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祭拜

看到呂老他們都有些遲疑,周重也知道他們在顧忌些什麼,當下笑呵呵的開口道:“各位,我知道你們擔心大明不能長時間在馬六甲駐軍,若是現在出面在港口任職的話,日後萬一我們撤軍了,你們沒辦法在馬六甲王國立足。”

聽到周重把自己最擔心的問題直接講了出來,呂老他們臉上都有些尷尬,的確,他們最擔心的就是周重所說的問題,若是他們這時全力幫助周重的話,那萬一大明撤軍,他們卻無法離開,畢竟他們的家業全都在這裡,到時馬六甲王國若是因爲這件事而怪罪他們,那他們找誰說理去?

只見周重這時呵呵一笑,看了看呂老他們臉上的表情接着笑道:“其實對於這個問題,各位根本不用擔心,在下深受皇恩,早在出兵之前,就已經向陛下闡明瞭葡萄牙人的危害,陛下與內閣商議過後,最後終於決定將葡萄牙人擋在南洋之外,馬六甲這裡做爲南洋的門戶,所以朝廷是絕對不會放棄這裡的,甚至本提督已經從大明調集官員,日後將港口做爲我們大明的領土來管理!”

周重的話已經說的十分露骨了,就差直接說大明要佔據馬六甲港口了,呂老他們幾人都是人精,自然明白周重話中的意思,而且讓他們感到吃驚的是,佔領馬六甲這件事竟然是大明皇帝陛下親自下的命令,這讓他們也打消了心中最後一絲疑慮,只見幾人終於一起開口道:“多謝提督大人賞識,我等必當竭盡全力協助大人管理馬六甲港!”

看到呂老他們終於同意。這讓周重也是鬆了口氣,不過呂老他們不知道的是。剛纔周重撒了個謊,正德和內閣只是讓他援助馬六甲王國,但卻沒有讓他佔據人家的港口,這件事完全是他私人的決定。不過這也不算什麼,畢竟他身爲四海提督。有權力根據形勢做出自己的決定,況且等到馬六甲港口走上正軌,每年給朝廷上交大量的稅收後,相信就算是內閣那幾個頑固的大臣也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得到了呂老他們的幫助承諾後,周重接下來又參觀了一下呂老他們這些海外漢人的住所,也詢問一些普通人的生活情況,甚至最後還抱着一個可愛的孩子走了幾步,把後世那些政客親民的把戲學了個通透。最後效果不錯,至少呂老他們都覺得周重是個平易近人的好官。

中午時呂老他們設下酒宴,十分熱情的款待了周重一番,下午時又由呂老他們陪着,去了三保山的保山廟參觀,廟裡有鄭和的塑像,四周的牆壁上則畫着鄭和下西洋的壁畫,整個廟宇雖然不是特別高大。但卻很是精緻,而且香火鼎盛,幾乎每個到馬六甲港的漢人都會來這裡燒上一柱香。據說可以保佑船隻在海上的平安。

對於鄭和,周重也是十分敬仰的,因此他也鄭重的給鄭和的雕像上了柱香,同時心中默唸,希望對方的在天之靈可以保佑大明的海軍再次走向世界,重現當年萬國來朝的盛況。

參觀過保山廟後。周重又特意去了漢寶麗公主的墓,當初漢寶麗公主死前,特意叮囑把自己葬三保山,畢竟相比其它地方,三保山可能是海外漢人心中最貼近故土的地方了。

雖然漢寶麗公主的兒子阿力克在政變中失敗,但她的墓地卻得到馬六甲王國的保護,以前甚至還有專門的守墓人,可惜因爲葡萄牙人引發的戰爭,使得馬六甲城的不少人都逃亡了,現在漢寶麗公主的墓也就沒有了守護的人,不過萬幸的是炮火併沒有涉及到這裡,當週重來到公主的墓前時,只見這座建造秀麗的公主墓依然安靜的矗立在這裡。

雖然周重心中堅信漢寶麗公主的身份是假的,但有一點卻應該是真的,那就是她應該是個漢人女子,而且年紀輕輕就嫁到了海外,現在馬六甲王國能有這麼多漢人聚居,與這位柔弱的女子有着分不開的關係,甚至從本質上來說,她與漢代的王昭君並沒有太大的差別,同樣也都是一個苦命的女子。

光是衝着上面這一點,周重就覺得自己應該前來祭拜一番,甚至他還特意讓呂老他們幫自己準備了各色祭品,十分恭敬的對這位公主進行了祭拜。

最後只見周重讓身邊的吳山等人退下,自己站在漢寶麗公主的墓前許久,終於緩緩的開口道:“你的真實姓名可能已經無人知曉,姑且稱你爲公主吧,雖然我不知道你當年是因爲什麼原因冒充公主嫁到馬六甲王國,但想必也和王昭君一樣,心中充滿了不甘,不過往事已矣,現在馬六甲中漢人聚集,其中也有公主你的功勞,做爲報答,日後周某若是能找到黃家,得知你的真實姓名和身份,他日定當爲你重修墳墓,並將你的事蹟刻在墓碑上,讓後人都能知道你的功勞!”

