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 新入上直衛

他們根據應天府等衙門的證據將外出時違法的人都抓了起來,普通士兵被扣餉的扣餉,打板子的打板子;武將們大多貶職,被降了、廢除世襲職位的也有幾個。罪該流放的倒是沒有,該流放的罪名那可都是重罪,郭銘他們之前也不敢包庇。

但允熥仍然不太滿意,對郭銘等人說道:“太輕!處罰的太輕!罪過最重的人踢出上直衛,貶到其它的京衛中去。缺額從其它的京衛中提拔人進來。”

“陛下,這樣是不是處罰的太重了?”常繼宗說道。現在也只有他敢說話了。

“上直衛就是朕的禁軍,既然朕給了他們全軍最好的待遇,他們就要有能與之匹配的表現。朕要求他們打仗必須是全軍最厲害的,軍紀也必須是全軍最好的,所以朕的處罰一點兒也不重。”允熥說道。

他們不敢再說,回去後依照允熥的吩咐進行處置。

這頓時引起譁然一片。上直衛的人大多有些關係,知道這次整頓軍紀是陛下要求,所以即使有人不高興也不敢有什麼動作。

可當有人將會被貶到其它京衛時他們不淡定了,找關係試圖阻止,還有皇宮的侍衛向允熥求情。

向允熥求情的侍衛被他當場下令廢除侍衛之職,全家貶出上直衛;並且允熥要求郭銘等人必須馬上完成他的命令。

郭銘等人又以不服從軍令爲由處置了一些人,纔將他們壓下去,完成了允熥的命令。但上直衛卻仍有人心懷不滿。

允熥自然也知道他們不滿,又採取種種安撫的手段,比如馬上開始的‘軍人觀戲曲’活動,比如將表現良好的士兵賜予虛銜,來安撫他們。

與此同時,應天府的衙門也開始對上直衛轉過來的警察進行清查,將近三成的警察被清退,還有些人全家被流放。

至於這些警察的缺額,則全部從其他京衛中調人進入,大多是殘疾人,也有一小部分健全的人。

不過雖然允熥通過這次運動清除了上直衛和應天府的害羣之馬,但餘波沒有那麼容易結束。

……

……

“你小子就是剛剛調入我們百戶的人?”在羽林左衛一個百戶的士兵集合時,身穿正六品服色的人對一個並未站在隊列中,而是站在隊列前往的人說道。

“是,百戶大人。”這人說道。

“你叫做什麼名字?原來是哪個衛所的?”百戶孫炳文繼續問道。

“啓稟大人,屬下名叫朱代珍,原爲興武衛的士兵。”他說道。

“既然來了本衛,你就不是興武衛的人了,那爲何不入隊!”孫炳文兇惡的說道。

“百戶大人,屬下剛剛來到本衛本百戶,暫且還不知應該站在哪裡,所以無法入隊。”雖然被新上司無理挑刺了,但朱代珍仍然身板挺直,嚴肅認真地說道。

“呵,土包子。你們興武衛還沒有進行新式訓練,你當然不會知道應該站在哪裡。”孫炳文說道。

“大人,屬下既然已經來了羽林左衛,那就是羽林左衛的人了,不是興武衛的人了,這也是剛纔大人教導屬下的。”朱代珍仍然身板挺直的說道。

“呦呵,這麼快就開始教訓起上官來了?……”百戶孫炳文正想接着說些什麼,忽然聽到在一旁侍立的試百戶咳嗽了一聲。他趕忙四下看去,就見到鎮撫大人巡視,正向他們百戶走過來。

他趕忙說道:“你馬上入隊,本官看看,以你的身高,你去站到那邊。”說着,他用手指了一個方向。

朱代珍什麼也沒說,順着他所指的方向入隊。

這時兩個軍需官擡着一個大框來到他們百戶附近,將筐放下。孫炳文打開蓋子,從中拿出一個朱代珍從未見過的東西,對他們說道:“這就是前幾日千戶大人說過的鋼盔。剛剛造出來了一批,咱們羽林左衛又被選爲了首批試用鋼盔的部隊,所以送來這些試用。各小旗出來分發鋼盔。”

