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九、直抒胸臆(二)

兩個人在說着和今天的《禮記》課程毫無關係的事兒,皇帝聽得十分的認真,“翁師傅的話說的極是,親爸爸勞累了這麼多年,是要好生讓她頤養天年,”皇帝慢慢起身,看了看外頭的天氣,剛過了端午,北京的天氣都是多雨,昨個下了一會,這會子又天陰陰的,遠處傳來了悶雷,顯然又要陣雨來襲,“朕之前按照翁師傅你的意思,和親爸爸提了把清漪園好好修一修,讓親爸爸以後可以有一個新的園子可以逛逛,可是親爸爸似乎不甚在意啊,”皇帝透過窗戶看了看飛檐上溼漉漉的獸頭,馬上就要下雨了,琉璃做的獸頭已經沾滿了露水,他轉過身來,看着翁同和,“在禮親王府聽戲的時候說了不着急辦這個。”

“皇太后說不着急那這事兒還是有些作用的,起碼皇上的這個提議,皇上的孝心,皇太后還是瞧見的。”翁同和繼續說道,“不過臣也說過,就算皇上修了清漪園,皇太后也不會立刻搬過去的,臣的話,應驗了。”

“這事兒倒是被翁師傅你說中了,不過這有什麼緣故呢?親爸爸心裡所想,難道翁師傅你猜得中?”

“圓明園中有軍機處,”翁同和輕描淡寫的說道,“這是清漪園裡頭沒有的。”

皇帝的眉心勐地一跳,“翁師傅,你這話......說的有些過了。”

光緒皇帝有些不滿,這話裡頭的意思,他聽懂了,但是他不樂意聽這個,也不知道這樣的話,若是深究下去會是如何,翁同和瞧了皇帝的表情,連忙說道,“這只是臣以小人之心,揣度西聖之腹,實在是當不得真的,請皇上降罪。”

“這個只是朕與你師徒之間的閒談,算不得什麼正經話兒,”光緒皇帝搖搖頭,繼續說道,“不說出去自然就無妨,親爸爸勞苦功高,這是絕錯不了的,朕做兒子的只有孝順恭敬的意思,絕不會有任何其他的什麼想法,咱們還是說一說這個立後選妃的事兒吧。英宗皇帝的皇后是蒙古八旗出身,倒是百年來少見的事兒。”

“這又是皇太后和英宗皇帝明見萬里,籌謀得當的結果了。”翁同接話繼續說道,“崇綺是狀元,首先這就是尊重讀書人的標誌,後來孝哲皇后的確是詩書極通,且性格淑婉,的確是母儀天下。”

“這是一點,其次就是皇太后垂簾之後,俄羅斯一直在西北和北疆咄咄逼人,從英法兩國退兵談判之後,俄羅斯未得到好處,於是懷恨在心,又爲了咱們的藩屬國,先是侵吞哈薩克,又威逼浩罕,煽動阿古柏和白彥虎在西疆作亂,一直都是如此,而崇綺最要緊的身份,就如皇上所說,是蒙古八旗的,蒙古諸部,漠南漠北漠西,還有青海蒙古,這些蒙古族昔日因爲減丁之策,勢力已經衰落了許多,不然按照在天山南北的蒙古部落以前的聲勢,阿古柏不會鬧得聲勢如此之大。”

光緒皇帝點點頭,“的確如此,親爸爸說過,昔日若非康雍幹三代列祖列宗持續對西北用兵,那麼新疆必然不會爲中國所有,但就是因爲昔日對着漠西蒙古人殺了太多,故此在西北迴部的叛逆能夠做大,有阿古柏和白彥虎之亂,這一飲一啄,倒是也是機緣巧合了。”

