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氣死

邯鄲城趙王宮乃至整個天下似乎都能感覺到,趙王很着急。

這種急切體現在每一次徵兵、每一次徭役,也自然包括興和五年夏天傳信給各地太守的書信中要求他們必須做到的事……修路、架橋、修渠。

做這種事沮授是行家裡手,三月開春時節,沮授得到代趙王巡行四方的權柄,隨後不單單他自己,自燕趙武士搜尋了包括魏純在內十幾個繪圖算術的好手,自冀州之始在各地繪圖,於六月將冀州第一份新繪輿圖送往趙王宮,接着由沮授在最容易灌溉的土地上修渠,這項事務足足持續了兩個多月才勉強達成,接着趙王一封手書便送往冀州治下各郡,浩浩蕩蕩地要求各地徵發徭役修渠修路。

不是燕北急,而是他終於在這會意識到天下大亂是他手中最重要的籌碼,越是官僚吏治不夠完善,他的命令才越容易得到貫徹執行。或許在將來,當重新承漢制之後,他的權柄未必能比得上現在。

太史慈部兵馬在五月再度啓程,八月時在故中鮮卑的地域中傳回書信,言明步度根已率部落向東擴張,不過限於時間,遷徙至中鮮卑故地的鮮卑部落勢力分散,各個擊破不算困難。

步度根也是膽大而有野心的,軻比能剛剛被擊潰至瀚海,他便忙着來搶地盤,倘若燕北性情中再多些許溫和,或許漢與鮮卑之間輕而易舉便能得到十年二十年的邊境安定……但顯然這並非是燕北所想得到的。

自有史以來,中原王朝這些種地的與草原上那些放馬的戰爭就從未停止過,終秦漢兩代數不盡的皇帝都想要終結這個麻煩,但始終沒有找到最好的解決辦法。攻伐,人們試過了,不論秦皇以蒙恬修長城擊塞外、還是漢武以衛霍擊敗匈奴、亦或是時至後漢,以大將軍竇憲擊北匈奴遠走西域、收南匈奴於漢家內附。

這個麻煩解決了嗎?

並沒有,匈奴在時有匈奴、匈奴不在了有鮮卑,似乎永遠都沒有盡頭。

人們用防禦、有守勢與應對,付出小而見效快,可能鮮卑人掠奪十來年,損失都不及趙王燕仲卿下令遠征鮮卑一次的耗費大。

越是如此,越不願去徵去討,越願意用溫和手段來對付他們。

可此消彼長之下,長此以往,漢家哪裡還有與北面爭鋒的能力。

比起一封降書,燕北更希望一勞永逸地解決麻煩。更重要的原因是,此時此刻,大約是二百年來漢家力量最強悍的時期,倘若丟掉這個機會,燕北可不認爲他的後輩能有他這麼好的時機。

www¸тт kān¸¢ O

這不是空話,此時此刻的趙國,在財力、國力上,要比桓靈之時強大三倍不止。

天下大亂不是好事,但燕北同樣藉着天下大亂這股東風自幽東起摧毀了這片土地上固有的土地兼併,除掉那些藏匿戶口拒繳賦稅的豪強,將賦稅重新收入國庫。過去豪強在地方有強大的話語權,即使行制稍有違背律法,地方也未必能約束住他們,可現在不同了,天下大亂帶來的直接改變就是從文明走向野蠻,諸侯稍有不滿便將其人殺掉,哪裡還有他們騰挪閃躲的餘地。

說來殘忍,十幾年兼併戰爭過去,燕氏治下的百姓數量比照先帝時,居然非但沒有減少,反而還有所增加。這並不是說各地戰爭沒有死人,恰恰相反,因爲戰爭、疾病、飢餓而死的人成千上萬,但卻比不上這些人北方繁衍生息的人口。

幽冀二州,早在十年前就安定了。荀悅的田策以戶爲單位限定最多擁有的田產,卻也規定了以口計算最低擁有的田產,這一法度尤其在燕北親自決定實行二次改革,整飭地方分配田地之後潛移默化地鼓勵了百姓生育。

更多的丁口便能得到更多擁有田產的機會,何況由州、郡、縣、鄉、裡五級層層傳下直至由太學諸生擔任的裡令、鄉令直接掌管分與百姓的農具,讓平民黔首所能開墾、耕種的田地再度增多,原先一人耕五十畝,現在一人能耕六十畝甚至七十畝。

田地比先帝時多、人口比先帝時多,最可氣的是燕氏施行十稅一的田稅制度,在燕北心裡拿自己的國庫去與先帝時三十稅一相比較……是不是太欺負人了?

