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重義輕財

第251章 重義輕財

崔澈這份豪爽,自然有相應的財力作爲底氣。

首先便是食邑,進位燕國公時,崔澈與賀若弼等人同等待遇,實授食邑三千戶。

楊麗華當年諒解其父,接受樂平公主的冊封,楊堅欣喜之下,更是爲她實授食邑五千戶。

夫婦二人的食邑相加,便是八千戶。

每一戶的租調爲粟三石、絹二丈、棉三兩。

實授八千戶的崔澈夫婦,一年的食邑收入便是24000石粟米、16000丈絹、24000兩棉。

而崔澈此前作爲正三品的兵部尚書,一年的俸祿也才1440石粟米。

除去食邑以外,崔澈更是屢受賞賜,僅平定江南叛亂,就曾兩次受賞。

第一次是討滅高智慧,被授予布絹三千段。

第二次是回朝以後,賜黃金四十斤,絲綢三千段,良馬二百匹,羊二千口,公田百頃。

其中被授予的百頃公田,位於楊麗華的封地,幷州樂平縣(今山西昔陽)。

崔澈已經派遣親信往樂平修建莊園,打理他上萬畝的田地。

博陵莊園五萬畝土地就能供養三千精騎的人馬開銷,樂平莊園每年也是一筆不小的進賬。

崔澈嘴上謙虛,說是頗有家資,但實際上,滿朝文武拋開貪贓所得,一年的進項能與崔澈相比的,也就只有他曾經的生意夥伴,營州總管韋藝。

自那日崔澈召集七房族老之後,一場博陵崔氏內部的脫貧運動隨即展開。

崔澈並不直接將錢財交給貧困的庶出子弟,而是聯合七房族老,爲他們租賃店鋪,置辦營生。

努力經營,使得生意興旺,發家致富,崔澈分文不取;

無心打理,使得店面蕭條,崔澈仁至義盡,也不會助他二次創業。

博陵崔氏之中,真正貧苦之人終究是少部分,崔澈拿出來的家中浮財,也只是耗去了部分,仍然剩下不少。

崔澈於是不再侷限於宗族之內,只是他沒有能力幫助整個定州的窮苦百姓脫貧。

只能分出一些接濟貧苦,又拿出部分組織開挖溝渠,再剩餘的,便全都用來資助天資聰穎,有志於學的貧苦少年。

在恪守孝道之外,崔澈重義輕財的名聲也廣爲定州之人傳頌,人稱小孟嘗,賽專諸,孝義美崔郎。

就在崔澈一心一意要做好人好事的時候,大興城中又起了風波。

事情的起因是一場朝堂上關於音樂的辯論。

音樂是貴族禮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纔有禮樂制度這一說。

楊堅很重視音樂,在平陳以後,還命吏部尚書牛弘帶領許善心、姚察、虞世基等人蔘定雅樂。

國子博士,當代大儒何妥與尚書右僕射蘇威的關係向來不睦。

隋朝剛剛建立的時候,楊堅與親信們談論《孝經》,蘇威進言:

‘先父常常告誡我,只要通讀《孝經》,就足以立身治國,不必多學!’

半部論語治天下的北宋趙普對此直呼內行。

然而何妥卻跳出來,彈劾蘇威:

‘蘇威所學,必然不只是一部《孝經》。

‘如果他父親真的說過這句話,證明他沒有聽從父巡,便是不孝!

‘如果他父親沒有說過這番話,證明他欺騙至尊,即爲不忠!’

被何妥在御前直言他不孝、不忠,如果說李德林是蘇威的政敵,那麼何妥就是蘇威的仇寇。

開皇十二年(公元592年)六月下旬。

任職太常寺的蘇威之子蘇夔參與商定音律,與父親的仇敵何妥共事,二人各有主張,互不相讓,最終鬧到了御前。

楊堅對此也很爲難,便讓朝臣表決,結果大臣們看在蘇夔之父蘇威的面子上,盡皆支持蘇夔,於是楊堅轉而採用了蘇夔的提議。

蘇夔時年十六歲。

何妥回到家中氣憤不已,他八歲就進了南樑的國子學讀書,論學問,不敢說天下無人能出其右,但也是當代數一數二的大儒。

他與妻子惱怒道:

“我當了四十年的國子博士,鑽研了一輩子的禮樂,現在反倒不如一個乳臭未乾的小兒!”

