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正德加封鎮國公

應州大捷,正德親自書寫了報捷的文書,通過驛站飛快的送到京城之中,而且因爲這是皇帝陛下的親筆奏摺,所以最後只能交到周重的手裡,也只有他這個趙王加監國纔有資格審閱這封文書。

周重一打開這封報捷文書,立刻斷定了這肯定不是出自正德的手筆,因爲正德的字沒這麼好看,他的那手狗爬字連周重都比不了,更別說如此規整的小楷了。不過當看了兩句,發現全都是正德說話的語氣,估計這是正德口述,然後讓別人代筆,而且用的都是口語,估計這也是正德強烈要求的。

這封文書很長,周重大概看了一下,發現主要是正德親口描述了一下應州之戰的整個過程,後面又彙報一下戰果,最後還附有一份有功將士的名單,其它的倒也罷了,不過中間的戰果上卻是極有水分,正德說他們經過幾晝夜的混亂,最後終於打退了韃靼小王子的進攻,經過統計後發現殺敵五萬餘人,這個數字一看就知道是假的,畢竟草原人南下一般都不會超過五萬人,若是正德他們殺敵五萬的話,那豈不是已經把韃靼小王子的部隊給全殲了嗎?

除了正式的報捷文書外,正德還給周重送來一封私信,這封信纔是他親筆寫的,信裡除了向自己這個弟弟炫耀了一下自己的戰功,特別是用大量的篇幅描述了他親手斬殺的那個蒙古軍官,最後還點明讓周重封他一個爵位,名字他都起好了,就叫鎮國公。

對於正德要爵位的這個要求,周重也同樣是哭笑不得,之前正德就已經向兵部要了個總兵官的任命,現在倒好,竟然又要給自己加封爵位,可是再高的爵位,難倒會比他的皇帝還要尊貴?

雖然周重也覺得正德做的事情荒唐。不過他也可以理解,正德是個十分自負的人,在他看來,自己的皇位是從父親那裡繼承得來的,並不算什麼本事,相比之下,他現在立下軍功。這纔是他自己的本事,所以自然想要一個爵位顯擺一下。不過以他立下的那點軍功,竟然想要一個公爵的爵位,顯然有些獅子大開口。

對於正德的報捷文書,周重也沒有獨斷,而是拿到內閣讓楊廷和他們商討一下,結果這幾人看到斬敵五萬那句話時,一個個都是搖頭苦笑,能坐到他們這個位置的人都是人精,自然知道草原騎兵頂多只有五萬。怎麼可能全部斬殺,頂多能有個七八千就不錯了。

幸好正德還有點分寸,沒敢把他親自上戰場,並且殺死一個蒙古軍官的事情寫在報捷文書上,只是在給周重的信裡炫耀一番,否則若是讓內閣知道他親自上了戰場的話,恐怕內閣和其它的大臣會立刻跑到宣府去。然後拼死把正德拉回京城。

等到衆人看完之後,周重又與他們商議了一下,對於正德的戰功,他們自然不敢隱瞞,而且就算是想隱瞞,但京城裡現在還有周重坐鎮。他們也隱瞞不了,不過對於那個斬首五萬的虛數,卻是不能無視,畢竟虛報軍功的風氣終於不能助長,所以最後王瓊這個兵部尚書要親自去大同一趟審覈戰功,也只有王瓊這樣的重臣,正德才不敢耍什麼花樣。

大同距離京城不是很遠。王瓊也是個極有才幹的人,所以很快就把真實的戰果審覈清楚了,應州之戰,大同、宣府與遼東三方協同作戰,最後斬殺敵人八千六百餘人,之所以沒有確切的數字,是因爲火炮和地雷地的應用,使得有些敵人的屍體被炸的殘缺不全,根本無法統計出確切的數字來。

別的將領虛報戰功自然會受到嚴厲的處罰,但是這次領頭的卻是正德,誰也沒敢提處罰的事情,只是對軍隊的賞賜全都按照實際的戰功來,另外正德還要求給他加封爲鎮國公的爵位,結果周重花費了好大的力氣,才讓內閣鬆了口,於是正德終於如願以償,得到了鎮國公的封賞,同時還讓朝廷撥款,在宣府建造了一座鎮國公府,看樣子是打算長住在宣府。

剛剛把軍隊賞賜的事情搞完,周重本以爲正德短時間內不會再搞出什麼事情了,韃靼小王子這次被打的這麼慘,估計下一年,甚至是後年都不敢再來了,畢竟死了一萬多人,以草原人那種恢復速度,估計沒個幾年別想恢復過來。

不過周重顯然小看了正德,就在給邊軍的賞賜剛剛送去後,正德又十分正式的給朝廷上了一道奏摺,奏摺裡的內容更讓周重頭痛,因爲正德竟然想要建立一支精銳的騎兵,然後用這支騎兵主動攻打草原人,像歷史上的唐太宗和明成祖那樣,直接把兵禍引到草原上去,免得大明每年都要花費鉅額的軍費維持龐大的邊軍。

