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拖延

文淵閣是內閣大臣們辦公的地方,這裡除了幾個內閣大學士外,平時也有一些低級的文臣,這些文臣一般都是大明最有前途的年輕官員,他們在文淵閣裡跟着幾位閣臣學習爲政的經驗,日後只需要外放爲官曆練幾年,等到再調入京城時,就會立刻得到重用,可以說這些年輕官員幾乎就相當於大明高級預備官員。

這些能夠進入內閣的年輕官員大都二三十歲,平時負責草擬文書傳達消息,甚至負責照顧幾位閣臣平時的飲食起居,用後世的話說,就相當於內閣裡的秘書。不過別看這些官員的職位低,但因爲能夠近距離的接觸大明的核心政務,所以個個都是別人羨慕的對象,再加上這些人又年輕,因此在外人面前,一個個都是神采飛揚,不少人都是拼命的巴結他們,爲的就是早點知道一些朝政的走向,而大明官場上本來就腐敗成風,所以這些內閣裡的官員職位可算是大明有名的肥缺。

不過自從正德皇帝離開之後,這些內閣裡的年輕官員們卻遇到了大麻煩,因爲周重這個攝政需要經常處理政務,同時也要與內閣及時溝通,而周重又不喜歡把自己住的趙王府變成辦公的地方,於是最後他與楊廷和商議了一下,乾脆就在文淵閣裡給他找了個房間,成爲他平時的辦公之所,每天早上他都會按時前來上班。

周重年輕而又精力充沛,他來到文淵閣辦公之餘。很快就發現了內閣裡的一些決定會被泄露出去,這讓他大爲憤怒。畢竟內閣是大明的政治核心,若是連這裡的政務都能泄露出去,那麼整個大明還有什麼機密可言?

也正是因爲如此,所以周重命錦衣衛暗中調查,結果很快就查到了那些內閣裡的年輕官員身上。周重不是楊廷和這些老臣,他們可能早已經習慣了這種情況,甚至以前很可能也做過同樣的事,但是周重卻絕對不會容忍這種事。於是他下重手懲治了一批泄露過機密的年輕官員,然後又從翰林院和國子監重新調進一批年輕官員補充進來,並且制定了保密條例,這才使得內閣中的機密不會輕易泄露出去。

文淵閣內東北角的一個小房間,這裡就是周重辦公的地方,整個房間很小,在周重看來。只有三十幾個平方,房間裡除了一桌一椅和幾個存放文件的大鐵櫃子外,就只有窗臺上擺放着一盆蘭花了,再也沒有其它的裝飾,看上去極其簡樸。

“惟中,現在銀行的事務處理的如何了?”周重品了口茶。看了看坐在面前的嚴嵩開口問道,惟中是嚴嵩的字,雖然嚴嵩的年紀比周重大,但是因爲上下有別,所以周重只需要稱他的字就行了。

“啓稟監國。現在央行在北京的總部已經建造完成,很快就可以遷進去。另外在各個布政使司衙門所在的城市裡,也都建造了央行的分行,有了這些分行,我們也就能更加有效的掌握各地的金錢流動,至於各個商業銀行,他們已經在我們的佈置下,將自己的分號開到了州府一級,甚至有些比較繁華的縣城裡,也有商業銀行的分號,這已經初步完成了監國大人的計劃,接下來該如何使用銀行,全憑監國大人指示!”嚴嵩雖然坐在椅子上,但卻依然表現的十分恭敬的道。

“乾的不錯,本王當初的確沒有看錯人,哈哈哈~”周重對嚴嵩的回答也十分滿意,最後不自禁的大笑起來。他想要改變大明的現狀,就必須對大明朝廷改革,而想要改革,變法就是關鍵,可是想要變法,必須要清理吏治,而吏治的關鍵就是貪污受賄上,有了銀行,就可以將地方的財務從各級衙門中剝離出來,這樣也就堵住了地方官員貪污的渠道。

當然了,周重對於眼前這位大奸臣的話並不完全相信,當下開口詢問起了一些關於銀行各方面的細節,結果嚴嵩幾乎是毫不思索就回答的一清二楚,甚至還拿出一些各地銀行送來的報表讓周重過目,這讓周重總算相信了嚴嵩的話,同時對他的能力也更加的肯定。

“惟中你的能力的確不錯,銀行的事情交到你手裡,本王也十分放心,另外央行雖然已經初步建立,但是它的潛能還遠不止如此,還需要你們自己慢慢發掘!”周重笑呵呵的讚賞道,雖然他對嚴嵩還帶有幾發戒心,但是對於他所表現出來的能力,卻是十分的欣賞。

