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進擊滎陽

汴水對任何東進兵馬而言都是可怕的大問題,比方說曹操先前的軍隊渡過汴水,便是沒想到這個問題,從而被徐榮一而再再而三地擊潰,最終萬餘兵馬打得只剩六百人回到酸棗。

這在近幾年裡全天下的所有戰事中都是極其可怕的慘敗。

但是現在,燕北因爲陳羣的隨口一句話而打開思路,想到了另外一個方向,能夠讓他破敵的方向。

“先前我等一味思慮我方退路,因爲敵軍背靠關隘,而關隘是無法搬走的,所以不曾想過如何減少敵軍優勢。”再度升帳議事,燕北滿面興奮地對衆人說道:“雖然西進後我等便失去退路,但若我等能遣一支兵馬繞過滎陽,擾亂甚至截斷其旋門關與滎陽的道路,豈不是能夠使敵人落入與我等相同的情形當中?”

燕北雖然說的興奮,但諸將面上各有顏色,麴義拱手道:“將軍,這雖不失爲一個辦法。但我部僅有兩萬兵馬,分兵襲擾糧道,分出兵少,則易爲敵所擊。分出兵多,則兩部皆弱,到時敵軍只需擊潰一部便使我等元氣大傷再無法與敵作戰。”

徐榮說完,衆將紛紛點頭。麴義說到點上了,董卓軍的重鎮滎陽,豈是說繞就能繞過去的?

別的不說,派的兵肯定是要從滎陽之南的道路過去,若派個三兩千人,滎陽與京縣一出縣兵就給吞掉了,這仗還怎麼打?

“對,所以我們不從別的道路走,就從滎陽這條路走!”燕北言之鑿鑿,探手對衆將問道:“我以三千兵馬爲前驅,三路人馬押後,滎陽之兵畏我兵勢,他可敢出兵進攻前驅之兵?”

衆將面面相覷,麴義首先叫好道:“將軍此舉大善!”

不過接着高覽便說道:“屬下以爲將軍決斷有些取險了。若敵軍不欲於我等在滎陽交戰,反而在旋門關與滎陽中間部下伏兵,那又該如何?”

“無妨,只要前軍與大部人馬相距不遠,即便敵軍設伏,我等亦有一戰之力。何況,我等留三部近兩萬兵馬,就算敵軍設伏,他敢打嗎?”麴義倒是覺得可行,對燕北說道:“將軍,我等就這麼打吧,先斷其糧道再攻滎陽,渡河渡河!”

伏兵的事情,燕北倒沒有太多擔心,從汴水到旋門關一百四十里,道旁能供三萬兵馬設伏的地方也就那麼幾個,只要小心一些,也出不了大事。

“既然如此。”燕北帶着笑意,臉上的鬱氣一掃而空,揮手說道:“傳令全軍,午時之後渡過汴水!”

“將軍,屬下請爲前驅!”燕北話音剛落,麴義便拱手請戰,引得燕北瞥眼道:“你是將軍,你引軍前驅,兵馬誰來統領?邊呆着去。”

燕北這話一出,焦觸、孫輕、趙雲甚至姜晉李大目這兩個親兵統領都躍躍欲試,各個起身拱手請戰。

“孫輕、太史慈!”燕北思慮片刻,其實他最想派的是姜晉,在燕北看來此次前驅作戰雖然兇險但也有限,是姜晉很好的立功機會,但姜晉眼下統領的是親衛,不能離去,便說道:“你二人領五百斥候與蘇僕延共將烏桓輕騎爲前驅,若繞過滎陽便依輕騎之利襲擾糧道,可能擔當此任?”

孫輕太史慈聞言皆是面有喜色,抱拳道:“諾!定不負將軍之望!”

孫輕是滿心喜悅接下此任命,太史慈便是喜悅中有些許驚訝,他到如今在軍中職務不過是燕北身邊的親隨長史,麾下都無直領兵馬,此次燕北派他前去,若表現的當,想來今後也能獨領一部!

