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正德出巡(上)

兵部對四海總督府這次對葡萄牙戰爭的獎賞已經下來了,雖然兵部敢於隱瞞西北和遼東的邊軍軍功,但是卻不敢對四海總督府的戰功有任何隱瞞,畢竟有周重在京城裡坐鎮,他是絕對不允許自己手下的戰功得不到獎賞的,甚至所有與海上有關的奏摺和政令,都需要通過周重之手,才能上報或下達,這是正德特意授予給他的權力。

趙王府書房內的周重認真的閱讀了一下兵部對神周等人的封賞,然後又對照了一下王守仁上報的有功之人名單,發現並沒有遺漏後,這才放下心來,批閱了一下放到一邊,等到明天就讓人飛速的送到南洋去。 ”

這已經是今天最後的一份公文,只見周重放下筆揉了揉腦袋,然後站起來推開窗子看了看,發現外面已經是月上中天,估計瑾萱她們都已經入睡了,本來他還答應要給夏夏講睡前故事的,可是現在看來,只能又一次的失信於女兒了。

想到這裡,周重也不禁嘆了口氣,本來他是不用這麼忙碌的,但是這段時間他的那位好哥哥正德越發的不像話了,不但每天和江彬那些人攪在一起,而且也不知道是聽信了江彬的話還是他自己想出來的,把朝堂上的一些政務都給交給他處理,結果使得周重每天都要忙上一整天,根本沒時間進宮卻見正德,自然也不能打擾到正德與江彬等人的遊玩

另外更加過分的是,在上次的朝會之時,正德再次一本正經的坐到龍椅上。然後向所有大臣宣佈。他決定去京城西北方向的宣府巡視一番。結果自然可想而知,下面的大臣們都是瘋狂的反對,甚至不少御史更是脫掉紗帽,請求正德打消這個念頭,否則他們將集體辭官。

對於下面大臣們的反對,正德也早有預料,其實他這次之所以公開提出來,就是想試一試大臣們的反應。現在看到了這麼多的大臣反對後,他也沒有堅持,直接宣佈散朝,不過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正德卻讓江彬在暗中積極活動,聯絡了不少沒骨頭的大臣改變風向,讓他們支持正德巡視邊關的相法。

一個月後,正德再次在朝堂上提出出巡的事,結果再次遭到大臣們的反對,可是這次江彬聯絡的那批大臣終於起了作用。他們開始公開支持正德的這一決定,而且正德也是積極配合這些人。結果一時間竟然使得朝堂上對這件事爭議不下,雙方誰也說服不了誰。

另外還有最重要的一件事,那就是身爲內閣首輔的李東陽現在病重,據說現在已經無法下牀,每天都是昏迷不醒,根本無法理會朝政。而李東陽的病重,使得內閣和朝堂上都有些不穩,這也是正德能夠趁虛而入的原因之一。

李東陽倒下了,按說內閣首輔之職應該由楊廷和接任,但是楊廷和畢竟有些年輕,威望與資歷都不足以壓服衆人,所以別說是朝堂上的大臣了,連內閣裡都有人不太服氣,畢竟他們也對首輔之職有着自己的想法。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支持正德出巡的衆大臣中,領頭的一人正是兵部尚書王瓊,說起這個王瓊,此人算是大明少有的能臣,歷史上他與于謙、張居正並列爲明朝三重臣。

王瓊最主要的功績有三,一是治理漕河,二是平定宸濠叛亂,三是加強西北邊防,現在寧王還沒有謀反,所以王瓊的第二樁功勞還沒有實現,但是第一和第三條功勞他已經完成,都是實打實的功勞,可以說他能夠坐到兵部尚書的位置上,正是靠着他的功勞,而且王瓊還有識人之能,現在擔任四海總督的王守仁,最開始就是受到王瓊的看重,當初他本想讓王守仁在南方歷練幾年,然後就重用王守仁,可是沒想到被周重搶了先。

不過相對於王瓊的功績,他本人的操守卻不怎麼樣,這也是他雖然與于謙、張居正的功績相併列,但卻沒有他們名氣大的主要原因,畢竟一個私德有虧的人,史官也不會對他大書物書,特別是王瓊還犯了文官們的忌諱。

王瓊是一位能臣,同時他也是正德的寵臣,這個寵臣的名聲可不太好,這也是以前周重不喜歡讓別人認爲自己是正德寵臣的原因,因爲在大明一朝,寵臣還有另外一層意思,那就是這個寵臣很可能與皇帝有着某種關係,比如像王瓊,據說他與正德就有着某種不可告人的關係,甚至有次王瓊頭戴罛刺褻衣,潛入豹房,與正德通宵狎飲,第二天早上離開時,正好被人撞到,結果這件事被後人記錄到了《萬曆野獲編》裡面傳到了後世。

