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大明第一奸臣

“有了王爺這句話,草民再無顧忌,我們安徽票號願意接受朝廷的審覈,日後唯中央銀行馬首是瞻!”周重的話音剛落,另外一個一臉精明的年輕人率先向周重表示了忠心。

其它人一看被別人搶了先,當下也都是紛紛表示,願意接受朝廷的審覈,成爲中央銀行的下屬機構,畢竟他們也不傻,以前每年光是應付那些官員的盤剝,就要花去近半的收入,現在卻只需要付出四分之一,相比之下他們能夠多賺兩三成,而且日後能夠打着朝廷的旗幟做生意,這纔是他們夢寐以求的。

“哈哈哈~,不錯不錯,各位都是我大明的有識之士,對於今日大家的選擇,朝廷必然不會讓各位吃虧的,另外對於銀行的運營,中央銀行也研究出幾種新的業務,若是你們有興趣的話,一會會有專門的人向大家解說。”周重說完就站起來準備離開,畢竟以他的身份,實在不宜和這些商人商談事情,這倒不是他看不起這些商人,而是這些商人會感覺十分的拘束,有些話想說也不敢說出來,所以還是換其它的官吏來這些人談更合適一些。

看到周重起身,這十四家錢莊商人立刻站起來相送,周重對他們點了點頭,然後轉身出了客廳,不過就在他剛出客廳時,卻看到對面走來一個三十多歲的中年官員,懷中抱着一卷書稿,當他看到走出來的周重時,立刻嚇了一跳,急忙躬身行禮道:“參見王爺!”

本來對於這種尋常性的問候,周重只需要點了點頭就是了,不過對於這個中年官員,周重卻是特意停下來道:“嚴翰林,怎麼是你來了,若是本王沒有記錯的話,與裡面那些商人商討銀行的業務細節,應該是與你同樣來自翰林院的吳翰林纔是?”

若是一般的官員。周重自然不會理會,不過現在他眼前的這個姓嚴的翰林卻不一般,因爲他的名字叫嚴嵩,沒錯,就是歷史上那個大奸臣嚴嵩,只不過現在他還沒有做到位極人臣,而是一名小小的翰林院侍讀學士。這個職位不算高,但卻是個極爲清貴的職務。日後很容易升官,只是嚴嵩的運氣不怎麼好,在翰林院呆了五六年了,卻還沒能找到出頭的機會,這次好不容易抓住周重成立中央銀行的機會,終於從翰林院中調了出來,成爲中央銀行裡的一名中層官員。

周重對於中央銀行的成立十分重視,對於每個進入銀行的官員,他也親自把關。當他從官員的資料上看到嚴嵩這個名字時,也是嚇了一跳,他沒想到自己的銀行隊伍中竟然混進來這麼一頭大魚。

本來周重是想直接把嚴嵩趕走的,不過本着負責的心思,周重還是親自見了嚴嵩一面,結果讓他驚訝的發現,這個嚴嵩在歷史上雖然名聲不好。但卻是個極爲難得的人才,甚至舉一反三,僅僅從周重無意間泄露出的消息,竟然把中央銀行的功能推測出個大概,甚至還對中央銀行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見解,可以說若是拋棄對嚴嵩的成見。那麼周重也不得不承認對方是個難得的人材。

也正是因爲如此,所以周重最後還是同意讓嚴嵩進入中央銀行,畢竟現在中央銀行裡實在太缺人了,特別是像嚴嵩這樣能夠深刻理解中央銀行本質的人才,更是周重十分渴求的,所以哪怕周重知道嚴嵩不是什麼好人,但依然錄用了他。

嚴嵩聽到周重的問話。當下抱着書卷再次行禮道:“啓稟王爺,吳翰林昨日晚上喝酒,結果不小心摔了一跤,今日實在無法起牀,所以就請了假,下官平時與吳翰林交好,對他要做的事情也十分熟悉,所以今天就暫時頂替一下吳翰林!”

對於嚴嵩的回答,周重也沒什麼特別的表示,當下點了點頭道:“即如此,那你就趕快進去吧,不過裡面的人雖然都是商人,但日後卻是大明中央銀行的下屬,所以對他們萬不可太過傲慢,任何時候都要以禮待人!”

“王爺教訓的是,下官謹記教誨!”嚴嵩態度十分恭敬的再次行禮道。

這段時間以來,嚴嵩對周重一向都是十分的尊敬,不過他越是這樣,周重就越是不放心,因爲他知道歷史上的嚴嵩有個半師半友的朋友叫夏言,這個夏言比嚴嵩得勢的早,嚴嵩對夏言也是處處恭敬,後來他藉着夏言的提拔得勢,結果卻又對夏言百般污衊,最後夏言不但被他搞的發配充軍,甚至最後連小命也死在嚴嵩手上了。

“對了,今天你打算和那些商家說些什麼?”周重忽然開口問道,今天是中央銀行與那些錢莊商家接觸的第一天,除了用他這個趙王的面子讓那些商家安定下來外,接下來就要中央銀行的官員們如何收納那些商家之心了。

