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 疑兵之計

第603章 疑兵之計

張須陀也並非只是敷衍同僚,他在領取高身的當天,就像楊廣請辭,前往九江郡。

當張須陀來到湓城縣時,燕隋兩國水軍正在東赤湖對峙,在此期間,雙方不斷有小規模的水上衝突,總的來說,還是隋朝的江陵水軍佔據了上風。

張須陀密切關注着東赤湖上的消息,由於擔心崔澈聲東擊西,放棄江陵,轉而進攻漢東、九江等地,即使張須陀有心救援江陵,卻也只能駐足觀望。

江陵的局勢目前對於隋朝來說還很樂觀,崔澈止步於東赤湖北岸,並沒有向江陵方面逼近。

他也知道,如果不能重創江陵水軍,取得揚水的控制權,自己就不可能打得下江陵城。

楊廣可以經由內城河,源源不斷的向江陵輸送守軍、糧食。

東赤湖北岸,南陽水軍水寨西側十里,正是隋軍大營所在。

水軍屢遭敗績,連累大營裡燕軍步騎的士氣也受到了影響,更讓他們無所適從的是如今氣候已經進入了梅雨季節。

南下的燕軍大多出自河北、河東,其中還有兩萬契丹皮室軍,他們何曾經歷過梅雨天氣。

接連十餘日,持續性的陰雨綿綿,空氣中瀰漫着發黴的味道,這讓燕軍將士很不適應。

好在崔澈極度重視防疫工作,因此軍中並沒有出現大規模的疫情。

但在水軍無力的情況下,崔澈似乎有了退兵的打算。

又一次水戰過後,周法尚從俘虜口中得知如今燕軍內部正在爲是否退兵而爭執不休,這讓他興奮不已。

周法尚毫不懷疑這個消息的真假,他審問過許多的俘虜,確認了燕軍內部確實是爲去留產生了爭執。

想想也對,如果不能控制揚水,就無法斷絕江陵城與外界的聯繫,即使是拿人命去填,也不一定拿得下城池。

在燕隋兩方水軍數次交手過程中,都是江陵水軍佔據了上風,二者的實力根本不在同一個檔次。

這種情況下,周法尚覺得如果自己是崔澈,也會選擇退回襄陽,多練幾年水軍再來謀取江陵。

周法尚將這一消息派人傳回了江陵城,同時建議張衡伺機襲取長林,斷絕燕軍的後路。

張衡收到消息,立即召集諸將,商議此事,當然,宇文士及作爲齊王楊暕的代表,必須是要列席參與會議的。

對於周法尚襲取燕軍退路的建議,諸將各執一詞,爭吵不休,張衡不得不提議暫時休息片刻,隨即便將慕容三藏與宇文士及喚到了後廂,聽取二人的建議。

慕容三藏沉聲道:

“崔澈此賊,慣用計謀,這所謂的退兵,又何嘗不是崔澈想要誘使我們出城。

“周府君想要斷絕崔澈的退路,老夫反倒更擔心北上的大軍遭遇崔澈的伏擊。

“敢問長史,我軍若在野外與燕賊遭遇,勝算如何。”

張衡聞言沉默不語,雖然不想承認,但如果真的在野外決戰,自己一方沒有半點勝算。

宇文士及見狀,也猜到張衡已經被慕容三藏說動,他並未反駁慕容三藏所言,而是附和道:

“張長史,下官也以爲慕容府君所言有理。

“長史與慕容府君此行的任務是救援江陵,而並非是收復襄陽。

“如今崔澈有退兵之意,這本就是大功一件,又何苦再求全功,非得畢其功於一役。 “一旦中了崔澈的埋伏,且不說退敵之功化爲泡影,江陵城內也將人心動搖。”

