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相互攻訐

第107章 相互攻訐

“今日是秦公爲你求情,我才破例寬恕,再有下次,崔某絕不姑息!”

有秦愛替裴秀求情,崔澈騎驢下坡,但面上還是義正言辭的厲聲訓斥。

裴秀心道,要不是親表弟,自己早就掛印而去,哪怕賦閒在家,也好過受這鳥氣。

當然,崔澈也就仗着與裴秀的親密關係,纔會在秦愛面前演了這場戲,真要換了別人,哪會爲了新人當衆損了舊人顏面。

雖說是被逼迫應徵,受了崔澈幕府司馬一職,但澈哥兒的誠意,秦愛實實在在的感受到了。

尤其是在瞭解到那位裴長史不僅是幕府同僚,更是自小與崔澈相依爲命的表兄,這對錶兄弟的戲是假了點,可要說沒有半點觸動,那也是自欺欺人。

當然了,崔澈這人演技不詳,遇強則強,真要讓他認真對待,也是能與楊廣互飈演技的存在。

‘也罷,既然應募,就好生輔佐他賑濟災民,恢復青州秩序,再請辭去,功成身退。’

秦愛暗下決心道。

“這位便是令郎吧!”

秦愛尋思的時候,崔澈早就將注意力放在了秦瓊身上。

“瓊兒,還不拜見崔使君。”

秦瓊聽了父親吩咐,向崔澈行了一禮,眼見崔澈瘦高的身形,也不是孔武有力的模樣,秦瓊疑惑道:

“白道一戰,真是崔使君在萬軍之中,一箭射傷突厥可汗,這才驚走了十餘萬大軍?”

數月前的白道大捷,經過口口相傳,早已經是面目全非。

秦瓊聽過最離譜的版本,便是崔郎一箭退突厥的故事。

據說是兩軍對壘的時候,崔澈面對十餘萬突厥騎兵,毫無畏懼,躍馬向前,挽弓搭箭,將突厥可汗射落馬下,突厥人於是驚恐北遁。

“瓊兒,休得胡言!”

崔澈卻搖頭道:

“無妨,今日也正好澄清此事,白道大捷乃武陽公之謀,澈不過是隨他襲營,僥倖射中了攝圖而已,不敢妄據他人之功。”

秦愛聞言,稱讚道:

“使君未及弱冠,卻能以尊貴之軀,馬踏突厥營寨,已是大勇,又何必自謙。”

秦瓊附和道:

“父親說的是,崔使君無需自謙,秦瓊曾聽聞使君進《平陳策》,得聖人讚許,是爲智!

“爲崔達拏求得免死,是爲義!

“連上十二道奏表,請求北擊突厥,是爲勇!

“如今在祝阿縣懲治罪惡,救濟百姓,是爲仁!

“崔使君仁義智勇兼備,又怎可妄自菲薄!”

原來秦瓊早就對崔澈心生嚮往,欲與之結交,此前起衝突,也是王慶出言不遜,說要綁了秦愛。

崔澈見秦瓊對自己的事蹟如數家珍,又得了稱讚,暗爽不已:他這麼瞭解我,他心裡有我!

原來自己與秦瓊是雙向奔赴!

