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張遼兵敗

楊奉經過和郭嘉的一番商議,下令命太史慈和宮康率軍五萬主動向南進攻西河郡,同時命令圍攻上黨的三路大軍停止進攻,原地待命,只等西河郡的捷報傳來。楊奉命令高覽、夏侯蘭、褚燕和徐庶將冀州所有的兵力全部調集到魏郡、陽平郡和清河郡一帶,隨便準備抵擋曹操大軍的進犯。

呂布雖然對楊奉的異常舉動很不理解,卻也沒想到那裡出了什麼問題,只是更加小心防範楊奉的三路大軍,同時也希望曹操能夠在冀南有所突破。

太史慈得了楊奉的授命之後,先派張A率軍兩萬攻下了界休和靈石兩地,不但切斷了上黨郡和西河郡之間的聯繫,同時也對張遼所在的西河郡的治所離石形成了一個包圍,看來楊奉這一次是不準備放張遼走了。

在得到張A率軍佔領了界休和靈石兩地之後,陳宮和李儒均是感到事情不妙,楊奉定然是準備對西河郡的張遼下手了,倘若西河郡失守,楊奉的大軍便可以從上黨郡防守最薄弱的西部進行突破,如此一來,涅縣、左權和黎城三處的防線便如同虛設。

很快,陳宮和李儒的急信一先一後來到呂布處,呂布方知事情的緊迫性,因爲陳宮和李儒在信中都是不約而同提到上黨失守之後的去處,兩人所提到的去處都是袁術的大仲王朝。

張遼也感到事情的不妙,卻也沒有多餘的兵力去從張A的手中去重新奪回界休和靈石兩地,只是暗暗加強了離石的防守力量。但是,張遼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的副將範曳早已和宮康暗中通信已久。

張A的一萬大軍佔領界休和靈石兩地之後,太史慈和宮康便率軍徐徐向前推進,由於張遼將手下的三萬大軍全部都佈防在了治所離石城內,是以西河郡的其他縣城基本上沒有什麼防守力量,太史慈的四萬大軍一路毫無阻攔地來到了離石城下。

第二天,太史慈便率領一萬士兵來到離石城下挑戰。

張遼素聞太史慈的大名,心中早有與之一較高下的念頭。在許攸編著的《名將錄》上,張遼被排到了第二十二位,這使得張遼心中很是不服,這《名將錄》上的頭十名張遼是自嘆不如的,就說拍在第十名的韓烈吧,當年在楊奉父子與董卓的洛陽之戰中,張遼同韓烈大戰了近一百回合不分勝負,但是張遼心下清楚,自己當日更拼了一百回合已是強弩之末,再不能堅持二十回合,而韓烈卻並沒有用盡全力。

從第十一名以後的,因爲張遼從虎牢關顏良與呂布的一戰中看出顏良的武藝在自己之上,但是對於張A、太史慈、姜景、淩統、孫策、張任、成廉這七個排在其之前的大將,張遼心中是頗爲不服的,卻也沒有機會與這些人一一較量,如今遇到太史慈提兵前來,張遼豈有不應戰的道理,畢竟打不贏還有離石城。

張遼遠遠看到太史慈英姿勃發的樣子,心下暗暗佩服,楊奉能夠取得今日的成就看來也不是偶然的,手下像太史慈這樣文武雙全的大將多如牛毛,反過來看看自己的主公呂布這邊,侯成、魏續等人都不是獨當一面之人,掂來掂去也只有自己還可以,沒有足夠的人才怎能稱霸,想到這裡,張遼不禁暗暗嘆了一口氣。

就在張遼暗中評價太史慈的同時,太史慈的心中也正在暗暗佩服張遼,只見張遼的這一萬士兵個個都是鬥志昂揚,殺氣騰騰,與自己手下的士兵相比並不遜色,可見張遼平素練兵有素,太史慈便放棄了今日準備和張遼的大軍混戰一場的念頭,畢竟和這樣的軍隊硬拼只會兩敗俱傷。再者主公常說張遼此人智勇雙全,恐其另有埋伏,若是萬一中了張遼的埋伏,可就將主公收復幷州的大計給破壞掉了,太史慈經歷了袞州之敗後,性格轉變了很多,衝動早已不再有,再不是以前那個容易衝動的太史慈了。