對於正德的這個想法,周重倒是十分的讚賞,甚至他認爲這纔是一個皇帝該有的想法。不過讚賞歸讚賞,對於這個一看就行不通的想法,周重也是堅決的反對。

先不說現在能不能建立起一支在草原上縱橫的騎兵,哪怕是可以建立起來,但是誰又能保證打的過現在的韃靼小王子,畢竟現在的草原已經不是當年的草原,唐朝就不說了,時間太過久遠,沒有什麼可比性,當年明成祖朱棣之所以能夠把草原人打的哭爹喊娘,除了本身的兵力強盛外,另外就是元朝剛剛被趕出去,對於大明的軍隊有種天然的畏懼,而且殘餘的元蒙勢力分裂,彼此之間勾心鬥角,面對大明的清剿根本形不成有效的指揮,所以最後纔會一敗再敗。

不過就算是明成祖時期,也並不是一直壓着草原人打,其中有數次也被草原人打的大敗,畢竟大明的軍隊對於草原並不適應,打了敗仗也很正常,而且朱棣經過多年的用兵,也把大明的國庫消耗一空,後來經過好多年才恢復過來。

現在正德想要建立一支精銳騎兵,把戰爭轉移到草原上,這種想法雖好,但卻不太現實,首先現在的草原局勢早已經不是當初的四分五裂,而是被韃靼小王子統一,整個草原的力量凝成一股繩,哪怕是正德能夠訓練出一支精銳的騎兵,也不見得能佔到便宜。

另外周重也在擔心,萬一這支騎兵建立起來後,正德心血來潮親自帶着這騎兵殺進草原,以正德的脾氣,他絕對做的出來,甚至很可能帶着騎兵進入草原後,就會像衛青和霍去病那樣,直接在草原上就食,到時大明的皇帝陛下帶着軍隊在草原上做強盜,殺人放火無所不爲,雖然周重不在乎,但是整個大明的文臣們都得發瘋。

想到騎兵建立後的可怕後果,周重也不由得恐懼的搖了搖頭,另外若是正德真的親自帶着騎兵殺進草原,在那種危機四伏的環境中,誰也無法保證正德的安全,萬一他有什麼意外的話,那麼周重很可能會接任正德的皇位,畢竟他的兒子都還太小。

也許在別人看來,周重坐上皇位可能會更方便他對大明的改革,但是他自己卻十分清楚的知道,若是自己坐上皇位的話,反而不如現在以監國的身份更方便,一來他這個監國依然是大明的臣子,與楊廷和等人勉強算是站在同一行列中,想要推行改革的話,也可以用比較溫和的手段,實在不行的話,就讓正德下聖旨硬推,反正正德的荒唐世所皆知,大臣們都已經被他搞的沒有什麼脾氣了。

不過若是周重坐上皇位,那就成爲大明的皇帝,雖然皇帝名義上大明帝國的統治者,但其實他的權力也要受到大臣們的限制,特別是大明這個時候,皇帝與大臣們天然就處於對抗的位置上,到時周重再想推行改革,恐怕不論這項改革是對是錯,都會引來大批臣子的反對。所以對於周重來說,正德就是他推行改革的擋箭牌,若是他不在的話,那麼周重就將直接面對臣子們的詰難。

也正是因爲如此,周重比任何人都不想讓正德冒險,至少在自己改革初見成效之前,正德絕對不能出事,所以他在接到正德想要建立精銳騎兵的奏摺後,立刻召集內閣商議,不過商議的內空並不是是否建立這支騎兵,而是該如何讓正德打消這個想法。

內閣也同樣不願意建立這麼一支騎兵,一來他們對正德出京就持反對的態度,若是再讓正德建立騎兵的話,天知道他會什麼時候回來?二來現在大明的國情剛剛好轉,國庫裡雖然有錢,但大明各地需要用錢的地方卻也很多,若是把錢都投入到邊疆上,那國內怎麼辦?

內閣與周重的意見一致,只是對於如何讓正德打消建立精銳騎兵的想法?他們卻都沒有什麼好的辦法,以正德的脾氣,只要是他打定的主意,就不會輕易改變,更何況現在正德剛剛打了個勝仗,正是躊躇滿志的時候,若是這時候他們堅決反對的說,說不定正德一賭氣,真的會呆在宣府不回來了。

