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何榮與齊家

東莞伯何榮從皇宮之中出來,坐上了馬車返回府邸。天籟小說

馬車上自然是隻有何榮一個人,何榮也並未說話,但是他的大腦卻不像是像他的外邊一樣安靜。

何榮雖然封號是東莞伯,衆所周知是廣東的一個地方,但是他並不是廣東人,還是朱元璋的老鄉鳳陽府人,只是因爲在東莞那裡打過一個大勝仗才加封的東莞伯,就像耿炳文加封長興侯一樣。

他自從洪武二十四年平定廣西的一次叛亂之後已經很久沒有上過戰場了,大明的大將很多,也不缺他這一個人。所以他老老實實的在五軍都督府混日子,就盼着朱元璋不要注意到他,讓他安安穩穩的活下去。

歷史上,他的混日子計劃失敗了,最後在藍玉案中被幹掉;但是這個時空他安安穩穩的活下來了。還得到了建業年間的第一場作戰的指揮權。

何榮自然也是覺得就這樣一場動用兩個衛水師、四個衛6師,一共差不多三萬四千人的戰爭就用一個伯爵來指揮使有些浪費,但是他仍然因爲獲得了這個指揮權而高興,因爲這代表着皇上還記得他,願意給他任務。

何榮想着:‘這次大戰,一定要乾淨利落的打贏。水戰我雖然也指揮過,但是畢竟不是精熟。既然這樣,就不貪圖水戰的那點兒功勞了,讓張曉東指揮吧,萬一輸了也有個推脫的人。’

“但是6戰就不能推讓了;一是我本就是6師出身,再推讓6戰的指揮說不過去;二是花英畢竟年輕,萬一輸了也不好看;三是指揮都退讓出去那樣也就沒有多少功勞了,貪墨下屬的功勞也不容易。”

‘除此之外還有藩國的軍隊要指揮。我可不敢相信這些藩國的軍隊,並且也未必能有幾個兵,就幹一點運送、看管俘虜的活兒吧。’

何榮一路盤算着打仗的事情,一邊車就已經來到了自家府邸的大門。

他剛剛下車走進府裡,就有自己的夫人秦氏走了出來迎接。

何榮也不在意,跟着她一道走進了後院休息。

但是來到自己的寢室以後他就覺得不對;若是一般情況,雖然他的規矩大,但是他的夫人迎接他進府以後也就走了去處理家務了,但是今日卻仍然在一邊。

何榮問道:“你有何事?”

秦氏坐到他身邊,說道:“老爺,你可是被點了南洋一戰的統帥?”

何榮說道:“是這樣,怎麼了?難道是有人託關係要來蹭功勳?”何榮馬上想到了這種情況。

要說是有人來蹭功勳,何榮倒是也會給人家方便,畢竟與人方便自己方便。不過名額也不會多,怕皇帝責怪,並且會問好到底是單純的蹭功勳還是想真正立些功勞,不同的類型處置方法不一樣。

何榮又說道:“若是也是爵爺家的人來,那麼可以答應,一個參將給不了,遊擊還是可以的;但是也不能多了。現在託關係的人有幾個?”

秦氏說道:“倒是有一個都督同知來託關係,待會兒在和老爺說。我想說的是咱們家的老三……”

何榮一聽他說道老三這個詞,馬上打斷道:“三兒還想去蹭功勳?讓他做夢去吧,他不嫌丟人,我還怕丟人呢!”

