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舊港

大教長同意了呂老他們提出的條件,出兵舊港也就少了一大半的阻力,最後神瑛也不好再反對,當下派出十艘戰艦,共有一千五百名水師士兵,另外還有一千名京營,乘着戰艦飛速趕往舊港。

舊港位於金洲的東南部,一條名叫穆西河的大河從舊港城中穿過,在不遠處流入大海,這也使得舊港城中水網密佈,有着水城之稱。也正是因爲舊港城中河道密佈,所以想要攻打這座城市,必須要用水軍才行,否則光是那些河道就會讓攻打的一方寸步難行。

丘聚站在舊港南方的穆西河上的一條大船上,皺着眉頭看着上游停靠在河邊的淡目國水軍,自從淡目國實力大增後,統治舊港的萬丹國就接連敗退,甚至淡目國的軍隊還沒有到,萬丹國的軍隊就已經嚇的逃跑了,舊港也不例外,現在整個城市中的萬丹軍隊已經跑了三分之一,剩下三分之二沒跑的,全都是這裡的漢人,畢竟舊港是他們的家,他們根本逃無可逃。

在這種情況下,舊港的漢人再一次團結起來,在宗教的號召下,以及生死存亡的壓力下,舊港十萬漢人組織起上萬的大軍,雖然大部分人都沒有經過專門的軍事訓練,但爲了保護自己的家園,所有士兵都爆發出無比的勇氣,準備在穆西河上與淡目國的軍隊決一死戰。

丘聚正是舊港漢人們推薦出來的軍隊統帥,他們丘家的來歷可不簡單,當年被大明冊封爲舊港宣慰使的施進卿有一個女兒。也就是南洋大名鼎鼎的施大娘子。而施大娘子的丈夫名叫丘彥誠。這個丘彥誠就是出自舊港丘家,丘聚的父親就是丘彥請誠和施大娘子的嫡子,丘聚正是丘彥誠的長孫,同時也是這一代丘家的族長。

當年施大娘子看到舊港獨力難支,於是就向國力正盛的滿者伯夷,而且爲了表示自己的誠意,她獨自一人搬離了舊港,到爪哇久島的東側居住。如此一來,總算讓舊港的數萬漢人免受刀兵之災,這件事也讓舊港漢人對施大娘子感恩戴德,這也間接推動了伊斯蘭教在舊港的傳播,畢竟施大娘子本身就是一位穆斯林。

施大娘子雖然離開了舊港,但她的丈夫丘彥誠,以及他們的兒女們卻都留在了舊港,畢竟丘家已經在舊港紮下了根,丘彥誠身爲丘家的族長,不可能放下自己的家族不管。所以兩夫妻不得不分離多年,最後連死都沒能安葬在一起。

也正是施大娘子留下的恩德。再加上丘彥誠和他的兄弟,以及幾個兒子也都是一代人傑,所以很快就把丘家發展的極爲旺盛,現在已經成爲舊港勢力最大的家族,那位派去馬六甲救援的大教長,其實就是丘聚的三爺爺,而且以前舊港的文武官員中,就有不少丘家的人任職,比如像丘聚,以前就是舊港的軍官,而且還是舊港將軍的副手,不過舊港所有人都知道,那個土人將軍只是萬丹王國派來的傀儡,真正的大權全都在漢人軍官手中,畢竟舊港是一座漢人聚居的城市,萬丹王國對這裡有名義上的統治權,但實際上卻是漢人自治。

現在淡目王國大軍壓境,舊港中的土人官吏包括士兵全都跑了,反正他們以前在這裡的日子也不好過,舊港也不是他們的家鄉,所以沒有人會傻到留下來受死,不過那些土人可以逃,但是丘聚他們這些漢人卻不能逃,最後只能組織起全城的力量,準備與淡目王國的大軍決一死戰,畢竟這種事情他們已經不是第一次幹了,當初樑道明和他祖母的父親就已經幹過了,而且當時舊港才只有幾千漢人,而現在他們的人數卻是當初的十萬,所以丘聚自然不可能放任淡目王國殺入舊港。

就在丘聚剛剛組織好城中的兵力佈置在城外時,淡目王國的大軍就殺到了附近,而且在穆西河上與丘聚的大軍對峙起來,說來也巧,這次淡目王國帶兵的人名叫可裡南,這個人曾經在爪哇跟隨一個名叫蘇南.吉里的學習教義,而蘇南.吉里則是施大娘子的養子,算起來丘聚還要向蘇南.吉里稱爲叔叔,因此與可裡南也算是同輩。

當初可裡南出兵時,就曾經接到老師蘇南.吉里的信,讓他照顧一下舊港的漢人,畢竟那裡是施大娘子的家鄉,她的兒女也都在那裡落戶,在蘇南.吉里看來,那些都是自己的兄弟姐妹,所以纔會向可裡南求情。

對於老師的懇求,可裡南也十分重視,所以他的大軍在到達舊港城南的穆西河時,並沒有貿然進兵,而是派出使者與城中聯繫,並且許諾,只要舊港答應向淡目王國投降,然後向他的大軍提供軍糧財物,解散城中的軍隊,允許他的大軍入駐,那麼他就可以保證舊港城的安全,至少不會像其它的城市那樣被他的士兵摧毀。

