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

焦芳本以爲自己已經十分了解周重了,但是他實在沒有想到,周重身上竟然還揹負着如此大的一個秘密,眼前這位總督大人其實並不姓周,而是姓朱名厚煒,也就是先帝與太后的次子,皇帝陛下的親弟弟!

“這……這……”焦芳聽到周重親口講出他真正的身份後,一時間也是瞠目結舌,對於這則宮廷秘聞,他實在是不知道該做何反應?

周重看到焦芳的樣子,以爲對方還在懷疑他的身份,當下從自己的書桌下的暗格中抽出一張聖旨,當下只見周重遞給焦芳道:“焦閣老,這是皇兄親筆書寫的聖旨,用來證明我的身份,另外母后那裡也有一份同樣的聖旨,而且據皇兄所說,當年我被賊人偷出皇宮的事,除了宮中的一些人外,李東陽、劉健、謝遷這三個老臣也都知道,而且皇兄在回到京城後,已經將我的身份告訴了李東陽,這也是內閣爲何對我總督府一向不怎麼過問的原因之一。

依然在震驚中的焦芳本能的伸手接過聖旨,隨手打開看了一下,結果發現的確是正德手書的聖旨,半分也做不假,而且周重既然說連太后和李東東陽都能爲他做證,那麼周重剛纔所講的也就更加可信了。

想到眼前的周重竟然是正德皇帝唯一的親弟弟,而且正德又一直沒有子嗣,這讓焦芳猛然間感到一陣狂喜,若是周重或他的兒子能夠繼承皇位,那他身爲周重身邊最爲親近的謀臣,日後很可能再次位列內閣。到時他焦芳也就能東山再起。甚至比以前更加的輝煌。

想到這些。焦芳也感覺心中一片的火熱,別看他年紀大了,但是名利心卻沒有半分的減弱,甚至哪怕他明天就要死了,但只要能夠在今天做上一天的內閣首輔,那焦芳也會心甘情願,只不過以前看來,這只是焦芳的奢望。但是現在因爲周重的身份,卻讓他看到實實在在的希望,同時焦芳也終於明白了當初正德皇帝將他和張彩安排到周重身邊的原因,估計很可能是讓他們藉助周重的身份東山再起。

周重看到焦芳裡上那副狂喜的表情,哪裡會不明白對方在想些什麼,不過這是他早就預料到了,當下也只能無奈的笑了笑,只能等着焦芳自己冷靜下來。

過了好一會兒,焦芳這才終於從激動中清醒過來,當下有些不好意思的看了周重一眼。當下拱手道:“總督大人勿怪,焦某剛纔失態了。”

“呵呵。無妨,周某只所以把這件事告訴閣老,其實是想聽一聽閣老的意見,畢竟按照我現在的情況,入京倒不是什麼難事,但是入京之後,肯定會被皇兄公開本來的身份,如此一來,我也就成爲在大明的藩王,按照大明的律法,就只能去外地就藩,沒有徵召永世不能入京,如此一來,就只能眼睜睜的看着江彬得勢了!”周重苦笑兩聲道。

他把自己的身份告訴焦芳也是無奈之舉,畢竟周重現在已經是拿不定主意了,瑾萱也不能給他一個好的建議,相比之下,焦芳在官場上打滾多年,可謂是見多識廣,本身又是老奸巨猾之輩,所以周重相信焦芳肯定會給周重一個合理的建議。

焦芳果然沒有讓周重失望,只見他聽完之後沉思片刻,最後忽然輕笑一聲道:“總督大人實在是多慮了,按照我大明的律法,藩王的確需要到外地就藩,但是陛下現在的情況特殊,宮中一直沒能誕下子嗣,而且又沒有其它的兄弟,如此一來,總督大人就是除太后外,陛下身邊唯一的親人,所以只要徵得陛下的同意,總督大人日後想要留在京城並不是一件難事!”

正所謂一語點醒夢中人,周重之前自己鑽進了一個牛角尖,老是想到大明的律法如何如何,但是他卻忘了,大明這個時代依然是皇權大於法治的時代,當然後世也差不多,可以說只需要正德不願意放周重離開,那麼周重就可以一直呆在京城。

想到這裡,周重心中也不禁一陣輕鬆,正德從小一個人長於皇宮之中,又沒有其它的兄弟姐妹相陪,張太后對他的關愛也不多,可以正德其實一直是在一種缺少關愛的環境下長大的,對於親情十分的渴望,可惜孝宗平時太忙,根本無法顧及正德,於是在這種情況下,正德只能從身邊的八虎等人的身上感受到一絲親情,也正是他對八虎那種特殊的感情,所以才使得劉謹等人得勢,雖然劉謹現在死了,但是張永等人卻依然權勢滔天。

不過八虎等人給正德的只是一種類似親情的感情,並不能算是真正的感情,這點周重卻不一樣,他是正德的親弟弟,而且正德也十分信任他,這從之前正德對他的支持就能看出來,而且自從上次的見面後,正德與周重之間一直沒有斷過書信,兩人雖然不能經常見面,但是兄弟之情卻比之前深厚多了。