何妥越想越氣。

他倒沒有派出刺客,孔穎達的遭遇並沒有普遍性。

但何妥反手就是一封彈章,彈劾蘇夔之父,尚書右僕射蘇威和禮部尚書盧愷、尚書右丞王弘、吏部司侍郎薛道衡、考功司侍郎李同和等人結黨營私。

聲稱尚書省之人稱呼尚書右丞王弘爲世子,稱呼李同和爲叔父,二人便是蘇威的兒子與兄弟。

又告發蘇威以不正當手段爲堂弟蘇徹、蘇肅謀求官職等幾項罪行。

楊堅見到這封彈劾奏疏,氣得雙手發抖,蘇威爲親族謀官,雖然不法,但也不至於讓楊堅生這麼大的氣。

關鍵還在於結黨營私,王弘是尚書省的世子,那蘇威又是什麼?尚書省的王!

尚書省總領庶務,下轄六部,是國家的施政機構。

這朝廷,如今是姓楊,還是姓蘇!

此事無疑觸及楊堅的逆鱗,他當即命令蜀王楊秀、上柱國虞慶則等人負責調查此事。

當然了,這事與劉昶案性質不同,蘇威並未有謀逆之舉,無需先抓再審。

但經過楊秀與虞慶則的審查,此事基本屬實,楊堅出離憤怒。

過往蘇威在他眼中是個什麼形象。

那是在楊堅先後平定三方總管之亂,已經穩定了時局,想要叫上他謀朝篡位,蘇威都要嚇得丟官棄職,逃回鄉下隱居的老實人。

楊堅感覺受到了矇騙,處罰很快下達。

七月初一,蘇威被革去官爵,包括尚書右僕射、邳國公,只保留開府儀同三司的虛職,回家閒居。

其同黨,如禮部尚書盧愷也除名爲民,此次朋黨之禍,受牽連的知名人物多大上百人。

大隋安祿山,孝義美崔郎雖然與蘇威私交甚篤,但在公務上,近幾年,尤其是崔澈被蘇威之子蘇夔冒犯以後,二人幾乎沒有什麼往來。

並不存在蘇威提議的,崔澈便會贊同;崔澈主張的,蘇威就會擁護。

故而崔澈得以置身事外。

當然,無論是蜀王楊秀,還是虞慶則,二人都沒想過要把崔澈牽扯進來。

不看僧面看佛面,晉王楊廣的面子不好使的話,不還是有樂平公主楊麗華麼。

誰不知道宮中二位聖人,最看重這一對兒女。

(本章完)