崔澈親自送秦愛一家入城安置,有秦夫人在,他們家自然不方便宿在軍營。

安頓了秦家人,崔澈又找來裴秀、竇威與秦愛一同商議如何賑災防疫,四人徹夜未眠,終於拿出了一個章程。

翌日,祝阿城外粥場,米水都已經下鍋,新選拔的胥吏、差役們卻不急於生活,得由崔澈派遣來的騎卒拿了一根筷子插入米中試探。

若筷子沒有浮起,負責那一鍋的胥吏差役自是面露喜色,若筷子漂浮起來,便是人頭落地。

崔澈之所以有這份底氣給災民熬煮濃粥,自然是青州等地的存糧以及他帶來的三百萬石北周陳米。

而只施粥,不放米,也是防止那些未曾被水災波及之人,前來祝阿縣冒領粟米。

哪怕到了二十一世紀,經歷了現代文明的薰陶,在上海這樣的大都市,供應給環衛工人、服務人員等有需要羣體的免費餐食,都能遭大爺大媽們哄搶,更別提是這個時代。

貧苦百姓之中確實有許多質樸之人,但也絕對少不了好佔小便宜的所謂聰明人。

災民們喝過粥,填飽了肚子,也開始在胥吏、差役們的督促下幹起了活。

或是掩埋路邊的餓殍,或是焚燒染疫而死之人,同時對災民聚居點,用莽草、嘉草等燒薰消毒。

而更多的人則在縣令黃百吉的組織下開始清理廢墟,重建家園。

三百萬石周粟早已經分送各地災區,賑災、防疫具體章程也下達各州縣,崔澈隨即也領軍離開祝阿,巡視各地,辦他的第三件事:殺人!

崔澈每到一地,總要嚴查當地官吏此前有無貪墨賑災錢糧之事,一經發現,便要公審殺人,殺得人頭滾滾,殺得官吏膽寒。

到了後來,聽說崔澈將至,總有大批官吏棄職逃命,彷彿澈哥兒就是個活閻王。

但被崔澈從災民之中挑選,得以補充吏職之人,對他則是感恩戴德,就差沒把自己改姓了崔。

崔澈所過之處,百姓無不交口稱讚,與那些視之如洪水猛獸的官吏形成了鮮明對比。

只是崔澈在青、膠、光、莒四州轉了個遍,卻始終未曾往東陽城拜謁青州總管燕榮。

二人彼此未曾見面,但心裡卻一直裝着對方。

燕榮忌恨崔澈輕視自己,向長安上疏,彈劾崔澈殘暴不仁,濫殺官吏。

崔澈也向長安送奏,直指燕榮淫人妻女、暴虐兇殘、貪贓污穢。

二人相互攻訐,楊堅實在無從分辨真僞。

一個是自己女婿,素有清廉之名,智勇兼備,甚得喜愛。

一個因青州盜賊絕跡,被他當作官員榜樣,屢次下詔嘉獎。

怎麼就鬧到了這個地步。

既然無法分辨,自然得派人東出調查,極度重視這一案件的楊堅派遣民部尚書蘇威東出。

但這注定是一場不公平的較量。

燕榮屢立戰功不假,但作爲一名鮮卑將領,他到底是沒有崔澈的宗族背景,更沒有一個身爲長公主的妻子。

以燕榮過往劣跡斑斑,誰又願意冒着得罪博陵崔氏與長公主楊麗華的後果,去爲他開脫。

這也是崔澈在來青州的路上,就篤定自己能夠扳倒燕榮的原因。

當崔澈聽聞此次是蘇威奉命東出,便不再分心燕榮。

他知道,蘇威是個聰明人,定會秉公辦理。

(本章完)

