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貪心不足(2)

楊奉心中暗暗感激伏完,看似此老玩世不恭,卻是心如明鏡,如此一說不但避免了楊奉開口索要黃忠的爲難,更是點了王允一下,讓王允有一定的時間去思考此事。於是,楊奉故意解釋道:“豈敢豈敢,只是小侄本也是習武之人,遇到了如此英雄,何況又是啞女的救命恩人,本應當面道謝纔是。”

王允倒是沒注意兩人是一唱一和,嘆了口氣道:“漢升行事縝密,武藝超凡,自從跟隨老夫之後,更爲老夫立下了汗馬功勞,只是老夫即將由昔日的京兆尹變成明日的御史大夫,漢升卻也是隻能在府中屈就護院教頭,如此一來,倒也屈沒了漢升的一身高超武藝。”

楊奉問道:“既然如此,大人可以推薦黃壯士出仕爲官呀。”聽了楊奉的話,王允並沒有直接接過,而是端起桌前酒杯,向伏完、楊奉兩人遙空一舉,以爲敬意,一飲而盡,伏完、楊奉忙緊跟其後。

楊奉放下酒杯之後,身旁的啞女連忙再將酒杯斟滿,楊奉不由向她微微一笑,啞女頓時羞紅了臉。這時又聽王允繼續道:“漢升是荊州南陽人氏,老夫年前也曾給荊州牧王荊寫了封信,推薦漢升前去其帳下效力,奈何漢升因爲獨子黃敘的病疾一直無法醫治而不斷推後。”

楊奉頓時明白了,黃敘的病在此時的醫療水平,只怕是無人可以醫治。待黃敘死後,黃忠因爲有王允推薦在前,加上原本就是荊州人氏,必然投奔到荊州王荊帳下,沒想到荊州牧王荊已被孫堅殺死,朝廷派了劉表接管荊州。這纔有了劉表死後,黃忠先隨劉琮投降曹操,後來又因爲曹操逢赤壁大敗,劉備巧得得荊州而跟隨了劉備,一直跟隨劉備入川,更在與曹操爭奪漢中的時候立下了汗馬功勞,斬殺了曹軍大將夏侯淵,名震天下。

楊奉心想,這樣的大將我豈能放過,當初在宛城的時候已經和黃忠失之交臂,這次說什麼也不能放過黃忠了。若是自己能夠醫好黃敘的病,還怕黃忠不乖乖就範,心念至此,楊奉心中便有了主意。

楊奉雖然心中暗喜,表面上卻不露聲色,問道:“不知黃忠之子黃敘得的是什麼病,竟然四年之中都沒有一個大夫能夠將其治癒?”

王允聽及此言,臉上有慚色,嘆聲道:“說起此事,老夫實在是慚愧。在這四年之中,老夫也曾遍請了各地名醫,卻是都不能治癒這種病,反而病情越來越重。所有的大夫都說,黃敘患的是肺癆之病,恐怕天下之大,沒有人能夠治癒此病。”

楊奉道:“小侄曾經聽說譙縣有一位名醫,名叫華佗,其醫術出神入化,能將死人醫活,只是華佗先生終年在外爲病人看病,行蹤自是飄忽不定,大人可多派人手四處打探,一旦得知消息,立即請來爲黃公子治病。”

伏完這時忽然接口道:“賢侄有所不知,早在兩年前我等就將華先生請來,但此子的病症世所罕見,連華先生也無可奈何。因爲此事,華先生也引以爲生平恨事,發誓若不能治好小黃敘的病便終生不再行醫。於是,華先生便在子師的府中住了下來,遍閱醫書,希望能找到治病的良方。半個月前,華先生因爲家中老父去世而回譙縣處理後事去了,估計再有一個月就回來了。”

楊奉心中十分驚訝,竟然會有這樣的事,心中更是慨嘆華佗的迂腐,因爲一個人的生死,而耽誤了天下千百人的性命。其實黃敘所患肺癆病也就是現在的肺結核,說起來並不難治,只是限於當時的醫療水平,所以就連華佗這樣的名醫,面對這種疾病也是束手無策。

正在這時,黃忠進得堂來,卻見其三十二三歲左右,闊面寬額,雙眼炯炯有神,長鬚過頸,龍行虎步。楊奉心中不由暗讚一聲,好一個蜀國五虎上將之一的黃忠黃漢升。只見黃忠上前向王允、伏完二人行過禮後,王允便令人爲黃忠新添加一桌酒席。

