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7章 與明國決一死戰

“總算及時趕了回來!”看着城下由東方面孔組成的軍隊,葉齊德吐了口氣,說道。

“是啊,幸好趕在這些東方人之前一個小時趕到了德里城,不然即使一時半會兒城池不會淪陷,可軍隊被阻隔在城外,等到北面的明軍南下,城池一定保不住,德里蘇丹國也會滅亡!一旦德里蘇丹國滅亡,那巴赫曼尼蘇丹國一個國家也是擋不住明軍的,最後也一定會敗亡,更不必提那些由教衆建立起的小國了。那麼在整個印度所有由天方教徒建立的國家都會滅亡。真是太幸運了。”孟迪爾也說道。

就在做出南下撤退決定的會議後,所有將領晚飯才吃了一半,賽義德忽然親自跑過來,讓他們馬上集結軍隊撤退,立刻,絕對不能耽誤。衆人見賽義德說的鄭重,雖然心裡不解,但馬上放下勺子去組織自己的軍隊撤退。

此時天色已晚,行軍十分不便,但好在印度的天方教徒即使再窮過節的時候肉還是能吃一點的,都沒有夜盲症,在將領與各級軍官的組織下,大多數士兵竟然趁着夜色撤走了。宋瑄雖然察覺到印虜有動靜,但想着天這樣黑,沒有下令派兵追擊。

之後賽義德率領撤走的七萬將士,晝夜不停地趕回德里城,終於在三日內就趕了回來。等衆人進了城池,孟迪爾剛要問賽義德爲何這般着急趕回,就感覺大地有些震動,拿起千里眼向東看去,就見到數萬東方人正向德里城趕來,而且很快就趕到城下,發動了一次攻城。孟迪爾等人趕忙帶兵迎敵。攻城的東方人似乎知道城內不應該有這麼多士兵,孟迪爾通過千里眼能夠從指揮的將領臉上見到驚訝的神色。很快,他們停止攻城,孟迪爾等人一邊讓士兵們休息,一邊站在城牆上看着城下的東方人感慨。

“這麼多士兵到底是哪裡來的?”葉齊德忍不住說道:“看他們的穿着不像是明國人,但就連藏人和馬拉人都已經被明國動員起來,哪裡還能有這麼多東方人?”

“你沒在國家的東部待過?”孟迪爾卻好像已經認出了他們的身份,問道。

葉齊德搖搖頭。“沒有。我一直在國家的西部,從未去過坎普爾以東的地方。”

“怪不得,怪不得你沒有認出他們的身份。他們也算是藏人,但早就翻過了喜馬拉雅山,生活在孟加拉北部喜馬拉雅山南麓地區。……”

“你說的是不丹?”聽到一半,葉齊德已經知道他說的是那個國家的人了。

“就是不丹。”孟迪爾道:“除了不丹這個時候還能有那個國家能派出這麼多東方人來攻打德里城?”

“不丹本身信奉的就是佛教,屬於明國允許公開傳播的兩種宗教之一,天然就與明國親近;這一國的圖騰和明國一樣也是龍,就憑藉文化上的相近,不丹在戰局傾向於明國的時候出兵與我國作對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而且不丹的五世第悉札巴堅贊在七年前接受了明國的加封,成爲了明國的藩屬國之一。明國現在的皇帝可不是過去的皇帝,他接受外國稱臣非常謹慎,不會輕易接受,我覺得他當初接受不丹稱臣就是爲以後攻打印度藉助不丹的力量做準備。”

“早在七年前明國就爲攻打印度做準備?當時明國結束在中亞的戰爭還不到兩年。而且提前七年接受不丹爲藩屬國,明國對於藩屬國還是很優待的,在本地不值錢的東西能換到許多金銀,貢使還可以私自帶東西在明國販賣。只要東西不太多明國政府就不會管。這難道不虧麼?”葉齊德困惑地說道,不能理解東方的朝貢模式。