“是,從僧王入京效力平叛洪楊之亂起,減丁之策,除了昔日葛爾丹大小和卓等漠西蒙古有過叛亂的部族之外,其餘的蒙古八旗實際上已經不使用此策略了。之後阿古柏作亂,從逆的蒙古族已經盡數被剿滅,其餘的漠西蒙古,還有土爾扈特部這些,紛紛起兵合圍阿古柏,之後又助浩罕復國,向朝廷展現了忠誠,故此蒙古八旗的減丁之策,在同治十一年就已經全部取消了,這是爲了酬功,並且在新疆不能讓任何一部重新做大的緣故,另外也想着把蒙古人放出來,防住北邊的俄羅斯。這裡頭的緣故,雖然實際上和立誰爲後並無關係,但是蒙古人大部分都認爲,是孝哲皇后規勸英宗皇帝的功勞,越發的盡心盡力了,昔日北海之戰,若是沒有蒙古人幫助運輸糧草和刺探情報也不能推進的如此之快,故此孝哲皇后立的極好,立一位皇后盡收北疆和西北萬里江山之心,之後崇綺能夠出任烏里雅蘇臺總督,饒是他乃一介文臣,亦是在北疆能夠上馬管軍下馬管民,這就是孝哲皇后的遺澤了。”

光緒皇帝點點頭,“翁師傅的意思,朕都明白了,立後不是立自己個最喜歡的,而是要立能夠爲國事分憂的。是這個意思嗎?”

“是這個理兒,尋常人家娶媳婦,都要看能不能操持家務,能不能孝敬公婆,天家立後,就不是自己個的私事了,這是國家的大事兒,立誰爲後,也是一個風向標,宮闈裡頭流傳,說是皇太后原本屬意瑛皇貴妃爲後,皇上可知道這的用意?”

光緒皇帝凝思,“瑛皇貴妃是民人,英烈之後,又被吉爾杭阿的福晉撫養,是彰顯天家尊重英烈之後的意思,也是爲了向軍隊宣告。”

翁同點頭說道,“就是這個意思,大約還有滿漢一家的含義在裡頭,當然,自從八旗改革之後,這一家不一家的也不用多贅述了。”

“滿漢一家這事兒也不用多說什麼,”光緒皇帝笑道,“仁宗的母親,孝純皇后就是漢人,只是擡入旗罷了。”

“是,皇上馬上親政,侍奉皇太后的時間就會少了,短時間內不礙事,可時間久了,怕是有小人會挑唆着使壞,這時候就要一位得力聰慧的皇后能夠在皇上和太后之間彌合嫌隙,皇太后雖然是看重了瑛皇貴妃,但是英宗皇帝還是立了孝哲皇后,但是這個人選也是極好的人選,從後頭的事兒來看,立孝哲皇后只怕是還要更好些。”

“那翁師傅你的意思,朕還是要請親爸爸的旨意,來選誰爲皇后嗎?”(未完待續。。)