也正是有這種親情的支持,周重有把握讓正德力排衆議,然後把自己留在京城,畢竟正德實在太孤獨了,他的妻子夏皇后又與他的感情不太好,結果正德平時連個談心的人都找不到,而周重若是去到京城,剛好可以填補這種親情上的空缺。

除了感情之外,周重還有另外一個依仗,據他所知,北京那邊的軍校雖然有徐俌坐鎮,而且又挑選了邊軍之中的精英將領做爲將官,再加上之前周重寫下的詳細計劃,按說北京陸軍軍校應該辦的十分不錯纔對,但是事實上北京陸軍軍校除了開始時的確出現了一股新氣象外,後來隨着江彬的崛起,竟然也開始插手軍校的管理,結果徐俌一時間也無法擋住江彬伸過來的爪子,導致現在軍校中的管理混亂,甚至不少軍校的教官看到江彬這個榜樣後,一個個竟然也開始向正德獻媚,希望以此來獲得晉身之階。

可以說正是江彬這個壞榜樣,使得整個軍校本來還算不錯的優良作風開始慢慢轉變,整個軍校甚至變得烏煙瘴氣,徐俌老國公氣的差點病例,幾次想要請辭,但都被正德拒絕了,結果只能在軍校裡苦挨,眼睜睜的看着自己的心血毀於一旦,而正德卻被江彬矇蔽了雙眼,根本沒有發現現在的軍校早已經不是以前的軍校了。

不過正德雖然被江彬矇蔽,但周重卻知道對方並不糊塗,若是由自己出面的話,肯定可以讓正德看到北京陸軍軍校的變化,這對於喜好武事的正德來說,絕對是不能容忍的,若是這時候周重提出由自己親自掌管軍校,到時正德肯定會同意,畢竟相比之下,松江的海軍軍校卻是極爲出色,現在最早的一批速成軍官都已經開始在南洋艦隊中擔任指揮官了。

當然軍校僅僅只是一方面,周重最後還有一個依仗,那就是隨着大明在海上勢力的擴張,海外的威脅已經降到最低,同時國內也消除了土地兼併帶來的流民之患,國庫也日漸豐盈,特別是糧食產量,更是一年高過一年,現在番薯這東西都已經爛大街了,不少人都已經開始拿番薯餵養牲畜了。

雖然大明國內依然還有不少的問題,比如官員的貪污盛行、軍隊的腐化、科舉的僵化等等,這些問題沒有解決的話,那麼日後依然會給大明帶來嚴重的危機。

不過上面這些問題並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解決的,而且周重也正在通過正德慢慢的化解這些問題,比如軍校的建立,就是對軍校腐化的一次改革,同時也對文官集團的一次挑戰,若是他們再放任文官集團貪污腐化下去,那麼日後憑什麼與團結起來的武將集團鬥?

可以說大明現在的局面是前所未有的好,只不過北方的韃靼人卻是大明的心腹之患,時常南下劫掠更是給大明百姓造成深重的災難,現在大明國力充足,也是時候解決這個草原上這羣野蠻人了。

正德最大的心願,就是能夠像他最崇拜的成祖皇帝一樣,親自帶領大軍掃蕩草原,立下赫赫的戰功。對於這一點,沒有人比周重更瞭解正德了,所以只要他表明態度支持正德北伐草原,那麼正德肯定不會放他離開,而是讓周重幫助他完成自己最大的心願,畢竟整個大明朝廷中,能夠支持正德,又有足夠的才能,而且還能讓正德無條件信任的人中,也只有周重了,相比之下,那個江彬只不過是個一勇之夫,與周重根本沒有什麼可比性。

想到這裡,周重也是長長的出了口氣,若是按照上面的推算,那麼自己公開身份後,不但可以留在京城,同時也可以利用自己的身份壓制江彬,使得正德不至於像歷史上那樣,數次私自跑到宣府去,雖然誤打誤撞的打敗了韃靼小王子,但那場戰役根本沒有什麼太大的戰略意義,只能證明正德的勇武,而自己所求的卻是徹底的滅掉北方的邊患。

