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營州之圍

第285章 營州之圍

隋軍與奚人騎卒渡過老哈河,一南一北,各自向着自己的目標進發。

直到再也看不見奚人騎兵的影子,劉黑闥這才收回了目光,憤恨道:

“這羣蠻夷,說什麼爲大隋盡忠,分明是要搶奪我們的婦孺、牲畜!”

竇建德聞言,瞥了他一眼,糾正道:

“是契丹的人畜。”

劉黑闥嚷嚷道:

“有燕公掛帥,自然是我們的囊中之物,如今奚人非要摻和進來,可不就是在與我們搶食麼!”

劉黑闥的看法贏得孫安祖等人的附和。

這羣東陽豪傑原本分作兩部分,一部分人在樂平,看管當地莊園,另一部分人則留在安平。

崔澈東出時,派人往樂平報信,將他們喚去薊縣,途經安平時,也把剩餘之人都給帶上了。

竇建德清楚,崔澈故意讓他知曉與奚王阿會魯蘇的真實關係,是把他視爲心腹。

雖然與這羣東陽豪傑情同手足,但竇建德還是守口如瓶,沒有對他們透露半句。

因此,眼見衆人憤憤不平,竇建德沒有再反駁。

但那天夜裡,阿會魯蘇還是給了竇建德巨大的衝擊,那般卑微的態度,彷彿是在拜見中原天子。

竇建德趕緊晃晃腦袋,把這種大逆不道的想法從腦海中驅趕出去。

不過,他望向崔澈的背影,又多了幾分崇敬,就差沒說出那句‘大丈夫當如是!’

與此同時,崔澈正坐在馬背上,與房玄齡繼續商量如何解決北伐突厥時的後勤問題。

出塞作戰一般有兩個難題,一個是容易迷失方向,另一個便是後勤補給。

攻打契丹,有庫莫奚作爲中轉站,無需爲了後勤擔憂。

但都藍可汗遠遁漠北,戰線必然拉得極長。

過去,崔澈遠征都斤山,是與東突厥聯合,有他們的幫助,後勤壓力並不大,但如今既然是孤軍出塞,也不可能指望民夫搬運糧食。

思來想去,還是隻能夠學着遊牧民族,驅趕牛羊,一邊走,一邊吃。

既然如此,襲擊契丹部落,掠奪牲畜,勢在必行。

正在崔澈與阿會魯蘇兵分兩路,直驅契丹的同時,營州總管韋衝還在龍山縣城苦苦支撐。

距離他派人前往幽州求救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但遲遲沒有回信,正當他打算派出第二批信使時,當天夜裡,終於聽人回稟,此前往幽州求援之人抹黑來到城牆下,坐了竹籃回到了城中。

韋衝趕忙召見,可是看到信使苦着一張臉,他的心瞬間就給提了上來。

“總管,不會有援軍了,聖人任命燕公爲行軍總管,統領六州五十鎮的精兵北伐突厥,如今燕公正在薊縣聚兵,幽州還需留人守衛,已經抽調不出更多兵力來支援營州了。”

