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佈下城防

屠城也好,奴隸也好,都是爲了下一步打算。遼東與高句麗的戰爭儘管暫以高句麗失去紇升骨城而告終,但這場兩國之間的交鋒還尚未結束。在燕北心裡,一切都爲了將自己的傀儡拔奇推上王位。

這個縱容次子伊尹漠入侵遼東的高句麗王伯固太過無知,犯下如此過錯又怎能繼續做高句麗王呢?

但是說實話,他的軍隊若扼守紇升骨城與睡虎口還可以,但若要繼續朝東南方的國內城進攻,則有心無力。因爲接下來再南進則必須面臨分兵,無論南面與北面,都有可能遭受高句麗軍隊的進攻,一旦戰線拉長則有可能被敵軍擾襲後路,他們將有力不逮。

若南進途中身後的紇升骨城被高句麗重新奪取,扼守睡虎口,他們一旦兵敗便有可能落入萬劫不復的下場,這是燕北所絕對不願看見的結果。

所以燕北的戰略是扼守紇升骨城與睡虎口,將這裡變爲遼東郡最東部的重鎮,這裡地勢極好,好似一柄尖刀,只要有足夠的兵力便能南下長驅直入直攻高句麗王都國內城,最快不過一旬可至。如今遼東郡首戰除去伊尹漠所統帥的近兩萬兵馬,使高句麗除北面對抗扶余的三萬大軍之外國內相對空虛,是千載難逢的大好時機。

不過在此之前,失去紇升骨城的高句麗也絕不會善罷甘休,何況前些時候伊尹漠是一定在國內召集援軍的,至多一旬應當便會有高句麗軍隊爲奪回紇升骨城而兵臨城下,他要在這樣的情況下守住紇升骨城,纔有進一步迫使新大王伯固退位的可能。

城南的萬人坑挖出老大,燕北吃過疫病的虧,一聲令下便使城外大火燒了足足兩日,足有二三裡寬的大坑燒的火光沖天。在南邊高句麗王城兵馬馳援的必經之路上,上萬頭顱被築做京觀,陰森可怖。

再恐怖也和燕北沒什麼關係,不出幾日,屠城給這座堅城留下的負面印記便幾乎消失,只剩下那些奴隸般的民伕力役在城頭巷尾修築城牆與糧倉、軍營。

攻城剩餘的十二架石砲與帶來的三十架強弩車都在郭嘉的建議下裝配在城牆上。它們攻城是無雙的利器,儘管並非守城之用,但對敵軍的震懾可想而知。

燕北是的確沒想到各部居然獻出給自己那麼多錢財珍寶,不過這也可以想象,他們掠奪了整個紇升骨城的全部財富即便是那些逃出紇升骨城的人在漢軍騎兵的追擊下還哪裡顧得上金銀細軟,全都丟了圖個保命。

這一場戰爭的收穫到現在,便近乎與幽東三郡一年賦稅均等,這還僅僅是城中能爲他們所獲的財產……若算上那些毀壞與戰火中的物品,完完全全掠奪一座城池,可想而知。

由於多了一萬多俘虜的口糧,燕北軍所攜軍糧便顯得捉襟見肘,即便給俘虜每日清湯寡水,到底要出力氣還需添上些米糧才行。何況自遼東長途運至紇升骨城的糧草給輜重隊帶來極大的負擔……而且並不合算。

三萬石糧草運送過來,便只剩下一萬八千石,近半糧食都消耗在路上。

兵法有云,就食與敵。

屠城掠到的糧食使得各部之下糧草都還充足,燕北下令以部下進獻的錢財折價交換士卒手裡的糧食。畢竟他們拿着糧食沒有用,到底還是要吃燕北的軍糧,而糧食又太佔地方比不得金銀,儘管燕北給出的價錢要比遼東低上一半,卻使軍卒各個皆大歡喜。

遼東粟米一石二百錢、精米三百六十錢,燕北在紇升骨城安排的收糧爲粟米一斗九錢、精米一斗十四錢。

即便是這樣的價錢,仍舊在短短數日裡籌集到糧食八萬石,何況各部軍卒仍舊在那些空蕩蕩的屋舍中尋覓,燕北估計最後蒐集到的糧草不會少於十五萬石。如此之來,只要遼東再運十萬石過來,有二十萬石糧草,便足夠將來在睡虎口與紇升骨城佈下六千駐軍吃到明年秋天還有富餘。