三十、同治立後(十)十一、離間之計(六)二十三、亂象四起(一)九十五、英國出手(四)一、眼前大敵(六)三十七、輕描淡寫(三)二十一、慧眼識英(三)三十六、北狩爭議(三)十二、其中深意(二)二十七、壓力動力(三)十、江南江北(二)二十三、舉國之力(四)三、趁火打劫(七)二十四 五羊城中(四)十八、五馬進京(九)十二、其中深意(四)十一、離間之計(五)十、居安思危十二、小山重疊(二)二十五、康慈太后(三)七、出將入相(八)四十三、檢閱三軍(十)七十三、鎮南關外(三)三、萬里風沙(六)四十六、壯志凌雲(三)五十一、南北水火(三)五十一、南北水火(二)七十六、新人舊人(二)七十三、鎮南關外(三)二十七、大捷之後(三)七十五、股掌之間(二)九、星星之火(上)七、出將入相(二)三十一、橫的楞的(一)七十八、一潰千里(一)九十八、割地賠款(二)四十一、立後封妃(六)三十七、輕描淡寫(四)二、萬里風沙(一)十一、後宮之爭一、眼前大敵(一)二十一、鼎湖弓箭(二)十五、玉蘭之會(四)謝謝“機會福利”的打賞三十八、欲取姑予(三)三十五、一瀉千里(八)三十九、直抒胸臆(四)三十四、科場弊案(六)二十七、先公後私(二)四十二、刀如霹靂(一)十、東南西北(三)七十九、海防大戰(二)十、萬壽節誕(完)九十、閃電逞威(二)二十八、日月分明(七)四十、夜雨萌芽(六)二十七、有意無意(二)九十四、戰爭延續(一)三十二、身世浮沉(二)四十三、冷月無聲(四)二十九、兵臨廬州(十)三十四、科場弊案(十三)三十六、臨朝稱制(四)八十五、王城喋血(一)二十八、日月分明(九)七十一、擡棺出征(三)二十七、先公後私(六)四十、夜雨萌芽(五)十二、小山重疊(二)三十三、朝日鮮鮮(四)四十六、不如意者(一)二十三、亂象四起(二)三十四、血濺漢城(二)十二、北國七月(一)四十一、立後封妃(五)三十四、削減開支(三)三十五、兒女心事(八)二十八、環環相扣(二)一、六年之後(三)三十六、當陽橋頭(三)二十二、戮力同心(五)十八、五馬進京(五)八十五、王城喋血(一)二十七、滿蒙八旗(四)三十三、洞在清溪(二)十六、生死茫茫(一)十一、大國小國(一)四十、夜雨萌芽(一)八十四、風雲再變(六)二十、醇酒婦人(四)十五、香腮豔雪(三)四、內外諸事(四)三十四、科場弊案(十三)三十五、一瀉千里(二)二十二、上兵伐謀(四)十八、雷公電母(五)八十三、兩處齊發(七)三、激揚文字(三)四十三、檢閱三軍(六)五十三、火上澆油(一)三十九、直抒胸臆(三)
三十、同治立後(十)十一、離間之計(六)二十三、亂象四起(一)九十五、英國出手(四)一、眼前大敵(六)三十七、輕描淡寫(三)二十一、慧眼識英(三)三十六、北狩爭議(三)十二、其中深意(二)二十七、壓力動力(三)十、江南江北(二)二十三、舉國之力(四)三、趁火打劫(七)二十四 五羊城中(四)十八、五馬進京(九)十二、其中深意(四)十一、離間之計(五)十、居安思危十二、小山重疊(二)二十五、康慈太后(三)七、出將入相(八)四十三、檢閱三軍(十)七十三、鎮南關外(三)三、萬里風沙(六)四十六、壯志凌雲(三)五十一、南北水火(三)五十一、南北水火(二)七十六、新人舊人(二)七十三、鎮南關外(三)二十七、大捷之後(三)七十五、股掌之間(二)九、星星之火(上)七、出將入相(二)三十一、橫的楞的(一)七十八、一潰千里(一)九十八、割地賠款(二)四十一、立後封妃(六)三十七、輕描淡寫(四)二、萬里風沙(一)十一、後宮之爭一、眼前大敵(一)二十一、鼎湖弓箭(二)十五、玉蘭之會(四)謝謝“機會福利”的打賞三十八、欲取姑予(三)三十五、一瀉千里(八)三十九、直抒胸臆(四)三十四、科場弊案(六)二十七、先公後私(二)四十二、刀如霹靂(一)十、東南西北(三)七十九、海防大戰(二)十、萬壽節誕(完)九十、閃電逞威(二)二十八、日月分明(七)四十、夜雨萌芽(六)二十七、有意無意(二)九十四、戰爭延續(一)三十二、身世浮沉(二)四十三、冷月無聲(四)二十九、兵臨廬州(十)三十四、科場弊案(十三)三十六、臨朝稱制(四)八十五、王城喋血(一)二十八、日月分明(九)七十一、擡棺出征(三)二十七、先公後私(六)四十、夜雨萌芽(五)十二、小山重疊(二)三十三、朝日鮮鮮(四)四十六、不如意者(一)二十三、亂象四起(二)三十四、血濺漢城(二)十二、北國七月(一)四十一、立後封妃(五)三十四、削減開支(三)三十五、兒女心事(八)二十八、環環相扣(二)一、六年之後(三)三十六、當陽橋頭(三)二十二、戮力同心(五)十八、五馬進京(五)八十五、王城喋血(一)二十七、滿蒙八旗(四)三十三、洞在清溪(二)十六、生死茫茫(一)十一、大國小國(一)四十、夜雨萌芽(一)八十四、風雲再變(六)二十、醇酒婦人(四)十五、香腮豔雪(三)四、內外諸事(四)三十四、科場弊案(十三)三十五、一瀉千里(二)二十二、上兵伐謀(四)十八、雷公電母(五)八十三、兩處齊發(七)三、激揚文字(三)四十三、檢閱三軍(六)五十三、火上澆油(一)三十九、直抒胸臆(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