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重瞳大將

第542章 重瞳大將

鳳縣素有秦蜀咽喉、漢北鎖鑰之稱,是通往漢川郡的門戶。

鎮守此地的將領,崔澈倒不陌生,便是重瞳大將魚俱羅。

十八年前,江南五教叛亂,崔澈以晉王楊廣元帥府長史一職,領兵平定叛亂,魚俱羅與史萬歲、麥鐵杖等人同在崔澈帳下效力。

只不過當時崔澈更看重被他一手提拔起來的麥鐵杖。

好在平定五教叛亂,名義上的主帥是時任揚州總管的晉王楊廣。

楊廣在戰爭前期全程隨軍,而魚俱羅在戰後也與崔澈沒有了往來。

因此,在崔澈起兵以後,魚俱羅並未被視作崔澈一黨,遭受牽連。

但這些年魚俱羅的日子過得並不舒心。

他目有重瞳,這在古人眼中,這是帝王之相,故而受到楊廣的猜忌。

崔澈是清楚楊廣對魚俱羅看法的,當初在江南時,楊廣就對崔澈表達過對魚俱羅那一雙重瞳的厭惡。

故而,崔澈也並不相信魚俱羅真的會對楊廣死心塌地,尤其是他的弟弟,曾是楊廣藩邸舊人的魚贊已經畏罪自盡的情況下。

魚贊並非含冤而死,怪不得楊廣,此人生性殘暴,虐待部下,稍有不如意,便是用竹籤將人的眼睛刺瞎,割掉他人的舌頭,楊廣不忍殺他,便許其自盡。

但魚贊之死,對於楊廣、魚俱羅之間關係的影響顯而易見。

此番兵臨城下,崔澈並不急於攻城,而是派遣信使入城,邀請魚俱羅在城下會晤,二人各帶十名騎從。

聽過信使轉述,魚俱羅驚疑道:

“什麼!崔逆邀我出城一見?”

信使連連點頭,魚俱羅身高八尺,聲音洪亮,在配上他那一對重瞳,也的確懾人。

被宇文述派來名義上是協助,實則是監視的副將趕忙勸說道:

“將軍,崔逆此人慣會操弄人心,此次邀請將軍出城,定然不懷好意,將軍不可中其奸計。”

當初魚俱羅作爲隨軍將領,可是親眼目睹了崔澈是如何玩弄五教亂軍,哪需要副將提醒。

魚俱羅讓人先將信使帶了下去,對副將道:

“我知道崔逆此番邀我出城,必然是想要勸降我,我若是置之不理,敢問能否守住鳳縣?”

副將訝然道:

“莫非將軍你是要屈服於燕人!”

說着,手已經往腰間放,然而不等副將摸刀,魚俱羅卻搖頭道:

“我是想假借明天與崔逆會晤之時,暴起發難,將其擄回城中,若是不能生擒,亦當爲聖人誅除國賊。

“崔逆一死,其子年輕,主少國疑,關東必然生亂,屆時,聖人北伐,必能平定叛亂。”

副將仔細一琢磨,越發覺得魚俱羅所言有理,畢竟魚俱羅以驍勇著稱,也不是沒有機會能夠擒殺崔澈。

二人議定,魚俱羅便將信使喚來,讓他回去像崔澈報信,黃昏之時,二人在城外的空曠處見面。

崔澈收到回信之後,還是存了一份小心。

魚俱羅曾作爲他的先鋒大將,崔澈自然清楚此人是何等的勇猛。

因此,他點了十名騎從,分別是秦瓊、程咬金、蘇定方、沈光、尉遲敬德、黃君漢、竇建德、劉黑闥、李孝恭、大賀盡忠。

黃昏時分,崔澈帶了十人前往與魚俱羅約定的會面處。

由於魚俱羅特意挑選的空曠處,同時兩人都有兵馬在後接應,故而誰也不用擔心對方設下伏兵。

魚俱羅並沒有讓崔澈久等,很快他就帶着十名騎從趕了過來。

一瞧見護衛着崔澈的十名魁梧壯漢,以及他們所身穿的甲冑,哪怕此前從未見過,魚俱羅也清楚這些人必定是崔澈軍中的悍將。

正當魚俱羅暗歎崔澈謹慎之際,便聽崔澈朗聲笑道:

“魚將軍,十八年不見,可還認得崔某。”

魚俱羅不再前進,他勒住繮繩,說道:

“我如今也不知道該如何稱呼你,若是敘舊,魚某以爲大可不必,有什麼話,儘管直言便是。”

崔澈無奈搖頭:

“魚將軍還是這樣的直爽性子,可是你這樣耿直的人,爲何卻要巴結權貴,毀了自己的名聲。”

崔澈言語中並無嘲諷之意,反而面帶遺憾,似乎在爲魚俱羅惋惜。

魚俱羅臉色一暗,崔澈這句話,實實在在戳到了他的痛處。

在其弟魚贊死後,魚俱羅深知自己因爲這雙重瞳,不受楊廣所喜,但也沒辦法挖掉這雙眼珠子。

只能想盡辦法討好楊廣,一次往大興入朝述職,帶回不少珍稀之物,想要獻給楊廣。

楊廣不受,魚俱羅便轉贈京中權貴,希望他們能爲自己在楊廣面前美言幾句。

然而楊廣認爲他是以大將身份結交朝臣,將魚俱羅免職。

要不是中原大戰時,楊義臣、段文振、於仲文等名將先後戰死,朝中無人可用。

魚俱羅又有高熲舉薦作保,如今也不可能重新被朝廷起用,擔任河池郡太守。

“今日邀我出城若是隻爲挑撥離間,大可不必費心。”

魚俱羅冷哼道。

崔澈笑了笑轉而說起了另一件事:

“魚將軍可還記得‘李氏當興’一說?

“僅僅是一句讖言,便害了高祖欽點的大隋第一功臣(李穆)全族的性命,又何況是將軍生有一雙重瞳。

“孤與楊廣自小相交,深知其人迷信讖緯之學,必會對將軍不利。

“天下之大,能容將軍者,唯孤而已,將軍何去何從,還請三思。”

魚俱羅臉色驟變,他大喝一聲:

“休要挑撥離間!”

說着,便領了十名騎從,策馬向崔澈殺來。

護衛崔澈的十名將領,毫不示弱拍馬迎上。

可魚俱羅只是與秦瓊等人剛一交手,還未分勝負,便不再戀戰,立即撥轉馬頭,向後退走。

秦瓊等人追了一小段路,見魚俱羅逃回陣中與副將匯合,領軍退回城中,只得抱憾而歸。

然而崔澈卻沒有惱怒之色,他此前望着魚俱羅倉惶撤走的背影,臉上就浮現起了一絲意味不明的笑容。

對於魚俱羅的想法,崔澈已經有所猜測。

如果魚俱羅真的想要襲殺自己,又怎麼會在來時,主動勒住繮繩,在與他還有一小段距離時,止步不前。

今天沒有了,明天四更

(本章完)

