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7章 朝鮮之事的大幕拉開

“夫君,垠兒雖然今年才十四歲,但天資聰慧,明年十五歲加冠後也可學習做事了。”熙瑤又道。

“十五歲也太小了,還是等到十六歲之後再說。”允熥想了想,拒絕了熙瑤的建議。這個時候的十五歲才相當於後世的十四歲,甚至不到十四歲,還屬於兒童範疇,讓這個年歲的小孩就和大人似的辦差他於心不忍。就算此時的民間,也至少十六歲纔算一個勞力,可以納糧當差。

“十五歲,夫君說的是,十六歲以後再說。”熙瑤頓了頓,說道。

ωωω• Tтkǎ n• c○ “熙瑤,夫君明白你的意思,只是夫君確實覺得十五歲太小了。等他到了合適的年歲,夫君一定會讓他出宮歷練幾年,之後分封到中原以外之土。”允熥看着熙瑤的眼睛,說道。熙瑤之所以提出讓文垠早早的出來歷練,是存了讓他早幾年就封之意。畢竟合乎自己心意的皇太子是文垠,即使自己已經幾次同她說放棄更易太子的打算,但熙瑤對此仍然十分擔心,爲了保全自己的兩個兒子,她寧願讓二兒子早一日遠離自己,就封藩國。

“妾,道理妾也明白,可仍然擔心。”熙瑤低頭說道。

“你不必擔心。既然夫君答應了,就一定不會改變心思。”允熥又道。

“是,妾知曉了。”熙瑤答應一聲。

這時時候已經不早了,允熥也有些困了,打了個哈欠。熙瑤馬上起身,命宮女扶起允熥。允熥當然不會讓宮女攙扶,太丟人又不是喝醉了,自己站起來,和熙瑤一起返回寢殿。

允熥很快就睡熟了。熙瑤輕輕招呼了丈夫幾聲,從牀上起來去小解,同時聽自己最信任的女官待書說了一句:“今日下午官家並無特殊之事,應當是沒有更易太子的想法。”

“好。囑咐他繼續盯着。吾對他定有賞賜。”熙瑤也輕聲說了一句,小解完後回到牀上。她躺在牀上,看着丈夫熟睡的面孔,熙瑤用極輕、就連自己都聽不到的聲音說道:“夫君,你不要怨臣妾,臣妾也是爲了保全自己的兩個兒子。”

……

……

之後兩日朝野內外都波瀾不驚。天兵在印度大獲全勝之事已經傳遍了整個京城,文官們雖然不敢雞蛋裡頭挑骨頭,但對於武將立下的赫赫戰功也毫無吹捧的興趣,自然不會多說;武將們雖然都十分高興,但少了文官的配合,聲勢就小了不少,更何況武將做事比文官的忌諱更多,即使心有不甘,也無法可想。

練子寧、李景隆等人經過商議,將征伐蒙古所需的軍械數目定下來,又商議了採購這些東西所需的錢財,送給允熥過目。允熥瞧了一眼就覺得比實際需要的錢財要多了些。不過價格上漲未必像自己想的一樣,多準備些預算也沒什麼不好,在上面寫了一個‘準’字,批准了這份奏摺。戶部與五軍都督府馬上大肆操辦起來。城內的火藥價錢大漲,鐵匠兜裡的錢也多了不少。

三月初三,克拉維約啓程前往印度。既然陛下已經將差事吩咐下來,他又一向主張凡是坐在前面,馬上就趕赴印度。傅安身爲理藩院院使,差事衆多,沒有辦法像克拉維約這樣乾淨瀟灑的離開京城,還需與繼任者交接。允熥一時找不到合適的接任理藩院院使之人,決定暫且由剛剛從浙江布政使位置提拔爲禮部尚書的胡廣兼任。胡廣畢竟是建業二年的進士,後來又在自己身旁做過幾年中書舍人,算是第二批班底,還能放心任用。

交接之事與允熥無關,但第三日三月初三下午,允熥正在批答奏摺,就見盧義走到他身旁,輕聲說道:“官家,禮部尚書胡廣求見。”

“他?”聽到胡廣求見,允熥頓了一下,說道:“讓他來前殿見朕。”

