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威逼大內義興

正德十年的春天,神周帶領的艦隊離開了剛剛佔領沒多久的江戶灣,扔下李安良帶領着一萬朝鮮軍隊和五萬倭人僕從軍守衛江戶,至於神周的艦隊去了哪裡,卻沒有人知道,直到一個月後,一支大明的艦隊忽然出現在本州島的西端,也就是大內義興控制的區域。

石見國是倭國古代令制國之一,屬於山陰道,又稱爲石州,大概就是後世日後的島根縣西部,以出產海產品、蜂蜜和人蔘聞名,其實這裡最爲出名的銀礦,倭國最大的石見銀山就位於這裡,只不過在戰國初期時,石見國的銀礦還沒有大規模開採,只不過有些零星的小銀礦,所以石見國這裡暫時還沒有引起周邊大名的注意。

現在石見國內主要有兩大氏族,分別是是益田氏與吉見氏,這兩個氏族都依附於大內義興,整個石見國也屬於大內氏的勢力範圍,而大內義興則是九州西端的霸主之一,之前還入駐京都,與細川共同把持幕府的大權,只是後來足利義材與細川高國發生爭鬥,老奸巨猾的大內義興選擇了兩不相幫,自己跑回了老窩裡坐山觀虎鬥,準備等到足利氏與細川氏斗的兩敗俱傷時,他再出來收拾殘局。

正所謂“閉門家中坐,禍從天上來”,大內義興安安分分的呆在家裡,卻沒想到他不去惹別人,別人卻跑到他家門口去招惹他

。就在這一天的清晨,神周帶領的艦隊忽然出現在石見東部的大森地區,也就是益田氏的勢力範圍內,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突襲了益田城,一舉滅掉了統治當地多年的益田氏,並且開始改建益田城,看樣子是想長期統治。

對於大明軍隊的突然襲擊,大內義興從開始的震驚到後來的憤怒,他並不認爲這是大明軍隊的單獨行動。畢竟大明不可能無緣無故的對自己出兵。另外他也早就知道,足利義材背後有大明在支持,之前自己又與細川高國一起壓制過足利義材,所以這次大明軍隊忽然襲擊自己的領土。肯定與足利義材有着脫不開的關係,甚至很可能就是足利義材與大明做的一項交易,爲的就是藉助大明之手削弱自己的實力。

大內義興不愧是戰國初期的梟雄人物,他的猜測其實已經十分接近現實了,之前足利一輝因爲大明擅自侵佔江戶灣的事跑到周重那裡理論,結果雙方最後達成諒解,足利義材一方默認大明對江戶灣的實際佔據,而周重則提供給足利義材最爲需要的武器和糧食。

除了上面的條件之外,周重還與足利義材達成另外一頂額外的交易,那就是大明出兵攻打大內義興的地盤。幫助足利義材削弱甚至消滅掉大內義興這個漁翁,而足利義材則必須同意大明對石見國的實際佔領,並且周重還代表大明向足利義材承諾,除了石見國與江戶灣外,大明絕對不會再侵佔倭國的任何一塊土地。

足利義材和足利一輝都想不通周重爲何會對石見國那塊地方感興趣。畢竟在他們看來,石見國除了盛產蜂蜜和人蔘外,也就只有造紙業比較發達,不過這個發達也只是相對的,比之大明的造紙業還是差着不少,所以石見國對於周重而言,根本沒有什麼利益可言。

足利義材和足利一輝都是聰明人。他們知道周重肯定不會無緣無故的想要石見國那裡,其中肯定有什麼他們看不到的利益所在,若是放在平時,他們肯定不會同意把本國的領土割讓給外人,但是現在足利義材正處於與細川氏的拉鋸戰中,一不小心就會跌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正是因爲足利氏面臨的嚴峻形勢。所以他們根本沒有精力考慮周重佔據石見國的深意,更何況石見國也根本不在他們的統治之內,而是處於想要坐收漁翁之利的大內義興手中,若是周重想要石見國,肯定會與大內義興發生衝突。這正是足利義材想要看到的情況,更何況周重還同意額外資助他們一批武器和糧食,這更讓足利義材沒有拒絕的理由。

可惜足利義材不知道的是,他做出的決定將會對倭國產生多麼大的影響,其中江戶灣那裡是倭國最重要的一個港口,承擔着溝通亞洲與美洲的重任,而石見銀礦則是倭國最重要的一片礦藏,那裡的白銀產量最高的時期,甚至達到了世界上三分之一的銀產量,而大明卻是以銀做爲貨幣,這些白銀將對大明的經濟產生不可估量的推動力量。

神周帶領的艦隊滅掉益田氏,並且開始鞏固益田城的城防時,暴怒的大內義興雖然明知道大明的軍隊不好惹,但他身爲本州島西部的霸主,自然不能眼睜睜的看着自己的領土被別人侵佔,否則這將對他們大內氏的聲望造成嚴重的打擊。

