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3章 探望

允熥感受到了朱棣話語中那一絲不似僞裝的敬佩之意,心裡略有些得意:朱棣歷史上可是當了皇帝的人,雖然因爲他奪取皇位的方式問題以及性格缺陷犯下了一些錯誤,但也是歷史上有名的出衆皇帝,允熥此時的感受就好比唐太宗李世民得到光武帝劉秀的真心讚頌一般,很是高興。

不過他絲毫沒有顯露自己的高興之意。畢竟已經當了四年多的皇帝,論起涵養功夫,他不敢說當世第一,卻也功力很深厚,算得上宗師了。

允熥又與他們寒暄幾句,忽然問道:“幾位叔叔,賢烶兄弟,你們之後是留在海康所等着,還是跟着侄兒在兩廣的地界轉一轉,還是想與大軍一起到安南去?”

“官家,我還是在兩廣地界轉悠吧。留在海康所整天看着大海太膩;跟着一起去安南的話,我也不會打仗,要是因爲保護我致使在海邊登陸的大軍爲竟全功,豈不是罪過?所以還是跟着你在兩廣轉一轉得好。”朱橞馬上說道。

他還是很有自知之明的,起碼知道自己不會指揮打仗:他在呂宋島的時候,曾經使用兩千漢軍攻打兩千當地土著的部落,都沒打進去;可換成輔佐的衛指揮同知指揮沒用半天就徹底將那個村寨從地圖上抹去。之後他就對此深有自知之明瞭。

和朱橞一樣,被現實教育了一番的朱模也第一時間選擇了跟隨允熥巡視。

“我還是留在海康所吧。”朱棣看了一眼海邊正在排隊登船的士兵,不甘心的說道。與朱橞、朱模不同,他可是有‘犯罪前科’的,何況他之前最信任的武將就有幾個流放到了廣西,這次也跟隨來到安南打仗,他要是選擇去安南,指不定會受到怎樣的‘保護’,還不如不去。允熥也明白他這樣選擇的緣故,聽了淡淡的笑了笑沒有說話。

不過最後一人的選擇與前三個都不同。“皇兄,臣弟還是想去安南看看,看看與大明、與我蒲羅中的景色有何不同,其將士,與我大明的將士有何不同。也和安南的大將交交手。”朱賢烶眼睛裡閃爍着興奮的目光,說道。

“那好,賢烶弟,你過一會兒和何榮等人一起上船,前往安南。不過切記,不可干涉何榮等人的指揮;也切記不可擅自動用你從蒲羅中帶過來的將士;這些將士雖然是你的人馬,可現在聽從何榮的號令。”朱賢烶的選擇也沒有出允熥的預料,他答應後囑咐道。

“是,皇兄。”朱賢烶答應道。

之後朱賢烶前往碼頭,他們四人在海灘上一邊走着,一邊交流着各自治國理政的心得。允熥是皇帝,其它四人也都是一藩之主,在封地主政這幾年都頗有些心得,互相之間又無利益衝突,熱切交談起來。

他們交談起這些事情時間過得非常迅速,很快就到了午時。允熥帶着他們返回行宮吃午飯,一邊吃着一邊還熱烈的討論着。

下午允熥巡視了士兵已經撤離的房屋。他站在高樓上,指着下面那佔據了一大片地方的院落,吩咐道:“這些院落留下西北部與其它地方有些間隔的,其餘房屋都賣給當地的百姓或者商人。”

“陛下,這可是有上千間房屋,數百個院子,我雷州府現在百姓不過二十萬,如何能夠買下這許多的房屋?”雷州府知府雖然不願頂撞允熥,可也不得不出聲說道。

允熥一想也對。雷州可不是廣州,這麼多房屋絕對不是本地能消化得了的。這可是當初數萬大軍居住的地方,就算賣給百姓後百姓一間屋子不住這麼多人,少說也要數千人才能填滿,雷州府哪裡能夠擠出這麼多願意在海邊上居住的百姓?