張衡、慕容三藏望着年輕的宇文士及,深感其所言頗有道理。

最終在宇文士及與慕容三藏的支持下,張衡在軍議上否定了周法尚襲擊長林,斷敵後路的提議。

而宇文士及經過此事,也徹底得到了張衡與慕容三藏的認可。

當天夜裡,宇文士及的心腹便出現在了燕軍大營,爲崔澈送上了周法尚認爲燕軍將要退走,提議襲取長林,卻遭張衡拒絕的消息。

對此,崔澈既是高興,又頗爲遺憾。

遺憾之處在於,他根本就不怕江陵守軍進攻長林,自己在長林縣留下了數千府兵,又有竇建德率領兩萬步騎坐鎮紫陵,隨時可以支援,對方根本就打不下長林縣城。

反倒是江陵守軍出城,自己可以調集兵馬,將他們殲滅,藉此削減城內守軍數量。

而高興則是因爲周法尚認定自己將要退兵,必然放鬆戒備,這也是崔澈一直等待的機會。

崔澈特意詢問了來人,隋軍水寨的佈防可有變化,來人信誓旦旦的表示張衡、周法尚都並未對水寨佈防做出調整。

得到了肯定的答覆,崔澈終於決定,立即發兵。

只不過這一次崔澈並沒有親自率軍出擊,而是以重瞳大將魚俱羅爲主將,徐世𪟝爲其副將,率領三萬步騎趁黑出營,繞道向東,夜渡揚水,來到東赤湖南岸。

而他自己則率領七萬步騎在大營做出要趁夜撤離的假象,以吸引周法尚的注意力。

果不其然,周法尚在得知燕軍正在拔營,可能要連夜撤離,他絲毫不懷疑這是崔澈的疑兵之計,隨即向北岸派去了大量的斥候,監視燕軍的動向。

而水寨身處的東赤湖南岸卻成了燈下黑,周法尚並不知道,有三萬步騎正沿着東赤湖的南岸,向着江陵水軍的水寨進發。

周法尚完全沒有料想到燕軍會來攻打東赤湖的南岸水寨。

畢竟在他看來,燕軍不清楚水寨的佈局,在夜裡來攻,困難重重。

同時,一旦不能得逞,渡江南下的燕軍來的容易,想走卻難了。

南陽水軍並非江陵水軍的對手,江陵水軍可以輕易封鎖漢水,讓他們無法回到北岸。

如果南下的燕軍多了,北岸空虛,營寨有被隋軍攻破的可能,屆時只要隋軍燒燬物資,燕軍將會潰敗。

而南下的燕軍少了,在不清楚水寨虛實的情況下,也起不到多少的作用。

但周法尚並不清楚,隋軍的水寨情況早已被崔澈所掌握,自然也清楚隋軍的水寨防禦的薄弱之處。

之所以等到今天,便是通過一場場南陽水軍的小敗,讓周法尚掉以輕心,從而深信自己準備退兵,而被東赤湖北岸吸引注意力,完全忽視來自南岸的威脅。

出了點事,今晚請個假。

(本章完)

第95章 天子賜婚第385章 渡河北上第567章 二郎從軍好消息與壞消息第146章 迴歸薊縣第128章 南北之事更新要晚一點第132章 131大索貌閱第102章 精騎迎主新章在審覈可能要多請兩天假第209章 市店之爭第333章 離間君臣第371章 士族來投第205章 儲位之議第491章 正旦元會第412章 遷都與否第474章 途經代州第367章 僞造書信今晚沒有,大家不要等第61章 恢復舊姓第418章 擄人東出番外發不出來第390章 昭烈之事第585章 中秋攬月第317章 不問前罪第543章 鳳縣生變第163章 兒女之事第53章 記事參軍第516章 李淵嫁女第278章 入宮辭行第85章 相士納賄第48章 崔郎可友第198章 計劃出巡(第六更)第231章 突破浙江第247章 塞北來人第441章 重設商稅第174章 博陵三崔新章在審覈還要晚一點第218章 兄弟重逢第313章 西遼河畔第314章 與敵僵持第266章 東巡泰山第372章 舉兵南下第254章 生計困難第247章 塞北來人第133章 光州刺史第376章 三路出擊第373章 何處爲先第83章 太子設宴第187章 初見藥師第359章 相約同行第179章 雙姝同名第214章 天子之怒第127章 入幕之賓第477章 再生一計(4000)第350章 全據遼東第542章 重瞳大將第60章 孝子賢孫第518章 壯志滿懷第498章 好心錯事第30章 貴人相邀第239章 再遇蘭陵第418章 擄人東出第596章 封鎖江面第174章 博陵三崔第170章 都藍來訪第351章 漢王來使第457章 徹查案件第215章 重瞳快腿第292章 破敵之計第9章 巡視田宅第439章 新君登基第563章 大燕開國第312章 三部酋長第578章 倉促回京第474章 途經代州第94章 突厥分裂第79章 戰事再起第24章 爲報君恩第132章 131大索貌閱第75章 雕版印刷第308章 造訪東宮第330章 騎卒張楨第290章 揣測心思(第五更)第333章 離間君臣第119章 接風洗塵第390章 昭烈之事第443章 三省六部第606章 鎮守巴東請假第299章 遼東之敗第237章 崔澈歸朝第414章 聯姻薛氏第161章 刎頸之交第464章 起意南巡第223章 聚兵無錫第523章 其人性情
第95章 天子賜婚第385章 渡河北上第567章 二郎從軍好消息與壞消息第146章 迴歸薊縣第128章 南北之事更新要晚一點第132章 131大索貌閱第102章 精騎迎主新章在審覈可能要多請兩天假第209章 市店之爭第333章 離間君臣第371章 士族來投第205章 儲位之議第491章 正旦元會第412章 遷都與否第474章 途經代州第367章 僞造書信今晚沒有,大家不要等第61章 恢復舊姓第418章 擄人東出番外發不出來第390章 昭烈之事第585章 中秋攬月第317章 不問前罪第543章 鳳縣生變第163章 兒女之事第53章 記事參軍第516章 李淵嫁女第278章 入宮辭行第85章 相士納賄第48章 崔郎可友第198章 計劃出巡(第六更)第231章 突破浙江第247章 塞北來人第441章 重設商稅第174章 博陵三崔新章在審覈還要晚一點第218章 兄弟重逢第313章 西遼河畔第314章 與敵僵持第266章 東巡泰山第372章 舉兵南下第254章 生計困難第247章 塞北來人第133章 光州刺史第376章 三路出擊第373章 何處爲先第83章 太子設宴第187章 初見藥師第359章 相約同行第179章 雙姝同名第214章 天子之怒第127章 入幕之賓第477章 再生一計(4000)第350章 全據遼東第542章 重瞳大將第60章 孝子賢孫第518章 壯志滿懷第498章 好心錯事第30章 貴人相邀第239章 再遇蘭陵第418章 擄人東出第596章 封鎖江面第174章 博陵三崔第170章 都藍來訪第351章 漢王來使第457章 徹查案件第215章 重瞳快腿第292章 破敵之計第9章 巡視田宅第439章 新君登基第563章 大燕開國第312章 三部酋長第578章 倉促回京第474章 途經代州第94章 突厥分裂第79章 戰事再起第24章 爲報君恩第132章 131大索貌閱第75章 雕版印刷第308章 造訪東宮第330章 騎卒張楨第290章 揣測心思(第五更)第333章 離間君臣第119章 接風洗塵第390章 昭烈之事第443章 三省六部第606章 鎮守巴東請假第299章 遼東之敗第237章 崔澈歸朝第414章 聯姻薛氏第161章 刎頸之交第464章 起意南巡第223章 聚兵無錫第523章 其人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