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讀書

梅洛低着頭,聽到允的問話,說道:“殿下,我們這些人,最早的從六年以前就開始研究殿下所說的這個水泥,但是直到現在我們還什麼都沒有研究出來,覺得恐怕是什麼也研究不出來了,也不想繼續進入皇城去研究了。”

允熥說道:“這些研究的事情,本來就是很難的事情,幾年沒有成績也尚屬平常,進入皇城繼續研究就好了。”

他可是知道後世的很多大明家都是研究來研究去,花了幾十年纔有一些成果的;幾年時間,研究的又是幾百年以後才被人明出來的東西,沒什麼成果也正常。

但是允熥這時想起,很多後世的科學家都是在研究自己想研究的東西的時候,意外現了其他的有用的東西,比如不鏽鋼,就是想明一種更適合製造槍支的明家現的。

所以允熥接着說道:“梅洛,既然你們一直研究這個也沒什麼成績,那麼讓你們同時也造一些別的東西也好。”

梅洛本來是想繼續拒絕的,但是聽了允熥後邊的話卻又把已經到了嘴邊的話收了回去,說道:“殿下既然如此吩咐,草民豈敢違背!”然後又是跪下行禮。

允熥輕輕鬆鬆解決了問題,雖然他沒有懲罰陸家兄弟和馮默的想法,但是還是看了他們一眼。

6乘風和在允熥進莊以後就趕過來的他弟弟6乘雲,還有馮默都是滿心的無奈:他們能夠猜出來梅洛這些工匠的想法,但是他們又不能代替允熥說什麼,所以好像顯得他們沒本事是的。

允熥已經很久沒有出來了,在說服了這些工匠願意去皇城內官監後,騎馬在河沿莊附近兜了好幾圈;而第一次出宮自由活動的昀芷也是完全無心回去,被侍衛護衛着在莊子裡走着。

幾位護衛昀芷的侍衛都看出不對來了,他們看出了這不是他們熟悉的任何一個王爺,再聽她說幾句話,就猜到這是一位公主了。

大多數侍衛都沒怎麼見過公主,三公主昀蘊也是才十一歲,所以他們分不清是哪個公主,但是那也足夠他們擔驚受怕的了。

一直到日頭偏西了,楊峰纔來勸說允熥回去。允熥也知道必須在天黑以前回宮,所以招呼戀戀不捨的昀芷返回宮中。

這時,許多河沿莊的人結伴而行,向着莊外走去,並且路線和允熥走的路線還差不多。

允熥問6乘雲:“他們這是去幹什麼?怎麼都出了莊子?是要去城裡買些東西嗎?”

但是隨即允熥又否定了自己的猜測,接着說道:“不對,要是進城的話一定是在早上。”

Wωω ☢ttкan ☢¢ O

6乘雲沒有給允熥繼續猜測的機會,直接小聲說道:“公子,這是他們去臨近的十九各莊接孩子回家。”

“我們河沿莊太小,請不起一個好的先生來教孩子讀書,就把孩子送到十九各莊去,每年也掏些錢。”

允熥說道:“噢,原來是這樣。你們的孩子也是去哪裡讀書嗎?”他對6乘風、馮默、6乘雲說道。

6乘雲答道:“是,公子。”他知道他哥哥以後很可能當官,但是在華夏人的觀點裡邊,正途的當官途徑只有四個:學校,也就是國子監、講武堂啥的;軍功;飽學大儒受推舉入朝;還有就是科舉了。

而6乘風、馮默他們更像是‘倖進’,上去快,下來也快。他們又不願意自己的孩子去戰場上博前程,所以他們的孩子還是去上學。

允熥當然知道他們的心思,所以也不戳破,說道:“那你們的孩子在那裡讀書,書讀的怎麼樣?”

允熥問到這個,馮默不禁露出笑容說道:“公子,這位新請來的先生很厲害,有秀才功名。最重要的是,他很會教小孩子讀書。我家的二兒子,之前的先生都是被他氣得肝顫,但是這位不是。”

這時,從一旁溜過來,強行‘搶了’一匹馬的昀芷正好讓馬走到這邊來。她聽了馮默的話,對允熥說道:“三哥,你不是正好要找一個先生給小姑姑和敏兒她們啓蒙的嗎?不如咱們現在去十九各莊看一看,說不定這位先生就符合三哥你的要求呢。”

雲熥覺得昀芷的話有道理,雖然他不認爲隨隨便便就可以碰到符合自己要求的先生,但是還是說道:“那咱們去十九各莊看一看這位先生。”

然後他轉過頭對6乘雲說道:“這位先生叫做什麼名字?”