待黃忠入座之後,王允便指着楊奉道:“漢升,這位是新任的青州牧楊奉楊大人,當今少有的少年英雄。”聽到楊奉的名字,黃忠的眼中不禁閃過一絲敬佩的神采,但也只是一閃而沒,卻被楊奉捕捉了個正着。

於是,黃忠不敢怠慢,連忙站起身來向楊奉見禮,楊奉也起身還禮道:“奉方纔聽王大人說到黃壯士不但武藝高強,更有不畏強暴,行俠仗義之心,單此一點就足以令楊奉欽佩萬分。”黃忠連稱不敢當。

王允道:“楊大人雖然年少,卻是英雄了得,不但平定了各地的張角之亂,更是在短短半年時間之內,再添北海大敗褚燕、青州掃平管亥的豐績,成爲了大漢朝數百年以來最年輕的州牧大人。”

黃忠點了點頭道:“忠雖然身在洛陽,但對於楊大人在荊州、豫州、袞州、冀州、青州各地的英雄事蹟,也早有耳聞。今日有幸得見楊大人真顏,實在是黃忠三生有幸。”楊奉連忙遜謝一番。

兩人見面後寒暄得差不多了,楊奉便話鋒一轉,明知故問道:“漢升既有如此本領,爲何不投身軍旅,爲大漢效力?”

王允、伏完聽得楊奉如此明知故問,微微一愣,隨即便想到楊奉必有下着。黃忠答道:“並非黃忠不願爲國效力,實在是犬子黃敘患疾多年,忠只有這一個兒子,所以黃忠之心便只在犬子身上,顧不得其他許多了。”

楊奉又問道:“對於令O的病情,不知華先生是怎樣說的?”

黃忠微微一嘆氣道:“華先生說,若是每天都服用華先生的特殊藥物,也只是能再多活十年。十年之後,忠便再無牽掛,定要投身軍旅,爲國效力。”

楊奉心道,十年,黃敘死後,黃忠南投劉表,就已經四十多歲了。可惜那時王允早已經死在李催、郭汜手中,況且荊州是個非常看重關係網的地方,王允寫的推薦信是寫給原州牧王荊的,王荊已經死了,而且王允也死了,劉表豈能會買一個死人的帳,難怪黃忠在劉表那裡一直待了十多年不受重視。

楊奉微微一愣,隨即問道:“當年南陽張曼成設計詐死,太守秦頡中計,即將全軍覆沒之際,張曼成卻死於飛箭之下,這位射死張曼成的英雄更是率領數百人拼死斷後,才使得秦太守能夠率領兩萬人馬突圍,不知這位英雄是漢升否?”

黃忠聽到楊奉說起此事猶如剛剛發生一樣,心中也是敬佩,躬身道:“大人過獎了,正是黃忠。”王允和伏完並不知道此事,如今聽起來,頗爲不可思議,二人對視一眼,均是沒想到黃忠竟然在黃巾之亂中還立有這樣功勞,射死張曼成足以獲得一個太守的職位,只是從未聽黃忠提起過此事。

得到黃忠的回答,楊奉解了心中多年的疑惑,端起桌前酒杯向三人敬了一杯酒後,隨後說了一句令王允、伏完、黃忠、啞女四人極度震驚的話來:“倘若奉能夠治癒令公子的病,不知漢升今後又會有何打算?”

黃忠“嚯”地站起,神情甚是激動,以至於說話有點語無倫次:“此病連華先生都……大人若是真能夠醫好犬子的病,黃忠夫婦願做牛做馬以報答大人的恩情。”

王允疑惑地望着楊奉,道:“診病需要望聞問切,獻之僅僅是問了問病況,尚未見到病人,竟然如此肯定能夠治癒黃敘的病嗎?”這句話正是堂中數人心中所想,楊奉見到大家都是一副半信半疑的神情,微微一笑,對黃忠道:“不知令公子現在何處,可帶奉前往一看。”

不一會兒,在黃忠的快步帶領下,楊奉五人來到了黃忠的住所,由於黃忠現在是王允府中護院教頭的身份,所以居住的地方是在王允府中。爲了讓黃敘養病,王允專門在府中爲黃忠開了一個半畝地大的小院,並在院內種植了各類花草和草藥,可謂是用心良苦。

衆人一行剛到黃忠所居住的小院的門前,還未推門,便已聞見一股濃濃的中藥味道,待到推門進去,只見一名婦人正在院中煎藥,那婦人也是三十歲左右,也屬於上等姿色,想必就是黃忠的夫人龔氏了。

而內房之中不時傳來一陣陣的咳嗽聲,雖然不是很重,卻是連咳不止。聽到黃敘的咳嗽聲,楊奉更加確定了自己心中的猜測,黃敘所患的正是肺結核。啞女見到那名婦人之後,神情顯得特別歡娛,連忙像小鳥一樣飛到婦人身邊,一把搶過蒲扇,煽起火來。

龔氏見到王允、伏完等人到來,連忙上前,正欲躬身行禮,王允卻將她攔住道:“黃夫人不必多禮,令郎病情如何?”