“不知道這樣對待其他藩屬國虧不虧,但對待不丹顯然是不虧的。明國有一句話,吃人家嘴軟拿人家手短,不丹從明國佔了七年便宜,明國攻打印度讓他出兵,他敢不出麼?如果之前沒有佔過明國便宜,還可以拒絕;可佔過明國便宜,就不好拒絕了。特別明國還擁有強大的軍事實力,不丹的五世第悉札巴堅贊也要擔心萬一激怒的明國可能導致的後果,即使不願意也只能出兵。你看城下,足有三萬士兵。不丹的總人口不到五十萬,即使實行全民皆兵的政策,總兵力也只有五到六萬,出動三萬人已經是極限了。前幾年從明國佔得便宜全貼進去也不夠一路上消耗的糧食。”孟迪爾說道。

“可他們在戰爭勝利後還能瓜分戰利品。”葉齊德道。

“分給不丹人的一點點兒戰利品,與通過偷襲提前奪取德里城的巨大收益相比,明國當然會選擇後者。”孟迪爾又道。

他們正議論着,賽義德派了一個侍衛來傳令,告訴他們今晚不會由他們二人的部下守城,可以退下城池回營休息去了;立下的功勞蘇丹也會盡快獎賞。

孟迪爾與葉齊德趕忙表示感謝。侍衛又吩咐幾句話,最後說道:“二位將軍趕快帶兵退下城頭吧,天也快黑了,今天上午走了半天的路,下午又與不丹人打仗,士兵們也都很疲憊,早休息一會兒。晚飯蘇丹已經派人做好了,所有士兵都有肉吃。”

“所有人都有肉吃?”葉齊德反問一句,得到肯定的答覆後十分高興:“都有肉吃,真是太好了。”

“哎,你怎麼知道下午與我軍打仗的東方人是不丹人?哦,我知道了,一定是有曾經在東部駐守過的將領認了出來,派人告訴了蘇丹。”葉齊德又道。

可侍衛臉上卻露出了驕傲的神色:“你猜錯了!早在敵軍還沒有抵達城下的時候,賽義德蘇丹就已經知到了拉攻城的是不丹人。”

“敵軍還沒有抵達城下時蘇丹是怎麼知道的?”葉齊德問道。而且他馬上又想到一個疑惑之處。“蘇丹再拉合爾城下忽然下令馬上帶兵撤退,是不是知道了不丹人回來偷襲德里城?但當時即使國家東部的守軍已經發現了不丹人要來偷襲德里城,那麼短的時間內消息也傳不到蘇丹耳邊,蘇丹到底是怎麼知道的?”

“這個麼,我當然是不知道的。只有蘇丹自己知道。”侍衛說道。

“那我就去問問蘇丹!”

……

……

“我在聽到侍衛提到那些拉合爾城下趕來的援兵是藏人和馬拉人的時候,忽然想到:雖然不丹人也是藏人,但由於這個國家在喜馬拉雅山南麓,而且一向保持獨立自主不聽從北麓的命令,所以咱們天方教徒一向是把它當做一個獨立國家,人也稱呼爲不丹人,而不是藏人。如果援兵有不丹人,那麼侍衛肯定會特意提到。既然沒有提起,那就說明援兵中沒有不丹人。”

“可不丹人的戰鬥力很強,明國又早在七年前就接受了這一國爲藩屬國,肯定不會不動用這一國的軍隊。不丹人既然沒有出現在拉合爾城下,之前也沒有參加在孟加拉的戰爭,那最可能出現的地方就是德里城。”面對扎希德與宰希爾提出的疑問,賽義德解釋道。

“蘇丹,您考慮問題實在是太全面了。我自愧不如。”聽完了賽義德說的話,過了一會兒宰希爾纔出言道。

“蘇丹您真的是真主賜予印度所有天方教徒的!如果沒有您,德里蘇丹國應該已經滅亡了。”扎希德也說道。

“這都是真主的意思。”賽義德說道。

“真主至大!”扎希德與宰希爾以及屋內所有人都忙躬身說道。

“雖然真主至大,但真主不會直接干涉人間的事情,想要解決現在面對的問題還要依靠衆人的努力。”賽義德又道。

“請蘇丹吩咐。”

