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發行紙幣

周重對嚴嵩的心結一去,終於開始放心的使用這個人才,說起來能夠在史書上留名的傢伙,哪個會是易與之輩?更何況還是被稱爲大明第一奸臣的嚴嵩,這個人的理解能力驚人,而且也十分擅長吸收新知道,很快就搞清楚了中央銀行的責任,以及各個銀行的運營模式,現在周重已經把他當做未來的央行行長來培養了。

另外有周重這位趙王坐鎮,中央銀行裡的其它官員也都是十分賣力,畢竟所有人都不傻,現在皇帝陛下去了宣府遊玩,這位趙王就是大明的支柱,甚至日後很可能成爲大明的新皇帝,現在若是再不表現的話,那還要等到什麼時候。

也正是中央銀行裡的官員得力,再加上那十四家錢莊主們也看到了中央銀行監管的好處,所以也都是極力配合,結果最早發生變化的就是京城裡的十四家錢莊,他們在同一時間裡更換匾額,將某某錢莊變成了某某銀行,另外所有銀行裡的格局也都進行了規範和統一,這樣一來,人們進到任何一家銀行,看到的都是同樣的格局,方便大家對銀行的使用。

北京城裡的銀行進行統一規劃後,十四家錢莊在中央銀行的官員指導下,就開始從京城向外一點點改變,所有原來的錢莊都開始向新式的銀行轉變,這種轉變十分迅速,但也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估計最少也要一兩年的時間,而且這還僅僅是表面上的轉變。想要讓舊式的錢莊完全脫變爲新式的銀行,恐怕幾十年也不一定能夠完成。

不過僅僅是表面上的脫變。對於周重來說就已經夠了,十四家銀行的分號遍佈全國,甚至有些大城市中還有多家銀行在競爭,所以等到這些全國各地的銀行都成爲中央銀行的下屬機構時,就可以開始整治吏治的第一步,也就是將官員的薪俸從官府剝離出來,這樣一來,雖然不能完全杜絕貪污腐敗。但至少卻能規範一下官員的收入,爲日後的吏治打下基礎。

當然了,周重自然不會傻坐着等上一兩年,在京城裡的錢莊都變成銀行後,他就立刻開始推行中央銀行的一項主要業務,那就是發行紙幣,也就是由大明寶鈔改爲鈔票的東西。不過鈔票的發行並不是強制性的,而是用一種十分溫和的手段推行。

畢竟鈔票的名字雖然變了,但是百姓也不是傻子,自然知道這個鈔票其實和以前的大明寶鈔沒什麼區別,甚至兩者的上面都有同樣一句話,那就是“中書省奏準印造大明鈔票與銅錢通行使用。僞造者斬,告捕者賞銀二百五十兩,仍給犯人財產”,這句話除了把大明寶鈔變成大明鈔票外,其它的根本一般無二。

對於假幣。周重也一向是深惡痛絕,前世時他見過不少人辛辛苦苦的賺錢。可是卻被幾張假幣騙去了所有的辛苦,因此對於造假幣的人,他一向都認爲應該見一個殺一個,現在大明的律法終於滿足了他的這個心願,從大明寶鈔發行之時,上面就寫明瞭,僞造假幣者斬,舉報造假幣的人不但可以得到二百五十兩賞銀,而且還可以得到被舉報者的家產,如此一來,那些造假者所冒的風險與所得的利潤就不成比例,所以自從大明寶鈔發行之後,很少有人敢製造假幣,周重看到這句話如此有效果,所以乾脆也直接用在了新的鈔票上。

鈔票分爲四種,分別是十文、百文、一貫和十貫,而且發行的方式也十分溫和,周重在統計了一下各個銀行裡的存銀後,才決定印刷出兩倍的鈔票,而且這些鈔票也不是一次性都放出來的,而是先運到京城裡的各個銀行,比如若是有人去銀行存銀子,以前都是由銀行開出銀票,不過現在他們卻多了個選擇,那就是可以把銀子換成等價的鈔票。另外若是有人取銀子,同樣也可以選擇取出真正的白銀或是鈔票,這些都是自願的,並沒有任何強制。

剛開始的時候,所有人都對鈔票這東西十分排斥,甚至在剛開始的一個月裡,整個京城的銀行竟然連一張最小面額的十文鈔票也沒有發放出去。不過對此周重也早有預料,所以他也沒有絲毫的着急,而是等到官員們發放俸祿時,卻全都用鈔票代替銀子,而且還事先告知這些官員,若是他們也不想用鈔票的話,那就可以直接去銀行換成銀子和銅錢,絕對不會少一文。

因爲受到大明寶鈔的影響,不但大明的普通百姓對新發行的鈔票沒信心,連官員們也同樣沒有信心,所以在他們萬般不情願的拿到鈔票後,幾乎是以賽跑的速度跑到最近的銀行,把手裡的所有鈔票拍在櫃檯上要換成銀子,結果他們十分驚訝的發現,手裡的鈔票竟然真的可以換成真金白銀,而且一文不少。