周重說到最後時,心中也不禁嘆了口氣,雖然和親古以已之,但做爲一個現代人,他對這種方式是痛恨無比,畢竟國與國之間的關係怎麼能靠一個女人來維繫?幸好大明對這一點做的比較好,大明皇室祖訓: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而且大明曆代皇帝也都做到了,這一點正是周重對大明最滿意的地方。

祭拜過漢寶麗公主後,周重這才向呂老他們告辭。說直來呂老他們這些家族的動作可真夠快,第二天一早,這些家族之中不少年輕子弟就來到港口上求見周重,他們都願意在港口上任職,而且這些年輕人竟然都識字,看來這些海外家族對子弟的教育也都十分嚴格,這讓周重是喜出望外,立刻給他們安排各自的職務試用。

港口有了這些海外家族子弟的加入,再加上呂老這些人在背後的支持,使得整個馬六甲港很快就步入正軌,一個多月後,市舶司提舉楊統親自趕到馬六甲港口,並且主持整個港口的改造,畢竟馬六甲王國對港口的建造和管理都太過落後,根本不能完全發揮馬六甲這個交通要道的作用,所以周重在佔據這裡之後就已經有了要改造港口的意思,楊統身爲市舶司提舉,對港口再熟悉不過,而且他爲人細心穩重,由他辦這件事自然最好不過。

另外除了楊統之外,隨他一起來的還有唐伯虎和一些技術性官員,其中技術性性官員自然不用說,他們負責改造港口的具體規劃,至於唐伯虎則是來學習的,因爲楊統不可能長期呆在海外,改造完港口後他還是要雙嶼港的,所以馬六甲這裡需要一個重要的市舶司官員負責,最後他把這個任務歲給了比較年輕的唐伯虎。

隨着楊統和唐伯虎的到來,也標誌着大明的政府機構市舶司正式入駐馬六甲,同時這也標誌着馬六甲港雖然名義上屬於馬六甲王國,但實際已經完全被大明掌控。後世之人將這件事看做是大明解除海禁,並且正式走上海洋擴張道路的標誌性事件。

隨着楊統他們的到來,周重也徹底的從繁重的港口管理事務中脫身出來,開始把自己的精力放在港口的軍事保障方面。葡萄牙人雖然被打退了,但周重也不敢保證對方什麼時候會再次前來,所以必須儘快把港口的軍事設施建造起來。

在周重的計劃中,爲了保證馬六甲港口的安全,他打算在港口上建造一座堅固的堡壘,至於堡壘的樣式就參照歐洲剛剛出現的棱堡,也就是多邊形的堡壘,這種堡壘結構可以有效的提升火炮的封鎖面積,葡萄牙人在印度等地的港口就建造了不少這樣的棱堡,雖然這種還沒有完全進化的棱堡依然存在盲區,但比以前那種方形或圓形的堡壘要強多了。

不過計劃雖好,但棱堡的建造計劃卻不能馬上施行,因爲周重手中缺錢了。雖然這次偷襲葡萄牙人的計劃十分順利,但卻有數百人的傷亡,對於這些傷亡的士兵自然需要補助,而且周重爲了讓將士們用命,所以對傷亡的補助很重,比如一個士兵若是戰死,給他們家庭的補助足以讓家中買上十幾畝良田,或出租或耕種,養活一家老小肯定不是問題。

也正是豐厚的傷亡補助,再加上之前的損耗,使得周重之前借正德之手捐出的軍餉有些吃緊,他又不能隨意把自己的錢拿來做軍餉,否則肯定會有御史參他圖謀不軌,甚至是意圖謀反,所以現在周重只能把希望寄託在雙嶼港和馬六甲港的稅收上,不過現在兩個港口接管的時間還太短,稅收也很有限,估計最少也要等上幾個月才行,可是堡壘的修建自然是越早越好,所以周重實在有些等不及了。