在可裡南看來,自己對舊港提出的條件已經十分優厚了,畢竟他們在之前的征戰中,每攻下一座城市,向來都是放縱士兵劫掠,直到當地的人完全不臣服之後,這纔會撲向下一個城市,而現在他只需要舊港的漢人向自己臣服,並沒有讓士兵大肆搶劫,已經是十分難得了。

可是對於舊港的漢人來說,可裡南提出向淡目王國投降倒也沒什麼,反正舊港之前對萬丹王國也不怎麼忠心,甚至提供一些糧食財物也不是不可以,但後面那個解散軍隊,並且讓淡目王國的軍隊入駐就太過分了,畢竟所有舊港人都知道,無論是淡目王國還是萬丹王國,這兩王國的土人向來都是殘忍好殺,而且好色淫邪,若是讓他們入駐的話,恐怕不但他們的安全不能保證,甚至連他們的妻女也會受到侮辱。

也正是知道這一點,所以舊港的漢人對於可裡南的要求自然不會答應,而是提出自己的投降條件,那就是舊港依然像以前那樣自漢,但是名義上歸屬淡目王國,淡目王國也可以派來官吏管理,每年的稅收也會按照上邀給國庫,但是駐軍和解散軍隊絕對不行。

可裡南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自己難得發一次善心,竟然會被舊港的漢人拒絕,這讓他十分憤怒,再也顧不得老師蘇南.吉里之前的懇求,立刻指揮大軍攻打舊港,但是讓他沒想到的是,舊港的漢人久居這裡,不但對水道地形十分熟悉,而且對水戰也十分精通,結果兩軍交戰,他的大軍竟然吃了一點小虧,對方卻只折損了兩條船,落水的人也游到岸上了,根本沒死幾個人,這讓可裡南心中一驚,再也不敢輕易進軍。

也正是上次的交手,使得可裡南再也不敢輕視舊港的漢人,開始一邊派人打探周邊的地形,一邊積極備戰,丘聚手中的兵力不多,因此也不敢輕易進攻,所以雙方一時間進入到對峙之中,但是誰都知道,這段對峙的時間並不會太長,等到兩軍再次交戰時,就將是不死不休的局面。

想到這裡,站在船頭觀察着對面可裡南大軍的丘聚就嘆了口氣,他手中雖然號稱有一萬大軍,但這一萬大軍中絕大部分都是臨時拼湊起來的普通百姓,真正可以用來正面交鋒的軍隊還不到兩千人,上次與可裡南的大軍交戰時,正是靠那兩千人的精銳纔打退了對方的大軍,可若是當時對方狠下心來命令全軍衝鋒的話,恐怕舊港早已經陷落了。

“也不知道大教長那邊如何了,若是大明軍隊再不來的話,恐怕我們只能讓全城的漢人遷移了,只不過在亂軍之中,不知道能有多少人安全逃離?”丘聚看着對面熱火朝天的可裡南大軍自語道。

對面的可裡南率領着十萬大軍,而且軍中還有火炮和火槍,根本不是他這支臨時拼湊起來的軍隊可以抵擋的。說起來這次淡目王國之所以能夠打敗萬丹王國,主要就是靠着那些火槍和火炮,雖然丘聚知道火槍和火炮的威力並不像那些土人傳言中的那麼威力無窮,甚至火炮和火槍的殺傷力其實並不強,但是這兩種武器卻在土人的傳言中變成真主的怒火,因此每當交戰之時,只要淡目王國一開炮,那些土人軍隊立刻就會土崩瓦解。

爲了防止自己的軍隊出現這種情況,丘聚在戰前就向戰士們解說了火槍和火炮的威力,只可惜他沒辦法弄到火炮或火槍,否則會更有說服力,現在只靠他用嘴說,也不知道會有多大的效果?

“可恨的葡萄牙人,上次在馬六甲吃了那麼大的虧,現在竟然還不死心,竟然把手伸到爪哇島上了,若不是他們把火槍和火炮賣給淡目王國,我們也不會落到如此地步!”丘聚狠狠的捶了一下船舷道,本來他還不知道淡目王國從哪裡得到的火炮和火槍,但是上次的交戰中,他們俘虜了淡目王國的一個貴族,這才知道淡目王國竟然與葡萄牙人搞在一起。