想到此處,太史慈命黃敘壓陣,自己則躍馬挺戟,來到陣中,對張遼大喝道:“張文遠,如今西河郡已在我軍包圍之下,幷州即將易主,我主知汝乃是不可多得的大將之才,特命我將汝勸降,日後必當封侯拜相衣錦還鄉,榮華富貴享之不盡,何苦再爲垂死掙扎的呂布賣命。”

張遼也是縱馬上前,喝道:“若想張遼投降,須先勝的過我手中的鋼槍再說。”言畢,張遼持槍縱馬上太史慈衝去,兩人一來一往,大戰起來。

太史慈和張遼二人在三國時期皆是大大有名,一個是力鬥小霸王孫策,備受孫權看重的東吳名將,一個是威震逍遙津,殺得孫權不敢北望的魏國良將,只見這一戰兩人槍來戟往,殺得天昏地暗,兩軍將士俱都看呆了。

兩人大戰了一百回合不分勝負,太史慈眼見已到正午,便虛晃一槍,撤出圈外,對張遼道:“文遠武藝高強,慈十分佩服,現在已近正午,不如先下罷戰,讓雙方士兵先行休息一下,如何?”

張遼久戰太史慈不下,心中已知自己的武藝比太史慈要遜上一籌,聞得此言,正和心意,於是便點頭同意,由自己斷後,命大軍撤回城內。太史慈見張遼的軍隊雖然是撤退,卻是井井有條,撤退中仍然藏着殺機,若是太史慈真的揮軍揮殺,必然會遭到一陣猛烈的抵抗。

自此一戰後,太史慈再也沒有到離石城下進行挑戰,張遼見太史慈不來挑戰,也樂得清靜,只是擔心太史慈會使用什麼詭計,每日在城頭巡防的時間更長了。一晃半個月過去了,兩軍竟然相安無事,連一個士兵的傷亡都沒有,這仗打得讓人有點奇怪了。

就在半個月之後的一個夜晚,當張遼剛剛在城頭巡視一番準備睡覺的時候,忽然外面傳來了一陣喊殺聲,聲音很是微弱,看來是距離較遠。張遼隱隱感到事情不妙,第一反應便是城內出現了內奸,太史慈已經進了城來。

果然不出張遼所料,在範曳的幫助下,太史慈已經領軍殺進了離石城,由於太史慈的軍隊大多都是騎兵,因此在衝殺中佔盡了優勢,相比之下,張遼的軍隊正在進行着微弱的抵擋,眼見就要抵擋不住。

張遼見狀,心知離石城保不住了,但由於退路界休和靈石兩縣已經落入了張A的手中,張遼已經沒有了退路,只得指揮大軍翻身力戰。

張遼正得心應手地殺了一個又一個的晉軍,忽然見一員年輕的大將手舞大刀向自己衝來,張遼一見並不是太史慈,也不太在意,手持鋼槍與之一撞。登時,張遼只覺得整條右臂都是麻的,幾乎再也舉不動手中鋼槍。

張遼心下大駭,沒想到這名年輕的將領竟有如此大的力氣,遂收起輕視之心,展開武藝與之戰在一處,此人正是小將黃敘。

兩人大戰了四十回合不分勝負,張遼越戰越驚,沒想到此人的武藝絲毫不在太史慈之下,爲何此人竟然沒有絲毫的名氣呢。但是,當張遼無意中瞥見黃敘身上斜挎的一張雕花寶弓的時候,張遼心下明白了,此人定是黃忠的後人。

當日黃忠爲保楊奉大軍撤退,與呂布死戰,最後終因胯下坐騎力盡被擒,寧死不降而被呂布殺害,當時這張弓就在黃忠的身上。後來,呂布因敬佩黃忠的武藝,將黃忠的屍首送回,這張弓自然也被送了回來,成爲了黃忠留下的唯一念物。

張遼本來正在全神貫注與黃敘大戰,忽然聽得身旁的喊殺聲越來越小,張遼不禁奮起一槍逼退黃敘,向外一看,自己的士兵在太史慈率領的騎兵的衝殺下,已經逐一倒下,如今在自己身旁的也只有不到兩千人,張遼心中大慟,不敢戀戰,急忙虛晃一槍向後衝去。

