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何進表現(1)

得到唐瑁密報之後,何進不由大驚失色,由於事關重大,何進不敢怠慢,連忙讓人按照唐周所說進行秘密調查,五天之後,調查的結果果然和唐周所說一模一樣。何進立刻進宮面聖,向靈帝詳述此事。

聽到何進的全盤敘述,靈帝更是惶然失色,一邊因何進舉報有功,封其爲大將軍,慎侯,總管天下兵馬(根據歷史,何進應該是在黃巾起義的一個月之後,才由河南尹升爲大將軍的,但是那是歷史,本書並不完全按照歷史來敘寫),封唐瑁爲會稽太守,同時赦免唐周之罪,隨同唐瑁前往會稽,一方面立即將封諝等一干人等下獄,另一方面趕緊召集大臣,商議對策。

大將軍乃是武將之首,位比三公,有時在三公之上,有時在三公之下。東漢末年,其官職在三公之上,因此當漢天子以曹操爲大將軍而以袁紹爲太尉時,袁紹“恥班在太祖下”,屬官有長史、司馬。

當然,何進乃是一屠夫,是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國的庸碌之輩,如何能夠擔任大將軍的職位,靈帝原本也沒有這個意思,但是靈帝一直飽受何皇后的軟施硬磨,再加上此時黃巾之亂已經爆發,一時之間也找不到合適的大將軍人選,所以也只能暫時讓何進擔當了。

本來在光和四年的時候,司徒楊賜曾經上書言:“張角聚衆爲教,欺騙百姓,雖然經過微臣規勸,卻仍不悔改。現在若是直接命令州郡進行捕討,恐怕會使其驚恐,反而加速禍亂。可以假意封其爲一州刺史或一郡太守,麻痹其意,遣散其教衆,各歸本郡。便可以孤弱其黨,然後逐一誅殺其手下頭目,則可不勞而定也。”

前面已經講過,張角對楊賜有救命之恩,而且楊賜還一手促成了楊奉和張寧的婚事,可爲什麼在數月之後又會上書朝廷呢?

原來,楊賜雖然心承張角的救命之恩,但是卻也是能夠區分大是大非之人,一旦發現張角聚衆越來越多,雖然反意不是很明確,但是作爲大漢的一個忠臣,楊賜還是選擇了上書朝廷,提防張角,或者將其剿滅。

等到楊賜被罷免之後,這件事情便被擱置了。後來,司徒掾劉陶再次上疏提出張角之事,意思和楊賜原來的上書差不多,也是建議朝廷應該立即發難,將張角等一衆賊首緝捕,避免大亂。但是,在張讓、封諝等人的有意周旋之下,靈帝和上次一樣,仍然不以爲意。

現在,張角之禍已經迫在眉睫,靈帝纔是慌了手腳,匆忙上朝,剛剛坐在龍椅上,便急忙向百官問道:“張角之禍已成尾大不掉之勢,朕悔不聽當初楊賜、劉陶二位愛卿之言,方有今天,實乃朕之過也,但如今事情已經迫在眉睫,衆卿可有良策?”

靈帝的話音剛落,太尉楊賜便出列道:“陛下,根據大將軍所得情報,張角之衆已達數十萬之衆,但是畢竟大多乃是農民,並未得到正規訓練,戰鬥力與我大漢正規軍隊相比,實在不堪一擊,陛下可令上將數員,各領精兵,分路討賊,不出兩年,必然能夠剿滅張角之亂。”

楊賜原本是司徒,但在光和四年的十月,被靈帝罷免,降爲太常。而在一年後,也就是光哄年的十月,楊賜又被靈帝升爲太尉,所以現在楊賜的官職是太尉。在東漢之時,以三公平分丞相的權力。太尉爲三公之首,掌管軍政,司徒爲三公之次,主管民政。

靈帝聽到楊賜的話,急躁的心情稍稍平靜,道:“愛卿心中可有良將人選能爲朕分憂?”