第454章 釜底抽薪第379章 朝鮮五大勢力第493章 認錯了第109章 進退兩難第301章 阿方索的顧忌第403章 土人暴亂第244章 周重對正德的影響力第155章 正德與金瓶梅第322章 炫耀第83章 入股商會(上)第333章 朝鮮政變第124章 辣椒發芽了第337章 受到夾擊的朝鮮第26章 謝靈芸來訪第155章 正德與金瓶梅第94章 一封書信第318章 黃家酒宴第337章 受到夾擊的朝鮮第325章 宮廷秘聞第243章 以功奪職第1章 破產之家第24章 旺財、富貴、白球第143章 王倫脫罪第396章 望海園(上)第256章 衡王朱佑楎第285章 過年守歲第51章 變個“戲法”第390章 蒞臨濟州島第392章 朝鮮內附第25章 許慎中求書第57章 祝枝山的壽宴第233章 初見正德第56章 走私基地雙嶼港第526章 遼東風雲第41章 “臨陣脫逃”的周重第143章 王倫脫罪第392章 朝鮮內附第386章 朝鮮戰爭的帷幕第2章 負債累累第257章 遊泰山第333章 朝鮮政變第47章 做好挨宰的準備第144章 豹房召見(上)第217章 海腸的妙用第88章 回家第519章 年輕的蘇萊曼大帝第429章 與虎謀皮第53章 留下吃飯第165章 吳山的答覆(上)第182章 去京城?第2章 負債累累第472章 繁華下的危機第366章 舉人做官第409章 讀書人的心理第26章 謝靈芸來訪第129章 吳山的主動接近第80章 出貨榜第96章 風浪中的接舷戰第194章 影響大明國運的作物第44章 花巷別院第360章 張銳的經歷(中)第403章 土人暴亂第340章 給鐲兒訂婚第250章 事情解決第410章 受到限制的雙嶼港第118章 豹房內的朱厚照第41章 “臨陣脫逃”的周重第180章 足利一輝的野望第307章 港口利益第355章 烽火四起的朝鮮第509章 兵臨城下第136章 商會瑣事第287章 心軟的女人第526章 遼東風雲第349章 敲詐勒索第300章 葡萄牙人的圍困第77章 港口見聞第109章 進退兩難第396章 望海園(上)第382章 樸成樹的變化第336章 跳進黃河也洗不清第332章 安東衛第220章 王倫對倭國的認識第327章 惡毒的計劃第463章 困守總督府(上)第398章 南北之爭第479章 應州之戰(中)第327章 惡毒的計劃第46章 又見謝靈芸第237章 忽悠正德(上)第234章 望遠鏡第530章 寧王造反第223章 寧王朱宸濠(下)第91章 花園捉鬼第262章 楊虎造反(上)第159章 浙江巡撫第2章 負債累累第41章 “臨陣脫逃”的周重第49章 與西遊相媲美的小說
第454章 釜底抽薪第379章 朝鮮五大勢力第493章 認錯了第109章 進退兩難第301章 阿方索的顧忌第403章 土人暴亂第244章 周重對正德的影響力第155章 正德與金瓶梅第322章 炫耀第83章 入股商會(上)第333章 朝鮮政變第124章 辣椒發芽了第337章 受到夾擊的朝鮮第26章 謝靈芸來訪第155章 正德與金瓶梅第94章 一封書信第318章 黃家酒宴第337章 受到夾擊的朝鮮第325章 宮廷秘聞第243章 以功奪職第1章 破產之家第24章 旺財、富貴、白球第143章 王倫脫罪第396章 望海園(上)第256章 衡王朱佑楎第285章 過年守歲第51章 變個“戲法”第390章 蒞臨濟州島第392章 朝鮮內附第25章 許慎中求書第57章 祝枝山的壽宴第233章 初見正德第56章 走私基地雙嶼港第526章 遼東風雲第41章 “臨陣脫逃”的周重第143章 王倫脫罪第392章 朝鮮內附第386章 朝鮮戰爭的帷幕第2章 負債累累第257章 遊泰山第333章 朝鮮政變第47章 做好挨宰的準備第144章 豹房召見(上)第217章 海腸的妙用第88章 回家第519章 年輕的蘇萊曼大帝第429章 與虎謀皮第53章 留下吃飯第165章 吳山的答覆(上)第182章 去京城?第2章 負債累累第472章 繁華下的危機第366章 舉人做官第409章 讀書人的心理第26章 謝靈芸來訪第129章 吳山的主動接近第80章 出貨榜第96章 風浪中的接舷戰第194章 影響大明國運的作物第44章 花巷別院第360章 張銳的經歷(中)第403章 土人暴亂第340章 給鐲兒訂婚第250章 事情解決第410章 受到限制的雙嶼港第118章 豹房內的朱厚照第41章 “臨陣脫逃”的周重第180章 足利一輝的野望第307章 港口利益第355章 烽火四起的朝鮮第509章 兵臨城下第136章 商會瑣事第287章 心軟的女人第526章 遼東風雲第349章 敲詐勒索第300章 葡萄牙人的圍困第77章 港口見聞第109章 進退兩難第396章 望海園(上)第382章 樸成樹的變化第336章 跳進黃河也洗不清第332章 安東衛第220章 王倫對倭國的認識第327章 惡毒的計劃第463章 困守總督府(上)第398章 南北之爭第479章 應州之戰(中)第327章 惡毒的計劃第46章 又見謝靈芸第237章 忽悠正德(上)第234章 望遠鏡第530章 寧王造反第223章 寧王朱宸濠(下)第91章 花園捉鬼第262章 楊虎造反(上)第159章 浙江巡撫第2章 負債累累第41章 “臨陣脫逃”的周重第49章 與西遊相媲美的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