但其實燕氏的賦稅是不重的,先帝時雖然田稅三十稅一,但其他錢稅着實嚴苛,燕北就不收那麼多錢賦,他的錢財進項主要在商稅這一塊。商賈賣出東西多少錢,商市抽取十分之一。

燕氏的賦稅看起來嚴重,但在同時期諸侯施行的賦稅當中卻算是輕的,早年曹操在兗州施行屯田,所有田地都歸兗州所有,種出的糧食與官府分成,用官牛者六四分、用私牛者五五分,那才叫嚴苛。

諸侯爲了養兵,可謂無所不用其極。

這也決定了燕氏征服諸州後,幾乎沒有反叛的土壤,造什麼反,老百姓一看,喲!趙王來了收稅比原先低了八成!除了壯丁每月都要操練之外似乎沒什麼不好,再加上有大軍彈壓地方,誰還會造反?

這大概就是所謂的王師吧,民心所向……誰能抵擋?

即便有看燕北不順眼的,他們所能選擇的也並非是起兵造反,而是拖家帶口的找個看順眼的諸侯前往投奔,只不過可惜的是燕氏大軍往往要比他們快上一步,他們還沒走到想要投奔的諸侯治下,那諸侯就已經被平定了。

這種事有輯校寺的寺衆郎送來趙王宮時,燕北通常都當成笑話看的,冀州一戶過去的豪強不滿燕氏統治,合徒衆百十人信通袁氏部將,隨後遷往青州,在青州發現飄揚的旗號是燕氏樓船將軍田豫的,只能再向徐州走,到徐州發現城上旗號變成麴義的了,走着走着聽到麴義被臧霸軍射傷,還來不及高興,緊跟着就聽說袁公在廣陵被燒死了。

你說這心裡多着急啊!

再去投奔曹公吧,一打聽曹公剛受了燕氏封出的五經博士,接着就從兗州敗退到豫州,豫州倒是不遠,走到豫州,發現這是驍騎將軍張遼的地盤,曹公去荊州啦!

再想走,被張遼部下兵馬在州境卡住,一看戶籍是冀州人士,又給送回冀州……長途跋涉好幾年打回原籍,好氣啊!