就在周重爲四海提督衙門的財政問題頭疼時,馬六甲港對面的金洲海岸邊,一艘小船慢悠悠的離開金洲,向馬六甲港這邊徑直駛來。

第503章 偷襲對偷襲第493章 認錯了第154章 鐲兒的惡作劇第64章 南洋商會的危機第97章 甲板突變第36章 吳山醒了第86章 扼殺在搖籃之中?第343章 南北漸平的朝鮮第367章 出城訪友第480章 應州之戰(下)第228章 谷大用的威風第496章 改革開始了第166章 吳山的答覆(下)第256章 衡王朱佑楎第503章 偷襲對偷襲第429章 與虎謀皮第273章 兵力集結完畢第458章 馬六甲海戰第294章 朝鮮忠清港第81章 個高的女人也愁嫁第433章 騎射比賽(上)第358章 張銳被俘第181章 主動退出雙嶼港第440章 周重做飯第435章 正德與江彬的相遇第366章 舉人做官第34章 門外的血人第536章 正德的選擇第514章 京觀第496章 改革開始了第477章 發行紙幣第442章 要入京嗎?第401章 王陽明與唐伯虎第335章 怒斥李懌第331章 遷移災民第364章 倭國的悲哀第121章 南洋商會的新生意第455章 軍校速成班第45章 救?還是不救?第230章 不要打聽第100章 流落荒島第96章 風浪中的接舷戰第161章 唐伯虎的平靜生活第207章 找幫手第223章 寧王朱宸濠(下)第67章 粗暴簡單的辦法第187章 南洋鎮千戶所第464章 困守總督府(下)第382章 樸成樹的變化第145章 豹房召見(下)第395章 焦芳和張彩第377章 信貴山城之戰第406章 舊港的問題第422章 烤番薯第105章 孤男寡女第80章 出貨榜第6章 吃飯的問題第171章 氣走謝逞第264章 齊彥名又逃了第182章 去京城?第234章 望遠鏡第424章 兵發江戶第404章 王陽明在舊港第191章 港口迎接第401章 王陽明與唐伯虎第65章 欺人太甚第303章 偷襲(上)第157章 天大的侮辱第183章 辣椒成熟了(上)第392章 朝鮮內附第523章 賽利姆的第二個兒子(上)第293章 兩個有秘密的人第232章 神機營第305章 敗局已定第39章 功德碑落成第388章 不死小強齊彥名第212章 武器生意第485章 周重的禮物第377章 信貴山城之戰第387章 李隆之死第29章 災民來了(上)第116章 大家閨秀第537章 陸地與海洋第46章 又見謝靈芸第44章 花巷別院第133章 安化王叛亂第519章 年輕的蘇萊曼大帝第68章 殺進全羅商會第464章 困守總督府(下)第509章 兵臨城下第140章 做廣告第478章 應州之戰(上)第391章 大明的反應第450章 增加監軍科第327章 惡毒的計劃第373章 穆西河之戰第467章 極度飢餓第454章 釜底抽薪第451章 內閣的想法第259章 敲定味精生意
第503章 偷襲對偷襲第493章 認錯了第154章 鐲兒的惡作劇第64章 南洋商會的危機第97章 甲板突變第36章 吳山醒了第86章 扼殺在搖籃之中?第343章 南北漸平的朝鮮第367章 出城訪友第480章 應州之戰(下)第228章 谷大用的威風第496章 改革開始了第166章 吳山的答覆(下)第256章 衡王朱佑楎第503章 偷襲對偷襲第429章 與虎謀皮第273章 兵力集結完畢第458章 馬六甲海戰第294章 朝鮮忠清港第81章 個高的女人也愁嫁第433章 騎射比賽(上)第358章 張銳被俘第181章 主動退出雙嶼港第440章 周重做飯第435章 正德與江彬的相遇第366章 舉人做官第34章 門外的血人第536章 正德的選擇第514章 京觀第496章 改革開始了第477章 發行紙幣第442章 要入京嗎?第401章 王陽明與唐伯虎第335章 怒斥李懌第331章 遷移災民第364章 倭國的悲哀第121章 南洋商會的新生意第455章 軍校速成班第45章 救?還是不救?第230章 不要打聽第100章 流落荒島第96章 風浪中的接舷戰第161章 唐伯虎的平靜生活第207章 找幫手第223章 寧王朱宸濠(下)第67章 粗暴簡單的辦法第187章 南洋鎮千戶所第464章 困守總督府(下)第382章 樸成樹的變化第145章 豹房召見(下)第395章 焦芳和張彩第377章 信貴山城之戰第406章 舊港的問題第422章 烤番薯第105章 孤男寡女第80章 出貨榜第6章 吃飯的問題第171章 氣走謝逞第264章 齊彥名又逃了第182章 去京城?第234章 望遠鏡第424章 兵發江戶第404章 王陽明在舊港第191章 港口迎接第401章 王陽明與唐伯虎第65章 欺人太甚第303章 偷襲(上)第157章 天大的侮辱第183章 辣椒成熟了(上)第392章 朝鮮內附第523章 賽利姆的第二個兒子(上)第293章 兩個有秘密的人第232章 神機營第305章 敗局已定第39章 功德碑落成第388章 不死小強齊彥名第212章 武器生意第485章 周重的禮物第377章 信貴山城之戰第387章 李隆之死第29章 災民來了(上)第116章 大家閨秀第537章 陸地與海洋第46章 又見謝靈芸第44章 花巷別院第133章 安化王叛亂第519章 年輕的蘇萊曼大帝第68章 殺進全羅商會第464章 困守總督府(下)第509章 兵臨城下第140章 做廣告第478章 應州之戰(上)第391章 大明的反應第450章 增加監軍科第327章 惡毒的計劃第373章 穆西河之戰第467章 極度飢餓第454章 釜底抽薪第451章 內閣的想法第259章 敲定味精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