方便,他們只用了四千多士兵,站在臨沂城外,一槍未發,只用炮兵便打敗了七萬清軍。”

野田繼續說着,用更讓人震撼的證據來打動孫文。

“我需要好好的消化一下,這個消息實在是太讓人震撼,太讓人不敢相信了。”

孫文若有所思的點點頭,但他內心深處所想的是什麼,卻沒人知道。

“孫先生,我覺得這是你的一個機會,現在張野反了,他手裡有讓清廷害怕的軍隊,而清廷勢必會派出大量的軍隊來圍剿,這時候若是你起事的話,成功率將會高很多。”

野田繼續慫恿着。

其實即便野田不說,孫文也知道這是個機會,但是怎麼起事,在哪起事,這是一門學問。首先,起事的地點不能距離臨沂太遠,否則的話無法得到張野的支持。

再者太遠的話,清廷的軍隊也不會去參與圍剿張野,所以到時候圍剿他們的清軍數量還會不少

他要選擇一個張野的勢力範圍之內,因爲那裡的清軍肯定是要被調到臨沂附近的,防禦空虛,他們可以藉機起事。

但是他同時還要考慮一個問題,那就是張野能不能守住?若是守不住的話,起事的地點距離臨沂太近,那麼在張野失敗之後,他們也會遭到更多清軍的反撲,連張野都守不住,他們這些人就更守不住了。

“我會仔細考慮的,但起義的事不是小事,我們已經失敗了太多次,損失了太多同志了,我們必須要小心行事才行。”

孫文藉口推阻道。

日本人安的什麼心孫文又何嘗不知?但是沒辦法,誰讓現在他必須要依靠日本人呢?否則的話,孫文又怎會落腳日本?

而通過這麼長時間的接觸,孫文多少也對野田有了些懷疑。

自己的消息是從報紙上看來的,而野田卻能得到更多,更準確的情報,在日本,能夠做到這點的也只有情報部門的那些人,孫文已經開始懷疑野田是不是日本情報部門的人。

但即便是又怎樣?至少從目前來看,他們對孫文的興中會還是沒有敵意的,儘管他們一心想要吞併華夏,但華夏那麼大,豈是一個小小的日本可以吞併的?

也正是深信這一點,所以孫文才決定不與日本決裂,既然日本想侵佔華夏,那就讓他們去佔,反正現在日本兵力不足,也沒有實力一口氣吞併華夏,說句不好聽的,日本現在連東三省都吃不下,單單一個朝鮮就差點把他們給撐死。

但不管怎樣,日本的所作所爲都是可以推動清廷滅亡的,也正是考慮到這一點,所以孫文才會繼續跟日本人合作。

在他看來,日本人的事是小事,只要能夠推翻清廷,那麼他就可以順勢組建軍隊,屆時以華夏的實力想要趕走日本,那也不是什麼難事。

“孫先生,我知道你的苦衷,但我們認識了那麼久,你應該相信我的,我會去讓我朋友跟上面多說說的,可以確保讓你成爲這次起義事件的最大獲益者。”

野田最終還是拿出了殺手鐗,他就不相信孫文會不同意。

本來他們是可以直接去找張野的,但是轉念一想,似乎有點不太合適。

首先,張野手握兵權,說反就反,沒有一點跡象,而且練兵速度之快超出了日本人的想象。扶持一個孫文,對日本沒什麼太大的影響,因爲他們知道孫文沒兵,頂多也就是幾百人鬧一鬧,掀不起什麼大浪。

但是張野就不同了,他的軍隊展現出的戰鬥力讓人感到恐懼,日本人並不想扶持一個強大的對手,這樣只會是給他們的未來製造麻煩。

所以,日本人的想法也很簡單,繼續拉攏孫文,同時嫁禍張野,讓他名聲落地,名聲落地,就意味着招不到兵,那麼他的部隊就會越打越少,直至慢慢的消失

這樣既可以保證孫文成爲最大的獲益者,也不會讓張野做強做大,日本人也可以繼續遙控指揮。

野田的計劃讓孫文心動了,但是與野田計劃不同的是,孫文想要把張野拉攏到自己這邊來。他手裡最缺的便是軍隊,只要有了軍隊,什麼事還不好乾?