如果在拔奇依照燕北的意思成爲高句麗王之後,兩國邊境將會面臨長久的和平,到時候紇升骨城與睡虎口駐紮三千新卒三千老卒,再加上高句麗國內的三千禁軍,便能將高句麗控制於鼓掌之間。

“西城牆被毀壞並非近日便可修繕,不如多布騎手弓手隱於睡虎口……最好,最好敵軍不知攻西牆。”燕北立在搖搖欲墜的西城牆看着周圍那些高句麗力役在軍卒的監管下修築城牆,心中暗自搖頭,擡手指着甕城道:“西面的甕城已經遭受不住重擊,如果有衝車之類的兵器,在城下撞上幾下便要坍塌。”

郭嘉深以爲然,他甚至拉着燕北不讓他去甕城那個方向,轉而說道:“將軍,既然西面難守,不如放出爲餌,引高句麗兵主攻西門……無論南面還是北面,高句麗派出援軍的數量都很難超過我部萬軍之陣。”

“燕某深以爲然,只是擔憂,憂南北援軍同時趕到,又當如何?”燕北頗爲發愁地錘了一下城垛,並未使出太大力氣竟將磚石錘落,顯然在先前的戰事便使這座城頭受到太多摧殘,“可惜潘棱受傷,否則他的部下熟悉山林,於北部伏擊援軍,想必能夠建功。”

不過就算潘棱沒有受傷,他的那支兵馬短時間內燕北也不會派出去與敵軍消耗作戰了。那部山匪林盜儘管過去的身份上不得檯面,但大戰開啓後兩個月的時間裡經歷了數不清的血戰大戰,一支偏師立下不少功勞。曾經三千員額單單被擊至半數之衆便有三次,如今攻城作戰中又是立下大功,整支軍隊再度銳減至一千兩百人,還有半數帶傷。

別的不說,這支軍隊在今後若是得到良好補充,擴充至三千數,便是燕北麾下一支能夠在山丘林地中建立奇功的兵馬!

可捨不得拿出去消耗。

“潘棱動不得,可拖延卻勢在必得。來人去傳令,召趙威孫、太史慈、孫輕前來見我!”燕北這麼說着,便定下派軍出城的意思,“傳告偏將軍,調度遼營駐守睡虎口,北部多山地,又趙威孫率黎陽營前去據守,伏擊援軍。南部一馬平川,看太史慈的本事!由孫輕居中探查,去吧!”8)