十個人從隊列之中走出來,拿起一個鋼盔先隨意的戴在自己的腦袋上,然後又拿起十個鋼盔返回隊列,對自己旗的士兵分發。朱代珍本來站在隊列中間,但鋼盔發到他這裡時小旗卻略過了他,一直到其它人都發過後才把手裡最後一個鋼盔給他。

士兵們拿到鋼盔都十分好奇,嘗試着戴在腦袋上,但他們即使是將鋼盔下面的繩子記上也無法穩定住鋼盔。朱代珍當然也十分好奇,他之前甚至都不知道還有鋼盔這種東西,也嘗試着戴在腦袋上,但怎麼也戴不好。

“這鋼盔不是那麼容易戴的。”百戶孫炳文大聲說道:“咱們腦袋上都有髮髻,現在這樣的髮髻是無論如何不能將鋼盔戴好的。必須編成新式髮髻才行。”

孫炳文一邊說着,一邊讓試百戶打散頭髮,然後他根據前幾天教的髮髻樣式編起來。他也不熟練,所以哆哆嗦嗦編了半天才將髮髻編好。

編好後他鬆了一口氣。他既不喜歡新式髮髻也不喜歡給別人編髮髻,但他覺得總比讓別人衆目睽睽之下給他編髮髻要好。

“你們看,這就是新式髮髻,編成這個樣子就可以將頭盔戴在腦袋上了。”百戶孫炳文接着說道。

衆人都向前看去,其中一個小旗控制不住說道:“孫百戶,這也能稱爲髮髻?除了頭頂的頭髮編了起來,很多頭髮沒有編,一小半的頭髮披散下來了。”

隨着這個小旗說話,大家紛紛議論起來。這個髮型倒是意外的好看,但這麼多頭髮沒有編起來,怎麼也不能算是髮髻。

“都住口!”孫炳文吼道。衆人忙止住說話聲。

“這個髮髻是陛下發明的,就是爲了適應鋼盔的樣式,必須編新式髮髻。”

“並且陛下也將頭髮梳成了這個樣式,你們還有什麼不滿意的。”百戶孫炳文大聲說道。

本來還有人想問:‘那爲何不修改鋼盔的樣式’,可聽到他的最後一句話,大家將這個問題拋到了腦後,說道:“真的?陛下也編成這個樣子的髮髻?”

“若真是如此,我們編成這樣也沒什麼。但孫百戶你不是在瞎說吧?”有人說道。

“這是指揮使大人所說,豈能有假?”孫炳文道。

“既然如此,那我們也就編成這樣。”大家紛紛說道。

然後就在現場,兩人一對,互相拆散對方的髮髻,依照試百戶的頭髮樣式編起來。好在這個髮髻其實只是之前髮髻的簡化版,改動不大,大家雖然編髮髻的手藝都不怎樣,但一段時間後也都編好了。

髮髻和鋼盔不兼容的問題,是生產出頭幾個鋼盔後工匠偷着戴時發現的,他們趕忙將這一情況告訴上官,一層一層報告到工部尚書趙毅那裡。

趙毅大驚,馬上入宮報告允熥。允熥聽到消息當時就拍了自己腦袋一下:虧自己腦袋上還頂着髮髻,竟然忘了這一點。

他馬上開始重新研究鋼盔的樣子,增加了鋼盔的弧度,爲髮髻留出了一定的位置,但頭上頂着現在的髮髻仍然難以戴好頭盔。

可頭盔也不能再調整了,再調整就失去頭盔的價值了。允熥冥思苦想,想到前世武俠片焦恩俊版《小李飛刀》中焦恩俊扮演的李尋歡的頭型,覺得雖然是半批半束,但好歹不必剃髮,衛所的士兵接受度應該會高一些。

