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晉陽宮殿

第442章 晉陽宮殿

晉陽宮始建於東魏孝靜帝武定三年,由渤海王高歡所築,是東魏權臣高歡、高澄父子在晉陽的王宮所在,也是北齊歷代君主的行宮。

開皇九年,楊廣伐陳得勝而歸後,復爲幷州總管,曾擴建晉陽宮,爲其修築起一道周長八里、高達四丈的宮牆。

此後,晉陽宮歷經秦王楊俊、漢王楊諒的修繕,不敢稱富麗堂皇,但也沒有老舊之感。

只是朝會之所,卻不在晉陽宮內,而在大明城中。

晉陽由四座城池組成,一曰西城,一曰新城,一曰倉城,一曰大明城。

西城是在西晉末年,由幷州刺史劉琨增築,周長二十七裡,因地處汾水以西,故稱西城。

新城便是指的晉陽宮,楊廣擴建晉陽宮後,稱其爲宮城,後由楊堅改名新城。

倉城則是在開皇十六年,由秦王楊俊所建,東城牆與新城西城牆相連。

而大明城便是指古晉陽城,春秋時期,趙氏家臣董安於主持修築,後因北齊後主高緯在此興建大明殿得名。

大明殿富麗堂皇,氣派森嚴,甚得高緯的歡心,曾爲此下詔大赦天下,文武百官進二級,免除太原郡百姓一年租稅。

此後又以大明殿爲基,興建大明宮,又在此起十二院,壯麗遠勝當時的鄴城宮殿。

大明宮與晉陽宮皆在汾水以西,說是兩座宮殿,但也緊密相連。

楊顥即位後,崔澈使其移居大明宮。

楊諒遺留下來的妃嬪,則被崔澈盡數安置在晉陽宮中,也包括了太后豆盧氏。

而崔澈則以晉陽宮前殿爲相國府,平日處理國事太晚,便會在偏殿的廂房歇息,夜宿晉陽宮中。

爲了參與今日的朝會,崔澈由晉陽宮趕赴大明宮,這大明宮內雕樑畫棟,巍峨的大殿,更是氣勢恢宏。

這讓崔澈不得不感慨,如此大興土木,也難怪在大明宮落成的同一年,北齊就被北周滅亡。

大明殿外,守衛森嚴,又高且長的臺階兩旁,盡是披甲執銳的禁軍。

早在崔澈入主晉陽之時,就已經將楊諒以前的王府衛隊盡數遣散,如今這些禁軍,自然都是崔澈的嫡系部隊。

無論是晉陽宮,還是大明宮,皆由崔澈從河北帶來的戰兵宿衛。

崔澈走向大明殿,沿途所過,禁軍們無不單膝跪地,俯首向他請安。

如今早就過了朝會開始的時間,殿內羣臣都已經恭候多時,始終等不見崔澈,有些耐不住性子的大臣難免低聲耳語,一時間嗡嗡之聲大作。

但隨着殿外禁軍們此起彼伏地向崔澈請安,呼喊聲傳入殿內,衆人也心知:崔相國終於來了。

一時間,殿內寂靜無聲。

崔澈出現在殿門處,他不緊不慢地脫下鞋子,

隨着殿外響起禁軍們此起彼伏地呼喊聲,衆人也心知,崔相國要來了。

殿外的禮官大喊一聲:

“相國到!”