雖然他也知道有一定的難度,但也想去試一試。當然了,不是現在,而是等張野名聲落地之後,這樣的話張野走投無路,屆時自然好招攬一些。

與此同時,北京租借內的德國外交使館內,德國駐華公使克林德若有所思的看着威廉。

山東的局勢越亂,對於德國就越是有利。首先,他是支持張野反清的,這樣德國就能渾水摸魚,而清政府屆時迫於德國方面的軍事壓力,勢必會同意德國的要求,從而將心思全都放在剿匪方面。

等他們把張野給剿滅了之後,合約也早就生效了,屆時可不是清政府說不承認就行了的。

但是這一次張野採購大宗的軍火設備,卻是讓克林德有些難以接受,他並不想張野把事情鬧得太大,一旦真的把清廷給推翻了,那麼日後他們的利益誰來保證?

衆所周知,一個新國家的建立,總是會廢除一些之前不平等的條約,特別是那些手中有軍隊、戰鬥力特別強的新國家,那時他們不怕別人的軍隊。

而德國又遠離清國,即便是派軍,也只能是幾千幾千的派,太多的話德國就難以承受,畢竟他們在遠東地區沒有任何根基,部隊來了住哪,吃什麼?這些都是個問題。

所以他很希望張野把遠東的局勢給攪亂,但又不希望張野有能力左右局勢,最好是能跟清廷抗衡一段時間,這個時間不需要太久,只要等到德軍來到之後,與他們簽訂好協議就行了。

而且根據克林德的瞭解,張野手中目前儲備的彈藥是足夠支撐三到四個月的,再考慮到戰爭不可能是天天都在打,清軍也不可能不顧生死的去跟張野硬拼,所以張野的儲備至少夠用半年。

而這半年的時間,也足夠德國做出部署了。

所以,克林德的意思也很明確,不賣。當時賣給張野鍊鐵設備還覺得沒什麼,但是後來張野卻用這些設備造出了1897式步兵炮,鬼知道新設備賣給張野之後,他會不會在研究出什麼新的裝備。

別的人克林德管不着,反正他是不太想冒這個險。

“先生,我爲您的這個決定而感到遺憾,因爲您的決定並不能幫助德國,反而會讓德國損失數百萬,乃至上千萬馬克的訂單。現在想要插手遠東,迫於沒有機會的國家可不止我們德國,遠在太平洋彼岸的美國也一直盯着呢,我敢肯定的是,只要您這邊一拒絕,張野立即就會去找美國人購買設備,這對於我們來說同樣是不利的

。”

威廉搖着頭,遺憾的說道。

他並不希望德國與張野的合作終止,雖然道義上他是站在德國這一邊的,可利益上卻是站在張野這邊,畢竟張野能給他帶來巨大的收入,這是德國比不上的。

換做是以前,他哪有資格跟德國駐清公使克林德見面?頂多也就是大老遠的看上一眼,而現在,他已經有了這種資格,這都是張野給他帶來的。

“這個我很清楚,所以我會去跟美國公使交流一下,告訴他其中的利與弊。”