他對李尋歡的髮型又進行了一定程度調整,調整到頭盔能容納的最大體積爲止,形成了這種後來被稱爲‘頭盔發’的髮型後,下令在衛所推廣。

衆人編好新發髻,互相看着覺得十分新奇,互相笑鬧了一陣,之後依據孫炳文的指揮將鋼盔戴到腦袋上。

出乎他們預料的是,鋼盔的分量並不很重,戴起來並不影響什麼,並且看起來彷彿更加好看了。這使得他們對於新式髮髻的牴觸進一步降低。

之後的訓練平淡無奇,可新調入的朱代珍從未進行過類似的訓練,不時出醜。他每次出醜,隊伍中都會響起“哈哈”大笑的聲音。

不過這對他來說未必就是壞事,因爲他經常自己就出醜,所以大家就不怎麼捉弄他了:他自己不需要捉弄都不斷出醜,大家還捉弄他幹嘛。

至於欺負他,一來羽林左衛內部打亂了編制,原來屬於同一千戶百戶孫炳文的士兵被分散到了其他的千戶百戶,互相之間雖然認識但也不熟悉無法形成合力;其二朱代珍本人十分正氣,長得又高又大,一般人也不敢欺負他。

不過另外一個調進上直衛的人就沒有這麼幸運了。

……

……

“小林子,我的這兩件衣服要是明天早上沒見到你洗乾淨,看我怎麼收拾你。”金吾前衛的營內,一個十分健壯的人對一個瘦小的人撂下這句話,走進營房休息去了。

“還有我們幾個的,褲子就不用你洗了,把掛子洗好。”又有幾人對他這樣說道,將衣服放到他面前走進營房。

被稱之爲小林子的人默默收起了這幾件衣服,到井附近洗起來。

但他心裡卻不像表面上表現的這樣平靜。他心中暗道:“我林育容來到上直衛不是洗衣服的,早晚,我要讓你們見識到我的本事。”