6乘雲聽到昀芷說皇家正好需要一位先生,頓時緊張起來,他可不願意教導自己孩子的先生被挖走。

但是他完全不敢拒絕允熥的任何要求,只能一邊祈求上蒼這位先生不符合允熥的標準,一邊說道:“這位先生叫做欒偉。”

允熥等人騎馬來到十九各莊。此時正是散學的時候,小孩子們從離着村子圍欄不遠的學堂出來,跑向自己的父母或者叔嬸。

這位叫做欒偉的先生也出來了。他年紀大約二十五六歲,一身很舊的衣服,但是很整潔,長相也不錯。

允熥對他的第一印象就很好,下馬並且把馬交給楊峰來牽着,自己與兩位侍衛走向欒偉。

欒偉正和一些學生說着什麼,和學生說完了話,擡起頭來正好見到了走過來的允熥。

欒偉打量了一眼允熥,然後微微彎腰說道:“您可是魏國公徐家的少爺?”

允熥笑道:“我不是。難道這個莊子是魏國公府的不成?”

欒偉說道:“這個莊子確實是魏國公府的。但是您雖然不是魏國公府的公子,也是位大公子。不知公子來找我何事?”

一旁的一位侍衛說道:“這是高陽郡王殿下,還不行禮!”

欒偉大概也是沒有想到允熥是郡王,楞了一下趕忙跪下。這個侍衛的聲音不小,附近的百姓有不少都聽到了,也嚇得趕緊跪下。

允熥瞪了這個侍衛一眼:他可沒有讓他們都知道高陽郡王到這裡來的事情。

但是既然已經生了,允熥在所有的百姓都行過一個禮以後說道:“各位父老鄉親,都起來吧。”