於是在這種情況下,大內義興不得不組織軍隊,以石見國西部另外一個氏族吉見氏爲先鋒,帶着兩萬人的軍隊前去攻打大明佔據的益田城。

不過就在大內義興的軍隊剛剛離開周防地區,本應該守衛益田城的神周卻帶着艦隊忽然出現在大內義興後方的下關海峽,然後炮擊大內氏的根基大內城,同時沿海的一些重要城市和港口也都被神周的炮火所毀,大內氏手下雖然也有一支不弱水軍,但是剛一出戰就被神周的艦隊打的全軍覆沒,絲毫沒有還手之力

消滅了大內氏的水軍後,神周帶領的艦隊也並沒有離開,而是徹底的封鎖了下關海峽,這裡是九州島與本州島的交通要道,歷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而且大內氏的統治範圍橫跨本州島與九州島,比如九州島上的豐前與筑前兩國,就屬於大內氏的領地。

倭人的軍隊與許可以在陸地上與大明的軍隊一爭長短,但是在海上這種地方,卻是大明海軍的天下,畢竟無論是戰艦還是武器裝備上,倭人的水軍都無法與周重手下的艦隊相比,所以大內義興在知道大明艦隊出現在下關海峽後,就立刻知道大事不好。

下頭海峽被神周的艦隊切斷,這就相當於把大內氏的領土一分爲二,短時間內可能還沒什麼,但若是時間一長,肯定會生出亂子。大內義興對此也知道的十分清楚,但是大明的艦隊實在太強橫了,除非是他把整個下關海峽給填平,否則根本不可能在海上戰勝對方。

而且更加糟糕的是,大明人好像對益田城也絲毫不在意,反正他們可以打下來第一次,就可以打下來第二次,只要大明的艦隊還在,他們就可以從倭國的任意地點登陸,大內義興根本不可能把領土內的海岸上都佈置上兵力防守。

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大內義興萬般無奈只好派出人乘着小船向神周提出議和的要求,畢竟他也看出來了,這支大明艦隊並不是真的要滅掉自己,而是想用這種圍魏救趙之計,迫使自己將派出去攻打益田城的軍隊撤回來。

神周也早就等着大內義興派人來找自己言和,別看他們這段時間在海上耀武揚威,動不動就炮擊大內氏的港口城市,但他們船上的補給並不是無限的,前段時間在江戶城已經消耗了掉相當一批火藥和炮彈,現在船上的補給已經不多了,若是再這麼打下去,他們就只能返回濟州島補充一下補給了。

也正是因爲如此,當大內義興派來的使者要求登船談判時,神周也很快答應下來,只是大內義興派來的使者並不能做出太大的決定,所以最後神周與大內義興在下關海峽中親自見面談判。

神周雖然是個不錯的將領,但他對於談判這種事情並沒有什麼經驗,相比之下,那個大內義興卻是倭國的一代梟雄,若是神周與這樣的人正常談判,肯定會吃上大虧。對此神周也十分清醒,所以他在談判剛開始,就列出自己的要求,然後告訴大內義興,除非是同意他提出的要求,否則他是不會從下關海峽退兵的。

神周的要求其實很簡單,那就是讓大內義興承認大明對石見國的統治,同時大內義興將自己在石見國的所有軍事力量都撤出來,沒有大明的允許,禁止大內氏的勢力進入石見國。

對於神周提出的這個條件,大內義興也和足利義材一樣,都有些想不明白,畢竟在他看來,大明肯定與足利義材達成了某些協議,所以纔會出兵攻打自己,可是現在大明軍隊卻表明自己只對石見國感興趣,這對於大內義興來說,實在有些不可思議。

大內義興想不能其中的原因,他也和足利義材一樣,猜出了大明索要石見肯定有着不爲人知的目的,這讓他很想開口拒絕,但是又想到大明艦隊的恐怖實力,他的水師根本就沒有任何還手之力,若是大明得不到石見,然後長時間封鎖下關海峽的話,那他們大內氏就無法與對面的九州島聯繫,這樣一來,大內氏的領土就面臨着分裂的危險,這種代價可比失去一個小小的石見國要嚴重多了。