聽聞“病情”二字,龔氏神色一黯,恭敬地回道:“回大人,還是和以前一樣,沒有什麼好轉。”

黃忠走上前,握住妻子的雙手,激動地說道:“夫人,這位青州牧楊大人有良方可以治好敘兒的病。”

聽到丈夫的這句話,龔氏呆了呆,好像是溺在深水之中的人見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一般,突然一把抓住丈夫的雙臂,激動的神情溢於其表,半天說不出話來。忽然,只聽“撲通”一聲,龔氏一下子跪在楊奉面前,抱住楊奉的雙腿,泣聲道:“大人若是能醫好我家敘兒的病,賤妾願爲奴爲婢報答大人。”

楊奉連忙將龔氏饞起,和聲道:“黃夫人不必如此,奉自當盡力。”黃忠也過來將妻子摟在懷中,低聲相勸。

這時,啞女也已經將藥煎好,於是衆人便一起進入內室。進入內室之後,只見□□躺着一個十歲左右的孩子,長相猶似黃忠七分,只是臉色焦黃,身體瘦弱,雙目無神,更是不住的咳嗽,身旁放着一把木刻的大刀,此人就是黃忠的獨子黃敘。

看到伏完、王允等人進來,黃敘想起身行禮,卻又止不住連連咳嗽幾聲。啞女連忙將藥放在牀邊的櫃子上,上前輕輕拍打着黃敘的後背,想讓他舒服一些。黃敘咳嗽完畢,看了啞女一眼,說道:“貂蟬姐姐,你怎麼又來爲敘兒煎藥了,這裡空氣不好,你以後就別來了。”啞女連忙將食指放在嘴上,示意黃敘不要說話,以免引起咳嗽。

“貂蟬”,楊奉聽到這兩個字,渾身大震,上前一步,一把抓住黃敘枯瘦的小手,急聲問道:“你剛纔叫她什麼?”