楊賜心中暗道,以前我說要對張角及時防備的時候,你不聽,現在又慌了手腳了,心中雖然這樣想,但嘴上卻不敢這樣說,道:“微臣心中倒有三個人選。”

靈帝大喜,原來以爲楊賜能夠有一個人選就已經不錯了,沒想到楊賜一張嘴就是三個人選,靈帝雖然有點昏庸,但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的道理靈帝還是知道的。於是,靈帝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慌忙問道:“那三個,愛卿可速速道來。”

楊賜早是心有城府,不慌不忙道:“這三個人有兩個人不在朝中,一個是北地太守皇甫嵩,一個是尚書盧植,最後一個乃是漢中太守楊奉。若有這三人領軍征討,微臣擔保不出兩年必然能夠平定叛亂。”

楊賜的話音剛落,何進心中便犯起了嘀咕,楊賜這個老傢伙畢竟老奸巨猾,所推薦的人必然都是能征善戰之輩,倘若真的平定了叛亂,自己這個大將軍的豈不是要讓出來給楊賜這個老東西了,不行,我不能讓好事全落在他身上。

於是,還沒等靈帝開口說話,何進便一閃身出列,站在楊賜的右前方,道:“陛下,微臣以爲楊太尉之意不可採納。”

第七十七章美女間諜(3)第六十二章四面攻城(1)第七十九章脫身之策(2)第二百三十一章楊奉遇刺第七十九章脫身之策(2)第一百一十九章甘寧之妹第二百二十章 張法心思第二百三十八章吉林失守第二百五十九章又添一妻第一百章 禁宮驚變第二十二章 許婚張寧(2)第一百零四章諸侯討董(2)第二百零四章兩個信使第一百七十二章遊說徐晃第二百七十八章二橋相邀第三百章 程普兵敗第七十六章平定黃巾(1)第二百八十四章水淹平陽第一百二十四章 新連環計(1)第四十三章何進表現(1)第二百七十六章郭許之爭第一百四十四章 陶應陰謀第一章 託身小五(2)第二百零三章終得幽州第四章山盟海誓(2)第二百四十七章 完美演技第十七章 天降姨母(3)第二百零七章大耳發跡第一百二十三章 毒士賈詡第二章青梅竹馬(1)第六十一章濮陽僵持(1)第四十三章何進表現(1)第一百一十三章 獻美罷兵第二百七十一章橋玄死因第一百五十章後院起火第二百一十六章兄弟重逢第八十八章 一統青州(2)第十八章 表姐嚴馨(1)第六十八章敗局已定(1)第九十六章 貪心不足(1)第二百二十四章 再收猛將第一百六十一章 平分豫州第九十九章 婦人壞事(2)第七十二章廣宗使者(3)第十二章進山報仇(2)第一百七十七章亂上添亂第二十七章冷宮驚聞(2)第二百四十三章大殿密議第四十章正妻王綿(2)第二百三十章同化政策第二十二章 許婚張寧(2)第五章 機會來到(1)第五章 機會來到(2)第二十三章 少走兩步(1)第一百六十六章 劉備陰謀第二百二十六章奇兵殺出第二百七十一章橋玄死因第二百一十三章不打自招第二百八十八章青州叛亂第三十二章 內政人才(2)第五十三章火攻之計(1)第八十三章 月夜攬才(1)第二百二十四章 再收猛將第二百零五章荒唐生活第一百九十三章忽悠徐庶第二百四十七章 完美演技第四十七章戰局平衡(2)第二百六十三章 馬超降袁第十八章 表姐嚴馨(2)第九十五章 啞女貂蟬(1)第一百零四章諸侯討董(1)第一百四十六章 陶應喪命第一百四十七章 糜竺“通敵”第二十七章冷宮驚聞(2)第二百九十章 小將卞秉第三十六章 童淵弟子(2)第九十二章 陳留欒氏(2)第八十一章 險些喪命(1)第三十章 招攬猛將(1)第八章楊喜拜師(1)第十二章進山報仇(2)第七十八章袁術刁難(3)第二十四章狸貓認門(1)第八十三章 