第479章 應州之戰(中)第389章 逼迫朝鮮士族第135章 李東陽的誤會第450章 增加監軍科第480章 應州之戰(下)第259章 敲定味精生意第371章 贖罪的大教長第261章 豁然開朗第52章 回禮準備好了第405章 地獄般的景象第260章 黑牛寨第515章 遼東局勢第375章 反悔第91章 花園捉鬼第34章 門外的血人第5章 報應啊報應第367章 出城訪友第243章 以功奪職第154章 鐲兒的惡作劇第507章 樂極生悲第1章 破產之家第335章 怒斥李懌第299章 馬六甲城第191章 港口迎接第345章 強佔城山浦第308章 三保山的漢人聚居地第117章 拖延時間第514章 京觀第311章 祭拜第427章 屈辱的徐經第275章 驚見唐伯虎第529章 消除草原威脅第141章 海盟的誕生第356章 發戰爭財第221章 有趣!真是有趣!第92章 原來是故人第300章 葡萄牙人的圍困第14章 豐盛的晚餐第253章 石嘴崖第296章 準備成親第315章 各懷鬼胎第345章 強佔城山浦第295章 訓練情況第376章 收買人心第145章 豹房召見(下)第153章 平妻?第237章 忽悠正德(上)第217章 海腸的妙用第36章 吳山醒了第383章 對李安良的試探第402章 港南土人的邏輯第156章 劉謹倒臺的真正原因第388章 不死小強齊彥名第252章 逃脫的齊彥名第146章 有人鬧事第73章 全羅商會的幕後黑手第524章 賽利姆的第二個兒子(下)第429章 與虎謀皮第509章 兵臨城下第474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488章 經濟調控第263章 楊虎造反(下)第438章 蘇南-吉里第158章 打人的深意第172章 成婚第2章 負債累累第57章 祝枝山的壽宴第472章 繁華下的危機第471章 焦芳入閣第90章 鬧鬼第151章 焦炭與木炭之爭第106章 謝靈芸的主動第132章 一張臭嘴第442章 要入京嗎?第173章 洞房第464章 困守總督府(下)第11章 借花獻佛、打包帶走第168章 鄭經的誤會第109章 進退兩難第215章 光參騙局第122章 中介與保險第64章 南洋商會的危機第240章 內閣議事第115章 白珺婉的請求第534章 清江浦之亂(上)第359章 張銳的經歷(上)第95章 背叛第243章 以功奪職第322章 炫耀第211章 海上試炮第320章 造反?第86章 扼殺在搖籃之中?第330章 洛陽城下第511章 攻陷福滿寨第286章 有趣的實驗第459章 追擊第464章 困守總督府(下)第249章 壽寧候與建昌候第108章 香皂作坊第213章 威海衛
第479章 應州之戰(中)第389章 逼迫朝鮮士族第135章 李東陽的誤會第450章 增加監軍科第480章 應州之戰(下)第259章 敲定味精生意第371章 贖罪的大教長第261章 豁然開朗第52章 回禮準備好了第405章 地獄般的景象第260章 黑牛寨第515章 遼東局勢第375章 反悔第91章 花園捉鬼第34章 門外的血人第5章 報應啊報應第367章 出城訪友第243章 以功奪職第154章 鐲兒的惡作劇第507章 樂極生悲第1章 破產之家第335章 怒斥李懌第299章 馬六甲城第191章 港口迎接第345章 強佔城山浦第308章 三保山的漢人聚居地第117章 拖延時間第514章 京觀第311章 祭拜第427章 屈辱的徐經第275章 驚見唐伯虎第529章 消除草原威脅第141章 海盟的誕生第356章 發戰爭財第221章 有趣!真是有趣!第92章 原來是故人第300章 葡萄牙人的圍困第14章 豐盛的晚餐第253章 石嘴崖第296章 準備成親第315章 各懷鬼胎第345章 強佔城山浦第295章 訓練情況第376章 收買人心第145章 豹房召見(下)第153章 平妻?第237章 忽悠正德(上)第217章 海腸的妙用第36章 吳山醒了第383章 對李安良的試探第402章 港南土人的邏輯第156章 劉謹倒臺的真正原因第388章 不死小強齊彥名第252章 逃脫的齊彥名第146章 有人鬧事第73章 全羅商會的幕後黑手第524章 賽利姆的第二個兒子(下)第429章 與虎謀皮第509章 兵臨城下第474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488章 經濟調控第263章 楊虎造反(下)第438章 蘇南-吉里第158章 打人的深意第172章 成婚第2章 負債累累第57章 祝枝山的壽宴第472章 繁華下的危機第471章 焦芳入閣第90章 鬧鬼第151章 焦炭與木炭之爭第106章 謝靈芸的主動第132章 一張臭嘴第442章 要入京嗎?第173章 洞房第464章 困守總督府(下)第11章 借花獻佛、打包帶走第168章 鄭經的誤會第109章 進退兩難第215章 光參騙局第122章 中介與保險第64章 南洋商會的危機第240章 內閣議事第115章 白珺婉的請求第534章 清江浦之亂(上)第359章 張銳的經歷(上)第95章 背叛第243章 以功奪職第322章 炫耀第211章 海上試炮第320章 造反?第86章 扼殺在搖籃之中?第330章 洛陽城下第511章 攻陷福滿寨第286章 有趣的實驗第459章 追擊第464章 困守總督府(下)第249章 壽寧候與建昌候第108章 香皂作坊第213章 威海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