另外王瓊在朝堂上也一向喜歡附和正德,這使得他在官場上的名聲一直不太好,再加上他又是山西人,也就是北方的官員,一向被南方的官員排斥,否則以他的政績,早就被李東陽召入內閣了,不過也正是王瓊一直沒能進入內閣,所以他與李東陽等人也一向不和,這次對於正德出巡的事,他也是再次與楊廷和等人唱起了反調。

之前焦芳從朝堂上離開後,在北方人出身的官員中,就要數王瓊的官職最高,影響力也最大,所以王瓊在支持正德出巡的事上表態後,朝堂上那些佔據着弱勢的北方官員幾乎一邊倒的支持正德出巡,畢竟南北雙方官員之間的爭鬥,其實已經接近明末的黨爭,一切都是以打擊對方爲主,爲了反對而反對,根本不考慮事情的後果

王瓊帶領的北方官員團體,再加上江彬籠絡在一批南方官員,這些人就成爲支持正德出巡的主要力量,雖然他們的人數比反對派的要少,但因爲朝堂有正德的支持,所以雙方爲此爭鬥不休,到現在已經吵了足足有兩個月了,卻還是沒能爭出個高下來。

對於正德出巡的事,周重他本人是持反對意見的,畢竟現在大明日漸穩定,北方邊軍經過更換新式武器,以及軍隊的學員陸續補充過去後,使得邊軍的戰鬥力大增,再加上他的努力,使得兵部也不敢像以前那樣隱瞞邊軍的功勞,有了軍功的刺激,使得邊軍的士氣大增,根本不需要正德去巡視。

不過周重雖然反對,他卻不好對這件事發表任何看法,因爲所有人都知道,若是正德離開京城,那麼他肯定就是監國,而且萬一正德有什麼意外的話,那他就是大明下一任的皇帝,所以爲了避嫌,周重只能埋頭呆在家裡,對於朝堂上的不管不問,一心只處理大明海域上發生的事情。

想到這裡,站在窗前的周重也不禁嘆了口氣,本來若是正德只是單純的去宣府巡視,那麼也沒有什麼,但是正德肯定會帶着江彬那些外四軍前去,如此一來,正德肯定會對江彬更加的寵信,再加上正德從小生活在宮中,根本沒有見識過外面的世界,宣府雖然不比江南繁華,但也別有一番風味,萬一正德沉迷其中,恐怕日後會真的被江彬矇蔽了。

就在周重想着心事之時,忽然他背後的書房門一開,然後只見瑾萱端着盤子走進來,見到周重轉過身時,微微一笑道:“夫君,夜深了,我給你熬了些蓮子粥,喝了快點休息吧!”

看着溫柔賢淑的瑾萱,周重也不禁走過去扶住瑾萱愛憐的道:“怎麼這麼晚了還不休息?”

“剛纔我已經睡了一覺了,想到夫君現在還在忙於政務,所以就起來熬了些粥,你快趁熱喝了吧!”瑾萱輕輕的把托盤放下,又讓周重坐下來,邊給他盛粥邊道。

周重這時也的確感覺有些餓了,當下接過瑾萱遞來的碗,幾口把裡面的蓮子粥喝光。瑾萱看到丈夫喝的香甜,當下也是抿嘴一笑,又給他盛了一碗,結果周重一連喝了三碗,卻還感覺只是半飽,這也不怪周重能吃,而是瑾萱拿的碗太小了,說起來王府裡什麼事情都有規矩,甚至連周重用什麼樣的碗都有規定,這樣的小碗就是周重吃飽時的制式裝備,據說是爲了防備他暴飲暴食。

“好了,晚上不要吃那麼多,否則容易發胖的,以夫君的年紀,若是胖了就不好再減下去了!”瑾萱知道周重沒有吃飽,但卻不肯讓他再吃了,畢竟現在都半夜了,睡覺前吃太多東西不但不好消化,而且還容易發胖。

“嘿嘿,能吃是福,發胖有什麼,大不了明天早上多鍛鍊一會,吃再多也不怕發胖!”周重嘴上雖然這麼說,但卻也沒再吃,然後幫着瑾萱把東西收拾了一下,讓侍女送下去後,兩人這才準備回房休息。

不過就在周重和瑾萱剛走出書房時,忽然外面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緊接着一身肥肉的徐管家氣喘吁吁的跑過來,手上拿着一封書信道:“王爺,外面有人送來一封書信,而且也不說是誰送來的,只說讓老僕親自呈交給您。”。

