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蘭進書房整理文件,重新謄寫了一遍新城機構成立條例,不一會便拿出來給衆人簽字,不會簽字的印上了自己的手印。第一份新城管理條例,歷史上稱爲新城宣言,便在不經意中誕生了,衆人爲新城歷史性的一刻,舉起了手中的酒杯,慶祝新城新的一天的開始。
衆人一飲而盡,放下酒杯坐在餐廳的長條飯桌四周,王仁伯、張天成、丁強、崔信仁、朱飛澤、穆俊豪、劉保泰、王海、包功發和匡巖政坐在長條桌的兩邊,李燁與小蘭面對面分別坐在長條桌的兩頭,大家都不知道接下來李燁有什麼事情要說。
“今天,除了與大家討論新城臨時機構的問題,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想與大家商量,這也是爲什麼某請大家吃飯的原因,大家開始吧,我們邊吃邊談,話題就與吃飯有關”,李燁笑笑,夾起面前的一盆涼菜道:“這是黃瓜伴海蜇絲,味道不錯,大家嚐嚐”。
黃瓜伴海蜇絲吃在嘴裡,清涼爽口、嚼勁十足,是夏日裡一道日常的美食,但是唐代還沒有這樣的做法。“劉翁在長安的時候,可曾見過這道菜”,劉保泰身在京畿地區,對京城的飲食有一定的瞭解,所以,李燁纔有此問。
劉保泰搖搖頭,“京城黃瓜倒是有的,但是這海蜇絲從來沒有見到,沒有想到這兩樣食材,伴在一起,竟然有如此的美味,難得啊”。
李燁在長安也吃過不少的酒樓,從沒有見過這樣的搭配,所以才問劉保泰是否見過。“京城之中所以沒有見過海蜇絲,都是因爲長途運輸不便,從新城到京城有幾千裡,什麼鮮活的東西運到京城早已經發黴變質,不能食用了,好在我們新城有大量的食鹽,醃製後的海蜇絲運到京城根本不是問題”,商品通過物流的運輸,才能體現出價值,不然什麼特產都不會值錢。
李燁講的這些道理,衆人都明白,以前都是因爲運輸的問題,產品一直銷售不出去,無法提升產品的價值。“新城不光是海蜇絲一種,海蔘、鮑魚、海魚、蝦、蟹等等,都是因爲運輸的問題,無法銷售到很遠的地方,怎麼辦呢?都用鹽來醃製當然不行,那怎麼辦,大家先嚐嘗這魚片”,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只是以前古人因爲各種原因沒有考慮罷了。
衆人紛紛的撿起一片魚片,薄薄的魚片放在嘴裡,沒有了魚肉的爽滑,多了一份嚼勁和回味。“大家是不是感覺魚肉這麼烤制起來,味道也相當的不錯,而且還可以進行長途,作爲一道點心、小吃食品,能夠讓大家接受,大家認爲某說的話對不對”,烤魚片在現代已經相當的普及,沒有誰會認爲這是一道奢侈品。
“不錯,這樣一來,新城大量的海魚就有了新的銷路了,以後,大家不用捕撈很多魚銷售不出去發愁了”,這點身爲管理農業的王仁伯深有體會。
“給大家介紹這兩道菜,某的想法是在新城建立一家大型的海產品加工基地,把新城的海產品都加工成可以運輸的產品,銷售到很遠的地方,這樣一來可以解決新城的就業問題,二來可以提高新城的稅收,兩全其美的事情,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什麼意見和建議”,李燁早就想進行海產品的加工了,只是一直沒有時間罷了。
“李典軍,嶗山上的山珍是不是也能這樣加工,新城裡可有不少這樣的產品”,崔信仁敏銳的感覺到了商機。
“崔翁,想的很好,不光是山珍,水果也可以這樣加工,只要是想到的產品都可以這樣加工”,加工山珍和水果方法很多,現在只是存在技術上的問題。“新城土地面積有限,今年河南道可能又是一場旱災,難民的人數還會增加,如何解決糧食問題,就是臨時機構首先要考慮的問題。某已經派人去兩浙地區採買糧食了,新城內部除了節約糧食和多開墾一些土地外,只剩下新城四周廣袤的海洋了,所以發展海洋捕撈業是新城以後的工作重點,希望大家能鼓勵周圍的人,帶頭出海謀生”,沒辦法,只要老百姓有一塊地可以種,死活都不願意下海討生活,這讓李燁也沒有什麼好辦法,只能從身邊的人開始勸說。