“啓稟王爺,剛纔藉着您的威嚴,已經讓那些商家們定下心來,不過想要收服人心,自然要恩威並施,現在就要給那些商家一個甜棗吃的時候了,只有那些商家看到了利益,日後纔會死心塌地的跟隨朝廷的政令走!”嚴嵩依然態度恭敬的開口道。

現在的嚴嵩怎麼看都像是一個辦事認真的普通官員,除了比一般人聰明一些,想的事情周到一些,其它方面並沒有什麼特異之處,至少周重這些天就沒看出來。

“哦?那你倒是說說,該如何給那些商家一個甜棗吃?”周重再次開口詢問道,他想要考量一下這個嚴嵩,畢竟能做到大明最有名的奸臣,這說明他肯定有過人之處,只是現在沒有表現出來罷了。

“啓稟王爺,下官對於王爺親手書寫的銀行章程認真的研讀了數遍,最後發現這中央銀行若是真能成功,那麼將對我大明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至於那幾種賺錢的業務,下官也有了一些心得,今日準備把重新發行大明寶鈔之法講解出來,只是下官覺得,日後銀行發行的寶鈔最好還是改個名字,畢竟以前大明寶鈔的名字都已經臭了,若是依然用原來的名字,恐怕沒有人願意用這種紙錢。”嚴嵩不愧是被稱爲大明第一奸臣的人物,果然有着非凡的才能,別的不說,光是這份領悟力就不是普通人可比的。

所謂的大明寶鈔,其實就是大明發生的紙幣,只是大明根本沒有人懂得經濟規律,認爲只要無限的印錢,就會有用不完的錢,而且只發不收,結果最後導致大明寶鈔濫發,從最開始的一貫寶鈔換一石米,變成後來一百貫寶鈔才能換一石米,甚至很多商家根本不願意收寶鈔,到了正德當政時,大明寶鈔直接被廢除了,也算是正德爲政是不多的好事之一。

“不錯,第一天就與那些商人商談發生紙幣的事,這倒是個賺錢的好辦法,至於大明寶鈔的名字臭了,那就乾脆叫鈔票算了,另外你也要明白一件事,想要讓鈔票不像大明寶鈔那樣濫發,那就要根據各個銀行裡的存銀數目來發放,當然了,並不是說一兩銀子只能發一兩銀子的鈔票,而是可以發放二兩、甚至三兩的鈔票,如此一來,鈔票就比銀子多了兩倍到三倍,不過這些錢可不是給那些商家的,而是必須進入國庫,商家只能從中分得一小部分,另外鈔票的發行也只有中央銀行纔有權力,其它人若敢私自發行,一定要嚴加懲處!”說起發行鈔票,周重也是十分重視,所以也就不由得多交待的了幾句,其實他的這些話在之前的章程上都已經寫的十分清楚了,想必嚴嵩也研究的十分透徹。

“王爺所言甚是,下官定當和那些商家講解清楚,讓他們明白其中的利弊!”嚴嵩雖然早就明白髮行鈔票的流程,但對於周重的講解,卻沒有露出任何不耐煩的神色,而是依然恭敬如初的回答道。周重雖然知道眼前這人是個歷史上的大奸臣,心中卻很難對他生出惡感。

“不錯,嚴翰林不愧是心思縝密之人,中央銀行雖然是朝廷新成立的機構,但卻是大有可爲之地,而且本王也不能把所有精力都放在銀行上面,日後必然會讓銀行中表現優異之人接管,這點本王很是看好嚴翰林啊!”周重笑呵呵的誇獎道。

本來周重對嚴嵩還是有些忌憚的,不過剛纔他忽然卻又覺得自己有些太過小心了,畢竟因爲自己的原因,使得大明的歷史早已經改變,別的不說,後來的嘉靖皇帝肯定不可能登基了,因爲就算是正德死了,要麼是周重登基,要麼是周重的兒子登基,根本輪不到別人,而嚴嵩正是靠着嘉靖皇帝的寵信才得勢的,正所謂時勢造英雄,同樣,奸臣也是時勢所造,現在時勢已變,嚴嵩恐怕只能做個普通的大明臣子了。