“是,官家。”盧義答應一聲,轉身離開。不多時,身穿深紅色袍服胡廣走進來,在允熥面前行禮道:“臣禮部尚書胡廣見過陛下。”

“胡卿,你有何事求見朕?難道是與傅卿交接出了難以解決之事?”允熥問道。

“陛下,並非如此,臣豈敢因交接之事勞煩陛下?是有一國使者前來京城覲見,臣前來稟報陛下。”胡廣說道。

“一國使者前來覲見?”允熥心中已經猜到了答案,但仍然說道:“現下才是三月,新年纔過去了兩月,怎這時又有番國派出使者出使大明?這是哪一國的使者?”

“臣也十分奇怪,爲何這時會派出使者出使大明。陛下,今日來到京城的番國使者,乃是朝鮮國使者。”

“朝鮮國?”允熥按耐住心中的激動之情,皺眉說道:“這一國使者此時前來京城有何事?”

“臣接見了該國使者,詢問了出使大明之目的。但使者卻不願告訴臣,說他要稟報陛下之事事關重大,在陛下接見前不敢泄露。臣十分奇怪,追問了幾句,但他仍然堅決不說,臣也無可奈何,只能暫且將他安置起來,之後向陛下稟報。”胡廣道。

“確實十分奇怪。正好,朝堂內外這幾日事情也不多,你告訴朝鮮使者,四日後三月初七,朕在乾清宮接見他。”允熥想了想,吩咐道。

“是,陛下。”胡廣答應道。允熥又吩咐他幾件事,讓他退下了。

但之後允熥卻並未繼續批答奏摺,而是站起來走出宮殿。他站在院內,看着有些花朵已經盛開,顯得整個院子都豔麗許多的花圃,低聲自言自語道:“春天是萬物復甦之時,確實是做此事的好時候。”之後來到後殿,從櫃子中拿出幾份書信,吩咐盧義前來把這些書信釘在木盒裡,又對他說道:“將這些木盒六百里加急,送到該送之人的手中。”