第1082章 歡呼勝利!第1320章 金融改革——爲什麼第483章 沿着舊航路第1020章 救援第1322章 金融改革——尾聲第1238章 真正的學校——五城學堂第681章 侄戚嬸妹第713章 辨別真相——大白第221章 三年守孝第370章 統帥平叛之人第641章 李常問制第861章 南定——不惜任何代價攻城啦第333章 過山東與白蓮教第97章 憐子如何不丈夫第303章 戴罪立功第615章 奉先殿三年祭第260章 鍊鐵第1559章 都想去印度(五千字章節 )第997章 撒馬爾罕城的決策——提前開始第1096章 血戰烏魯木齊(一)第1797章 強調科學的重要與倒數第二次改革第915章 偶爾也有關心則亂的時候(補昨日欠更)第923章 由此所引發的——武將與武將第364章 逃亡第599章 初到寶安第475章 疑慮與父親第68章 四名太監第773章 大案——生路在哪第1795章 文垣的太子妃第1484章 天文學大發現——第一個投身科學第854章 南定——未都城第1479章 囑咐第754章 南巡——移民第195章 新位置第912章 對戰程朱理學(一)第863章 南定之戰結束了第138章 戰——兩邊第1433章 打架與緣故第1147章 如同,如果第1508章 蘇州驚變——結束第1731章 兒子要走了很傷心第1518章 叛徒原來是自家人第192章 初議分封——西域現狀第1668章 還是讓你們人精的腦袋去想吧第1446章 對歐洲的謀劃—遠在西方第952章 閒不下來第256章 多疑第266章 又一名先生第1345章 漢洲攻略(十一)第936章 要廢除漢人爲奴第1679章 攻打德里城第1394章 方孝孺與李士魯第1100章 戰烏魯木齊——死難第1371章 吉哈諾與克拉維約的對話(下)第1471章 打臉第476章 修路與提振第456章 再至沙州第1320章 金融改革——爲什麼第433章 二次抓捕第346章 後續處置與反應第936章 要廢除漢人爲奴第1065章 決戰——陽光下第33章 寶鈔戰爭——應天府衙第1287章 西方課先生第1379章 偷樑換柱第874章 要再大賺一筆第1138章 陳立傑第111章 朝鮮之事第1754章 一個人的日記——不用攻城第1486章 不公平第821章 戰安南——斷後第238章 楊任來滬第1023章 守城——器械第70章 寶鈔戰爭——應天府誤事第334章 朱棣拜見第1152章 接見鬼力赤第496章 瓊林宴召見第658章 攻緬——空虛的阿瓦城第1296章 爲什麼選擇騎馬番外4:分封制的變化二第1038章 鐵門關之戰——中者必異第774章 大案——‘真’真人第905章 相見不相識第318章 內宮貪腐案(二)第843章 軍醫第1777章 第四件事與李泰元求見第698章 說湘王第364章 逃亡第810章 戰安南——出發前第156章 兩家第419章 處置的決定(補昨日欠章)第1672章 九年前在伊吾的兩個與天方教徒有血海深仇的人第633章 出門第956章 英雄魂歸第411章 北撤第1544章 印度之戰——決心第1724章 和母親的對話第1782章 格致院視察——萬有引力定律番外20:祭拜長陵悼念金庸
第1082章 歡呼勝利!第1320章 金融改革——爲什麼第483章 沿着舊航路第1020章 救援第1322章 金融改革——尾聲第1238章 真正的學校——五城學堂第681章 侄戚嬸妹第713章 辨別真相——大白第221章 三年守孝第370章 統帥平叛之人第641章 李常問制第861章 南定——不惜任何代價攻城啦第333章 過山東與白蓮教第97章 憐子如何不丈夫第303章 戴罪立功第615章 奉先殿三年祭第260章 鍊鐵第1559章 都想去印度(五千字章節 )第997章 撒馬爾罕城的決策——提前開始第1096章 血戰烏魯木齊(一)第1797章 強調科學的重要與倒數第二次改革第915章 偶爾也有關心則亂的時候(補昨日欠更)第923章 由此所引發的——武將與武將第364章 逃亡第599章 初到寶安第475章 疑慮與父親第68章 四名太監第773章 大案——生路在哪第1795章 文垣的太子妃第1484章 天文學大發現——第一個投身科學第854章 南定——未都城第1479章 囑咐第754章 南巡——移民第195章 新位置第912章 對戰程朱理學(一)第863章 南定之戰結束了第138章 戰——兩邊第1433章 打架與緣故第1147章 如同,如果第1508章 蘇州驚變——結束第1731章 兒子要走了很傷心第1518章 叛徒原來是自家人第192章 初議分封——西域現狀第1668章 還是讓你們人精的腦袋去想吧第1446章 對歐洲的謀劃—遠在西方第952章 閒不下來第256章 多疑第266章 又一名先生第1345章 漢洲攻略(十一)第936章 要廢除漢人爲奴第1679章 攻打德里城第1394章 方孝孺與李士魯第1100章 戰烏魯木齊——死難第1371章 吉哈諾與克拉維約的對話(下)第1471章 打臉第476章 修路與提振第456章 再至沙州第1320章 金融改革——爲什麼第433章 二次抓捕第346章 後續處置與反應第936章 要廢除漢人爲奴第1065章 決戰——陽光下第33章 寶鈔戰爭——應天府衙第1287章 西方課先生第1379章 偷樑換柱第874章 要再大賺一筆第1138章 陳立傑第111章 朝鮮之事第1754章 一個人的日記——不用攻城第1486章 不公平第821章 戰安南——斷後第238章 楊任來滬第1023章 守城——器械第70章 寶鈔戰爭——應天府誤事第334章 朱棣拜見第1152章 接見鬼力赤第496章 瓊林宴召見第658章 攻緬——空虛的阿瓦城第1296章 爲什麼選擇騎馬番外4:分封制的變化二第1038章 鐵門關之戰——中者必異第774章 大案——‘真’真人第905章 相見不相識第318章 內宮貪腐案(二)第843章 軍醫第1777章 第四件事與李泰元求見第698章 說湘王第364章 逃亡第810章 戰安南——出發前第156章 兩家第419章 處置的決定(補昨日欠章)第1672章 九年前在伊吾的兩個與天方教徒有血海深仇的人第633章 出門第956章 英雄魂歸第411章 北撤第1544章 印度之戰——決心第1724章 和母親的對話第1782章 格致院視察——萬有引力定律番外20:祭拜長陵悼念金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