張遼在向後衝的時候,料定黃敘必然會趕來,暗中將弓箭取在手,準備給黃敘一箭。但是,張遼萬萬沒有想到,就在其剛剛搭弓上箭,便已經聽到身後傳來一陣呼嘯聲,然後耳邊便傳來自己一個親兵的聲音:“將軍,小心身後。”

這六個字還沒有說完的時候,張遼已經感覺到自己的右臂猛一疼,中箭了。張遼這纔想起,黃敘乃是黃忠之子,其箭術必然已得黃忠的真傳,當日黎城大戰的時候,黃忠的箭術連呂布都爲之害怕,自己準備對黃敘施放暗箭,豈非是班門弄斧。

雖然射中了張遼,但是準備追擊張遼的黃敘卻被張遼手下的士兵團團圍住,無法前進半步,黃敘無奈,只能是望向張遼漸漸遠去的背影嘆了一口氣,先行打發這些忠心護主的士兵。

雖然逃出了離石城,但是張遼的心情並沒有絲毫的輕鬆,離石城已失,退路界休和靈石也被張A佔據,自己現在已經是無路可去,而且拼死殺出離石城之後,張遼的身邊也只剩下了不到三千兵馬,其他的兩萬多兵馬想必是非死即降了。

張遼長嘆了一口氣,喃喃自語道:“該向哪裡去呢?”

身邊的一個親兵聽到張遼的感慨,忍不住道:“將軍,楊奉勢大,西河郡已失,估計過不了多久,上黨郡也必然難保,而界休和靈石兩地又被晉軍佔領,我們無法回到上黨與主公匯合,只能向西投靠羌族或者向南投靠袁紹。”