第168章 鄭經的誤會第273章 兵力集結完畢第383章 對李安良的試探第403章 土人暴亂第530章 寧王造反第207章 找幫手第462章 攻陷果阿第311章 祭拜第246章 涇陽伯神英第478章 應州之戰(上)第78章 北港茶樓第129章 吳山的主動接近第484章 忐忑的正德第83章 入股商會(上)第374章 大明的援軍第181章 主動退出雙嶼港第422章 烤番薯第100章 流落荒島第201章 送給正德的禮物第511章 攻陷福滿寨第456章 南洋有變第138章 船隊歸來第140章 做廣告第375章 反悔第505章 野豬皮的祖先第102章 找水第360章 張銳的經歷(中)第133章 安化王叛亂第278章 接管稅所(下)第500章 大戰前夕第151章 焦炭與木炭之爭第178章 朝鮮代銷商第198章 奇拉瓦的新船第64章 南洋商會的危機第231章 張銳的下場第282章 換裝火炮第253章 石嘴崖第178章 朝鮮代銷商第70章 又是債務第320章 造反?第205章 瓦倫船第346章 簡陋的臺南縣第402章 港南土人的邏輯第228章 谷大用的威風第317章 天大的計劃第220章 王倫對倭國的認識第197章 葡萄牙人的擴張(下)楔子第88章 回家第3章 宋家父子第463章 困守總督府(上)第217章 海腸的妙用第510章 挫折第28章 寒風中的一家人第9章 第一個租客第292章 海上救援第158章 打人的深意第464章 困守總督府(下)第179章 推到錦衣衛身上第18章 知交好友(上)第287章 心軟的女人第371章 贖罪的大教長第406章 舊港的問題第177章 金文賢的懇求第381章 樸靈珠第36章 吳山醒了第119章 開放海禁的真正阻力第135章 李東陽的誤會第255章 滅門第533章 正德的鬧劇第135章 李東陽的誤會第24章 旺財、富貴、白球第315章 各懷鬼胎第19章 知交好友(下)第190章 奇拉瓦一家第369章 招攬幫手第213章 威海衛第528章 可怕的教育第256章 衡王朱佑楎第85章 全新的走私模式第119章 開放海禁的真正阻力第533章 正德的鬧劇第394章 不靠譜的正德第308章 三保山的漢人聚居地第529章 消除草原威脅第276章 重啓市舶司第243章 以功奪職第192章 歐洲人的殺傷力第295章 訓練情況第232章 神機營第440章 周重做飯第468章 達伽馬之死第372章 舊港第10章 少女靈芸第498章 打破官吏壁壘第144章 豹房召見(上)第517章 冷酷者賽利姆第350章 難得的悠閒第115章 白珺婉的請求第338章 援助朝鮮
第168章 鄭經的誤會第273章 兵力集結完畢第383章 對李安良的試探第403章 土人暴亂第530章 寧王造反第207章 找幫手第462章 攻陷果阿第311章 祭拜第246章 涇陽伯神英第478章 應州之戰(上)第78章 北港茶樓第129章 吳山的主動接近第484章 忐忑的正德第83章 入股商會(上)第374章 大明的援軍第181章 主動退出雙嶼港第422章 烤番薯第100章 流落荒島第201章 送給正德的禮物第511章 攻陷福滿寨第456章 南洋有變第138章 船隊歸來第140章 做廣告第375章 反悔第505章 野豬皮的祖先第102章 找水第360章 張銳的經歷(中)第133章 安化王叛亂第278章 接管稅所(下)第500章 大戰前夕第151章 焦炭與木炭之爭第178章 朝鮮代銷商第198章 奇拉瓦的新船第64章 南洋商會的危機第231章 張銳的下場第282章 換裝火炮第253章 石嘴崖第178章 朝鮮代銷商第70章 又是債務第320章 造反?第205章 瓦倫船第346章 簡陋的臺南縣第402章 港南土人的邏輯第228章 谷大用的威風第317章 天大的計劃第220章 王倫對倭國的認識第197章 葡萄牙人的擴張(下)楔子第88章 回家第3章 宋家父子第463章 困守總督府(上)第217章 海腸的妙用第510章 挫折第28章 寒風中的一家人第9章 第一個租客第292章 海上救援第158章 打人的深意第464章 困守總督府(下)第179章 推到錦衣衛身上第18章 知交好友(上)第287章 心軟的女人第371章 贖罪的大教長第406章 舊港的問題第177章 金文賢的懇求第381章 樸靈珠第36章 吳山醒了第119章 開放海禁的真正阻力第135章 李東陽的誤會第255章 滅門第533章 正德的鬧劇第135章 李東陽的誤會第24章 旺財、富貴、白球第315章 各懷鬼胎第19章 知交好友(下)第190章 奇拉瓦一家第369章 招攬幫手第213章 威海衛第528章 可怕的教育第256章 衡王朱佑楎第85章 全新的走私模式第119章 開放海禁的真正阻力第533章 正德的鬧劇第394章 不靠譜的正德第308章 三保山的漢人聚居地第529章 消除草原威脅第276章 重啓市舶司第243章 以功奪職第192章 歐洲人的殺傷力第295章 訓練情況第232章 神機營第440章 周重做飯第468章 達伽馬之死第372章 舊港第10章 少女靈芸第498章 打破官吏壁壘第144章 豹房召見(上)第517章 冷酷者賽利姆第350章 難得的悠閒第115章 白珺婉的請求第338章 援助朝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