克林德早就想到了美國等那些沒有進入到遠東的國家,所以早就做好了打算,與衆人協商,大家都不賣給張野設備就行了。

但是克林德卻想錯了一點,衆人所在的角度是不同的,所以看待問題的方式也是不同的。

第132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15章 袁世凱佈局第164章 你這是找死的節奏第37章 打哪呢你?第70章 清軍其實是廢物第139章 有大人物?第26章 我能打敗俄國人第91章 建學校第188章 被打臉的劉叢第207章 刺殺(2)第30章 這是個陰謀第180章 光緒退位第75章 馮子材病重第139章 有大人物?第105章 日本人不老實第90章 德國人發難第61章 各方反應第46章 永久性工事第25章 清俄必有一戰第57章 進攻之前第228章 神棍張野第207章 刺殺(2)第26章 我能打敗俄國人第39章 截擊第198章 軍校行第121章 凌遲鬼子第191章 貨幣改革第60章 沒安好心的日本人第112章 勝利的代價第108章 黑山之戰交火第81章 有人來找第87章 武裝警察第228章 神棍張野第227章 兩座金礦第183章 沒工夫跟你扯淡第39章 截擊第48章 不管清軍先改革第73章 夜襲失敗第214章 戰略防禦第22章 近衛軍第112章 勝利的代價第142章 機會來了第22章 近衛軍第19章 頤和園第181章 中華帝國第181章 中華帝國第69章 開溜模式開啓第130章 左右開弓第39章 截擊第34章 何去何從?第71章 火炮退敵第168章 不跟他玩了第38章 清軍大亂第178章 無奈的選擇第188章 被打臉的劉叢第47章 清軍來了第12章 怪陣第156章 必須還擊第108章 黑山之戰交火第120章 繳獲第三師團軍旗第18章 張野的抱負第200章 辦學第3章 賭注第227章 兩座金礦第54章 投靠?第119章 一羣大魚第161章 頭疼的光緒第191章 貨幣改革第219章 戰車工廠第179章 攻進紫禁城第92章 出門請左拐第152章 炮兵陣地第174章 螳螂捕蟬第104章 留下徐世昌第194章 威廉麥金利第210章 被逼瘋了的卜力第74章 勸降第145章 不如養着他?第23章 三個月第81章 有人來找第163章 山東炮臺第180章 光緒退位第100章 組建政權第4章 有後臺就是好辦事第227章 兩座金礦第131章 只管去打第188章 被打臉的劉叢第103章 震驚第89章 袁世凱敗了第212章 進攻香港第214章 戰略防禦第54章 投靠?第69章 開溜模式開啓第167章 佈局山東第76章 慈禧用計第96章 地主聚會第18章 張野的抱負第205章 廣州風雲(4)第119章 一羣大魚
第132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15章 袁世凱佈局第164章 你這是找死的節奏第37章 打哪呢你?第70章 清軍其實是廢物第139章 有大人物?第26章 我能打敗俄國人第91章 建學校第188章 被打臉的劉叢第207章 刺殺(2)第30章 這是個陰謀第180章 光緒退位第75章 馮子材病重第139章 有大人物?第105章 日本人不老實第90章 德國人發難第61章 各方反應第46章 永久性工事第25章 清俄必有一戰第57章 進攻之前第228章 神棍張野第207章 刺殺(2)第26章 我能打敗俄國人第39章 截擊第198章 軍校行第121章 凌遲鬼子第191章 貨幣改革第60章 沒安好心的日本人第112章 勝利的代價第108章 黑山之戰交火第81章 有人來找第87章 武裝警察第228章 神棍張野第227章 兩座金礦第183章 沒工夫跟你扯淡第39章 截擊第48章 不管清軍先改革第73章 夜襲失敗第214章 戰略防禦第22章 近衛軍第112章 勝利的代價第142章 機會來了第22章 近衛軍第19章 頤和園第181章 中華帝國第181章 中華帝國第69章 開溜模式開啓第130章 左右開弓第39章 截擊第34章 何去何從?第71章 火炮退敵第168章 不跟他玩了第38章 清軍大亂第178章 無奈的選擇第188章 被打臉的劉叢第47章 清軍來了第12章 怪陣第156章 必須還擊第108章 黑山之戰交火第120章 繳獲第三師團軍旗第18章 張野的抱負第200章 辦學第3章 賭注第227章 兩座金礦第54章 投靠?第119章 一羣大魚第161章 頭疼的光緒第191章 貨幣改革第219章 戰車工廠第179章 攻進紫禁城第92章 出門請左拐第152章 炮兵陣地第174章 螳螂捕蟬第104章 留下徐世昌第194章 威廉麥金利第210章 被逼瘋了的卜力第74章 勸降第145章 不如養着他?第23章 三個月第81章 有人來找第163章 山東炮臺第180章 光緒退位第100章 組建政權第4章 有後臺就是好辦事第227章 兩座金礦第131章 只管去打第188章 被打臉的劉叢第103章 震驚第89章 袁世凱敗了第212章 進攻香港第214章 戰略防禦第54章 投靠?第69章 開溜模式開啓第167章 佈局山東第76章 慈禧用計第96章 地主聚會第18章 張野的抱負第205章 廣州風雲(4)第119章 一羣大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