第九十章 兩部精騎第三十九章 州府議事第一百零八章 整軍修路第六十章 井中屍首第二百三十二章 升帳議事第二百四十四章 撕破臉面第六十章 井中屍首第三百二十二章 萬戶侯第六十六章 袁紹出奔第二十四章 改變天下第一百七十二章 御史臺第五十八章 荒野夜戰第一百二十四章 逃逸第十七章 人世難安第三十章 邴原泣學第九十章 蟄伏於野第一章 開府假節第九十六章 勇猛精進第五十二章 開疆闢土第七十三章 殺敵破軍第二十九章 指日可待第四十七章 平漢將軍第六十四章 拉開序幕第六十六章 袁紹出奔第二百一十章 再要一個第七十七章 策應友軍第一百二十四章 劍下留人第一百章 改良弓弩第九十六章 黑山之亂第二章 籌備兵馬第四十九章 匈奴皆反第十二章 漢軍武備第一百八十六章 CD圍第三十五章 神乎其技第二百四十六章 交州刺史第二百七十四章 差一點第四十二章 千萬生民第十章 酸棗會盟第五十七章 幽東四郡第十章 黃天在上第六十三章 借道鮮卑第二百零三章 浪戰第十章 黃天在上第二十九章 聞聲見人第二十七章 兌下離上第五十章 天下太平第六十四章 兵災疫病第十章 鼓瑟齊鳴第九十三章 減稅兩年第四十五章 拉攏鮮卑第三百零七章 兩封信第二十八章 一番大業第二十三章 坐地還錢第八十六章 冢外老狗第九十九章 汶縣夜戰第九十八章 羣起攻之第二十二章 無米之炊第九十三章 定計哄騙第十二章 郭嘉請命第二百三十一章 記下來第二章 義正言辭第八十六章 參兗州軍第十四章 遼東遇襲第一百五十八章 決死而已 新年快樂!第二百一十三章 石閣第三章 時戰時和第七十五章 幽揚通商第一百一十五章 心思飛轉第十五章 一個不留第一百一十八章 夜襲營寨第十七章 汴水之難第六十一章 天下至寶第九十章 蟄伏於野第二百一十章 再要一個第三十八章 獻於將軍第四十九章 匈奴皆反第一百一十六章 事真事假第四十七章 攻其不備第一百一十章 諸王聯軍第七十八章 神明垂首第十二章 西遷東奔第一百零七章 殺人刈麥第三百零二章 諸生下鄉第一百零三章 謀襲高麗第七十二章 同而不和第四十七章 平漢將軍第六十八章 少牢之禮第七十七章 衡量戰力第七十八章 三家抗袁第七章 拜見大司馬第二十六章 天造地設第二百九十六章 哪個是牛第二百四十七章 用兵第七十六章 一觸即潰第二百八十二章 南奔第二十五章 逃卒顏良第八十八章 平定天下第一章 走馬入薊第三十五章 忠烈慷慨第四十五章 守城之志
第九十章 兩部精騎第三十九章 州府議事第一百零八章 整軍修路第六十章 井中屍首第二百三十二章 升帳議事第二百四十四章 撕破臉面第六十章 井中屍首第三百二十二章 萬戶侯第六十六章 袁紹出奔第二十四章 改變天下第一百七十二章 御史臺第五十八章 荒野夜戰第一百二十四章 逃逸第十七章 人世難安第三十章 邴原泣學第九十章 蟄伏於野第一章 開府假節第九十六章 勇猛精進第五十二章 開疆闢土第七十三章 殺敵破軍第二十九章 指日可待第四十七章 平漢將軍第六十四章 拉開序幕第六十六章 袁紹出奔第二百一十章 再要一個第七十七章 策應友軍第一百二十四章 劍下留人第一百章 改良弓弩第九十六章 黑山之亂第二章 籌備兵馬第四十九章 匈奴皆反第十二章 漢軍武備第一百八十六章 CD圍第三十五章 神乎其技第二百四十六章 交州刺史第二百七十四章 差一點第四十二章 千萬生民第十章 酸棗會盟第五十七章 幽東四郡第十章 黃天在上第六十三章 借道鮮卑第二百零三章 浪戰第十章 黃天在上第二十九章 聞聲見人第二十七章 兌下離上第五十章 天下太平第六十四章 兵災疫病第十章 鼓瑟齊鳴第九十三章 減稅兩年第四十五章 拉攏鮮卑第三百零七章 兩封信第二十八章 一番大業第二十三章 坐地還錢第八十六章 冢外老狗第九十九章 汶縣夜戰第九十八章 羣起攻之第二十二章 無米之炊第九十三章 定計哄騙第十二章 郭嘉請命第二百三十一章 記下來第二章 義正言辭第八十六章 參兗州軍第十四章 遼東遇襲第一百五十八章 決死而已 新年快樂!第二百一十三章 石閣第三章 時戰時和第七十五章 幽揚通商第一百一十五章 心思飛轉第十五章 一個不留第一百一十八章 夜襲營寨第十七章 汴水之難第六十一章 天下至寶第九十章 蟄伏於野第二百一十章 再要一個第三十八章 獻於將軍第四十九章 匈奴皆反第一百一十六章 事真事假第四十七章 攻其不備第一百一十章 諸王聯軍第七十八章 神明垂首第十二章 西遷東奔第一百零七章 殺人刈麥第三百零二章 諸生下鄉第一百零三章 謀襲高麗第七十二章 同而不和第四十七章 平漢將軍第六十八章 少牢之禮第七十七章 衡量戰力第七十八章 三家抗袁第七章 拜見大司馬第二十六章 天造地設第二百九十六章 哪個是牛第二百四十七章 用兵第七十六章 一觸即潰第二百八十二章 南奔第二十五章 逃卒顏良第八十八章 平定天下第一章 走馬入薊第三十五章 忠烈慷慨第四十五章 守城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