可這些房屋留在朝廷手裡也無用。他以後應該也不會再在雷州半島組織這麼大規模的軍隊了,留在官府手裡不過是慢慢壞掉或者被私人侵吞。

就是發展商業一時半會兒也賣不掉。海康港就算改爲軍民兩用,因爲雷州府的地理位置並不適合作爲一個貿易中轉站,或許會有船隻在這裡停靠,但也不過是採買些必須品,不會來這裡住店。

這樣看起來,唯一的處置方案就是這麼白放着了。可‘這是花了朝廷十幾萬貫錢財修建起來的房屋,就這麼白放着太可惜了。’允熥有些心疼的想着。

‘並且不僅這一處,海口、廉州府也都有這樣的一片房屋,都沒有辦法處置,怎生得好。’

允熥暫時想不到處置的辦法,只能吩咐當地的衛所繼續照看,將此事放過去。

時間很快就到了伴晚,太陽從正當空的地方垂落下來掛在樹梢上,即將墜入地平線;不遠處農民的村落飄起了裊裊炊煙,或許是有人家盛宴款待從遠方前來的客人一般,允熥一行人路過一個村子時還聞到了若有若無的香氣。這飯菜的香味讓許多人都發覺自己已經餓了,允熥也不例外。

跟隨他出來的侍衛宋青書等人發現允熥在餓時下意識的小動作後,馬上說道:“陛下,現在可是回行宮?還是在外面用膳?”

“朕今日既不在行宮,也不在外面用膳。朕現在要去柳園探望。”允熥忍住餓的感覺,說道。

宋青書馬上明白允熥要去做什麼了,心下感慨一句:陛下真是對親人十分關心,讓馬車向柳園行駛而去。

柳園,是雷州府當地一家姓柳的大戶人家的宅院,其名稱也是由此而來。此園的景色還算秀麗,雖然比不得那些十分著名的園林,可在這小小的雷州府也算得上首屈一指的院落了。不過從初九那日起,這座院子的使用權暫且不在主人手中,兩位身份十分高貴的人住了進來。本來這二人預備十二日就搬走,可忽然發生的意外事情,讓他們不得不又留了下來。

允熥一行人走進柳園,直奔其中一個院子。不多時他走進院子中的一間房屋,在外間脫了外衣又整了整身上的衣服,走進內間對正躺在牀上的人說道:“昀英,你今日覺得怎麼樣?”

能讓允熥親自探望的人,當然只有皇族親人與爲大明立下蓋世功勞的文武大臣了。現在海康所並無功勞很大的文武大臣,皇族也只有五人,其中四個都住進了行宮,能讓允熥探望的只有昀英了。其實昀英本來也不夠格,但誰讓她生病了呢?生病的人總是享有特殊待遇,何況允熥和她感情很好。昨日他已經來過一次,今日又來看看。

昀英這時正就着從窗戶照射進來的陽光靠在牀上看書,聽到允熥的話後放下書,對他笑道:“三哥又來了?妹妹今日感覺還好,三哥不必過來的。”

允熥沒答話,坐到她身旁,伸手探了探她的額頭,說道:“還行,不怎麼燙。”

“三哥快離着妹妹遠些。妹妹的風寒能夠傳染,若是傳給了三哥就不好了。”昀英馬上抓起一旁的毛巾將允熥的手拉開說道。

“你三哥我的身體強健,現在雷州這裡又不是數九嚴寒的天氣,不會被傳染上的。”允熥說道。

“這可說不準,”昀英輕聲吩咐宮女搬過來一把椅子放在牀邊,轉過頭對允熥說道:“曹行也是從小打熬的筋骨,若論身子強健應該還在三哥之上,可就被妹妹傳染上了,三哥也切不可大意,還是坐到椅子上吧。”

允熥雖然仍舊覺得他不會被傳染上,但也聽從昀英的話坐到的椅子上。

“今日可請醫生診過脈了?吃得藥是今日醫生新開的方子,還是昨日的方子?”允熥又問道。

“上午已經請醫生診過脈,說比昨日又好了一些,方子也有所變化,一共抓了兩幅,上午一副晚上一副。明日上午還請醫生過來診脈。”昀英故意說道:“你和曹行每日都囑咐我要請醫生診脈,就算妹妹忘了,服侍妹妹的宮女也會提醒妹妹;若是妹妹不理,她們會不斷請求,一直到妹妹答應爲止。她們可都是從小就服侍妹妹的下人,現在竟然聽你們的話不聽我的。”

“哈哈,正因爲她們是從小就服侍你的下人,凡事纔會爲你着想,所以聽到三哥與曹行的吩咐有道理自然就聽從了。”允熥笑道。他隨即又道:“不過你剛纔說起曹行,怎麼,他的病已經好了,能過過來看你了?”

“和妹妹差不多,已經快退燒了。不過醫生囑咐這幾日也要注意,千萬不要吹了風,所以他也只是來探望過妹妹一次。”

“也好,若是本來妹妹已經快好了,又被他傳染上可就不好了。”允熥雖然有些覺得曹行身爲昀英的丈夫妻子生病了不每日探望心裡不高興,可也明白這樣其實對他們二人都好,所以說道。

“曹行也是這樣說的。不過妹妹覺得其實妹妹再次傳染上他的可能更大一些。”昀英笑道。

他們二人談笑幾句,昀英忽然說道:“三哥,今日上午已經讓駐紮在海康所的將士坐上船要去安南打仗了?”