接下來周重又詢問了一下嚴嵩所遇到的困難,對於這一點,嚴嵩也回答的十分老實,他們銀行現在遇到最大的困難就是來自戶部的刁難,本來大明的財政都是由戶部來管理的,但是現在隨着中央銀行的強勢崛起,已經侵犯了他們的不少利益,而且銀行還是一個獨立的部門,除了皇帝之外,任何部門都對銀行無權管束,這也讓戶部對中央銀行十分不滿,時不時的就會找機會挑釁,不過他們也有分寸,畢竟銀行的背後是周重,戶部雖然可以做一些小動作表示一下自己的不滿,但卻也不敢真的拿銀行怎麼樣。

“這個也是沒辦法的事,銀行的理財功能與戶部的理財有些重合,他們自然會對你們有些不滿,不過有本王在,他們也不敢做的太過頭,所以你們現在只需要暫時忍耐一下,若是他們真的敢做出過分的事,到時本王自然會好好的整治一番!”周重也很是無奈的道戶部的那幫傢伙個個油滑無比,爲難銀行也都是用的正規途經,這讓周重也抓不到錯處,所以想幫也是幫不了。

“有監國大人這句話,下官等人也就知足了,反正戶部再怎麼刁難,我們銀行還是要開下去,而且規模也要越來越大,日後說不定戶部還會求到我們頭上,到時我們再反過來爲難他們就是了!”嚴嵩聽到周重的話,當下也是半開玩笑半認真的道,不過周重聽到這裡卻是心中一笑,他終於發現嚴嵩的一個缺點,那就是有點小心眼。

聊了一會銀行的事情,嚴嵩就要起身告辭,周重現在也正在爲一件事頭痛,所以也沒打算留他,不過就在嚴嵩剛要走出門時,忽然周重靈機一動,當下叫住他道:“惟中,你可聽說了宣府那邊的事情?”

“監國說的是陛下要建立一支精銳騎兵,可是內閣卻不同意,所以現在雙方僵持不下的事?”嚴嵩聽到周重的問話,也是轉過身說道。

“不錯,正是這件事,皇兄一心想要學習成祖北征蒙古,所以這纔想要建立一支精銳的騎兵,可是這樣的一支騎兵必然花費巨大,雖然現在大明的財政轉好,但是花錢的地方也多,另外內閣也都不想看到皇兄冒險,所以都反對建立騎兵之事,現在雙方僵持不下,本王出於謹慎的原因,一直都沒有表態,只是皇兄現在催着我支持他,實在是一件讓人爲難之事,不知惟中你可有何良策?”周重很是無奈的開口道。

對於正德想要建立精銳騎兵的事,周重也是持反對意見,只是他是正德的弟弟,又是正德親自指定的監國,若是這時候連他也不支持正德,雖然這會贏得內閣和大臣們的好感,但卻會讓正德更加感到孤立,而且以正德的性子,說不定會做出什麼不理智的事情來,所以周重只好一直拖着,讓正德和內閣先吵出個結果了,可惜現在卻實在拖不下去了。

嚴嵩聽到周重詢問他對這件事的看法,這讓他精神一振,因爲這標誌着自己已經得到這位趙王殿下的看中,當下只見嚴嵩略微考慮了片刻,上前一步回答道:“監國大人,陛下喜好武事,之前更是親自指揮軍隊大敗韃靼小王子,如此一來,更讓陛下信心大增,所以纔會生出建立一支騎兵,把點火燒到草原上的想法。”

嚴嵩說到這裡頓了一下,接着又道:“在這種情況下,內閣一口回絕了陛下的想法,自然會引起陛下的強烈不滿,而在下官看來,想要讓陛下完全改變想法,估計不太可能,不過下官倒是覺得可以想一個拖延的辦法,畢竟先同意陛下建立騎兵的地求,但是建立騎兵並不是一天兩天的事,這需要多方的配合和大量的物資,若是內閣暗中讓人阻礙一下的話,說不定十年也難以將這支騎兵建立起來。”

“拖延?這倒是個好辦法!”周重聽到這裡眼睛一亮,不過他心裡想的卻不是嚴嵩的辦法,而是嚴嵩剛纔的話讓他忽然有了另外一個想法,嚴嵩的拖延只是利用官場上的陋習來阻止正德建立騎兵的想法,但是周重心中想到的卻是另外一個拖延的辦法,若是這個辦法能夠說服正德的話,說不定可以永遠的解決北方的草原人。