第1314章 金融改革——貨幣兌換第1707章 世子,世子第985章 永王回京第1537章 很想當一次月老第386章 朱壽與出嫁第1778章 竟然有人在研究水火之力第943章 兩個囑咐第1227章 抵達周王府的路上第1452章 孩子—教育二第905章 相見不相識答覆本章說與其它第55章 ……陰謀——誤事悼念金庸第555章 廢舉人和印度數第658章 攻緬——空虛的阿瓦城第141章 戰——玉碎戰150章 挖坑第608章 學校和秀才第448章 徐家四姐妹第907章 意圖不明的人第378章 兩地的變故(四)番外13:大辯論上第603章 杭州與西安第1708章 父親和新世子找舊世子幫忙第517章 律法嚴苛麼第261章 監局只見第667章 攻緬——受卓蒲勃第71章 寶鈔戰爭——蘇州問題第859章 南定——糧草大營的對戰第800章 大案的中止——公審和處決第1177章 演戲第481章 改任第90章 除夕宴第245章 建議與謀劃第41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休息一下第1152章 接見鬼力赤第759章 南巡——相關之事第466章 逛上元燈會第1116章 撒馬爾罕城之戰——預想面對失敗的選擇第1321章 金融改革——長遠利益第1401章 格致監河南分監監正第324章 北向探索的人選第589章 湘王第1008章 額爾齊斯河與甘州第1163章 蒙古謀劃——機會第668章 攻緬——勃固的起義第839章 多邦城——最後第839章 多邦城——最後第277章 文武人才第278章 相第49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半面館半皇宮第1814章 東方的資本主義第276章 連帶處置第1309章 下一代該成婚了?(五千字章節)第758章 南巡——風景第1182章 錦衣衛的消息與想法第355章 齊王府之亂第14章 允炆和藹,允熥發威第1738章 出人預料的變化第1411章 接見——自行車第1756章 開羅——‘說服’他們第1080章 最後的圍殲戰(三)第545章 審訊緣故第1105章 伊吾慶功宴——開始賞賜第1066章 決戰——開始第1698章 不知道是誰在騙我,只能再調查了第672章 經緯西南——兩個番國第1077章 決戰——烈士斷腕第100章 後續第1010章 焦急第643章 南婆羅洲第1536章 拜訪第1505章 蘇州驚變——轉折第561章 鬆綁第1108章 伊吾慶功宴——軍之脊樑第909章 禮儀完全忘在一邊第616章 齊步走第987章 不得不應酬啊第540章 昀芷微服與宣錦衣衛問話第1326章 南洋風雨——事情與軍費第73章 關於常家第1227章 抵達周王府的路上第674章 流放的皇族第701章 宮裡宮外第1169章 經濟與科學第1479章 囑咐第183章 準備第569章 扶桑船隊第1148章 佛教爭端第993章 樣子第683章 寧王朱權(本章四千字,之後還有一更)第1663章 巴布納——跟隨薩爾哈的理由第99章 通知第367章 濟南城中的官員第273章 正名第398章 青州城(二)第1253章 農業改革——從單位土地最高產量到單位個人最高產量第829章 多邦城——謀劃獻城第600章 三家第1488章 路遇色目——傳教士
第1314章 金融改革——貨幣兌換第1707章 世子,世子第985章 永王回京第1537章 很想當一次月老第386章 朱壽與出嫁第1778章 竟然有人在研究水火之力第943章 兩個囑咐第1227章 抵達周王府的路上第1452章 孩子—教育二第905章 相見不相識答覆本章說與其它第55章 ……陰謀——誤事悼念金庸第555章 廢舉人和印度數第658章 攻緬——空虛的阿瓦城第141章 戰——玉碎戰150章 挖坑第608章 學校和秀才第448章 徐家四姐妹第907章 意圖不明的人第378章 兩地的變故(四)番外13:大辯論上第603章 杭州與西安第1708章 父親和新世子找舊世子幫忙第517章 律法嚴苛麼第261章 監局只見第667章 攻緬——受卓蒲勃第71章 寶鈔戰爭——蘇州問題第859章 南定——糧草大營的對戰第800章 大案的中止——公審和處決第1177章 演戲第481章 改任第90章 除夕宴第245章 建議與謀劃第41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休息一下第1152章 接見鬼力赤第759章 南巡——相關之事第466章 逛上元燈會第1116章 撒馬爾罕城之戰——預想面對失敗的選擇第1321章 金融改革——長遠利益第1401章 格致監河南分監監正第324章 北向探索的人選第589章 湘王第1008章 額爾齊斯河與甘州第1163章 蒙古謀劃——機會第668章 攻緬——勃固的起義第839章 多邦城——最後第839章 多邦城——最後第277章 文武人才第278章 相第49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半面館半皇宮第1814章 東方的資本主義第276章 連帶處置第1309章 下一代該成婚了?(五千字章節)第758章 南巡——風景第1182章 錦衣衛的消息與想法第355章 齊王府之亂第14章 允炆和藹,允熥發威第1738章 出人預料的變化第1411章 接見——自行車第1756章 開羅——‘說服’他們第1080章 最後的圍殲戰(三)第545章 審訊緣故第1105章 伊吾慶功宴——開始賞賜第1066章 決戰——開始第1698章 不知道是誰在騙我,只能再調查了第672章 經緯西南——兩個番國第1077章 決戰——烈士斷腕第100章 後續第1010章 焦急第643章 南婆羅洲第1536章 拜訪第1505章 蘇州驚變——轉折第561章 鬆綁第1108章 伊吾慶功宴——軍之脊樑第909章 禮儀完全忘在一邊第616章 齊步走第987章 不得不應酬啊第540章 昀芷微服與宣錦衣衛問話第1326章 南洋風雨——事情與軍費第73章 關於常家第1227章 抵達周王府的路上第674章 流放的皇族第701章 宮裡宮外第1169章 經濟與科學第1479章 囑咐第183章 準備第569章 扶桑船隊第1148章 佛教爭端第993章 樣子第683章 寧王朱權(本章四千字,之後還有一更)第1663章 巴布納——跟隨薩爾哈的理由第99章 通知第367章 濟南城中的官員第273章 正名第398章 青州城(二)第1253章 農業改革——從單位土地最高產量到單位個人最高產量第829章 多邦城——謀劃獻城第600章 三家第1488章 路遇色目——傳教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