“嗯。今天已經是十三了,從廣西、雲南進入安南打仗的將士已經打到了多邦城下,只要攻陷多邦城就能直逼安南人的兩京之一升龍府(河內),若是他們還不動一動,恐怕就撈不到仗打了。”允熥說道。

除此之外,還因爲允熥要阻斷胡家父子的南逃之路。歷史上在兩京被攻陷後,胡家父子仍舊沒有束手就擒,而是帶領軍隊向南逃竄;南方與明軍同時進攻安南的占城軍隊不堪一擊,被安南人的殘餘士兵打退,胡家父子打算以南部地區爲根據地,繼續抵抗大明;不過這個時候是個人都能明白鬍家父子已經毫無前途,所以即使他們二人的親信也有人暗地裡投降大明,指使他們父子先後被擒獲。

但他的這一番舉動仍舊爲大明造成了很大麻煩。胡家父子帶領許多士兵南逃,這些士兵在胡家父子遭擒時被打散,四散入鄉村之間,造成嚴重的匪患;其中還一些人蔘加了不甘心亡國的鄧悉、阮景真等人組織的反叛軍,給明軍造成極大的麻煩,若不是這些人還沒將大明的軍隊趕走就自己內訌起來,沒準明軍在安南都站不住腳就會被趕走。

允熥不能允許潰兵四散的行爲,所以必須讓駐紮三府的大軍於升龍府被攻陷前在安南的沿海登陸,堵住他們南逃的線路,就在紅河流域將他們全殲。

“真是可惜了。”昀英說道。

“什麼可惜了?”允熥不解的問道。

“三哥,妹妹在臺灣發現了一個奇怪的民族。這個民族的姓氏在後名字在前,妹妹還從未聽說過這樣的;其次,這些人的習俗也十分怪異,竟然還有名爲獵頭的習俗;其三,這個民族的語言也與衆不同。妹妹當然知道許多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也聽過福建的民族、琉球、扶桑等地百姓那完全聽不懂的外語。可這個民族的語言與所有附近的其它語言都不一樣。”

允熥已經隱隱猜到這是哪個民族了,問道:“就算如此,這有什麼可惜的?”

“三哥,這個民族的人雖然有些桀驁不馴,難以教化,但打仗十分勇猛,在山林之中比大明的軍隊還厲害。曹行在臺灣教化了一些人,歷次征戰還剩下三百之數,這次都帶到了海康所。”

“妹妹覺得他們雖然只有三百人,但在戰場上,說不定能起到大作用。”昀英說道。

“這有些誇大了吧。就算他們人人勇猛異常,個個都武藝高強,但才三百人,也起不到多大作用。”允熥說道。

“這可說不準。”昀英笑道:“三哥可願與妹妹打個賭:若是他們能在安南立下大功,就是妹妹贏,三哥要答應妹妹一件事情;若是他們沒能在安南立下大功,就是三哥贏,妹妹也要答應三哥一件事情。”