“整日的不學好,就會浪跡於青樓楚巷,還和人爭鋒吃醋,要不是……,我早把他拉回家打斷腿了。”要不是他覺得讓朱元璋認爲他兒子不成器沒什麼壞處,他其他的兒子還算好,他早就把三兒子何弘圈在家裡了。這半年因爲妓院大多歇業了他是忘了這件事情,要不然他三兒子不可能還能出家門。

對於何榮來說,他有四個兒子,不缺這一個;但是對於秦氏來說,她就兩個兒子,大兒子身爲嫡長子將來有伯爵繼承前程無憂,但是小兒子整日的浪蕩,他們家又不是頂級的勳貴可以和允熥請求爲其它嫡子加封世襲的世職,所以秦氏一直爲了自己的小兒子前程憂愁。

所以她找一切機會爲小兒子的前程奔波。但是不僅她身爲一個婦道人家也不好去登門求人家幫忙,並且不親近的人家她也沒法求,親近的人家也知道何榮對於這個兒子的態度,不會答應,所以她的努力一直都是徒勞的。

現在家裡的老爺正好當了統帥,所以她求着何榮帶着兒子去從蹭功勳。

聽到何榮這樣說話,秦氏也毫不氣餒,不斷的勸說。一連勸了好幾天。最後何榮耐不過夫妻情分,只得同意了。

=======================================================

齊泰下班回家,他妻子于敏月到大門口迎接。齊泰馬上握住她的手說道:“天氣雖然在轉暖,但是還是涼的,你又何必來到大門迎接。”

于敏月抽了一下手,沒有抽出來,也就只能臉紅着一邊與他一起走進來。同時她說道:“從前咱們家我做飯的時候我好歹在你進家門的時候可以做飯,現在卻沒什麼事情,咋們家又不是像大宅門一樣有數不清的事情,所以你回來的時候我覺得出來迎接一下挺好。”

齊泰走進家裡,女兒顰兒走了出來對他說道:“爹爹。”齊泰摸摸女兒的頭說道:“嗯。”

不多時,家裡的廚娘把飯做好了,端出來讓齊泰一家人吃飯。于敏月抱着才四歲的兒子喂他吃飯。

自從允熥的官員工資新政已來,官員們再也不必因爲除了工資沒有其它的收入而錢不夠正常的開銷了。以齊泰一家爲例,洪武三十一年他擔任戶部尚書,一年的收入足夠維持在京城內居住**口人的開銷了,齊泰又過得節省,府邸又是官府的,所以足夠他父親、兄弟全家都來京城居住的開銷。

于敏月因齊泰的官位提升也是正經的朝廷誥命了,按照當時人的觀點再自己下廚就不合適了,於是他們家僱傭了一對夫婦在府中即做飯又做一些打掃的活兒。其它的家務還是齊泰夫妻自己負責。

不一會兒,齊泰吃完了飯,讓女兒顰兒帶着兒子齊甫下去,自己與妻子于敏月來到客房。

于敏月心知齊泰是有話和她說,等到關上了門之後就問道:“怎麼了?是老家族裡的事情還是官場上的事情?”齊泰一向覺得自己的夫人很聰明,很多事都與于敏月商量。

齊泰嘆了口氣,說道:“是官府的事情。”

“自從洪武二十五年開始,我輔佐陛下至今。當時陛下藩第的人都互相及其友善,又十分團結,即使是文武不同,也是及其親近。”

“沒想到陛下繼位不過半年多,現在就已經開始爭權奪利起來,相互之間見面雖然表面上仍然友善,但是已經面和心不合了。”

齊泰說的就是這些允熥的親信大臣已經開始互相鬧矛盾了。現在允熥繼位半年多,雖然允熥尚未完全掌控朝堂,但是他派出去掌管某個部門的人差不多都能掌控自己的部門了。

這人都是得隴望蜀的,手中沒有權力的時候期盼權力,等着有了一點兒小權力之後就盼着權力更大。允熥的這些大臣就是這樣的。

當着侍郎的,覺得自己是允熥的親信而你尚書不是,就在部門內爭權,尚書卻不好處置;當了尚書或者總管一部的,就在與別的部門職權模糊的事情上爭權。

練子寧擔任六部之的吏部尚書,現在頗有些目中無人,與暴昭、陳性善的關係弄得不好;現在齊泰當了冬輔官,又與齊泰時常因爲一些事情爭吵。

已經當了兵部尚書的景清與陳性善也弄得很不愉快。景清自認爲兵部的事情都得由他來管,除了允熥親自吩咐陳性善管的專職軍醫的事情以外,凡事都要和陳性善爭一爭。陳性善雖然性情溫和,但是也不能允許別人侵犯他的權力,所以他們兩個,尤其是在陳性善不當冬輔官之後,也時常吵架。