第153章 揮師西進第570章 崔澈教孫第425章 屯駐邙山第160章 班師歸國第239章 再遇蘭陵第335章 奪取小城第200章 楊崔之會第18章 崔家兒拳第44章 提攜後進第13章 辭親遠行第253章 徐門新人第576章 體驗生活第312章 三部酋長第307章 接任宗主第92章 可汗夜遁第330章 騎卒張楨第137章 出鎮幽州第158章 威望之隆第500章 徐姓少年第319章 祭拜聖山第579章 天竺夫人第434章 東線戰起第287章 二度出塞第269章 後發先至第248章 妄人妄語第185章 兒女親家第427章 搜尋蹤跡第234章 稍作休整第523章 其人性情第432章 洛陽易幟第115章 重返青州第480章 避暑王宮(3000)第72章 誇大成果第390章 昭烈之事第407章 夜間營嘯第139章 范陽盧氏第505章 渡河西進第49章 婚姻之言第427章 搜尋蹤跡第398章 激敵出戰第376章 三路出擊第267章 兼祧之論第350章 全據遼東第550章 亂軍之際第425章 屯駐邙山第230章 連取湖杭第333章 離間君臣第438章 回師晉陽第600章 江陵城防第556章 洛陽宮室第274章 越府相親第19章 感傷離別(4000)第439章 新君登基第49章 婚姻之言第173章 大戰開啓第202章 田螺姑娘今晚沒有第357章 咬金投軍第556章 洛陽宮室第443章 三省六部第259章 打聽消息第371章 士族來投第102章 精騎迎主第333章 離間君臣第204章 舊人之心第168章 誰可爲帥第619章 下詔止戰第448章 走漏消息第398章 激敵出戰第536章 大興城陷第31章 憾失姻緣第356章 以安其心第340章 改變想法第64章 再別長安第590章 襲取武當第495章 燕王納妾第235章 誘敵之計第364章 兩封文書第339章 入城爲使第399章 孰輕孰重第279章 突厥來使第3章 鄴城來人第582章 父子爭執第444章 王府相婿第58章 失意之人第31章 憾失姻緣第280章 心悅誠服抱歉,今天要再請一次假第254章 生計困難第283章 便宜行事第33章 暗中投效第131章 設立義倉第412章 遷都與否第571章 孤城難守第208章 表親來投第372章 舉兵南下第140章 選送貢士第18章 崔家兒拳第592章 偷渡漢水第303章 廢立儲君
第153章 揮師西進第570章 崔澈教孫第425章 屯駐邙山第160章 班師歸國第239章 再遇蘭陵第335章 奪取小城第200章 楊崔之會第18章 崔家兒拳第44章 提攜後進第13章 辭親遠行第253章 徐門新人第576章 體驗生活第312章 三部酋長第307章 接任宗主第92章 可汗夜遁第330章 騎卒張楨第137章 出鎮幽州第158章 威望之隆第500章 徐姓少年第319章 祭拜聖山第579章 天竺夫人第434章 東線戰起第287章 二度出塞第269章 後發先至第248章 妄人妄語第185章 兒女親家第427章 搜尋蹤跡第234章 稍作休整第523章 其人性情第432章 洛陽易幟第115章 重返青州第480章 避暑王宮(3000)第72章 誇大成果第390章 昭烈之事第407章 夜間營嘯第139章 范陽盧氏第505章 渡河西進第49章 婚姻之言第427章 搜尋蹤跡第398章 激敵出戰第376章 三路出擊第267章 兼祧之論第350章 全據遼東第550章 亂軍之際第425章 屯駐邙山第230章 連取湖杭第333章 離間君臣第438章 回師晉陽第600章 江陵城防第556章 洛陽宮室第274章 越府相親第19章 感傷離別(4000)第439章 新君登基第49章 婚姻之言第173章 大戰開啓第202章 田螺姑娘今晚沒有第357章 咬金投軍第556章 洛陽宮室第443章 三省六部第259章 打聽消息第371章 士族來投第102章 精騎迎主第333章 離間君臣第204章 舊人之心第168章 誰可爲帥第619章 下詔止戰第448章 走漏消息第398章 激敵出戰第536章 大興城陷第31章 憾失姻緣第356章 以安其心第340章 改變想法第64章 再別長安第590章 襲取武當第495章 燕王納妾第235章 誘敵之計第364章 兩封文書第339章 入城爲使第399章 孰輕孰重第279章 突厥來使第3章 鄴城來人第582章 父子爭執第444章 王府相婿第58章 失意之人第31章 憾失姻緣第280章 心悅誠服抱歉,今天要再請一次假第254章 生計困難第283章 便宜行事第33章 暗中投效第131章 設立義倉第412章 遷都與否第571章 孤城難守第208章 表親來投第372章 舉兵南下第140章 選送貢士第18章 崔家兒拳第592章 偷渡漢水第303章 廢立儲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