“好,就這麼說定了。”允熥也沒當回事,答應道。

第346章 後續處置與反應第1555章 印度之戰——損失與建藩第803章 還是瓊州第731章 征討安南——準備和計劃第1505章 蘇州驚變——轉折第1486章 不公平第166章 新一年第1180章 婚禮的次序第1736章 留下成功號第510章 清查與彙報第547章 再次清查第85章 失常的人第191章 國家的分析第1719章 初談進兵蘇伊士第1065章 決戰——陽光下第394章 燕軍第1253章 農業改革——從單位土地最高產量到單位個人最高產量第276章 連帶處置第1449章 印度攻略—命名全世界第826章 戰安南——慢兵第47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麪館成爲了主要場景第123章 兗州事件——疑點第515章 管稅第409章 德州之戰——防彈衣第1490章 如何對付傳教士第1264章 驚險第856章 南定——提要第1547章 印度之戰——雙方的準備第450章 得知意圖東侵第628章 李家和兵部第1486章 不公平第1290章 誰中了舉人第231章 比武第1192章 第一次地理大發現——神使第518章 爲什麼第1118章 撒馬爾罕城後續——真正的選擇第1448章 印度攻略—提出第163章 新人第806章 戰安南——白鶴第870章 年後議事第1550章 印度之戰——先消滅後治理第178章 祭祖第1367章 黃頭髮的人又來了第1428章 重要的事第707章 安南使者第927章 選擇這麼一間屋子接見他們兩個的緣故第1200章 殷商後裔?第1753章 一個人的日記——面對奧斯曼帝國的海軍第855章 南定——前夜第1190章 第一次地理大發現——登陸第177章 端午第1048章 最終決戰——想不到破敵之策啊第73章 關於常家第194章 初議分封——官制和朱贊儀第124章 兗州事件——線索第950章 過後很久的請求第559章 入城第1380章 書送瓦賽第1122章 撒馬爾罕城後續——告一段落第1111章 宴飲後的吩咐第11章 文官反撲番外4:分封制的變化二第324章 北向探索的人選第533章 府試第1111章 宴飲後的吩咐第248章 龍潭第1079章 最後的圍殲戰(二)第1271章 教子第1507章 蘇州驚變——勸說第135章 宣府第1777章 第四件事與李泰元求見第1467章 遲遲未到第1398章 李案的定罪第922章 由此所引發的第443章 北巡——返程黃金命名與封賞第714章 安南占城第1729章 命名與敏兒的直覺第1323章 風雨,前奏第259章 土槍土炮第761章 三元宮第823章 戰安南——救第673章 經緯西南——奴婢和佛教第283章 南洋之事第1068章 決戰——百夷衛上陣第822章 戰安南——得救第933章 科學的開端續第661章 攻緬——人口和規劃第1733章 海盜們第995章 談到逸聞趣事第1392章 引出方法的話第595章 應對第936章 要廢除漢人爲奴第1174章 插入第1255章 前陳後婚第1782章 格致院視察——萬有引力定律第1815章 最後的囑託第1373章 重力第1067章 決戰——懷來衛第444章 對待扶桑與取名
第346章 後續處置與反應第1555章 印度之戰——損失與建藩第803章 還是瓊州第731章 征討安南——準備和計劃第1505章 蘇州驚變——轉折第1486章 不公平第166章 新一年第1180章 婚禮的次序第1736章 留下成功號第510章 清查與彙報第547章 再次清查第85章 失常的人第191章 國家的分析第1719章 初談進兵蘇伊士第1065章 決戰——陽光下第394章 燕軍第1253章 農業改革——從單位土地最高產量到單位個人最高產量第276章 連帶處置第1449章 印度攻略—命名全世界第826章 戰安南——慢兵第47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麪館成爲了主要場景第123章 兗州事件——疑點第515章 管稅第409章 德州之戰——防彈衣第1490章 如何對付傳教士第1264章 驚險第856章 南定——提要第1547章 印度之戰——雙方的準備第450章 得知意圖東侵第628章 李家和兵部第1486章 不公平第1290章 誰中了舉人第231章 比武第1192章 第一次地理大發現——神使第518章 爲什麼第1118章 撒馬爾罕城後續——真正的選擇第1448章 印度攻略—提出第163章 新人第806章 戰安南——白鶴第870章 年後議事第1550章 印度之戰——先消滅後治理第178章 祭祖第1367章 黃頭髮的人又來了第1428章 重要的事第707章 安南使者第927章 選擇這麼一間屋子接見他們兩個的緣故第1200章 殷商後裔?第1753章 一個人的日記——面對奧斯曼帝國的海軍第855章 南定——前夜第1190章 第一次地理大發現——登陸第177章 端午第1048章 最終決戰——想不到破敵之策啊第73章 關於常家第194章 初議分封——官制和朱贊儀第124章 兗州事件——線索第950章 過後很久的請求第559章 入城第1380章 書送瓦賽第1122章 撒馬爾罕城後續——告一段落第1111章 宴飲後的吩咐第11章 文官反撲番外4:分封制的變化二第324章 北向探索的人選第533章 府試第1111章 宴飲後的吩咐第248章 龍潭第1079章 最後的圍殲戰(二)第1271章 教子第1507章 蘇州驚變——勸說第135章 宣府第1777章 第四件事與李泰元求見第1467章 遲遲未到第1398章 李案的定罪第922章 由此所引發的第443章 北巡——返程黃金命名與封賞第714章 安南占城第1729章 命名與敏兒的直覺第1323章 風雨,前奏第259章 土槍土炮第761章 三元宮第823章 戰安南——救第673章 經緯西南——奴婢和佛教第283章 南洋之事第1068章 決戰——百夷衛上陣第822章 戰安南——得救第933章 科學的開端續第661章 攻緬——人口和規劃第1733章 海盜們第995章 談到逸聞趣事第1392章 引出方法的話第595章 應對第936章 要廢除漢人爲奴第1174章 插入第1255章 前陳後婚第1782章 格致院視察——萬有引力定律第1815章 最後的囑託第1373章 重力第1067章 決戰——懷來衛第444章 對待扶桑與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