戶部齊泰在的時候還好些,但是齊泰爲冬輔官升李仁爲尚書之後也是暗流洶涌;楊任覺得自己是詹事府出身,雖然知道允熥給他了重任不便於當尚書,也是心中不服;李仁則是認爲自己從洪武二十五年開始就與允熥熟識,也不懼楊任。雖然二人現在還是互相謙讓,面上也很好,但是也較勁呢。

武將方面齊泰不是很熟悉,但是郭鎮現在自詡詹事府出來最受信任的武將,與資歷其實更老的耿璇也不是很愉快。

這還只是允熥的藩第老人。宮裡的中書舍人們,暫時還不敢與四輔官爭,但是互相之間爭權奪利也是有的。好在在宮中允熥眼皮子底下,還不敢做的太過分。

齊泰不是很瞭解的通事舍人們好像也有問題。

這些人毫無疑問都是忠於允熥的,但是爭權奪利也是少不了的。

齊泰一邊嘆氣,一邊把一部分事情與于敏月說了說。他其實知道于敏月也沒有辦法解決這件事情,只不過是因爲他也沒有誰可以分享這些事情,自己憋在心裡又難受,所以與妻子于敏月說一說。

第879章 視察軍醫所第512章 軍中與繼續整頓番外13:大辯論上第1108章 伊吾慶功宴——軍之脊樑第1764章 做好迎接洶涌議論的準備第1260章 五城學堂講課第1701章 大家都有算計第733章 征伐安南——未來國君第954章 續婚姻第999章 來自撒馬爾罕城的決策——蒙古炮灰?第1661章 巴布納——人死如燈滅第234章 事前準備不敢懈怠第1356章 南洋風雨——滿者伯夷國的結局第375章 兩地的變故(一)第1074章 決戰——包圍與中心開花第542章 詳情與集市見聞第704章 晚會第1788章 工業時代——法典第1135章 實話第1335章 漢洲攻略(六)第755章 南巡——不要色目人!(五千字章節)第1124章 傅安(一)第990章 第二個目的第918章 對戰程朱理學——結束第252章 四個女孩兒一臺戲第602章 開張大吉第1246章 真正的學校——分數與副校長第1133章 卡教秦尾甘第119章 兗州事件——問題第402章 吳橋第800章 大案的中止——公審和處決第844章 治傷第729章 軍械準備第915章 偶爾也有關心則亂的時候(補昨日欠更)第682章 威信和武藝課第328章 侍衛們的話第1159章 供述與返回第1502章 蘇州驚變——李家的決斷第1207章 外交無小事——狗屁第560章 杭州事第1796章 又有進展第1314章 金融改革——貨幣兌換第1205章 外交無小事——事情的經過上第1377章 妹第1716章 朝鮮的‘終結’第170章 砸玻璃第990章 第二個目的番外2:允熥的疑惑第1775章 文坻第三事——張碳的任命第304章 水師第1420章 解釋與婚禮番外13:大辯論上第1059章 最終決戰——僧人營第1106章 伊吾慶功宴——皇族宗室第977章 兩地第951章 任官第836章 多邦城——強攻第578章 南洋功臣第1469章 攤牌第340章 繼續與下棋第1783章 格致院視察——爲女兒高興與長相第1438章 白蓮教——商量第1050章 最終決戰——鐵籠子第1298章 薛熙揚的任用(五千字章節)第482章 鎮守臺灣第1799章 文垣的北巡第1689章 回到京城第251章 讀書第717章 安南王妃第65章 充分準備第1532章 問允熥該怎麼做第1475章 恭賀第769章 大案——中邪第206章 目的第870章 同樣的過年第963章 鋼鐵廠第602章 開張大吉第681章 侄戚嬸妹第21章 重陽節——寶鈔之二第91章 允炆救母失敗第416章 定性與尋人第1461章 常家的想法第985章 永王回京第843章 軍醫第543章 拒絕與見面第1066章 決戰——開始第1074章 決戰——包圍與中心開花第746章 出巡兩廣——啓程第428章 下線遁第835章 多邦城——各種意外第1711章 瘋狂的決定第1528章 暢想與請求第617章 榮譽感第37章 從戶部到兵部第996章 玉佩第665章 攻緬——續戰第614章 道路和回京第675章 出診第932章 科學的開端第1326章 南洋風雨——事情與軍費