文武百官無不自正衣冠,直背而坐。

宋朝以前,君臣是坐着議事。

到了宋代,百官卻要站着。

等清朝的時候,連跪,也有個門檻。

崔澈半點也沒有遲到的覺悟,他不緊不慢地在殿外脫下鞋子,這才緩緩步入殿中。

來到百官的最前列,崔澈並未急於坐下,而是向小皇帝請罪道:

“啓稟陛下,微臣昨夜忙於國事,今日耽誤了朝會的時辰,還請陛下治罪。”

崔澈請罪的同時,也有許多他的心腹在留心觀察文武百官們的神情,但凡神色有異,則會記在心中,在退朝後,將那人告知崔澈,也能借此分辨一部分不滿自己的官員。

小皇帝不知崔澈昨夜究竟在忙些什麼國事,但早有人教導他該如何應答,只見楊顥擡手道:

“相父切莫如此,朕年少無知,全靠相父爲朕處置國事,朕又怎能爲此責怪相父,還請相父入座。”

崔澈躬身一禮,朗聲道:

“臣謝陛下寬宥。”

在崔澈入座後,也終於開始了楊顥登基以來的第一場正式朝議,也是今年的最後一場朝議,明天開始,便要到了元日長假。

第一項議題,自然便是崔澈所奏,請求重開商稅。

如今國庫空虛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再不想辦法開源,只怕崔澈就要學着楊堅當年的做法,一邊給官員們降工資,一邊裁撤官員數量。

魏徵此前就曾說過,只要不觸動士族的政治特權,只是收繳百分之二的過稅與百分之三的住稅,他們絕不會反對此事。

畢竟隨着崔澈一手扶持起了東隋政權,河北士族又重新收穫了東魏、北齊時的政治特權,不比再受關隴勳貴們的排擠,也自然不會爲了百分之五的商稅與崔澈翻臉。

朝堂百官紛紛響應崔澈所請。

既然羣臣不反對,重立商稅便算是通過了,按理說楊顥就該批閱用印。

只不過崔澈昨夜上奏之前,他就已經代替楊顥批閱過了自己的奏章,崔澈在奏疏上用硃筆寫道:

‘相父所言有理,着有司處置。’

也就是開設商稅牽連甚廣,過去一些詔令,都是崔澈在晉陽宮中前腳寫下奏疏,後腳御筆硃批,他是一點累都不讓楊顥去受。

第二項議題則是楊諒的諡號與廟號,如今不是兩漢,廟號已經爛大街了,帝王幾乎人手一個。

楊諒雖說打了敗仗,淪爲傀儡,但他首舉義旗,崔澈也必須給他送上一個廟號,至於諡號,更得是美諡。

羣臣討論一番,最終由崔澈拍板,爲楊諒定廟號爲世宗。

世,指世系發生轉移,由楊勇一脈,轉到了楊諒一脈。

至於爲何是世宗而非世祖,是因爲祖字,指開疆擴土,建國之君。

西隋、東隋都標榜自己是隋朝正統,楊諒自然不能算作建國之君,他也不曾開疆擴土,便只能冠以世宗的廟號。

而原時空中,楊廣廟號世祖,便是他有開疆擴土之功,只不過這份邊功,卻葬送了整個王朝。

至於楊諒的諡號,則取一個明字,爲東隋世宗明皇帝。

奉若天道曰明;遏惡揚善曰明。

這裡所言遏惡揚善,便是指聲討楊廣弒父。

(本章完)