實際上燕北心裡也是這想的,一方面想讓太史慈立些功勳,將來獨領兵馬也能服衆;另一方面呢,是擔心出現問題,也有些依仗太史慈高強的武藝在亂軍中保護孫輕的想法。

“嗯,你二人前去,路上切忌依仗輕騎之利奔行。”燕北看着二人說道:“若遇敵人,數量少則擊潰,數量多則後撤,不要戀戰。我會將大軍押後十五里,遇到戰事你便後撤,若滎陽兵真敢進攻,便且戰且退,我們一起擊潰他們。”

孫輕太史慈自是應下,隨後便定下如此決策,燕北軍大部渡河!

實際上關中地帶是相對的狹長的區塊,地形平坦。北有黃河南有山脈,而關中的土地也因黃河附近灌溉充足,近畿到處都是農田……他們都是沒有很擔心敵軍會設伏這件事。

不過大軍行進,滎陽到旋門關一線的農田算是毀了。

在汴水以東,因爲不擔心戰事,燕北一直嚴令部下不得踐踏田地,但是在汴水以西可就由不得他了。駿馬與轅車在官道上疾行,步卒則各曲列隊在剛長出青苗的田地見奔走。

這種時候,盛產戰馬的遼東行軍的優勢便一覽無餘了,燕北本部在派出孫輕與烏桓之後僅剩七千人,卻擁有足足六千餘匹戰馬,雖然他們並非各個都能騎射或是騎戰,馬隊奔走也並非疾馳,若遇到作戰多半人還是要下馬步戰,但這些戰馬卻保證了麾下最精銳的士卒保存體力的重任。

無論進攻還是撤退,擁有坐騎都是極大的優勢。

……

滎陽以西,華雄將前後兩部六千兵馬行進在官道上,兇悍的羌胡兵氣勢如虹,高舉着董、徐、華的旗號向東行進。

華雄執長刀策馬驅兵,他們離滎陽已經不遠。

儘管長途行軍,士卒們卻因爲後部有中郎將率兩萬兵馬於二十里後壓陣而感到安心。有徐中郎將在,便再沒什麼好擔心的了!

敵軍數目不過兩萬上下,他們卻又足足兩萬六千之兵。善於謀劃的徐中郎將,驍勇的華校尉,再加上善戰的六郡良家子組成的漢兵與兇悍的羌人與屠各胡,天底下還有誰能擊敗他們嗎?

如果有,徐中郎將麾下還有兩千洛陽北軍抽調來的將士,他們可不像來自涼州的關西本部軍卒只有皮甲甚至皮襖……那些北軍,嘖嘖。

北軍有天底下最好的鎧甲與武器,盡數由洛陽鐵監鍛造的精鐵鎧甲與在涼州數金難得的二十煉環刀。那樣的軍隊,如果不是臣服於董公威勢,即便是涼州兵再兇悍,便是一萬也難敵北軍兩千人。

“校尉,滎陽守軍派來探馬,言說敵軍已經渡過汴水,正向滎陽疾行!”

“敵人竟來的這麼快?”華雄不可置信地問出一聲,他儘管知曉燕北正在領兵前來,卻沒有想到燕北的兵馬居然在這麼短的時間就逼近滎陽,滎陽城裡可沒有多少守軍,何況那些人並非涼州人馬,望見敵軍勢大不戰而降都有可能,連忙打馬問道:“多少人,他們有多少人?”

“兩,兩千有餘,盡數輕騎。”傳信探馬想了想說道:“校尉,可能是敵軍輕騎斥候。”

華雄提起來的心放回肚子裡,就說大部人馬走不了這麼快。接着稍加思襯便對傳令說道:“告訴前部疾行,要比這些斥候更早趕至滎陽,我們就在滎陽以西的田地裡殺光他們,給遼東燕北一個下馬威!”

華雄想清楚了,雖然徐榮給他的使命是要他引誘敵軍,但明顯這兩千多人並不值得引誘,既然不值得引誘,他何不先將敵人擊敗,使敵軍憤怒,到時候引誘起來也更容易。

被兩萬大軍追殺……想想就刺激!