盧義低頭看了一眼,見到了幾個名字,頓時明白此事非常要緊,答應一聲,抱着木盒離開乾清宮。允熥又說了幾句意味不明的話,返回前殿。

第455章 答應和準備第1516章 抓人第788章 大案——物件第243章 朝鮮的討論第384章 秦與浙第890章 爲什麼不給我們色目人一條活路第870章 同樣的過年第1020章 救援第1098章 遺書第46章 再至麪館第1421章 大喜之極與大悲之極第838章 多邦城——破城第1460章 爵位改革——對勳貴第727章 帖木兒的反應——猜測與返回第1317章 金融改革——唐伯鶴的意見第1689章 回到京城第1097章 決死的差事第754章 南巡——移民第1452章 孩子—教育二第838章 多邦城——破城第804章 改名海南第1770章 高興的利奧諾爾第1162章 蒙古謀劃——吩咐第224章 皇家之人第1151章 會見前第1418章 蕭卓說第79章 下鄉進村第42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繼續;正式開始第1089章 血色(一)第1266章 想法第1126章 傅安與理番院第928章 意外的火器人才第1028章 最虛弱之時第1214章 在人市續第391章 兗州與遼西第1345章 漢洲攻略(十一)第1680章 崩塌第178章 祭祖第1723章 等到奪取埃及後父親再告訴你第1768章 繼續解釋爲什麼攻打埃及第10章 後續發酵第364章 逃亡第538章 昀芷之言與寶慶之語第942章 三楊之一回京啦第1709章 驚天霹靂第829章 多邦城——謀劃獻城第428章 下線遁第1215章 徐府省親第710章 議封與過節第1217章 接媳婦第447章 馬和王景弘第1051章 最終決戰——前第1709章 驚天霹靂第780章 大案——供詞第115章 兗州事件——開始第1041章 最終決戰前的間隙——轉換地方第616章 齊步走第874章 要再大賺一筆第1365章 誰決定第1040章 鐵門關之戰——賜水第646章 衛徽第184章 醒來第1536章 拜訪第646章 衛徽第989章 繼續接見番國第1115章 撒馬爾罕城之戰——鼓舞第229章 民間輿論第859章 南定——糧草大營的對戰第349章 文會的意外第1242章 真正的學校——課程設置第36章 祖孫相處——第一次第1736章 留下成功號番外8:曾經十分悲慘的第86章 北平生活開始第16章 首抄詩詞第805章 臨高韓第1131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絲綢之路北線的意義第615章 奉先殿三年祭第1096章 血戰烏魯木齊(一)第376章 兩地的變故(二)第1277章 戶籍制度改革的目的(七夕節快樂)第684章 西域佛教第1316章 金融改革——兌換第798章 廣州人的反應續第922章 由此所引發的第381章 監國與納妃第911章 必須不能守寡(補昨日欠更)第3章 徹底融合第795章 諸事第468章 羅貫中的遺憾第572章 進剿女真第1112章 兩頭商議第1794章 姐弟感情與插曲第1237章 真正的學校——開學第290章 很多人思考第1751章 奧斯曼皇帝的想法與文坻的應對第873章 來掙大錢的商人第1215章 徐府省親第254章 新書畫與舊古董第94章 講武堂——第一堂課
第455章 答應和準備第1516章 抓人第788章 大案——物件第243章 朝鮮的討論第384章 秦與浙第890章 爲什麼不給我們色目人一條活路第870章 同樣的過年第1020章 救援第1098章 遺書第46章 再至麪館第1421章 大喜之極與大悲之極第838章 多邦城——破城第1460章 爵位改革——對勳貴第727章 帖木兒的反應——猜測與返回第1317章 金融改革——唐伯鶴的意見第1689章 回到京城第1097章 決死的差事第754章 南巡——移民第1452章 孩子—教育二第838章 多邦城——破城第804章 改名海南第1770章 高興的利奧諾爾第1162章 蒙古謀劃——吩咐第224章 皇家之人第1151章 會見前第1418章 蕭卓說第79章 下鄉進村第42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繼續;正式開始第1089章 血色(一)第1266章 想法第1126章 傅安與理番院第928章 意外的火器人才第1028章 最虛弱之時第1214章 在人市續第391章 兗州與遼西第1345章 漢洲攻略(十一)第1680章 崩塌第178章 祭祖第1723章 等到奪取埃及後父親再告訴你第1768章 繼續解釋爲什麼攻打埃及第10章 後續發酵第364章 逃亡第538章 昀芷之言與寶慶之語第942章 三楊之一回京啦第1709章 驚天霹靂第829章 多邦城——謀劃獻城第428章 下線遁第1215章 徐府省親第710章 議封與過節第1217章 接媳婦第447章 馬和王景弘第1051章 最終決戰——前第1709章 驚天霹靂第780章 大案——供詞第115章 兗州事件——開始第1041章 最終決戰前的間隙——轉換地方第616章 齊步走第874章 要再大賺一筆第1365章 誰決定第1040章 鐵門關之戰——賜水第646章 衛徽第184章 醒來第1536章 拜訪第646章 衛徽第989章 繼續接見番國第1115章 撒馬爾罕城之戰——鼓舞第229章 民間輿論第859章 南定——糧草大營的對戰第349章 文會的意外第1242章 真正的學校——課程設置第36章 祖孫相處——第一次第1736章 留下成功號番外8:曾經十分悲慘的第86章 北平生活開始第16章 首抄詩詞第805章 臨高韓第1131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絲綢之路北線的意義第615章 奉先殿三年祭第1096章 血戰烏魯木齊(一)第376章 兩地的變故(二)第1277章 戶籍制度改革的目的(七夕節快樂)第684章 西域佛教第1316章 金融改革——兌換第798章 廣州人的反應續第922章 由此所引發的第381章 監國與納妃第911章 必須不能守寡(補昨日欠更)第3章 徹底融合第795章 諸事第468章 羅貫中的遺憾第572章 進剿女真第1112章 兩頭商議第1794章 姐弟感情與插曲第1237章 真正的學校——開學第290章 很多人思考第1751章 奧斯曼皇帝的想法與文坻的應對第873章 來掙大錢的商人第1215章 徐府省親第254章 新書畫與舊古董第94章 講武堂——第一堂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