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南北告急

天氣漸感炎熱,出征的武士們褪去厚重的冬衣,穿上涼爽的單衣,不變的是那甲兵依舊。ωヤ看圕閣免費槤載ノ亅丶哾閲讀網メwww..kàn..ge.la

旋門關與滎陽的長期對峙,開始了。

滎陽堅城,其間駐紮三萬以上的軍隊,何況其後還有關東諸侯分別據守各縣,無論董卓軍是誰前來,想要攻下這座城池都是吃力不討好。而另一邊的旋門關也是一樣,徐榮兩萬兵馬嚴加防備,使得各路諸侯停馬不前。

但是在這段對峙的時間,天下間兩大對立的軍事陣營內部,發生不少大事,誰都沒閒着。

兗州刺史劉岱愈加不滿東郡太守喬瑁,借進兵河南尹之機突其營地,將喬瑁殺死。盡收其麾下兵馬後,舉部將王肱爲東郡太守。

北上的孫堅在殺死荊州刺史王睿後,兵進南陽。南陽太守張諮並不打算向臨郡太守孫堅提供糧草,暴脾氣的孫堅手裡沒了矯詔,便要自己想些辦法,於是在張諮拒絕向孫堅提供軍糧後,仍舊提着禮物上門。根據習俗,別人攜禮上門拜訪,過些日子便要回去拜訪。

於是張諮次日拜訪孫堅,被孫堅的部衆以南陽郡不修道路、阻塞北上討董兵馬的罪名,將酒宴正酣的張諮殺死。故技重施,又盡收了南陽郡兵馬,取其軍糧武備,沿途北上前往魯陽。

至此,孫堅一路連殺兩位州郡長官的煞氣,令沿途官員無不恐懼,從此孫堅想要什麼,便有什麼。麾下兵馬數量也從長沙郡的五千兵擴大爲如今的三萬有餘,至魯陽與袁術會盟。

另一邊的董卓,則被關東諸侯羣起造反的事情逼得近乎瘋狂。董仲穎不怕什麼反賊,也不怕再多的敵人。他一生所歷戰陣大小百餘仗,羌人、胡人、匈奴人、漢人,哪一個是沒有被他揍趴下的?

可偏偏關東諸侯的反叛,令他胸透鬱結久久不能平息。

那些個太守、將軍,全部都是他親自任命的州郡首官啊!

全他媽反了!

董卓最厭惡的事情就是背叛,背叛!

朝廷的這些人一直在安撫他,像盧植那樣有膽量的正人君子被他追殺、趕走。但現在的董卓是多麼想念盧植啊!他寧可有人對他梗着脖子說些不尊重的話,也不願看到這些士人們當面對他極盡奉承,訴說他的威望與日月齊輝,轉頭那些狼心狗肺之徒便集結兵馬攻向自己。

天下間還有什麼事比這更加令人厭惡的嗎?

沒有!

沒有人能夠承受陷入瘋狂後董卓的怒火,一封詔令傳至長安,袁氏滿門自袁隗以下五十餘口盡誅於長安城南,人頭滾滾。

如果說先前董卓心裡還有那麼一丁點想要挽救漢室的良知,那麼在此之後,那一丁點也消失不見了。

捏造罪名殺掠洛陽大戶,盡取其資財;進位相國總領天下軍政大權;大收銅錢銅人,鑄造小錢改變流通……然後,驅趕洛陽百姓。

進行到這裡,三輔算徹底地亂了。先前的遷都僅僅是百官大臣、朝廷書籍等物,但是現在,董卓下令洛陽二百里不准許有任何生人,全部遷往長安。

未慮勝先慮敗,一旦旋門關、洛陽戰事受挫,他將拔營西退,什麼都不會留給關東諸侯。

對了,還有洛陽近畿的皇陵!