賽義德臉上露出苦澀的表情。雖然及時趕回德里城,避免了城池丟失,可他面對的局勢更加嚴峻。雖然半路上已經將從前線城池抽調的軍隊又派了回去,但根據路上得到的消息,有些地方的明軍察覺到了對面兵力薄弱,已經發動進攻,有些城池被攻陷,好在損失不大。

更要緊的是,他並沒有解拉合爾城之圍,在這次解圍失敗後,明軍肯定會奪取拉合爾城,秦藩與塔藩、庭藩佔領的土地連成一片,能夠騰出更多的軍隊,北線戰場的局勢更加惡劣。

同時,最後一次爭取戰爭勝利的手段失敗,等到孟加拉的明軍北上,德里城肯定會被攻陷,德里蘇丹國也會滅亡。他現在在德里城內堅持只不過是困獸之鬥,絲毫沒有勝利的希望了。

“就算我最後失敗了,也絕對不讓明國人好過!”賽義德忽然這樣說道。

“蘇丹?”見到賽義德的表情,扎希德與宰希爾都下了一跳,扎希德裝着膽子說道。

“扎希德,宰希爾,你們兩個馬上派人在城中張貼告示,告訴所有市民,德里城即將被數倍的明軍所包圍,戰爭很可能失敗。如果被明國佔領了德里城,所有天方教徒一定會受到殘酷的迫害,所以所有人都要爲保衛城池做貢獻。徵召城內所有成年男子當兵!我要在德里城內,與明軍決一死戰!”