當下,華雄派人傳信回報後面的徐榮,接着便傳令本部急行軍追趕前部。前部都是些新卒,萬一敵軍斥候戰鬥力強反被消滅了怎麼辦。

華雄已經想清楚這一戰應當如何打了,等他們趕到滎陽多半天也黑了,兩千餘敵軍也差不多是這個速度,晚上他們總是要睡覺的,到時候夜裡派人看看能不能用夜襲把他們擊潰。如果夜裡防守嚴備沒有機會,便等到明日堂堂正正地兩部包抄擊敗他們。

他並不喜歡夜戰,事實上沒人喜歡夜戰,尤其在現在這個時段。

夜戰意味着次日士卒得不到良好的休息,如今燕北大軍已經渡河,誰都不會給他們明天睡覺的機會……徹夜未眠次日再戰,誰的身體都吃不消。

畢竟敵人不是隻有這兩千而已。

整整一個下午的急行軍,至滎陽城時人馬俱疲,不過好在敵人的斥候並不比他們快,雖然盡數爲輕騎卻悠哉哉地在滎陽以西七八里的位置休息,這讓登上城頭的極目遠眺的華雄心花怒放。

他們的士卒在城裡可以得到最好的休息,而敵軍在野外卻因爲沒有後續輜重隊伍而沒有營寨可扎,只是簡單地聚在一起。這樣的營地讓華雄心裡癢癢,當即強令士卒休息,派斥候前去盯着敵軍營地,準備在夜裡好好收拾燕北的斥候。

別的不說,就這些席天暮地的敵人,他們兇悍的西涼兵挺着長矛衝進營地八成就散了。

子夜時分,華雄率領六千涼州兵將戰馬留在城內盡數出滎陽,一左一右兩部分開朝着燕北軍斥候紮營的地方摸了過去。

因爲擔心馬蹄聲響會驚動獵物,所以他們只能徒步走這七八里的路程,進入漆黑的夜。

擎着長刀的華雄擡頭看了看被烏雲遮住的毛月亮,嘴角不禁帶着虯髯微微上揚。

“真是個殺人的好日子!”