第879章 視察軍醫所第512章 軍中與繼續整頓番外13:大辯論上第1108章 伊吾慶功宴——軍之脊樑第1764章 做好迎接洶涌議論的準備第1260章 五城學堂講課第1701章 大家都有算計第733章 征伐安南——未來國君第954章 續婚姻第999章 來自撒馬爾罕城的決策——蒙古炮灰?第1661章 巴布納——人死如燈滅第234章 事前準備不敢懈怠第1356章 南洋風雨——滿者伯夷國的結局第375章 兩地的變故(一)第1074章 決戰——包圍與中心開花第542章 詳情與集市見聞第704章 晚會第1788章 工業時代——法典第1135章 實話第1335章 漢洲攻略(六)第755章 南巡——不要色目人!(五千字章節)第1124章 傅安(一)第990章 第二個目的第918章 對戰程朱理學——結束第252章 四個女孩兒一臺戲第602章 開張大吉第1246章 真正的學校——分數與副校長第1133章 卡教秦尾甘第119章 兗州事件——問題第402章 吳橋第800章 大案的中止——公審和處決第844章 治傷第729章 軍械準備第915章 偶爾也有關心則亂的時候(補昨日欠更)第682章 威信和武藝課第328章 侍衛們的話第1159章 供述與返回第1502章 蘇州驚變——李家的決斷第1207章 外交無小事——狗屁第560章 杭州事第1796章 又有進展第1314章 金融改革——貨幣兌換第1205章 外交無小事——事情的經過上第1377章 妹第1716章 朝鮮的‘終結’第170章 砸玻璃第990章 第二個目的番外2:允熥的疑惑第1775章 文坻第三事——張碳的任命第304章 水師第1420章 解釋與婚禮番外13:大辯論上第1059章 最終決戰——僧人營第1106章 伊吾慶功宴——皇族宗室第977章 兩地第951章 任官第836章 多邦城——強攻第578章 南洋功臣第1469章 攤牌第340章 繼續與下棋第1783章 格致院視察——爲女兒高興與長相第1438章 白蓮教——商量第1050章 最終決戰——鐵籠子第1298章 薛熙揚的任用(五千字章節)第482章 鎮守臺灣第1799章 文垣的北巡第1689章 回到京城第251章 讀書第717章 安南王妃第65章 充分準備第1532章 問允熥該怎麼做第1475章 恭賀第769章 大案——中邪第206章 目的第870章 同樣的過年第963章 鋼鐵廠第602章 開張大吉第681章 侄戚嬸妹第21章 重陽節——寶鈔之二第91章 允炆救母失敗第416章 定性與尋人第1461章 常家的想法第985章 永王回京第843章 軍醫第543章 拒絕與見面第1066章 決戰——開始第1074章 決戰——包圍與中心開花第746章 出巡兩廣——啓程第428章 下線遁第835章 多邦城——各種意外第1711章 瘋狂的決定第1528章 暢想與請求第617章 榮譽感第37章 從戶部到兵部第996章 玉佩第665章 攻緬——續戰第614章 道路和回京第675章 出診第932章 科學的開端第1326章 南洋風雨——事情與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