第二十章 南下平亂(1)第二十四章狸貓認門(3)第二十四章狸貓認門(1)第一百四十章三人謀劃第二百二十八章如何處置第七十三章深入虎穴(2)第二百六十三章 馬超降袁第一百一十九章甘寧之妹第六十二章四面攻城(1)第一百零八章 黃雀在後(2)第一百一十三章 獻美罷兵第二十四章狸貓認門(1)第一百一十七章 改革推廣第八十二章 公孫毒心(1)第三章蛻皮重生(2)第一百零三章 欲再討董(2)第七十八章袁術刁難(1)第二百一十二章避禍之策第十五章 一場陰謀(1)第二十六章力勸皇后(3)第二百三十一章楊奉遇刺第一百四十五章 糜府驚變第三十三章 朱門酒肉(1)第三百零一章 天下一統(大結局)第一百六十五章 拐帶人口第七十五章局勢變化(1)第八章楊喜拜師(2)第二百一十章北征之前第七十章皇甫兵敗(1)第二百三十七章 挹婁滅國第四十二章 泄密之因(1)第五十五章分兵進攻(2)第二百七十七章沮授助逃第三十七章結交衛家(3)第三十一章 巧得智將(1)第十章成了楊奉(1)第二十四章狸貓認門(1)第五十三章火攻之計(2)第三章蛻皮重生(1)第十一章 突聞噩耗(1)第三十三章 朱門酒肉(1)第二章青梅竹馬(2)第三百章 程普兵敗第七十四章刀下留人(2)第二百章曹操復活第二百四十三章大殿密議第二百四十九章楊彪弒君第八十五章 絕世猛將(1)第七十七章美女間諜(2)第二十一章認祖歸宗(3)第八十九章 美人來到(1)第二百八十六章 山陽失守第九十九章 婦人壞事(1)第八十八章 一統青州(2)第九十八章 岳母公主(1)第二百八十章再添三妃第二百三十九章成立遼州第二十章 南下平亂(2)第十七章 天降姨母(3)第二百零九章益州生變第三十六章 童淵弟子(2)第六十四章犯言直諫(2)第一百零九章 太后何琳第二百七十六章郭許之爭第一百八十四章出使壺關第二百四十八章 靈堂荒唐第二百一十九章靜璇公主第二百九十四章 反地道戰第二百九十三章 濮陽相持第七十五章局勢變化(2)第五十三章火攻之計(1)第八章楊喜拜師(2)第五十章 皇甫義真(2)第一百三十四章 曹豹受傷第九十三章 驚世秘聞 (1)第一百四十五章 糜府驚變第七十一章張角託孤(2)第九十三章 驚世秘聞 (1)第一百二十三章 毒士賈詡第六章殺雞駭猴(2)第二百五十七章論罪當斬第三百零一章 天下一統(大結局)第二百五十五章 馮家嫁女第二百四十章孫策攻荊第一百九十章辰國政變第二章青梅竹馬(1)第十一章 突聞噩耗(2)第四十八章將帥之才(1)第一百六十六章 劉備陰謀第二百二十章 張法心思第四十七章戰局平衡(2)第二百五十三章 是戰是降第二百五十章 漢皇死後第二十二章 許婚張寧(1)第三十二章 內政人才(1)第一百五十九章袁收李通第十六章計謀得逞(1)第二百一十六章兄弟重逢第五十章 皇甫義真(1)第一百三十七章郭沮之爭
第二十章 南下平亂(1)第二十四章狸貓認門(3)第二十四章狸貓認門(1)第一百四十章三人謀劃第二百二十八章如何處置第七十三章深入虎穴(2)第二百六十三章 馬超降袁第一百一十九章甘寧之妹第六十二章四面攻城(1)第一百零八章 黃雀在後(2)第一百一十三章 獻美罷兵第二十四章狸貓認門(1)第一百一十七章 改革推廣第八十二章 公孫毒心(1)第三章蛻皮重生(2)第一百零三章 欲再討董(2)第七十八章袁術刁難(1)第二百一十二章避禍之策第十五章 一場陰謀(1)第二十六章力勸皇后(3)第二百三十一章楊奉遇刺第一百四十五章 糜府驚變第三十三章 朱門酒肉(1)第三百零一章 天下一統(大結局)第一百六十五章 拐帶人口第七十五章局勢變化(1)第八章楊喜拜師(2)第二百一十章北征之前第七十章皇甫兵敗(1)第二百三十七章 挹婁滅國第四十二章 泄密之因(1)第五十五章分兵進攻(2)第二百七十七章沮授助逃第三十七章結交衛家(3)第三十一章 巧得智將(1)第十章成了楊奉(1)第二十四章狸貓認門(1)第五十三章火攻之計(2)第三章蛻皮重生(1)第十一章 突聞噩耗(1)第三十三章 朱門酒肉(1)第二章青梅竹馬(2)第三百章 程普兵敗第七十四章刀下留人(2)第二百章曹操復活第二百四十三章大殿密議第二百四十九章楊彪弒君第八十五章 絕世猛將(1)第七十七章美女間諜(2)第二十一章認祖歸宗(3)第八十九章 美人來到(1)第二百八十六章 山陽失守第九十九章 婦人壞事(1)第八十八章 一統青州(2)第九十八章 岳母公主(1)第二百八十章再添三妃第二百三十九章成立遼州第二十章 南下平亂(2)第十七章 天降姨母(3)第二百零九章益州生變第三十六章 童淵弟子(2)第六十四章犯言直諫(2)第一百零九章 太后何琳第二百七十六章郭許之爭第一百八十四章出使壺關第二百四十八章 靈堂荒唐第二百一十九章靜璇公主第二百九十四章 反地道戰第二百九十三章 濮陽相持第七十五章局勢變化(2)第五十三章火攻之計(1)第八章楊喜拜師(2)第五十章 皇甫義真(2)第一百三十四章 曹豹受傷第九十三章 驚世秘聞 (1)第一百四十五章 糜府驚變第七十一章張角託孤(2)第九十三章 驚世秘聞 (1)第一百二十三章 毒士賈詡第六章殺雞駭猴(2)第二百五十七章論罪當斬第三百零一章 天下一統(大結局)第二百五十五章 馮家嫁女第二百四十章孫策攻荊第一百九十章辰國政變第二章青梅竹馬(1)第十一章 突聞噩耗(2)第四十八章將帥之才(1)第一百六十六章 劉備陰謀第二百二十章 張法心思第四十七章戰局平衡(2)第二百五十三章 是戰是降第二百五十章 漢皇死後第二十二章 許婚張寧(1)第三十二章 內政人才(1)第一百五十九章袁收李通第十六章計謀得逞(1)第二百一十六章兄弟重逢第五十章 皇甫義真(1)第一百三十七章郭沮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