請假第20章 抵達長安第432章 洛陽易幟第431章 金墉之戰(二)第505章 渡河西進第168章 誰可爲帥第396章 諸將爭先第301章 杖斃名將第37章 共誅國賊第442章 晉陽宮殿第527章 重逢李淵第223章 聚兵無錫第332章 心懷憂慮第405章 高壁鏖戰第412章 遷都與否第106章 少年秦瓊第607章 天時地利第108章 蘇威問案第98章 新婦奉茶第287章 二度出塞第266章 東巡泰山第467章 謀身之法第30章 貴人相邀第568章 天子心意第395章 偵查敵情第389章 全據河北第402章 奪取城池第59章 爲友尚義第534章 議和班師第308章 造訪東宮第328章 巧遇小陳第485章 廢除酷法(3000)第172章 南下襄陽第334章 調兵遣將第92章 可汗夜遁第236章 平定叛亂第57章 楊廣相求第340章 改變想法第310章 各方來使第205章 儲位之議第539章 李淵爲將第332章 心懷憂慮第276章 行軍總管第117章 爲民解惑第133章 光州刺史第262章 母子離別第88章 私兵國有第382章 鄴城之戰第10章 少年出遊第409章 賣主求榮第16章 德彝同行請假一天第87章 姻緣已定第437章 天子崩殂第511章 忠臣義士第285章 營州之圍第155章 可汗殞命第50章 摯友登門第93章 三線告捷第588章 兵發南陽第320章 贖買婦孺第610章 約定舉義第165章 崔澈相婿還要晚一點第66章 深夜來客第47章 獻策平陳第49章 婚姻之言下一章在凌晨兩點前第71章 一喜一憂第118章 選拔鹽兵第390章 昭烈之事第53章 記事參軍第480章 避暑王宮(3000)第335章 奪取小城第98章 新婦奉茶第381章 兩軍列陣第72章 誇大成果第263章 建造行宮第512章 勸降忠臣第294章 內外之爭第466章 鋪張浪費第492章 入府慰問第230章 連取湖杭第580章 不顧西域第30章 貴人相邀第94章 突厥分裂第244章 祖母病故第371章 士族來投新章在審覈第27章 胭脂鋪子第424章 虛虛實實第10章 少年出遊第277章 恩同父子第477章 再生一計(4000)第450章 苦衷難言第339章 入城爲使第294章 內外之爭第141章 劉焯師徒第317章 不問前罪第328章 巧遇小陳
請假第20章 抵達長安第432章 洛陽易幟第431章 金墉之戰(二)第505章 渡河西進第168章 誰可爲帥第396章 諸將爭先第301章 杖斃名將第37章 共誅國賊第442章 晉陽宮殿第527章 重逢李淵第223章 聚兵無錫第332章 心懷憂慮第405章 高壁鏖戰第412章 遷都與否第106章 少年秦瓊第607章 天時地利第108章 蘇威問案第98章 新婦奉茶第287章 二度出塞第266章 東巡泰山第467章 謀身之法第30章 貴人相邀第568章 天子心意第395章 偵查敵情第389章 全據河北第402章 奪取城池第59章 爲友尚義第534章 議和班師第308章 造訪東宮第328章 巧遇小陳第485章 廢除酷法(3000)第172章 南下襄陽第334章 調兵遣將第92章 可汗夜遁第236章 平定叛亂第57章 楊廣相求第340章 改變想法第310章 各方來使第205章 儲位之議第539章 李淵爲將第332章 心懷憂慮第276章 行軍總管第117章 爲民解惑第133章 光州刺史第262章 母子離別第88章 私兵國有第382章 鄴城之戰第10章 少年出遊第409章 賣主求榮第16章 德彝同行請假一天第87章 姻緣已定第437章 天子崩殂第511章 忠臣義士第285章 營州之圍第155章 可汗殞命第50章 摯友登門第93章 三線告捷第588章 兵發南陽第320章 贖買婦孺第610章 約定舉義第165章 崔澈相婿還要晚一點第66章 深夜來客第47章 獻策平陳第49章 婚姻之言下一章在凌晨兩點前第71章 一喜一憂第118章 選拔鹽兵第390章 昭烈之事第53章 記事參軍第480章 避暑王宮(3000)第335章 奪取小城第98章 新婦奉茶第381章 兩軍列陣第72章 誇大成果第263章 建造行宮第512章 勸降忠臣第294章 內外之爭第466章 鋪張浪費第492章 入府慰問第230章 連取湖杭第580章 不顧西域第30章 貴人相邀第94章 突厥分裂第244章 祖母病故第371章 士族來投新章在審覈第27章 胭脂鋪子第424章 虛虛實實第10章 少年出遊第277章 恩同父子第477章 再生一計(4000)第450章 苦衷難言第339章 入城爲使第294章 內外之爭第141章 劉焯師徒第317章 不問前罪第328章 巧遇小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