第141章 海盟的誕生第421章 戰爭之後第277章 接管稅所(上)第325章 宮廷秘聞第116章 大家閨秀第225章 白氏姐妹的往事(中)第305章 敗局已定第103章 救命的竹子第19章 知交好友(下)第45章 救?還是不救?第344章 伏擊倭人第483章 拖延第166章 吳山的答覆(下)第492章 一網打盡第362章 張銳之死第255章 滅門第415章 正德與軍校(下)第421章 戰爭之後第85章 全新的走私模式第311章 祭拜第62章 納德教士的禮物第185章 足利一輝的謝禮第202章 京都之行第166章 吳山的答覆(下)第75章 聯手滅門第39章 功德碑落成第434章 騎射比賽(下)第370章 舊港漢人第288章 落魄的張銳第522章 蘇伊士運河條約第434章 騎射比賽(下)第468章 達伽馬之死第411章 王守仁的警示第113章 王倫的麻煩第249章 壽寧候與建昌候第89章 新房客第480章 應州之戰(下)第90章 鬧鬼第141章 海盟的誕生第498章 打破官吏壁壘第122章 中介與保險第324章 挾持正德第439章 淡目王國的覆滅第503章 偷襲對偷襲第455章 軍校速成班第69章 拐賣人口第329章 終於走了第264章 齊彥名又逃了第186章 倭女引發的誤會第222章 寧王朱宸濠(上)第352章 正德與葡萄牙人的初會第290章 駐軍雙嶼港第425章 倭人僕從軍第531章 鬧劇結束第124章 辣椒發芽了第453章 檯球與足球第231章 張銳的下場第36章 吳山醒了第3章 宋家父子第57章 祝枝山的壽宴第523章 賽利姆的第二個兒子(上)第398章 南北之爭第230章 不要打聽第493章 認錯了第444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353章 瓦倫戰艦第52章 回禮準備好了第370章 舊港漢人第32章 立功德碑第240章 內閣議事第229章 “小氣”的禮物第147章 放血療法第399章 古今思想的碰撞第11章 借花獻佛、打包帶走第367章 出城訪友第197章 葡萄牙人的擴張(下)第205章 瓦倫船第447章 巧合第341章 對馬島之戰(上)第179章 推到錦衣衛身上第148章 有趣的教士第460章 兵臨果阿第182章 去京城?第1章 破產之家第75章 聯手滅門第509章 兵臨城下第355章 烽火四起的朝鮮第32章 立功德碑第94章 一封書信第359章 張銳的經歷(上)第171章 氣走謝逞第217章 海腸的妙用第181章 主動退出雙嶼港第299章 馬六甲城第75章 聯手滅門第162章 入京做畫第378章 戰後的影響第285章 過年守歲第188章 試射佛郎機炮
第141章 海盟的誕生第421章 戰爭之後第277章 接管稅所(上)第325章 宮廷秘聞第116章 大家閨秀第225章 白氏姐妹的往事(中)第305章 敗局已定第103章 救命的竹子第19章 知交好友(下)第45章 救?還是不救?第344章 伏擊倭人第483章 拖延第166章 吳山的答覆(下)第492章 一網打盡第362章 張銳之死第255章 滅門第415章 正德與軍校(下)第421章 戰爭之後第85章 全新的走私模式第311章 祭拜第62章 納德教士的禮物第185章 足利一輝的謝禮第202章 京都之行第166章 吳山的答覆(下)第75章 聯手滅門第39章 功德碑落成第434章 騎射比賽(下)第370章 舊港漢人第288章 落魄的張銳第522章 蘇伊士運河條約第434章 騎射比賽(下)第468章 達伽馬之死第411章 王守仁的警示第113章 王倫的麻煩第249章 壽寧候與建昌候第89章 新房客第480章 應州之戰(下)第90章 鬧鬼第141章 海盟的誕生第498章 打破官吏壁壘第122章 中介與保險第324章 挾持正德第439章 淡目王國的覆滅第503章 偷襲對偷襲第455章 軍校速成班第69章 拐賣人口第329章 終於走了第264章 齊彥名又逃了第186章 倭女引發的誤會第222章 寧王朱宸濠(上)第352章 正德與葡萄牙人的初會第290章 駐軍雙嶼港第425章 倭人僕從軍第531章 鬧劇結束第124章 辣椒發芽了第453章 檯球與足球第231章 張銳的下場第36章 吳山醒了第3章 宋家父子第57章 祝枝山的壽宴第523章 賽利姆的第二個兒子(上)第398章 南北之爭第230章 不要打聽第493章 認錯了第444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353章 瓦倫戰艦第52章 回禮準備好了第370章 舊港漢人第32章 立功德碑第240章 內閣議事第229章 “小氣”的禮物第147章 放血療法第399章 古今思想的碰撞第11章 借花獻佛、打包帶走第367章 出城訪友第197章 葡萄牙人的擴張(下)第205章 瓦倫船第447章 巧合第341章 對馬島之戰(上)第179章 推到錦衣衛身上第148章 有趣的教士第460章 兵臨果阿第182章 去京城?第1章 破產之家第75章 聯手滅門第509章 兵臨城下第355章 烽火四起的朝鮮第32章 立功德碑第94章 一封書信第359章 張銳的經歷(上)第171章 氣走謝逞第217章 海腸的妙用第181章 主動退出雙嶼港第299章 馬六甲城第75章 聯手滅門第162章 入京做畫第378章 戰後的影響第285章 過年守歲第188章 試射佛郎機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