於是董卓又命呂布領兵發諸皇陵,偃師六陵、長安九陵……一時間三輔浩浩蕩蕩的掘墓興起,兩漢以來皇帝陵墓有一個算一個,能挖的統統挖出破壞取走陪葬。

發展至此,是誰都想象不到的結果。

甚至就連董卓,入洛陽之前也不會想到情形會壞到如今這個地步,他將軍於洛陽,便是要與關東聯軍一決雌雄。什麼朝堂什麼天下,似乎都不是那麼重要了。

董卓只想出一口惡氣。

除了中原的混亂,這一年劉表單騎下荊州,依靠當地豪族聯合碾平荊南宗賊……這些其實都是北上的孫堅擅殺朝廷官吏造成的惡果,卻留給劉表一一收拾。

緊接着,旋門關的徐榮無功,只能守備爲董卓不喜,調部將楊定守備旋門關;使旋門關守將徐榮前往洛陽以南的樑縣方向守備北上的江東猛虎孫堅。

關東羣雄,最爲董卓仇恨的便是不但背叛他,還煽動各路諸侯起兵的袁紹與袁術,在大營裡他不止一次喝罵要首誅二袁兒。但是最讓董卓忌憚的,就是烏程侯孫堅!

他們兩個人可是有大淵源了,早在討伐西羌時,孫堅便勸說主將殺死董卓。而董卓則因爲對待敵人的戰法上孫堅與他所見略同而有惺惺相惜之感。只是到如今不同的身份地位使他心中的惺惺相惜成爲濃厚的忌憚之意。

當然了,對於首次擊敗涼州兵的燕北,董卓心中也比較忌憚,但卻是遠遠趕不上孫堅。

董卓自視甚高,卻將孫堅擺到與他相等的兵法位置上,自聽說孫堅起兵他便派遣胡軫爲東郡太守接替喬瑁的位置,並命令他將兵萬餘向樑縣進發,胡軫之後董卓尤覺不夠,這邊又令徐榮徐榮前往樑縣守備,這便已足夠表示他心中的忌憚了。至於燕北,董卓在心裡無非是覺得,燕北的本事或許要超過麾下的徐榮而已。

而在燕北心裡,他認爲自己其實並未與徐榮交手,至於擊敗徐榮更是無稽之談。徐榮守備自己的戰略才最爲正確,依仗雄關,難道不去據守嗎?不據守關隘的纔是傻子!

他們撐死算是平手,在戰局謀略上你來我往,誰都未能傷及對方的根本。至於滎陽城外的一場仗,那都是他部下的孫輕太史慈蘇僕延的膽氣強撐起的一場大勝。

燕北是沒有多少功勞的,他唯一的功勞僅僅在於果斷進軍,使得順利奪取滎陽城罷了。

當然了,奪取滎陽城對聯軍而言是決定性的重大勝利,使得他們擁有了威脅旋門關乃至洛陽的能力,促使燕北的中軍、王匡的北路、袁術的南路能夠順利對洛陽形成三面合圍。

不過奪下滎陽城也使得燕北失去了與徐榮大戰一場的機會,沒有決戰,進入旋門關閉鎖不出徐榮令燕北束手無策。

他可是在滎陽剛剛得到了華雄遺落的六千匹來自涼州的高頭大馬,卻沒有了讓他依靠這些戰馬武裝士卒來一次轉戰三百里的機會,誰的心中不會感到氣餒呢?

如論如何,促使董卓臨陣換將,當旋門關城頭插上楊字大旗時都令燕北心中感到萬分興奮……徐榮是個難纏的對手,如果換了這名楊姓將軍,嘿!

這仗興許不多時就能出現轉機!

轉機確實在六月出現,而且一下子便接連在南北兩路發生意外。

只是對燕北來說,這不是轉機而是噩耗。

北路兵馬的王匡據守五社津,爲聯軍前鋒燕北守備可能會從黃河東渡的敵人,但王匡麾下的部將太過一根筋,料定了董卓兵馬會從五社津與他強戰一場。畢竟對岸的五社津終日旌旗招展做出一副隨時可能出擊的動作令他心神緊張。但實際上,董卓遣下將郭汜領三千羌胡騎自洛陽西北方向的平津悄然渡過黃河掠過河陽、溫縣一路向東奔走。

一場毫無懸念的突襲戰在五社津對岸爆發,王匡的強弩手在對岸旌旗招展的情況下以爲自己高枕無憂,卻被趁夜奔踏而來的涼州騎兵嚇破了膽,高頭大馬踏碎營地,王匡的強弩手死傷慘重!