第76章 與謝靈芸的複雜關係第380章 平安軍李安良第158章 打人的深意第383章 對李安良的試探第502章 夜襲第14章 豐盛的晚餐第448章 抵達京城第152章 劉謹倒臺第164章 王瑾萱的氣度第234章 望遠鏡第425章 倭人僕從軍第383章 對李安良的試探第433章 騎射比賽(上)第37章 災民中的兇徒第513章 官場殺戮第532章 軍隊之弊第156章 劉謹倒臺的真正原因第469章 正德出巡(上)第346章 簡陋的臺南縣第384章 吞併朝鮮的計劃第438章 蘇南-吉里第490章 晉商(中)第417章 軍校建立第113章 王倫的麻煩第71章 快速發展的捷徑第430章 兇殘的倭人第324章 挾持正德第258章 豆腐宴第277章 接管稅所(上)第294章 朝鮮忠清港第278章 接管稅所(下)第28章 寒風中的一家人第360章 張銳的經歷(中)第304章 偷襲(下)第340章 給鐲兒訂婚第160章 王倫與唐伯虎第316章 正面交鋒第147章 放血療法第393章 倭國拉鋸戰第179章 推到錦衣衛身上第118章 豹房內的朱厚照第290章 駐軍雙嶼港第290章 駐軍雙嶼港第375章 反悔第271章 一場戲第529章 消除草原威脅第433章 騎射比賽(上)第33章 變壞事爲好事第394章 不靠譜的正德第333章 朝鮮政變第435章 正德與江彬的相遇第322章 炫耀第266章 “熱火朝天”的定海衛第414章 正德與軍校(上)第98章 船艙旖旎第214章 買海蔘第201章 送給正德的禮物第376章 收買人心第201章 送給正德的禮物第316章 正面交鋒第252章 逃脫的齊彥名第343章 南北漸平的朝鮮第211章 海上試炮第262章 楊虎造反(上)第466章 王守仁的果阿之行第194章 影響大明國運的作物第123章 錦衣衛來了第488章 經濟調控第249章 壽寧候與建昌候第122章 中介與保險第476章 大明第一奸臣第74章 又見販賣人口第315章 各懷鬼胎第525章 使團歸來第154章 鐲兒的惡作劇第24章 旺財、富貴、白球第172章 成婚第122章 中介與保險第532章 軍隊之弊第520章 賽利姆父子的交談第447章 巧合第116章 大家閨秀第373章 穆西河之戰第413章 焦芳的執着第346章 簡陋的臺南縣第102章 找水第69章 拐賣人口第106章 謝靈芸的主動第371章 贖罪的大教長第404章 王陽明在舊港第205章 瓦倫船第515章 遼東局勢第121章 南洋商會的新生意第186章 倭女引發的誤會第255章 滅門第87章 除掉周重第150章 招聘歐洲工匠第13章 糾結的宋二少爺第330章 洛陽城下
第76章 與謝靈芸的複雜關係第380章 平安軍李安良第158章 打人的深意第383章 對李安良的試探第502章 夜襲第14章 豐盛的晚餐第448章 抵達京城第152章 劉謹倒臺第164章 王瑾萱的氣度第234章 望遠鏡第425章 倭人僕從軍第383章 對李安良的試探第433章 騎射比賽(上)第37章 災民中的兇徒第513章 官場殺戮第532章 軍隊之弊第156章 劉謹倒臺的真正原因第469章 正德出巡(上)第346章 簡陋的臺南縣第384章 吞併朝鮮的計劃第438章 蘇南-吉里第490章 晉商(中)第417章 軍校建立第113章 王倫的麻煩第71章 快速發展的捷徑第430章 兇殘的倭人第324章 挾持正德第258章 豆腐宴第277章 接管稅所(上)第294章 朝鮮忠清港第278章 接管稅所(下)第28章 寒風中的一家人第360章 張銳的經歷(中)第304章 偷襲(下)第340章 給鐲兒訂婚第160章 王倫與唐伯虎第316章 正面交鋒第147章 放血療法第393章 倭國拉鋸戰第179章 推到錦衣衛身上第118章 豹房內的朱厚照第290章 駐軍雙嶼港第290章 駐軍雙嶼港第375章 反悔第271章 一場戲第529章 消除草原威脅第433章 騎射比賽(上)第33章 變壞事爲好事第394章 不靠譜的正德第333章 朝鮮政變第435章 正德與江彬的相遇第322章 炫耀第266章 “熱火朝天”的定海衛第414章 正德與軍校(上)第98章 船艙旖旎第214章 買海蔘第201章 送給正德的禮物第376章 收買人心第201章 送給正德的禮物第316章 正面交鋒第252章 逃脫的齊彥名第343章 南北漸平的朝鮮第211章 海上試炮第262章 楊虎造反(上)第466章 王守仁的果阿之行第194章 影響大明國運的作物第123章 錦衣衛來了第488章 經濟調控第249章 壽寧候與建昌候第122章 中介與保險第476章 大明第一奸臣第74章 又見販賣人口第315章 各懷鬼胎第525章 使團歸來第154章 鐲兒的惡作劇第24章 旺財、富貴、白球第172章 成婚第122章 中介與保險第532章 軍隊之弊第520章 賽利姆父子的交談第447章 巧合第116章 大家閨秀第373章 穆西河之戰第413章 焦芳的執着第346章 簡陋的臺南縣第102章 找水第69章 拐賣人口第106章 謝靈芸的主動第371章 贖罪的大教長第404章 王陽明在舊港第205章 瓦倫船第515章 遼東局勢第121章 南洋商會的新生意第186章 倭女引發的誤會第255章 滅門第87章 除掉周重第150章 招聘歐洲工匠第13章 糾結的宋二少爺第330章 洛陽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