第368章 土地的問題第240章 內閣議事第109章 進退兩難第170章 特殊的客人第326章 一家團聚第66章 新鮮出爐的少東家第329章 終於走了第219章 瑾萱有孕第336章 跳進黃河也洗不清第509章 兵臨城下第137章 白珺婉的心事第429章 與虎謀皮第356章 發戰爭財第360章 張銳的經歷(中)第403章 土人暴亂第119章 開放海禁的真正阻力第383章 對李安良的試探第250章 事情解決第110章 弘治三賢相第527章 草原攻略開始第519章 年輕的蘇萊曼大帝第102章 找水第418章 韃靼人南下第242章 與正德一起忽悠內閣第380章 平安軍李安良第381章 樸靈珠第78章 北港茶樓第398章 南北之爭第185章 足利一輝的謝禮第519章 年輕的蘇萊曼大帝第87章 除掉周重第125章 吳山的真正身份第329章 終於走了第296章 準備成親第445章 無聊的正德第459章 追擊第353章 瓦倫戰艦第86章 扼殺在搖籃之中?第146章 有人鬧事第475章 十四家錢莊主第462章 攻陷果阿第18章 知交好友(上)第29章 災民來了(上)第132章 一張臭嘴第354章 朝鮮變局第452章 隔離江彬第191章 港口迎接第210章 謝靈芸想通了第53章 留下吃飯第40章 準岳父有請第432章 石見銀礦第526章 遼東風雲第231章 張銳的下場第179章 推到錦衣衛身上第81章 個高的女人也愁嫁第279章 請不來人第156章 劉謹倒臺的真正原因第414章 正德與軍校(上)第12章 賣文的打算第401章 王陽明與唐伯虎第235章 糧食大計第160章 王倫與唐伯虎第203章 倭國政局第262章 楊虎造反(上)第318章 黃家酒宴第154章 鐲兒的惡作劇第128章 回松江(下)第361章 張銳的經歷(下)第110章 弘治三賢相第51章 變個“戲法”第532章 軍隊之弊第390章 蒞臨濟州島第196章 葡萄牙人的擴張(上)第337章 受到夾擊的朝鮮第463章 困守總督府(上)第149章 周重的畫餅第399章 古今思想的碰撞第179章 推到錦衣衛身上第24章 旺財、富貴、白球第521章 談判第135章 李東陽的誤會第217章 海腸的妙用第117章 拖延時間第203章 倭國政局第342章 對馬島之戰(下)第196章 葡萄牙人的擴張(上)第70章 又是債務第127章 回松江(上)第391章 大明的反應第16章 收買人心第182章 去京城?第61章 葡萄牙入侵南洋第63章 鄭氏一家第268章 戴罪立功第233章 初見正德第90章 鬧鬼第310章 真假公主?第187章 南洋鎮千戶所第459章 追擊第81章 個高的女人也愁嫁
第368章 土地的問題第240章 內閣議事第109章 進退兩難第170章 特殊的客人第326章 一家團聚第66章 新鮮出爐的少東家第329章 終於走了第219章 瑾萱有孕第336章 跳進黃河也洗不清第509章 兵臨城下第137章 白珺婉的心事第429章 與虎謀皮第356章 發戰爭財第360章 張銳的經歷(中)第403章 土人暴亂第119章 開放海禁的真正阻力第383章 對李安良的試探第250章 事情解決第110章 弘治三賢相第527章 草原攻略開始第519章 年輕的蘇萊曼大帝第102章 找水第418章 韃靼人南下第242章 與正德一起忽悠內閣第380章 平安軍李安良第381章 樸靈珠第78章 北港茶樓第398章 南北之爭第185章 足利一輝的謝禮第519章 年輕的蘇萊曼大帝第87章 除掉周重第125章 吳山的真正身份第329章 終於走了第296章 準備成親第445章 無聊的正德第459章 追擊第353章 瓦倫戰艦第86章 扼殺在搖籃之中?第146章 有人鬧事第475章 十四家錢莊主第462章 攻陷果阿第18章 知交好友(上)第29章 災民來了(上)第132章 一張臭嘴第354章 朝鮮變局第452章 隔離江彬第191章 港口迎接第210章 謝靈芸想通了第53章 留下吃飯第40章 準岳父有請第432章 石見銀礦第526章 遼東風雲第231章 張銳的下場第179章 推到錦衣衛身上第81章 個高的女人也愁嫁第279章 請不來人第156章 劉謹倒臺的真正原因第414章 正德與軍校(上)第12章 賣文的打算第401章 王陽明與唐伯虎第235章 糧食大計第160章 王倫與唐伯虎第203章 倭國政局第262章 楊虎造反(上)第318章 黃家酒宴第154章 鐲兒的惡作劇第128章 回松江(下)第361章 張銳的經歷(下)第110章 弘治三賢相第51章 變個“戲法”第532章 軍隊之弊第390章 蒞臨濟州島第196章 葡萄牙人的擴張(上)第337章 受到夾擊的朝鮮第463章 困守總督府(上)第149章 周重的畫餅第399章 古今思想的碰撞第179章 推到錦衣衛身上第24章 旺財、富貴、白球第521章 談判第135章 李東陽的誤會第217章 海腸的妙用第117章 拖延時間第203章 倭國政局第342章 對馬島之戰(下)第196章 葡萄牙人的擴張(上)第70章 又是債務第127章 回松江(上)第391章 大明的反應第16章 收買人心第182章 去京城?第61章 葡萄牙入侵南洋第63章 鄭氏一家第268章 戴罪立功第233章 初見正德第90章 鬧鬼第310章 真假公主?第187章 南洋鎮千戶所第459章 追擊第81章 個高的女人也愁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