第59章 ……陰謀——兩處場景第606章 棘手的公主第1409章 接見——託兒所第103章 應酬第722章 不約而同——城外的襲擊第184章 醒來第1371章 吉哈諾與克拉維約的對話(下)第449章 二十八個番國第857章 南定——目標是哪?第118章 兗州事件——繼續調查第128章 家書與離開兗州第34章 寶鈔戰爭——間隙第1249章 解釋第643章 國旗國徽第142章 戰——新動向第1733章 海盜們第500章 不大不小的動作準備第618章 俸祿和特權第1273章 家話第1159章 供述與返回第530章 找誰商量第426章 誰來查案第926章 場地乾清宮第1151章 會見前第1367章 黃頭髮的人又來了第141章 戰——玉碎戰第70章 寶鈔戰爭——應天府誤事第1199章 爲什麼一盤散沙第591章 各自的上元節第625章 體育第1050章 最終決戰——鐵籠子第1497章 蘇州驚變——蕭家談話第1560章 印度之戰——醞釀第1519章 發現第1137章 決心第734章 武鄭敏瑤舉蘭福第1776章 解釋二三事番外16:緩過來的原因925章 殿試的題目第421章 浮現第609章 姐夫之命第877章 胡朝的末路——誓言第970章 數理化基礎第711章 要求第1676章 哪裡來的援兵?第82章 抓海盜第1294章 蕭家的應對第1366章 岱璇第28章 茹瑺評論第306章 元宵第109章 熙怡入宮第1682章 “勸降”第1655章 巴布納——真正開戰第209章 超長的朝會番外10:挑刺的報紙第903章 回京前的雜議第1125章 傅安(二)第964章 鋼鐵廠續第1538章 求娶第1743章 神秘的漢人第1394章 方孝孺與李士魯第323章 新世界計劃第486章 惦記第754章 南巡——移民第1172章 漂的緣故第1361章 流淚的樹第1466章 新任命第949章 兒子與非親生母親第312章 舉賢令與開始第334章 朱棣拜見第383章 徐家與文官第885章 巫蠱問案——讓人發瘋的話語第228章 文學泰斗第1309章 下一代該成婚了?(五千字章節)第647章 新入上直衛第832章 多邦城——預備第1674章 用什麼辦法挑釁第1207章 外交無小事——狗屁第1173章 爲年後提前謀劃第964章 鋼鐵廠續第1396章 這樣做的緣故第1069章 決戰——百夷衛的驚人戰術與上直衛第1214章 在人市續第980章 唱戲第1473章 對峙第719章 不約而同的目的——北部灣第254章 新書畫與舊古董第964章 鋼鐵廠續番外7:帝國最黑暗的年代第423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第52章 ……陰謀——搏第1438章 白蓮教——商量第1375章 忽悠伯魯涅夫斯基入職第1197章 太子和藩王第619章 約法三章第902章 太着急了第1810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大事需要三代人第1697章 朝鮮之事的大幕拉開第644章 精忠報國第888章 好吉利的章節號
第59章 ……陰謀——兩處場景第606章 棘手的公主第1409章 接見——託兒所第103章 應酬第722章 不約而同——城外的襲擊第184章 醒來第1371章 吉哈諾與克拉維約的對話(下)第449章 二十八個番國第857章 南定——目標是哪?第118章 兗州事件——繼續調查第128章 家書與離開兗州第34章 寶鈔戰爭——間隙第1249章 解釋第643章 國旗國徽第142章 戰——新動向第1733章 海盜們第500章 不大不小的動作準備第618章 俸祿和特權第1273章 家話第1159章 供述與返回第530章 找誰商量第426章 誰來查案第926章 場地乾清宮第1151章 會見前第1367章 黃頭髮的人又來了第141章 戰——玉碎戰第70章 寶鈔戰爭——應天府誤事第1199章 爲什麼一盤散沙第591章 各自的上元節第625章 體育第1050章 最終決戰——鐵籠子第1497章 蘇州驚變——蕭家談話第1560章 印度之戰——醞釀第1519章 發現第1137章 決心第734章 武鄭敏瑤舉蘭福第1776章 解釋二三事番外16:緩過來的原因925章 殿試的題目第421章 浮現第609章 姐夫之命第877章 胡朝的末路——誓言第970章 數理化基礎第711章 要求第1676章 哪裡來的援兵?第82章 抓海盜第1294章 蕭家的應對第1366章 岱璇第28章 茹瑺評論第306章 元宵第109章 熙怡入宮第1682章 “勸降”第1655章 巴布納——真正開戰第209章 超長的朝會番外10:挑刺的報紙第903章 回京前的雜議第1125章 傅安(二)第964章 鋼鐵廠續第1538章 求娶第1743章 神秘的漢人第1394章 方孝孺與李士魯第323章 新世界計劃第486章 惦記第754章 南巡——移民第1172章 漂的緣故第1361章 流淚的樹第1466章 新任命第949章 兒子與非親生母親第312章 舉賢令與開始第334章 朱棣拜見第383章 徐家與文官第885章 巫蠱問案——讓人發瘋的話語第228章 文學泰斗第1309章 下一代該成婚了?(五千字章節)第647章 新入上直衛第832章 多邦城——預備第1674章 用什麼辦法挑釁第1207章 外交無小事——狗屁第1173章 爲年後提前謀劃第964章 鋼鐵廠續第1396章 這樣做的緣故第1069章 決戰——百夷衛的驚人戰術與上直衛第1214章 在人市續第980章 唱戲第1473章 對峙第719章 不約而同的目的——北部灣第254章 新書畫與舊古董第964章 鋼鐵廠續番外7:帝國最黑暗的年代第423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第52章 ……陰謀——搏第1438章 白蓮教——商量第1375章 忽悠伯魯涅夫斯基入職第1197章 太子和藩王第619章 約法三章第902章 太着急了第1810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大事需要三代人第1697章 朝鮮之事的大幕拉開第644章 精忠報國第888章 好吉利的章節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