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些話,阿和神色不由亮了片刻,而後又像是想到什麼,接着神色黯了下去:“可我們要如何知曉?還是真的去京城等他們?”
蘇淮拉着阿和走到桌邊,兩人坐下後,蘇淮爲自己斟了一杯水,而後拿起水杯也不喝,只是用手指摩挲着杯沿,兀自思索。
突然靈感乍現,猛地一擡頭竟嚇得身邊的阿和一個哆嗦,不顧阿和正用手順着胸口,直截拉起阿和的手說到:“我們不知,我想,城主應當知曉。”
說完便拉起阿和往門外走去,氣勢洶洶的朝城主府進發。
到了城主府門口,門外的僕從見是這兩人,滿臉疊起討好的笑,也不通傳:“姑娘您來了,需要小的爲您引路嗎?”
蘇淮儘量平復此刻的心情,不讓別人看出端倪:“城主如今在哪?”
“這個點,城主應當是在書房處理政事,您也知道,城主一向盡職盡責鞠躬盡瘁,如今更是楷模啊……”
不待他說完,蘇淮便有些不耐煩地揮了揮手,阿和便從袖口中取出幾錢銀子,遞給了門口滔滔不絕地護衛。蘇淮不是無禮蠻橫之人,還是拋下一句話再走的:“尋城主急事,不勞煩小哥了。”
闖進書房的時候,真是一路無阻,像是城主特地給了這個便利。
城主正在看這座城今年的收支,瞧着幾處地方不對皺着眉頭的時候,蘇淮闖了進來。
城主先是一驚,待看清楚眼前的人時,悄悄嘆了一口氣,而後擺出一副驚喜備至的模樣,歡迎着眼前的人:“什麼風將蘇小姐您吹來了,果然是我這下人憊懶了,這樣大的事情我竟不知,還要貴人您自個兒尋位置,回頭我定要好生整頓。”
“客氣的話便不必了,你也不必責怪他們,是我不曾要求他們送我來。況且我如今貿然來訪所爲何事,城主您應當曉得吧?”
“自然自然,貴人這般前來,不至於無事。”城主臉上堆着笑,“不過恕老夫愚鈍,不知蘇姑娘這會所爲何事。”
這自然是將球踢了回來,在同自己打太極,蘇淮也不顧其他,直接說了:“陳琰同翟鑾走時匆忙,不曾留下隻言片語。我想大概是遇上了什麼事兒,心裡擔憂。想城主應當知道兩人去往何處,故前來想問,還請城主莫要隱瞞。”
城主喝了口手邊的水,而後略有些不好意思地說:“蘇姑娘是擡舉老夫了,我不過同你們萍水相逢,蒙了你們的出手救助才得以有今天,哪能輪的上知道他們的行蹤。我想蘇姑娘還是去京城,說不得兩人有急事,才先一步回去了。”
“你我都是明白人,我不拐彎抹角,這去了哪裡我雖不清楚,但絕不至於先一步去京城而捨下我二人。要知道,我雖然無權無勢,家中卻又父親長兄庇佑,自然不必擔憂我安危。”
“所以,若是有急事,凡事與我的安危無關,又何必先我一步去,大可以連夜將我叫醒。更不必洞房花燭夜,新郎消失無蹤。”
“所以我推斷,此行定不是上京,他們去的地方,女流之輩不便去且不談,應當多是凶多吉少之地,二人皆不放心我們涉險,纔出此下策。”蘇淮一字一句地分析到,而後盯着城主看,“我說的對嗎?”
城主收回方纔的神色,微微有些驚歎蘇淮的頭腦,但還是硬着嘴不肯多說半句:“那是你個人猜測罷了,我說我不知曉,便是不知曉!”
蘇淮卻不肯就此罷手,而是上前一步便要跪下,好在城主眼疾手快這才攙扶住不曾讓她跪下:“還請城主如實告知,我實在擔心他二人,更何況阿和昨日才大婚,今日遭此大變,心裡定是不好受,城主便當是可憐我二人,如實告知吧!”
身後的阿和不曾有人攙扶,便曲腿跪下了。城主空了一隻手擱着一段距離想扶着阿和,卻礙着距離攙扶不得,心裡有些焦急,話語也不曾謹慎,語氣也快了些:“你莫要這樣,受人之託忠人之事,還請你們莫要再逼老夫了!”
正在雙方僵持不下時,一位少婦從門外出現,對着屋內的幾人說到:“聽聞澧縣有個神奇地方——城東荊溪澱的奈何橋,據說過橋的人,皆是有去無回,無一例外。”
蘇淮擡頭看了看這少婦,模樣清秀有餘,卻勝在是個果敢的人,平添了獨一份的氣質。
蘇淮衝着少婦行了一禮,道了謝後便拉着阿和出門了。
城主瞧着蘇淮急匆匆地走了,動動腳趾頭也知道要去做什麼。一時間覺得自己有負恩人,羞愧難當,而後又是生氣少婦的不懂事,怒罵出聲:“你個無知婦人,懂個甚麼,你以爲你這是幫她們嗎?錯!大錯特錯!你知不知道你這是害了他們啊!”
那少婦正要辯解一二,卻見城主心中更氣,而後說話也不經腦子:“還杵在這幹什麼,礙我眼嗎?還不快滾!滾啊!”
蘇淮和阿和一路快走到行宮,而後尋了一旁的椅子坐下。蘇淮倒還好,將將坐着一言不發。可阿和卻耐不住心裡的焦慮,猛地喝壺裡的水。
沒喝幾口卻又像是嫌是水不是酒,重重地放下手裡的壺。
蘇淮終是在重重的物體碰撞聲下回了神,嘆了口氣後略帶堅定的說:“我知曉你氣翟鑾有福同享有難卻不可同當,其實我也氣的不輕。但我方纔略微思索了片刻,或許不曾同患難,不知患難時慌亂分享的安心。”
頓了頓,她拉着阿和的手繼續說到:“雖是爲我們着想,卻不曾詢問我們的意見,當真是不公。我們此行不爲了其他,便爲了討個說法。”
阿和的手這才冷靜下來看着蘇淮,原以爲蘇淮冷冷清清的模樣,心裡頭對這件事無甚其他感想。如今聽着蘇淮自欺欺人的說法,與其說給此行找個理由,不如說給雙方都尋個藉口罷了。
此番一想,阿和才鎮定下來,安撫地拍了拍蘇淮的手:“那我們何時去尋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