第528章 兵出隴關第278章 入宮辭行第241章 滕王之死第575章 重回幽州第368章 仁壽宮變第21章 稚子擇師第469章 長遠之計第306章 雙喜臨門第259章 打聽消息第525章 分兵之議第178章 燕公崔澈第125章 禮輕意重第97章 結髮夫妻第70章 擊鼓鳴冤第46章 鋃鐺入獄第163章 兒女之事第128章 南北之事第288章 仙娥河畔第463章 重定租調第317章 不問前罪第61章 恢復舊姓第403章 屯兵嶺下第383章 入主相州第508章 巨石轟擊第458章 綁送晉陽第207章 意在江南第404章 消耗矢石第36章 天元駕崩第312章 三部酋長第38章 大戰將起第340章 改變想法第302章 五年平遼第365章 夫妻同心第462章 組建水師第387章 議論紛紛第562章 各方來客第563章 大燕開國第170章 都藍來訪第510章 軍民譁變第620章 爭相獻媚第101章 青州總管第317章 不問前罪第393章 暗結將領第77章 南陳奪嫡第517章 心存死志(516章新婚之夜正在審覈)第418章 擄人東出第123章 巡視灘田第258章 崔澈助學第478章 功過相抵(4000)第267章 兼祧之論第508章 巨石轟擊第21章 稚子擇師第603章 疑兵之計第156章 重整旗鼓第500章 徐姓少年第351章 漢王來使第122章 均分其利第103章 縣令百吉第344章 驅使俘虜第517章 心存死志(516章新婚之夜正在審覈)第471章 援弱抗強第352章 漢燕爲盟第311章 香火兄弟第186章 吏部牛弘第257章 鉅鹿魏徵第36章 天元駕崩番外發不出來第352章 漢燕爲盟第83章 太子設宴第457章 徹查案件第470章 世子立威第129章 初爲人父第28章 雄主崩殂第201章 初訪李府第145章 舊地重遊第191章 徐門三傑第598章 南郡太守第387章 議論紛紛第408章 豆盧皇后第359章 相約同行第21章 稚子擇師第467章 謀身之法第292章 破敵之計第178章 燕公崔澈第320章 贖買婦孺第329章 託付家事第270章 行宮落成第331章 崔楊聚兵第212章 行軍長史第13章 辭親遠行第609章 假戲真做第139章 范陽盧氏第80章 前線覓功第371章 士族來投第347章 變故突發第224章 兵分三路第134章 高家父子第465章 越府報喪第337章 平壤婦人(水)第494章 含飴弄孫
第528章 兵出隴關第278章 入宮辭行第241章 滕王之死第575章 重回幽州第368章 仁壽宮變第21章 稚子擇師第469章 長遠之計第306章 雙喜臨門第259章 打聽消息第525章 分兵之議第178章 燕公崔澈第125章 禮輕意重第97章 結髮夫妻第70章 擊鼓鳴冤第46章 鋃鐺入獄第163章 兒女之事第128章 南北之事第288章 仙娥河畔第463章 重定租調第317章 不問前罪第61章 恢復舊姓第403章 屯兵嶺下第383章 入主相州第508章 巨石轟擊第458章 綁送晉陽第207章 意在江南第404章 消耗矢石第36章 天元駕崩第312章 三部酋長第38章 大戰將起第340章 改變想法第302章 五年平遼第365章 夫妻同心第462章 組建水師第387章 議論紛紛第562章 各方來客第563章 大燕開國第170章 都藍來訪第510章 軍民譁變第620章 爭相獻媚第101章 青州總管第317章 不問前罪第393章 暗結將領第77章 南陳奪嫡第517章 心存死志(516章新婚之夜正在審覈)第418章 擄人東出第123章 巡視灘田第258章 崔澈助學第478章 功過相抵(4000)第267章 兼祧之論第508章 巨石轟擊第21章 稚子擇師第603章 疑兵之計第156章 重整旗鼓第500章 徐姓少年第351章 漢王來使第122章 均分其利第103章 縣令百吉第344章 驅使俘虜第517章 心存死志(516章新婚之夜正在審覈)第471章 援弱抗強第352章 漢燕爲盟第311章 香火兄弟第186章 吏部牛弘第257章 鉅鹿魏徵第36章 天元駕崩番外發不出來第352章 漢燕爲盟第83章 太子設宴第457章 徹查案件第470章 世子立威第129章 初爲人父第28章 雄主崩殂第201章 初訪李府第145章 舊地重遊第191章 徐門三傑第598章 南郡太守第387章 議論紛紛第408章 豆盧皇后第359章 相約同行第21章 稚子擇師第467章 謀身之法第292章 破敵之計第178章 燕公崔澈第320章 贖買婦孺第329章 託付家事第270章 行宮落成第331章 崔楊聚兵第212章 行軍長史第13章 辭親遠行第609章 假戲真做第139章 范陽盧氏第80章 前線覓功第371章 士族來投第347章 變故突發第224章 兵分三路第134章 高家父子第465章 越府報喪第337章 平壤婦人(水)第494章 含飴弄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