月夜攬才(2)第二百七十四章 張遼兵敗第六十二章四面攻城(1)第十一章 突聞噩耗(1)第十六章計謀得逞(1)第六十八章敗局已定(1)第一百二十六章 袁紹吃虧(1)第一百九十六章滅辰之謀第八十三章 月夜攬才(2)第一百五十四章 望城興嘆第二百一十六章兄弟重逢第三十六章 童淵弟子(3)第八十一章 險些喪命(1)第二百六十八章 楊奉稱帝第七十四章刀下留人(2)第二百七十章攻並之策第四十二章 泄密之因(2)
第七十七章美女間諜(3)第六十二章四面攻城(1)第七十九章脫身之策(2)第二百三十一章楊奉遇刺第七十九章脫身之策(2)第一百一十九章甘寧之妹第二百二十章 張法心思第二百三十八章吉林失守第二百五十九章又添一妻第一百章 禁宮驚變第二十二章 許婚張寧(2)第一百零四章諸侯討董(2)第二百零四章兩個信使第一百七十二章遊說徐晃第二百七十八章二橋相邀第三百章 程普兵敗第七十六章平定黃巾(1)第二百八十四章水淹平陽第一百二十四章 新連環計(1)第四十三章何進表現(1)第二百七十六章郭許之爭第一百四十四章 陶應陰謀第一章 託身小五(2)第二百零三章終得幽州第四章山盟海誓(2)第二百四十七章 完美演技第十七章 天降姨母(3)第二百零七章大耳發跡第一百二十三章 毒士賈詡第二章青梅竹馬(1)第六十一章濮陽僵持(1)第四十三章何進表現(1)第一百一十三章 獻美罷兵第二百七十一章橋玄死因第一百五十章後院起火第二百一十六章兄弟重逢第八十八章 一統青州(2)第十八章 表姐嚴馨(1)第六十八章敗局已定(1)第九十六章 貪心不足(1)第二百二十四章 再收猛將第一百六十一章 平分豫州第九十九章 婦人壞事(2)第七十二章廣宗使者(3)第十二章進山報仇(2)第一百七十七章亂上添亂第二十七章冷宮驚聞(2)第二百四十三章大殿密議第四十章正妻王綿(2)第二百三十章同化政策第二十二章 許婚張寧(2)第五章 機會來到(1)第五章 機會來到(2)第二十三章 少走兩步(1)第一百六十六章 劉備陰謀第二百二十六章奇兵殺出第二百七十一章橋玄死因第二百一十三章不打自招第二百八十八章青州叛亂第三十二章 內政人才(2)第五十三章火攻之計(1)第八十三章 月夜攬才(1)第二百二十四章 再收猛將第二百零五章荒唐生活第一百九十三章忽悠徐庶第二百四十七章 完美演技第四十七章戰局平衡(2)第二百六十三章 馬超降袁第十八章 表姐嚴馨(2)第九十五章 啞女貂蟬(1)第一百零四章諸侯討董(1)第一百四十六章 陶應喪命第一百四十七章 糜竺“通敵”第二十七章冷宮驚聞(2)第二百九十章 小將卞秉第三十六章 童淵弟子(2)第九十二章 陳留欒氏(2)第八十一章 險些喪命(1)第三十章 招攬猛將(1)第八章楊喜拜師(1)第十二章進山報仇(2)第七十八章袁術刁難(3)第二十四章狸貓認門(1)第八十三章 月夜攬才(2)第二百七十四章 張遼兵敗第六十二章四面攻城(1)第十一章 突聞噩耗(1)第十六章計謀得逞(1)第六十八章敗局已定(1)第一百二十六章 袁紹吃虧(1)第一百九十六章滅辰之謀第八十三章 月夜攬才(2)第一百五十四章 望城興嘆第二百一十六章兄弟重逢第三十六章 童淵弟子(3)第八十一章 險些喪命(1)第二百六十八章 楊奉稱帝第七十四章刀下留人(2)第二百七十章攻並之策第四十二章 泄密之因(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