信使並不知道東突厥遠遁的消息,他想到自己出生入死,跑回幽州救援,卻得了這麼個結果,忍不住哭出聲來。

韋衝得知消息,險些暈厥。

他也知道,不可能要求李景在崔澈帶走幽州主力的情況下,還派兵前來支援。

當初李敏之父李崇時任幽州總管,就是把軍隊全交給了陰壽,去討伐盤踞營州的高寶寧。

自己身邊只留了三千步騎,結果突厥入寇,李崇寡不敵衆,戰死沙場。

韋衝交待信使不可與人透露半句,需得謊稱援軍將至,否則人心騷亂,城池必破。

讓人將信使帶去休息,韋衝頹然坐在廂房。

但也只是片刻的沮喪,他很快就振作起精神。

韋衝從來沒有想過要開城向高句麗、契丹人投降,哪怕沒有援軍,他也要與營州共存亡。

他的忠心並非沒有緣由,一家兄弟六人,有四人先後出任總管,長兄韋世康更是四大總管之一的荊州總管。

楊堅如此恩遇,又怎能不使他拿命來償還。

五十七歲的韋衝早就活夠了本,不懼一死。

他重新披上鎧甲,親臨城牆,激勵將士,與他們並肩作戰。

由於韋衝謊稱援軍將至,營州守軍士氣高漲。

高句麗、契丹人眼看龍山城搖搖欲墜,可就是墜不下來,士氣大受打擊。

然而韋衝卻高興不起來,謊言總有穿幫的一天,若是久久不見援軍抵達,將士們發覺受到欺騙,只怕也就是城破之日。

事實也正如韋衝所預料,營州守軍在他的激勵下,又堅守了十天,但遲遲不見援軍,城中開始生出議論,矛頭直指韋衝,認爲他欺騙衆人,要拉着大家一起死。

眼見於此,韋衝佩劍不離身,不是用來殺敵,而是自盡。

他下定決心,一旦有叛軍作亂,要捉他投降,自己便拔劍自刎。

個人生死是小,但絕不能受辱。

參照力戰而亡的李崇,其子能迎娶樂平公主的女兒,韋衝相信自己的子嗣也能在他殉國後,得到朝廷的善待。

在韋衝聲稱援軍將至的第十五天,任憑韋衝如何強調援軍馬上就來了,但已經沒有人再相信他的話了。

要不是高句麗與契丹連日攻城,疲憊不堪,暫時歇息了幾日,只怕龍山城早就失守了。

當天夜裡,韋衝回到府中,卸去了鎧甲,換上一身嶄新的官服。

他穿戴整齊,坐在大堂,佩劍就放在身畔,這一坐,就是一夜。

翌日清晨,韋衝聽見一連串急促的腳步聲走來,心道:終於來了。

他拔劍出鞘,橫置於脖頸之上,閉上眼睛,正欲自刎,卻聽見總管府長史喊道:

“總管!退了!敵軍退了!”

韋衝趕忙停住了手,他睜開雙眸,正巧與目瞪口呆的長史對上了眼。

長史驚叫道:

“義豐侯你這是作甚!”

他快步衝了過來,奪走韋衝手上的劍,不等他詢問,就被韋衝一雙大手抓住了臂膀。

韋衝雙目圓睜,不敢置信道:

“你說什麼!敵軍退了?!他們怎麼會退!”

長史已經忘了詢問,他激動道:

“退了!真的退了!是燕公!是燕公與奚人行圍魏救趙之策,奔襲契丹人的後方,契丹人趕着回去救援,高句麗人也撤了!”

“怎麼可能!突厥人呢,崔澈他就不怕突厥人襲擊幽州!”

韋衝追問道。

長史笑道:

“都藍可汗聽說燕公掛帥,早就跑去漠北了!”

今天沒有第五章,明天有。

(本章完)