第一百五十七章 父死子繼第一百五十五章 不留餘力第一百零三章 汶縣大敗第六十一章 大雨傾盆『爲舵主“叫dotaer_的”加更』第七章 幽冀同盟第二十七章 調離蒲陰第十二章 西遷東奔第一百零三章 沙汰官吏第一百一十二章 滄海桑田第九十五章 大河之變第九十四章 青石橋之戰 完第二百二十三章 魚死網破第九十三章 速速殺敵第二十三章 背井離鄉第十九章 久候多時第七十六章 涼國之英第五十二章 恨念求謝第二百八十六章 奪第一百二十五章 孤軍力戰第四十一章 調兵遣責第一百零三章 汶縣大敗第五十五章 震天鑼鼓第九十八章 一鍋爛粥第三十章 邴原泣學第八十四章 誰敢阻我第三十七章 另起爐竈第二百零七章 依靠第一百零一章 決計私鑄第一章 走馬入薊第六十二章 幹他孃的第二十六章 董卓進京第五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二章 且入座吧第八章 應有之義第一百零三章 汶縣大敗第一百章 艦隊回還第九章 獨自西進第十六章 徐榮華雄第一百一十九章 千箭齊發第九十二章 郭圖來訪第五十七章 幽東四郡第二百二十七章 火第七十一章 一飲一啄第八十一章 兄弟鬩牆第五十五章 論功行賞第八十六章 夜戰五阮第一百零七章 公孫校尉第一百二十一章 馴馬口哨第四十二章 率先動手第一百零九章 臥榻之側第七十九章 洶涌民心第一百一十二章 焦觸進京第一百一四章 不是伯圭第七十九章 圖謀胡軫第五十六章 麴氏復興第二十六章 合圍之勢第二十一章 所謂謠言第八十一章 兄弟鬩牆第三十三章 幽兵出塞第四十二章 率先動手第十一章 孫堅北上第五十六章 燒殺搶掠第一百一十四章 亮明心跡第一百一十九章 劉表起兵第四十四章 韓馥立功第三百零七章 兩封信第六十四章 拉開序幕第一百零四章 龍蛇蟄地第五十一章 窮寇莫追第六十四章 堆積如山第十九章 應當應份第一百二十六章 兗豫大亂第一百二十五章 孤軍力戰第十六章 人心易變第六十三章 獵人獵物第三十六章 天塌地陷第一百四十一章 譙縣之戰 四第一百三十八章 譙縣之戰 一第二百零一章 會水第一百七十二章 御史臺第一百一十七章 公孫陽樂第二百一十三章 石閣第八十三章 酒癡徐邈第一百零七章 殺人刈麥第五十章 切莫負我第三十六章 一夫當關第二百零四章 始祖第二百一十章 再要一個第一百零七章 殺人刈麥第四十章 不世之功第二十二章 向死而生第五章 明珠蒙塵第七十一章 一飲一啄第十一章 等我回來第五十八章 兵進皇宮第一百章 拜見陛下第九十九章 善用勢者第七十六章 一觸即潰第九十九章 物傷其類第三百一十九章 龍虯
第一百五十七章 父死子繼第一百五十五章 不留餘力第一百零三章 汶縣大敗第六十一章 大雨傾盆『爲舵主“叫dotaer_的”加更』第七章 幽冀同盟第二十七章 調離蒲陰第十二章 西遷東奔第一百零三章 沙汰官吏第一百一十二章 滄海桑田第九十五章 大河之變第九十四章 青石橋之戰 完第二百二十三章 魚死網破第九十三章 速速殺敵第二十三章 背井離鄉第十九章 久候多時第七十六章 涼國之英第五十二章 恨念求謝第二百八十六章 奪第一百二十五章 孤軍力戰第四十一章 調兵遣責第一百零三章 汶縣大敗第五十五章 震天鑼鼓第九十八章 一鍋爛粥第三十章 邴原泣學第八十四章 誰敢阻我第三十七章 另起爐竈第二百零七章 依靠第一百零一章 決計私鑄第一章 走馬入薊第六十二章 幹他孃的第二十六章 董卓進京第五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二章 且入座吧第八章 應有之義第一百零三章 汶縣大敗第一百章 艦隊回還第九章 獨自西進第十六章 徐榮華雄第一百一十九章 千箭齊發第九十二章 郭圖來訪第五十七章 幽東四郡第二百二十七章 火第七十一章 一飲一啄第八十一章 兄弟鬩牆第五十五章 論功行賞第八十六章 夜戰五阮第一百零七章 公孫校尉第一百二十一章 馴馬口哨第四十二章 率先動手第一百零九章 臥榻之側第七十九章 洶涌民心第一百一十二章 焦觸進京第一百一四章 不是伯圭第七十九章 圖謀胡軫第五十六章 麴氏復興第二十六章 合圍之勢第二十一章 所謂謠言第八十一章 兄弟鬩牆第三十三章 幽兵出塞第四十二章 率先動手第十一章 孫堅北上第五十六章 燒殺搶掠第一百一十四章 亮明心跡第一百一十九章 劉表起兵第四十四章 韓馥立功第三百零七章 兩封信第六十四章 拉開序幕第一百零四章 龍蛇蟄地第五十一章 窮寇莫追第六十四章 堆積如山第十九章 應當應份第一百二十六章 兗豫大亂第一百二十五章 孤軍力戰第十六章 人心易變第六十三章 獵人獵物第三十六章 天塌地陷第一百四十一章 譙縣之戰 四第一百三十八章 譙縣之戰 一第二百零一章 會水第一百七十二章 御史臺第一百一十七章 公孫陽樂第二百一十三章 石閣第八十三章 酒癡徐邈第一百零七章 殺人刈麥第五十章 切莫負我第三十六章 一夫當關第二百零四章 始祖第二百一十章 再要一個第一百零七章 殺人刈麥第四十章 不世之功第二十二章 向死而生第五章 明珠蒙塵第七十一章 一飲一啄第十一章 等我回來第五十八章 兵進皇宮第一百章 拜見陛下第九十九章 善用勢者第七十六章 一觸即潰第九十九章 物傷其類第三百一十九章 龍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