不過就算是這樣,第一次發放給官員的鈔票也幾乎全都換成了銀子和銅錢,不過也有一些人爲了表示自己對朝廷的忠心,鐵了心沒有去換,比如嚴嵩這些銀行裡的官員,另外還有內閣裡的幾個大臣,最後還有周重自己。

雖然第一次發放鈔票做爲俸祿的效果並不太好,但是卻也向外傳達了一個信息,那就是朝廷這次說話算數,鈔票的確可以換成等價的銀子或銅錢,雖然他們還不知道這個政策能夠堅持多久,但至少現在還是可以的,另外那些官員們的消息也更加靈通,他們通過關係向中央銀行打聽到許多內部消息,結果更加明白了鈔票的價值,對於鈔票也就不再那麼排斥了。

也正是因爲如此,等到官員們第二次拿到全是鈔票的俸祿時,雖然還是有大部分的人選擇了兌換成銀子和銅錢,但是沒有兌換的卻增加了不少,當然這些人之所以沒有兌換,並不僅僅是相信鈔票,而是因爲北京城中一些有名氣的商家開始宣佈願意收取鈔票,比如城中最大的酒樓望海閣,就是第一個公開宣佈收取鈔票的商家。

鈔票可以隨時隨地的兌換成銀子和銅錢,而且還有商家願意收取,這也就意味着鈔票有了信用和流通的價值,再加上鈔票的確比銅錢和銀子要方便的多,所以從一開始只有個別人使用,慢慢的開始流行開來,銀行裡也開始有人主動將銀子和銅錢兌換成鈔票,當然也有人更喜歡用各個銀行開據的銀票,只不過銀票雖然也可以做爲紙幣,但它本身帶有一定的侷限性,特別是銀票的面值一般最少也在一兩以上,不像鈔票使用起來那麼方便。

銀行花費了大半年的時間,才慢慢的讓鈔票成爲市場上的流通貨幣,不過鈔票雖然得到了認可,但是銀子和銅錢同樣也在市場上流通,若是再加上銀票的話,那麼大明就形成了四種貨幣並行的局面,對於這種情況,周重也不着急,因爲他已經給銀行制定了一個廢除其它貨幣的時間表,其中銀票做爲各個銀行私自發行的紙幣,將在幾年之後被禁止流通,只能做爲人們存錢時的票據。

再接下來就是銀子了,其實在元明之前,銀子都是不能做爲貨幣流通的,而是一種貴重的金屬,甚至在明初之時,白銀也同樣被禁止流通,只是私下裡的白銀交易卻從未禁止,直到正德年間時,白銀已經做爲一種常用的貨幣了。

不過現在有了鈔票,白銀就可以退出市場的流通了,當然這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否則很可能會引起市場的混亂,所以周重覺得在自己去世之前,能夠把白銀禁止流通就已經很不錯了。至於最後的銅錢,則根本沒有必要禁止,而是做爲紙幣的一種補充,後世不還有硬幣做爲紙幣的補充嗎?

自從鈔票推廣出去後,大明中央銀行總算是走上了正軌,特別是第一年中央銀行對十四家銀行的賬務普查之後,各個銀行的賬目都很清楚,這還要多虧了周重強制在銀行裡推行阿拉伯數字,以及賬目的表格化,如此一來,賬目上十分的清楚,雖然依然無法避免做假,但是卻給查賬之人帶來很大的方便,以前要查上幾個月的賬目,現在甚至只需要十幾天就查完了。

賬目查完之後,各個銀行按照之前的約定,把今年四分之一的收入做爲稅銀上交給國庫,另外在這一年裡,中央銀行也按照約定,保護十四家銀行在各地的利益,遇到有官員爲難他們時,中央銀行的官員就會前去主持,甚至把官司打到京城來,有周重護着他們,這些官司自然都是銀行得勝,畢竟那些地方官的手伸的實在太長了。

看到銀行一切都走上正軌,周重對於嚴嵩的考察也已經結束,拋開私德不說,嚴嵩的確是個了不起的人才,短短一年裡就已經把周重關於銀行方面的知識全都吸收完畢,而且還根據大明的形勢加以應用,甚至還對銀行的職能有了新的想法,對此周重也很放心,於是最後就將央行行長的職位交給了他。

不過周重之所以把央行交給嚴嵩,另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正德在宣府那邊鬧騰的厲害,他必須分出一部分精力放在正德那邊,根本無暇再顧及銀行的事情。