第511章 攻陷福滿寨第2章 負債累累第458章 馬六甲海戰第418章 韃靼人南下第538章 開拓太平洋第429章 與虎謀皮第394章 不靠譜的正德第516章 重新打通蘇伊士運河第345章 強佔城山浦第36章 吳山醒了第314章 周海沒死第469章 正德出巡(上)第343章 南北漸平的朝鮮第391章 大明的反應第84章 入股商會(下)第209章 玻璃鏡子第419章 懷安衛之戰第533章 正德的鬧劇第138章 船隊歸來第73章 全羅商會的幕後黑手第475章 十四家錢莊主第349章 敲詐勒索第232章 神機營第69章 拐賣人口第393章 倭國拉鋸戰第190章 奇拉瓦一家第429章 與虎謀皮第394章 不靠譜的正德第157章 天大的侮辱第471章 焦芳入閣第118章 豹房內的朱厚照第292章 海上救援第350章 難得的悠閒第71章 快速發展的捷徑第29章 災民來了(上)第10章 少女靈芸第373章 穆西河之戰第532章 軍隊之弊第264章 齊彥名又逃了第154章 鐲兒的惡作劇第287章 心軟的女人第271章 一場戲第522章 蘇伊士運河條約第215章 光參騙局第268章 戴罪立功第90章 鬧鬼第68章 殺進全羅商會第387章 李隆之死第458章 馬六甲海戰第476章 大明第一奸臣第240章 內閣議事第464章 困守總督府(下)第308章 三保山的漢人聚居地第432章 石見銀礦第265章 軍法從事第271章 一場戲第226章 白氏姐妹的往事(下)第57章 祝枝山的壽宴第44章 花巷別院第150章 招聘歐洲工匠第493章 認錯了第512章 慘烈之戰第294章 朝鮮忠清港第526章 遼東風雲第412章 軍校的構想第347章 番薯的種植第425章 倭人僕從軍第15章 追狗的趙二第313章 試探黃瓊海第514章 京觀第326章 一家團聚第14章 豐盛的晚餐第41章 “臨陣脫逃”的周重第244章 周重對正德的影響力第310章 真假公主?第407章 王守仁發威第372章 舊港第297章 盛大的婚禮第349章 敲詐勒索第144章 豹房召見(上)第341章 對馬島之戰(上)第512章 慘烈之戰第395章 焦芳和張彩第63章 鄭氏一家第116章 大家閨秀第408章 擴張海軍第90章 鬧鬼第29章 災民來了(上)第252章 逃脫的齊彥名第470章 正德出巡(下)第389章 逼迫朝鮮士族第528章 可怕的教育第244章 周重對正德的影響力第107章 救援到來第4章 再無瓜葛第524章 賽利姆的第二個兒子(下)第63章 鄭氏一家第465章 天津造船廠第174章 重回雙嶼港第43章 不告而別
第511章 攻陷福滿寨第2章 負債累累第458章 馬六甲海戰第418章 韃靼人南下第538章 開拓太平洋第429章 與虎謀皮第394章 不靠譜的正德第516章 重新打通蘇伊士運河第345章 強佔城山浦第36章 吳山醒了第314章 周海沒死第469章 正德出巡(上)第343章 南北漸平的朝鮮第391章 大明的反應第84章 入股商會(下)第209章 玻璃鏡子第419章 懷安衛之戰第533章 正德的鬧劇第138章 船隊歸來第73章 全羅商會的幕後黑手第475章 十四家錢莊主第349章 敲詐勒索第232章 神機營第69章 拐賣人口第393章 倭國拉鋸戰第190章 奇拉瓦一家第429章 與虎謀皮第394章 不靠譜的正德第157章 天大的侮辱第471章 焦芳入閣第118章 豹房內的朱厚照第292章 海上救援第350章 難得的悠閒第71章 快速發展的捷徑第29章 災民來了(上)第10章 少女靈芸第373章 穆西河之戰第532章 軍隊之弊第264章 齊彥名又逃了第154章 鐲兒的惡作劇第287章 心軟的女人第271章 一場戲第522章 蘇伊士運河條約第215章 光參騙局第268章 戴罪立功第90章 鬧鬼第68章 殺進全羅商會第387章 李隆之死第458章 馬六甲海戰第476章 大明第一奸臣第240章 內閣議事第464章 困守總督府(下)第308章 三保山的漢人聚居地第432章 石見銀礦第265章 軍法從事第271章 一場戲第226章 白氏姐妹的往事(下)第57章 祝枝山的壽宴第44章 花巷別院第150章 招聘歐洲工匠第493章 認錯了第512章 慘烈之戰第294章 朝鮮忠清港第526章 遼東風雲第412章 軍校的構想第347章 番薯的種植第425章 倭人僕從軍第15章 追狗的趙二第313章 試探黃瓊海第514章 京觀第326章 一家團聚第14章 豐盛的晚餐第41章 “臨陣脫逃”的周重第244章 周重對正德的影響力第310章 真假公主?第407章 王守仁發威第372章 舊港第297章 盛大的婚禮第349章 敲詐勒索第144章 豹房召見(上)第341章 對馬島之戰(上)第512章 慘烈之戰第395章 焦芳和張彩第63章 鄭氏一家第116章 大家閨秀第408章 擴張海軍第90章 鬧鬼第29章 災民來了(上)第252章 逃脫的齊彥名第470章 正德出巡(下)第389章 逼迫朝鮮士族第528章 可怕的教育第244章 周重對正德的影響力第107章 救援到來第4章 再無瓜葛第524章 賽利姆的第二個兒子(下)第63章 鄭氏一家第465章 天津造船廠第174章 重回雙嶼港第43章 不告而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