燕北越來越對己方盟友的兵法才能感到擔心了……那他媽可是黃河,縱貫千里的黃河啊!王匡居然能不在側翼多做一點守備,到底是他傻還是他認爲敵方久經戰陣的涼並戰將都是傻子?

不在側翼做出一點防備,就這麼被郭汜一勺燴了。

一時間北面空虛,沒有側翼的保護讓燕北隨時對那條寬闊的河流感到擔憂,三面合圍的封鎖出現了缺口。隨後燕北命曹操率本部人馬駐紮於滎陽北面據守河關,防備有可能來犯的敵軍。

多虧有了鮑信的萬餘兵馬相助,否則眼下燕北便失去了獨自防守滎陽的能力。

不過王匡雖然兵敗河津,卻並不氣餒,轉頭便回鄉繼續大張旗鼓地招募兵馬以期再戰,一雪前恥。

緊跟着,南路戰事也出現了變局。

孫堅兵至魯陽稍作休整,與袁術達成共識而結盟,袁術表孫堅爲破虜將軍。接着孫破虜便派遣長史公孫仇向袁術催促兵糧,在城外祝酒爲長史送行。

就在這個時候胡軫領兵至魯陽城北,將城外人馬包圍。孫堅不慌不忙地繼續飲酒像沒見到敵人一般,似乎在引誘他們上前攻擊。胡軫擔心孫堅有詐,不敢進兵,孫堅這才慢吞吞地讓部下一曲一曲地進城。胡軫這才發現……並沒有伏兵。

但他已經錯過攻擊孫堅最好的時機,無奈之下只能引軍退去。

袁術在這之後徵調南陽郡的糧草供給孫堅,並守備其後的糧道。到了七月,孫堅正式向樑縣進發。

不過……他低估了徐榮的兵法才華。

數萬涼州兵在樑縣將孫堅北上的軍隊合圍,繼而包抄分割攻打,使得這些由各郡強徵而來的烏合之衆快速潰敗,孫堅死裡逃生。

南北兩路,紛紛告急!