第340章 給鐲兒訂婚第170章 特殊的客人第438章 蘇南-吉里第117章 拖延時間第212章 武器生意第146章 有人鬧事第529章 消除草原威脅第259章 敲定味精生意第524章 賽利姆的第二個兒子(下)第263章 楊虎造反(下)第380章 平安軍李安良第524章 賽利姆的第二個兒子(下)第354章 朝鮮變局第397章 望海園(下)第414章 正德與軍校(上)第437章 攔路的老婦人第318章 黃家酒宴第490章 晉商(中)第535章 清江浦之亂(下)第293章 兩個有秘密的人第98章 船艙旖旎第219章 瑾萱有孕第360章 張銳的經歷(中)第15章 追狗的趙二第52章 回禮準備好了第362章 張銳之死第211章 海上試炮楔子第140章 做廣告第303章 偷襲(上)第58章 千戶所與走私港第180章 足利一輝的野望第528章 可怕的教育第527章 草原攻略開始第507章 樂極生悲第471章 焦芳入閣第30章 災民來了(下)第527章 草原攻略開始第342章 對馬島之戰(下)第83章 入股商會(上)第510章 挫折第269章 立威第471章 焦芳入閣第279章 請不來人第52章 回禮準備好了第47章 做好挨宰的準備第103章 救命的竹子第217章 海腸的妙用第433章 騎射比賽(上)第252章 逃脫的齊彥名第36章 吳山醒了第456章 南洋有變第50章 金瓶梅第504章 收復兩衛第474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380章 平安軍李安良第67章 粗暴簡單的辦法第403章 土人暴亂第221章 有趣!真是有趣!第13章 糾結的宋二少爺第425章 倭人僕從軍第204章 足利義材第191章 港口迎接第451章 內閣的想法第10章 少女靈芸第438章 蘇南-吉里第74章 又見販賣人口第434章 騎射比賽(下)第392章 朝鮮內附第343章 南北漸平的朝鮮第118章 豹房內的朱厚照第40章 準岳父有請第476章 大明第一奸臣第115章 白珺婉的請求第418章 韃靼人南下第431章 威逼大內義興第310章 真假公主?第305章 敗局已定第459章 追擊第51章 變個“戲法”第121章 南洋商會的新生意第129章 吳山的主動接近第111章 神秘的周海第257章 遊泰山第422章 烤番薯第245章 家人第238章 忽悠正德(下)第170章 特殊的客人第220章 王倫對倭國的認識第392章 朝鮮內附第159章 浙江巡撫第392章 朝鮮內附第416章 理念的差別第46章 又見謝靈芸第362章 張銳之死第426章 以利誘人第474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64章 南洋商會的危機第454章 釜底抽薪第475章 十四家錢莊主
第340章 給鐲兒訂婚第170章 特殊的客人第438章 蘇南-吉里第117章 拖延時間第212章 武器生意第146章 有人鬧事第529章 消除草原威脅第259章 敲定味精生意第524章 賽利姆的第二個兒子(下)第263章 楊虎造反(下)第380章 平安軍李安良第524章 賽利姆的第二個兒子(下)第354章 朝鮮變局第397章 望海園(下)第414章 正德與軍校(上)第437章 攔路的老婦人第318章 黃家酒宴第490章 晉商(中)第535章 清江浦之亂(下)第293章 兩個有秘密的人第98章 船艙旖旎第219章 瑾萱有孕第360章 張銳的經歷(中)第15章 追狗的趙二第52章 回禮準備好了第362章 張銳之死第211章 海上試炮楔子第140章 做廣告第303章 偷襲(上)第58章 千戶所與走私港第180章 足利一輝的野望第528章 可怕的教育第527章 草原攻略開始第507章 樂極生悲第471章 焦芳入閣第30章 災民來了(下)第527章 草原攻略開始第342章 對馬島之戰(下)第83章 入股商會(上)第510章 挫折第269章 立威第471章 焦芳入閣第279章 請不來人第52章 回禮準備好了第47章 做好挨宰的準備第103章 救命的竹子第217章 海腸的妙用第433章 騎射比賽(上)第252章 逃脫的齊彥名第36章 吳山醒了第456章 南洋有變第50章 金瓶梅第504章 收復兩衛第474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380章 平安軍李安良第67章 粗暴簡單的辦法第403章 土人暴亂第221章 有趣!真是有趣!第13章 糾結的宋二少爺第425章 倭人僕從軍第204章 足利義材第191章 港口迎接第451章 內閣的想法第10章 少女靈芸第438章 蘇南-吉里第74章 又見販賣人口第434章 騎射比賽(下)第392章 朝鮮內附第343章 南北漸平的朝鮮第118章 豹房內的朱厚照第40章 準岳父有請第476章 大明第一奸臣第115章 白珺婉的請求第418章 韃靼人南下第431章 威逼大內義興第310章 真假公主?第305章 敗局已定第459章 追擊第51章 變個“戲法”第121章 南洋商會的新生意第129章 吳山的主動接近第111章 神秘的周海第257章 遊泰山第422章 烤番薯第245章 家人第238章 忽悠正德(下)第170章 特殊的客人第220章 王倫對倭國的認識第392章 朝鮮內附第159章 浙江巡撫第392章 朝鮮內附第416章 理念的差別第46章 又見謝靈芸第362章 張銳之死第426章 以利誘人第474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64章 南洋商會的危機第454章 釜底抽薪第475章 十四家錢莊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