第二十五章 進駐滎陽第四十六章 亂戰不歇第三十章 邴原泣學第五十章 幽州有變第四十四章 霜雨已至第五十五章 後路未知第二十五章 託付甄氏第十七章 張頜躍馬第五十四章 破軍之策第七十五章 輕兵亡命第二十九章 弓高絕境第四十二章 縱情聲色第十五章 一條活路第二十四章 子夜亂戰第一百二十七章 五百四十里第一百一十六章 有所動作第二十六章 僭越之象第四十二章 私信王芬第五十六章 燒殺搶掠第一百七十六章 真過癮第八十四章 弔詭神奇第二百二十八章 廣陵太守第十章 酸棗會盟第一百五十八章 決死而已 新年快樂!第三十九章 平鄉之戰第三百三十一章 草料錢第一百零三章 汶縣大敗第十七章 人世難安第五十六章 戰勝謀勝二十三章 仲卿養驢第九十四章 莫被聽去第六十七章 王於興師第三百一十七章 西域大都護第三十九章 佈下城防第七章 馬首是瞻第二百九十章 煙塵第一百零九章 三足鼎立第一百六十五章 電光火石第七十五章 幽揚通商第二十一章 反敗爲勝第九十六章 橫掃六州第十五章 劍如雷霆第二百二十一章 別回頭第一百零九章 臥榻之側第一百七十七章 伏波將軍第一百六十九章 抉擇第七十四章 將兵進涿第一百章 拜見陛下第七十七章 潁川郭嘉第一百零九章 臥榻之側第八十九章 青石橋之戰 二第九十四章 莫被聽去第九十五章 馳北道第一百零八章 陳留首戰第二百五十九章 慰藉第一百一十九章 劉表起兵第五章 狹路相逢第一百零三章 謀襲高麗第四十四章 霜雨已至第一百一十一章 稱心順意 端午節快樂第八十章 匈奴王者第三十章 汝水之戰第十六章 好生之德第三百二十二章 萬戶侯第三百三十二章 瀛洲第一百零三章 枯草復青第九十一章 幽州震動第二十五章 逃卒顏良第三百一十四章 大月氏貴霜帝國第一百零一章 決計私鑄第十五章 生而有命第一百零五章 泣涕橫流第四十七章 平漢將軍第四十四章 韓馥立功第七十章 洛水之會第一章 初平三年第一百八十二章 相對比較第六十二章 徐州兵至第八十六章 三利三害第二十六章 僭越之象第五章 酒解千愁第三十二章 威逼甄氏第六章 鐘鳴鼎食第十六章 好生之德第十五章 一條活路第一百六十八章 不治爲好第十八章 勝軍祝酒第三十七章 另起爐竈第八十九章 公路來使第七十四章 豫州刺史第四十六章 速派援軍第二百二十一章 別回頭第十一章 且戰且退第六十七章 祭拜仙人第十一章 且戰且退第一百零八章 世之虎將第七十一章 旌書吾名第八十四章 意氣之爭第四十六章 意外破局第九十五章 抄掠各地
第二十五章 進駐滎陽第四十六章 亂戰不歇第三十章 邴原泣學第五十章 幽州有變第四十四章 霜雨已至第五十五章 後路未知第二十五章 託付甄氏第十七章 張頜躍馬第五十四章 破軍之策第七十五章 輕兵亡命第二十九章 弓高絕境第四十二章 縱情聲色第十五章 一條活路第二十四章 子夜亂戰第一百二十七章 五百四十里第一百一十六章 有所動作第二十六章 僭越之象第四十二章 私信王芬第五十六章 燒殺搶掠第一百七十六章 真過癮第八十四章 弔詭神奇第二百二十八章 廣陵太守第十章 酸棗會盟第一百五十八章 決死而已 新年快樂!第三十九章 平鄉之戰第三百三十一章 草料錢第一百零三章 汶縣大敗第十七章 人世難安第五十六章 戰勝謀勝二十三章 仲卿養驢第九十四章 莫被聽去第六十七章 王於興師第三百一十七章 西域大都護第三十九章 佈下城防第七章 馬首是瞻第二百九十章 煙塵第一百零九章 三足鼎立第一百六十五章 電光火石第七十五章 幽揚通商第二十一章 反敗爲勝第九十六章 橫掃六州第十五章 劍如雷霆第二百二十一章 別回頭第一百零九章 臥榻之側第一百七十七章 伏波將軍第一百六十九章 抉擇第七十四章 將兵進涿第一百章 拜見陛下第七十七章 潁川郭嘉第一百零九章 臥榻之側第八十九章 青石橋之戰 二第九十四章 莫被聽去第九十五章 馳北道第一百零八章 陳留首戰第二百五十九章 慰藉第一百一十九章 劉表起兵第五章 狹路相逢第一百零三章 謀襲高麗第四十四章 霜雨已至第一百一十一章 稱心順意 端午節快樂第八十章 匈奴王者第三十章 汝水之戰第十六章 好生之德第三百二十二章 萬戶侯第三百三十二章 瀛洲第一百零三章 枯草復青第九十一章 幽州震動第二十五章 逃卒顏良第三百一十四章 大月氏貴霜帝國第一百零一章 決計私鑄第十五章 生而有命第一百零五章 泣涕橫流第四十七章 平漢將軍第四十四章 韓馥立功第七十章 洛水之會第一章 初平三年第一百八十二章 相對比較第六十二章 徐州兵至第八十六章 三利三害第二十六章 僭越之象第五章 酒解千愁第三十二章 威逼甄氏第六章 鐘鳴鼎食第十六章 好生之德第十五章 一條活路第一百六十八章 不治爲好第十八章 勝軍祝酒第三十七章 另起爐竈第八十九章 公路來使第七十四章 豫州刺史第四十六章 速派援軍第二百二十一章 別回頭第十一章 且戰且退第六十七章 祭拜仙人第十一章 且戰且退第一百零八章 世之虎將第七十一章 旌書吾名第八十四章 意氣之爭第四十六章 意外破局第九十五章 抄掠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