衆人聽完李燁的話,都低頭默不作聲,要知道古代百姓只要不是窮死,就會故土難離。唐代造船技術並不發達,船隻在近海沿岸捕撈還沒有什麼大的風險,但是一旦遠離了陸地,在沒有天氣預報、全球定位系統的幫助下,風險不是說說玩的。“某知道大家對海洋都有畏懼心理,所以某準備自己出資建立一所海洋學校,同時在海邊建立一個海洋公園,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讓人們瞭解大海、熟悉大海,最後去征服大海”,觀念不是一兩句話就可以打破的,李燁也沒有想一下子轉變他們的觀念,只能利用自己手上的資源慢慢影響周圍的人。
“李典軍,這學校的工程是不是讓我們建築一公司來建設,某保證按時按量按成”,包功發的反應的確很快,敏銳的抓住了李燁話中的商機。
李燁心裡挺佩服包功發,粗中帶細、做事情一絲不苟,“包翁莫急,這件事情等明天再談,海洋學校可不光是一所學校這麼簡單,它將是新城第一座綜合性的設施,包括很多的建築,所以,某準備請包翁和宇文明一起來商討這件事情,有你們兩家建築公司分別招標建設”。李燁心裡的海洋學校應該是海洋綜合研究學院,不僅包括學校,還有研究所、遊樂場和培訓基地等配套設施,工程量之大,一兩年內估計無法完成。
包功發一聽就泄氣了,耷拉着腦袋左右看了看,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呵呵直笑。
“話題扯遠了,大家吃菜,來嚐嚐這烤鴨和雞湯的味道”,李燁趕緊把話題轉到正題上。李燁伸手從桌子上拿起一塊麪皮,夾起一塊鴨肉,放上一些蔥絲、薑絲,沾上一點醬,放在口中,慢慢的品味,最後,李燁喝了一碗雞湯停了下來。衆人都學着李燁的樣子,品嚐起來烤鴨的味道,“不錯、不錯”;“真好吃……”。
“大家都應該知道,某準備在新城建立一座家禽養殖基地,不知道的是某還要建立一座大型家畜養殖基地,不僅要養殖雞、鴨,還要養殖豬、羊、牛。有人說現在新城的糧食都不夠吃,搞什麼養殖基地,這是不務正業、譁衆取寵,別人聽聽也就算了,但是某想說的是,養殖基地不僅要搞,還要搞大”,李燁聽到有些人說自己這是在浪費糧食,認爲在新城沒有必要搞什麼養殖基地,勞民傷財、得不償失。
“某也知道現在新城糧食不是很充裕,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養殖基地裡飼養的家禽佔用了多少糧食,這點王翁在臨河村是親眼見到的。別的某就不多解釋了,養殖基地用的飼料大部分都是魚蝦和其他海產品的廢棄物,產生的效益不僅可以提高改善新城百姓的伙食,而且可以增加新城的稅收,同時這些家禽全身都是寶貝,某給大家看一樣東西”,說着李燁讓人從書房裡拿出來兩小袋東西給大家看。
“這是棉花,大家都認識,新城現在種植了大量的棉花,棉花雖然不能吃,但是可以做衣服取暖。這個大家可能就不陌生了”,李燁從另外一個小袋子裡抓出一把像雪一樣的東西,說道:“這是鴨絨,是鴨毛做成的,不僅比棉花輕柔,而且更加的保暖舒服。其他的家禽有什麼作用,某就不多講了,大家心裡都清楚,希望大家考慮一下一畝地生產的糧食和一畝地飼養的家禽,兩者的價值誰高誰低,大家以後不光是吃糧食,還要吃菜、吃肉,新城的生活會一天比一天好”,李燁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讓大家信服,就像李燁往稻田裡放麥飯石一樣,不到最後,誰都不會相信李燁的話是真實可信的。
李燁知道自己在新城百姓心目中的地位,但是這並不表示,新城百姓就完全信服李燁說的每一句話,李燁做的很多事情讓新城百姓無法理解,李燁堅信自己做的沒有錯,時間會證明一切。
“我們支持你”;“李典軍,我們能夠理解你的一番苦心”;“是啊,那些都是無知的百姓亂說,李典軍莫要往心裡去”……,衆人都發表了一下自己的意見,對於李燁是百分之百的支持和理解。
“新城百姓誤會李燁,某不怕,只要我們大家齊心協力,困難總會解決的,方法總比困難多”,李燁停頓了一下,眼睛慢慢的從衆人的臉上劃過,繼續道:“新城不僅以農業爲主,而且要發展畜牧業、養殖業。同時也要大力推動商業,促進產品的流通,最後加工業也要跟上去,這是一項巨大的系統工程,某相信大家一定能克服所有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