第二百五十三章 是戰是降第一百一十章 冀州求救(2)第八章楊喜拜師(2)第八十一章 險些喪命(1)第一百四十七章 糜竺“通敵”第一百五十二章 呂曹爭雄第十七章 天降姨母(2)第一百七十七章亂上添亂第八十二章 公孫毒心(2)第一百六十一章 平分豫州第四十八章將帥之才(1)第七十四章刀下留人(2)第一百九十九章趙雲揚威第二百八十五章鬥智鬥勇第一百零七章 虎牢揚威第四十九章峽谷伏擊(1)第二百五十五章 馮家嫁女第四十八章將帥之才(1)第二百二十五章 鐵關難破第二百七十二章宮康心事第二百零六章子義歸來第四章山盟海誓(2)第六十二章四面攻城(2)第一百零三章 欲再討董(2)第二百八十九章 攻陷洛陽第一百零六章 威武呂布(1)第十四章又見二女(2)第三百章 程普兵敗第二十章 南下平亂(2)第八十三章 月夜攬才(2)第一百二十五章換州毒計第二百六十六章太史西征第十七章 天降姨母(3)第一百八十六章黃忠殞身第二百九十八章 袁術起兵第二百二十八章如何處置第九十二章 陳留欒氏(1)第一百六十八章李郭爭鬥第七十二章廣宗使者(2)第八十三章 月夜攬才(1)第二百八十二章司馬降晉第四十四章四路討伐(1)第一章 託身小五(1)第二十九章冷宮變故(3)第一百零四章諸侯討董(1)第二百九十九章 荊吳告急第一百一十八章 曹操發跡(2)第二百二十七章 暗度陳倉第五十二章坑殺俘虜(2)第二百四十一章張繡攻襄第二百六十五章 韓遂身死第七十二章廣宗使者(1)第四十章正妻王綿(2)第一百七十六章家中劇變第八十一章 險些喪命(2)第四十九章峽谷伏擊(1)第一百四十二章楊奉出兵第九十二章 陳留欒氏(2)第七章不老神仙(2)第一百二十六章 袁紹吃虧(2)第二百二十章 張法心思第二百二十四章 再收猛將第二十六章力勸皇后(2)第十章成了楊奉(2)第一百一十八章 曹操發跡(1)第二百零七章大耳發跡第二百二十章 張法心思第二百零二章再失徐州第三十八章開始剿匪(1)第二百零九章益州生變第二百六十四章 城破之前第一百一十八章 曹操發跡(2)第二百零二章再失徐州第一百六十三章奇襲壽春第二十八章宋卿往事(1)第二十一章認祖歸宗(2)第二百四十三章大殿密議第八十三章 月夜攬才(1)第五十九章絕妙計劃(2)第九十七章 貂蟬姐姐(1)第一百八十六章黃忠殞身第九十四章 又一岳丈 (2)第一百三十章匪夷所思第二百五十八章 徐庶破案第一百四十五章 糜府驚變第一百零四章諸侯討董(1)第八十二章 公孫毒心(1)第二百一十四章四國大戰第一百一十九章甘寧之妹第二十七章冷宮驚聞(2)第二百二十六章奇兵殺出第二百六十九章鮮卑內亂第二百二十八章如何處置第二百六十五章 韓遂身死第八十四章北海蟄伏(1)第八十七章 虛實之間(1)第四十一章起義之前(2)第十章成了楊奉(2)第四十五章神箭立威(1)第一百九十一章抗日援朝
第二百五十三章 是戰是降第一百一十章 冀州求救(2)第八章楊喜拜師(2)第八十一章 險些喪命(1)第一百四十七章 糜竺“通敵”第一百五十二章 呂曹爭雄第十七章 天降姨母(2)第一百七十七章亂上添亂第八十二章 公孫毒心(2)第一百六十一章 平分豫州第四十八章將帥之才(1)第七十四章刀下留人(2)第一百九十九章趙雲揚威第二百八十五章鬥智鬥勇第一百零七章 虎牢揚威第四十九章峽谷伏擊(1)第二百五十五章 馮家嫁女第四十八章將帥之才(1)第二百二十五章 鐵關難破第二百七十二章宮康心事第二百零六章子義歸來第四章山盟海誓(2)第六十二章四面攻城(2)第一百零三章 欲再討董(2)第二百八十九章 攻陷洛陽第一百零六章 威武呂布(1)第十四章又見二女(2)第三百章 程普兵敗第二十章 南下平亂(2)第八十三章 月夜攬才(2)第一百二十五章換州毒計第二百六十六章太史西征第十七章 天降姨母(3)第一百八十六章黃忠殞身第二百九十八章 袁術起兵第二百二十八章如何處置第九十二章 陳留欒氏(1)第一百六十八章李郭爭鬥第七十二章廣宗使者(2)第八十三章 月夜攬才(1)第二百八十二章司馬降晉第四十四章四路討伐(1)第一章 託身小五(1)第二十九章冷宮變故(3)第一百零四章諸侯討董(1)第二百九十九章 荊吳告急第一百一十八章 曹操發跡(2)第二百二十七章 暗度陳倉第五十二章坑殺俘虜(2)第二百四十一章張繡攻襄第二百六十五章 韓遂身死第七十二章廣宗使者(1)第四十章正妻王綿(2)第一百七十六章家中劇變第八十一章 險些喪命(2)第四十九章峽谷伏擊(1)第一百四十二章楊奉出兵第九十二章 陳留欒氏(2)第七章不老神仙(2)第一百二十六章 袁紹吃虧(2)第二百二十章 張法心思第二百二十四章 再收猛將第二十六章力勸皇后(2)第十章成了楊奉(2)第一百一十八章 曹操發跡(1)第二百零七章大耳發跡第二百二十章 張法心思第二百零二章再失徐州第三十八章開始剿匪(1)第二百零九章益州生變第二百六十四章 城破之前第一百一十八章 曹操發跡(2)第二百零二章再失徐州第一百六十三章奇襲壽春第二十八章宋卿往事(1)第二十一章認祖歸宗(2)第二百四十三章大殿密議第八十三章 月夜攬才(1)第五十九章絕妙計劃(2)第九十七章 貂蟬姐姐(1)第一百八十六章黃忠殞身第九十四章 又一岳丈 (2)第一百三十章匪夷所思第二百五十八章 徐庶破案第一百四十五章 糜府驚變第一百零四章諸侯討董(1)第八十二章 公孫毒心(1)第二百一十四章四國大戰第一百一十九章甘寧之妹第二十七章冷宮驚聞(2)第二百二十六章奇兵殺出第二百六十九章鮮卑內亂第二百二十八章如何處置第二百六十五章 韓遂身死第八十四章北海蟄伏(1)第八十七章 虛實之間(1)第四十一章起義之前(2)第十章成了楊奉(2)第四十五章神箭立威(1)第一百九十一章抗日援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