第53章 記事參軍第442章 晉陽宮殿第301章 杖斃名將第319章 祭拜聖山第397章 陣前斬將第386章 四州舉義第584章 東宮失竊請假第413章 汾陰薛氏第623章 再往邙山第249章 孝悌崔郎第592章 偷渡漢水第583章 宮中餞行第78章 同姓聯結第387章 議論紛紛第324章 書信往來第344章 驅使俘虜第187章 初見藥師第353章 契丹軍隊第105章 取而代之第490章 崔家兄弟第301章 杖斃名將第560章 燕王三辭第471章 援弱抗強第229章 殺人脫身第211章 江南叛亂第352章 漢燕爲盟第450章 苦衷難言第585章 中秋攬月第120章 將士歸心第248章 妄人妄語第348章 奪取遼東第14章 妙容訪親第487章 彥卿爲使(3000)第251章 重義輕財新章在審覈第603章 疑兵之計第393章 暗結將領第62章 裴秀來京第19章 感傷離別(4000)第50章 摯友登門第78章 同姓聯結第271章 視察宮殿第203章 崔澈嫁女第179章 雙姝同名起晚了,下一章在十二點第158章 威望之隆今晚沒有第257章 鉅鹿魏徵第606章 鎮守巴東第235章 誘敵之計第276章 行軍總管第14章 妙容訪親第46章 鋃鐺入獄第221章 夜渡長江第223章 聚兵無錫第528章 兵出隴關第47章 獻策平陳第213章 安排諸事第312章 三部酋長第396章 諸將爭先第205章 儲位之議第269章 後發先至第470章 世子立威第53章 記事參軍第206章 塞外消息第572章 少年慕艾第479章 義成公主(3000)第355章 朝廷忌憚第333章 離間君臣番外發不出來第371章 士族來投第555章 益州長史第109章 狗急跳牆第433章 幼子爲質今天沒有,大家不要等。第511章 忠臣義士第143章 漁陽設伏第105章 取而代之第113章 人中的盧第126章 文士來投第324章 書信往來第297章 姐妹和睦第84章 涼亭桂樹第217章 矛盾爆發第99章 放浪形骸第442章 晉陽宮殿第216章 夜探敵營第302章 五年平遼第319章 祭拜聖山第15章 闔家再聚第542章 重瞳大將第471章 援弱抗強第578章 倉促回京第26章 希望落空第128章 南北之事第327章 故地重遊第543章 鳳縣生變第285章 營州之圍第99章 放浪形骸
第53章 記事參軍第442章 晉陽宮殿第301章 杖斃名將第319章 祭拜聖山第397章 陣前斬將第386章 四州舉義第584章 東宮失竊請假第413章 汾陰薛氏第623章 再往邙山第249章 孝悌崔郎第592章 偷渡漢水第583章 宮中餞行第78章 同姓聯結第387章 議論紛紛第324章 書信往來第344章 驅使俘虜第187章 初見藥師第353章 契丹軍隊第105章 取而代之第490章 崔家兄弟第301章 杖斃名將第560章 燕王三辭第471章 援弱抗強第229章 殺人脫身第211章 江南叛亂第352章 漢燕爲盟第450章 苦衷難言第585章 中秋攬月第120章 將士歸心第248章 妄人妄語第348章 奪取遼東第14章 妙容訪親第487章 彥卿爲使(3000)第251章 重義輕財新章在審覈第603章 疑兵之計第393章 暗結將領第62章 裴秀來京第19章 感傷離別(4000)第50章 摯友登門第78章 同姓聯結第271章 視察宮殿第203章 崔澈嫁女第179章 雙姝同名起晚了,下一章在十二點第158章 威望之隆今晚沒有第257章 鉅鹿魏徵第606章 鎮守巴東第235章 誘敵之計第276章 行軍總管第14章 妙容訪親第46章 鋃鐺入獄第221章 夜渡長江第223章 聚兵無錫第528章 兵出隴關第47章 獻策平陳第213章 安排諸事第312章 三部酋長第396章 諸將爭先第205章 儲位之議第269章 後發先至第470章 世子立威第53章 記事參軍第206章 塞外消息第572章 少年慕艾第479章 義成公主(3000)第355章 朝廷忌憚第333章 離間君臣番外發不出來第371章 士族來投第555章 益州長史第109章 狗急跳牆第433章 幼子爲質今天沒有,大家不要等。第511章 忠臣義士第143章 漁陽設伏第105章 取而代之第113章 人中的盧第126章 文士來投第324章 書信往來第297章 姐妹和睦第84章 涼亭桂樹第217章 矛盾爆發第99章 放浪形骸第442章 晉陽宮殿第216章 夜探敵營第302章 五年平遼第319章 祭拜聖山第15章 闔家再聚第542章 重瞳大將第471章 援弱抗強第578章 倉促回京第26章 希望落空第128章 南北之事第327章 故地重遊第543章 鳳縣生變第285章 營州之圍第99章 放浪形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