第522章 和親之議第130章 總管外巡可能要多請兩天假第321章 契丹親衛第623章 再往邙山第583章 宮中餞行第123章 巡視灘田第276章 行軍總管第110章 奔襲歷城第30章 貴人相邀第343章 喪師自刎第346章 棄城求援第301章 杖斃名將第247章 塞北來人第356章 以安其心第354章 重逢劉方第459章 汾水之魚第238章 回朝受賞第541章 兵出散關第458章 綁送晉陽第266章 東巡泰山第86章 佳人邀見第208章 表親來投新章在審覈第195章 元宵夜會第586章 以詩明志第81章 皇家尼寺第621章 歪曲事實第599章 荊南將士第530章 難捨慈母第169章 行軍長史第402章 奪取城池第482章 寬赦爲民第578章 倉促回京第323章 仁壽元年第385章 渡河北上第261章 秀外慧中第190章 越府尋人第474章 途經代州第60章 孝子賢孫第165章 崔澈相婿第365章 夫妻同心第123章 巡視灘田第194章 親友重逢第95章 天子賜婚第567章 二郎從軍第323章 仁壽元年第506章 兵臨城下第383章 入主相州第575章 重回幽州第584章 東宮失竊第429章 弒主之人第183章 覬覦遼西(第四更)第155章 可汗殞命第117章 爲民解惑第585章 中秋攬月第96章 名將殞命第302章 五年平遼第55章 徵辟裴矩第319章 祭拜聖山第491章 正旦元會第93章 三線告捷第275章 荊州總管第137章 出鎮幽州第144章 出塞劫掠第483章 發放撫卹第191章 徐門三傑第576章 體驗生活第14章 妙容訪親第215章 重瞳快腿第445章 試探心意第600章 江陵城防第560章 燕王三辭第14章 妙容訪親第472章 出兵準備第587章 下詔南征第110章 奔襲歷城第605章 繼領水軍第245章 奪情與否第268章 蘇威來訪第300章 四貴不存第527章 重逢李淵第584章 東宮失竊第251章 重義輕財第146章 迴歸薊縣第243章 入宮哭訴第139章 范陽盧氏第331章 崔楊聚兵第117章 爲民解惑第308章 造訪東宮第291章 所謂計謀第103章 縣令百吉第12章 少年詠鵝第264章 尚月尼庵第358章 意氣之爭第562章 各方來客第418章 擄人東出第464章 起意南巡第57章 楊廣相求第462章 組建水師
第522章 和親之議第130章 總管外巡可能要多請兩天假第321章 契丹親衛第623章 再往邙山第583章 宮中餞行第123章 巡視灘田第276章 行軍總管第110章 奔襲歷城第30章 貴人相邀第343章 喪師自刎第346章 棄城求援第301章 杖斃名將第247章 塞北來人第356章 以安其心第354章 重逢劉方第459章 汾水之魚第238章 回朝受賞第541章 兵出散關第458章 綁送晉陽第266章 東巡泰山第86章 佳人邀見第208章 表親來投新章在審覈第195章 元宵夜會第586章 以詩明志第81章 皇家尼寺第621章 歪曲事實第599章 荊南將士第530章 難捨慈母第169章 行軍長史第402章 奪取城池第482章 寬赦爲民第578章 倉促回京第323章 仁壽元年第385章 渡河北上第261章 秀外慧中第190章 越府尋人第474章 途經代州第60章 孝子賢孫第165章 崔澈相婿第365章 夫妻同心第123章 巡視灘田第194章 親友重逢第95章 天子賜婚第567章 二郎從軍第323章 仁壽元年第506章 兵臨城下第383章 入主相州第575章 重回幽州第584章 東宮失竊第429章 弒主之人第183章 覬覦遼西(第四更)第155章 可汗殞命第117章 爲民解惑第585章 中秋攬月第96章 名將殞命第302章 五年平遼第55章 徵辟裴矩第319章 祭拜聖山第491章 正旦元會第93章 三線告捷第275章 荊州總管第137章 出鎮幽州第144章 出塞劫掠第483章 發放撫卹第191章 徐門三傑第576章 體驗生活第14章 妙容訪親第215章 重瞳快腿第445章 試探心意第600章 江陵城防第560章 燕王三辭第14章 妙容訪親第472章 出兵準備第587章 下詔南征第110章 奔襲歷城第605章 繼領水軍第245章 奪情與否第268章 蘇威來訪第300章 四貴不存第527章 重逢李淵第584章 東宮失竊第251章 重義輕財第146章 迴歸薊縣第243章 入宮哭訴第139章 范陽盧氏第331章 崔楊聚兵第117章 爲民解惑第308章 造訪東宮第291章 所謂計謀第103章 縣令百吉第12章 少年詠鵝第264章 尚月尼庵第358章 意氣之爭第562章 各方來客第418章 擄人東出第464章 起意南巡第57章 楊廣相求第462章 組建水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