第一百九十七章 攻城第一百一十章 一月四遷第六十二章 莫提吾名第九十六章 勇猛精進第一百一十六章 事真事假第六十九章 一劍光寒第七十三章 人仰馬翻第九十四章 黑雲壓城第六十五章 謀刺燕東第一百一十二章 焦觸進京第七十四章 天人交戰第八章 將軍麴義第二十二章 無米之炊第五十二章 恨念求謝第一百零一章 英明神武第三十八章 長安兵亂第四十八章 用兵一時第六十八章 覆滅王氏第五十三章 蒲陰休整第一章 開府假節第二百零四章 始祖第四十六章 速派援軍第二百八十四章 跳第一百六十章 幽州水師第四章 張天子頭第一章 非我即敵第三百二十五章 南海軍第七十四章 大破五鹿第四十九章 匈奴皆反第十五章 分軍渡河第七十二章 夜襲拔寨『訂閱最帥了』第七十六章 君欲何爲第三十章 邴原泣學第九十九章 汶縣夜戰第二十七章 南北告急第三百二十七章 麴將軍第一百二十七章 五百四十里第九十八章 探望燕東第四十六章 速派援軍第十章 剷除異己第四十九章 萬分危急第八十五章 雨季到來第一百零九章 高句麗犬第一百零八章 陳留首戰第一百零一章 反賊出身第三百一十章 足矣第一章 非我即敵第二十二章 燕北贈驢第一百二十三章 以武立命第四十七章 興平元年第二十五章 逃卒顏良第二十章 聲東擊西第六章 真正威脅第十二章 漢軍武備第四十三章 望彼思己第一百零一章 決計私鑄第三百零二章 諸生下鄉第五十九章 長命百歲第七十九章 將士聚飲第一百七十八章 代天行事第一百三十一章 又壞又蠢二百零六章 十七畝地第一百一十四章 亮明心跡第五十九章 亂世將至第一百零一章 英明神武第二百二十三章 魚死網破第二百七十六章 鬥勢第二百二十九章 最後一個第五十七章 九天九地第七十六章 一觸即潰第三百二十四章 喜憂參半第二百零八章 陌路第二十三章 應做之事第二百七十七章 心眼第六十九章 拜見閣下第六十九章 拜見閣下第二百七十六章 鬥勢第六十六章 請主公響鼓第七十八章 張燕遣使第六十一章 守備軍都第九十三章 減稅兩年第一百零七章 莫要後悔第一百七十七章 伏波將軍第八十章 匈奴王者第二十二章 無米之炊第七十八章 張燕遣使第十二章 漢軍武備第八十四章 密雲不雨第一百七十二章 御史臺第三章 時戰時和第九十七章 總有相和第一百一十八章 夜襲營寨第四十四章 挫敵銳氣第九十六章 虎與蜼第六十五章 連成一片 七夕快樂第一章 走馬入薊第九十四章 烏桓被搶第五十六章 麴氏復興第二百零八章 陌路第十四章 遼東遇襲
第一百九十七章 攻城第一百一十章 一月四遷第六十二章 莫提吾名第九十六章 勇猛精進第一百一十六章 事真事假第六十九章 一劍光寒第七十三章 人仰馬翻第九十四章 黑雲壓城第六十五章 謀刺燕東第一百一十二章 焦觸進京第七十四章 天人交戰第八章 將軍麴義第二十二章 無米之炊第五十二章 恨念求謝第一百零一章 英明神武第三十八章 長安兵亂第四十八章 用兵一時第六十八章 覆滅王氏第五十三章 蒲陰休整第一章 開府假節第二百零四章 始祖第四十六章 速派援軍第二百八十四章 跳第一百六十章 幽州水師第四章 張天子頭第一章 非我即敵第三百二十五章 南海軍第七十四章 大破五鹿第四十九章 匈奴皆反第十五章 分軍渡河第七十二章 夜襲拔寨『訂閱最帥了』第七十六章 君欲何爲第三十章 邴原泣學第九十九章 汶縣夜戰第二十七章 南北告急第三百二十七章 麴將軍第一百二十七章 五百四十里第九十八章 探望燕東第四十六章 速派援軍第十章 剷除異己第四十九章 萬分危急第八十五章 雨季到來第一百零九章 高句麗犬第一百零八章 陳留首戰第一百零一章 反賊出身第三百一十章 足矣第一章 非我即敵第二十二章 燕北贈驢第一百二十三章 以武立命第四十七章 興平元年第二十五章 逃卒顏良第二十章 聲東擊西第六章 真正威脅第十二章 漢軍武備第四十三章 望彼思己第一百零一章 決計私鑄第三百零二章 諸生下鄉第五十九章 長命百歲第七十九章 將士聚飲第一百七十八章 代天行事第一百三十一章 又壞又蠢二百零六章 十七畝地第一百一十四章 亮明心跡第五十九章 亂世將至第一百零一章 英明神武第二百二十三章 魚死網破第二百七十六章 鬥勢第二百二十九章 最後一個第五十七章 九天九地第七十六章 一觸即潰第三百二十四章 喜憂參半第二百零八章 陌路第二十三章 應做之事第二百七十七章 心眼第六十九章 拜見閣下第六十九章 拜見閣下第二百七十六章 鬥勢第六十六章 請主公響鼓第七十八章 張燕遣使第六十一章 守備軍都第九十三章 減稅兩年第一百零七章 莫要後悔第一百七十七章 伏波將軍第八十章 匈奴王者第二十二章 無米之炊第七十八章 張燕遣使第十二章 漢軍武備第八十四章 密雲不雨第一百七十二章 御史臺第三章 時戰時和第九十七章 總有相和第一百一十八章 夜襲營寨第四十四章 挫敵銳氣第九十六章 虎與蜼第六十五章 連成一片 七夕快樂第一章 走馬入薊第九十四章 烏桓被搶第五十六章 麴氏復興第二百零八章 陌路第十四章 遼東遇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