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繁華下的危機

趙王府的書房內,周重一臉悠閒的坐在書桌後面品着茶,焦芳坐在他的面前,同樣也是悠閒的說道:“王爺,事情已經查清楚了,上次的書信十有八九是王瓊送來的。”

“呵呵,果然是他,這個王瓊雖然是個能臣,但是這個八面玲瓏的性子實在讓人有些不放心,若是當初我沒有直接把信送到皇兄,恐怕他在第二天就會暗自登門拜訪,然後向我效忠,並且鼓動我爭奪皇位了。”周重手指敲着桌子,臉上似笑非笑的開口道。

“王爺此言差矣,王瓊在風骨上雖然差了些,而且又有些喜歡鑽營,但他卻是個難得的人才,而且經過上次支持陛下出巡的事情後,使得他聲望大增,哪怕是老臣進到內閣,在聲勢上卻還不如王瓊,所以今天見到王瓊後,老臣就與他經成了聯盟,這樣對彼此來說,都是一件好事。”焦芳一臉鄭重的開口道。

“呵呵,我不管你與王瓊達什麼協議,也不管王瓊有什麼樣的私心,只要你們齊心協力助我大明完成最後的脫變,你們所需要的名利,皇兄與我自然也不會吝嗇!”周重微笑着說道,雖然他的語氣很輕柔,但是焦芳卻是聽的精神大震,世人所求的不過是名利二字,哪怕像他這樣的內閣大臣也不例外,而且能滿足他對這兩個字追求的,就只有皇帝陛下和眼前的趙王殿下了。

“王爺放心,老夫雖然沒幾年好活了。但是至少現在還是耳聰目明,只要給我們幾年時間。定然可以像以前在總督府那樣,助殿下將大明的弊病清理乾淨!”焦芳用蒼老但卻十分堅定的聲音向周重保證道,他本來覺得自己活不過幾年了,但是現在重新回到內閣後,焦芳忽然感覺全身充滿了力量,好像再多活幾年也沒任何問題。

聽到焦芳的保證,周重也是點了點頭,然後兩人又說了幾句閒話。周重這才親自把焦芳送出了王府,現在焦芳已經入閣,從身份來說,已經不比他這個趙王低,所以該有禮數絕對不能少,否則會讓人覺得周重這個趙王十分傲慢。

送走了焦芳之後,周重再次回到自己的書房。自從他回到京城之後,在書房呆的時間遠比在臥室呆的時間長,有時晚上就直接睡在書房,這讓他感覺有些對不起瑾萱她們,不過現在大明正處於一個關鍵時期,自己那位皇兄又是個憊懶的性子。把所有朝政都交給自己打理,這讓周重不得不打起精神,應對起大明即將到來的變革。

大明的變化最開始是從大海上開始的,特別是周重擔任了四海總督一職後,大明的海禁雖然名義上還在。但實際上卻早已經被廢除,整個大明沿海全部開放。這使得沿海的居民可以下海打漁,多了一條生路,另外沿海的港口也再次活躍起來,無數的商品從大明沿海出發,運往南洋、印度、波斯灣等地,海貿極度的發達。

正是由於海貿的興盛,大大的刺激了大明內部的工商業,剛開始時是南方的絲綢、茶葉、瓷器等傳統工商業,這些行業出產的商品都是海貿的頭號商品,幾乎是生產多少賣出去多少,海外的高聲根本供不應求,這也就使得與這些行業相關的產業發展極爲迅速,甚至成爲整個南方的經濟支柱之一。

不過海貿的影響遠不止如此,隨着海貿的發展,海貿的商品也慢慢的呈現一種多樣化的趨勢,比如棉布這種商品就後來者居上,甚至早在幾年前就超過了絲綢與瓷器,成爲大明海外最重要的商品之一,另外還有與鐵器相關的製品,比如農具、武器等等,也是海外十分緊銷的商品。

在上面這些產品中,影響最大的就要數棉布了,特別是對北方的百姓而言,周重獻給朝廷的玉米和番薯使得他們吃上了飽飯,但是棉布卻讓他們手中有閒錢,畢竟棉花這東西本來就十分適合在北方的氣候條件下生長,再加上北方的土地兼併嚴重,許多人因爲沒有土地,只能進入城市中尋找活路,這就使得人力與原材料都有了,所以當海貿對棉布的需求擴大後,北方許多地方的人都開始搞起了棉布紡織,不少地方還形成規模數千人的大紡織作坊,使得北方的棉布產量激增,所以在北方的一些港口裡,運輸的貨物有大半都是棉布。

棉布僅僅是海貿衆多貨物之中的一個代表,另外還有許多其它的產品,這些產品遠銷海外,大大刺激了大明國內的工商業,而工商業的興盛,又使得大明的百姓嫌到大量的錢財,大明的國庫也同樣收到大量的稅收,可以說真正的實現了初步的民豐國富。

表面來看,大明的各個方面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絕大部分百姓都已經沒有了凍餓之憂,但是在這種繁華興盛的表面下,大明其實並沒有得到本質上的改變,特別是大明腐朽的統治集團,對於國內的工商業非但沒有任何促進,甚至還嚴重的阻礙了工商業的發展。

其實大明的統治本來就有問題,特別是吏治的腐敗和律法的不合理,再加上軍隊的腐朽以及不斷的天災,使得整個大明是內憂外患,統治也是岌岌可危,毫不誇張的說,只要一不小心,大明上百的統治就會坍塌掉,幾十年後的張居正也正是看到大明的危局,才發動了萬曆新政,硬生生的使得大明的統治又延長了幾十年。

不過現在由於周重穿越的影響,使得大明海貿發展起來後,帶動了大明各個方面的發展,特別是百姓的富足,使得整個大明看起來繁華無比,之前的各種弊病,也被這種表面的繁華給掩蓋了下來,一般人根本看不出來。

周重一手造成了大明現在的改變,他自然比任何人都清楚,表面上繁華興盛的大明其實並不牢靠,甚至只要揭開這表面的繁華,就會發現大明的內部其實已經腐朽不堪,若是不想辦法把內部的腐朽給清除掉的話,那麼用不了幾年,周重苦心經營出來的局面就會被內部的腐朽侵蝕一空,整個大明將會變得比以前更加黑暗。

也正是因爲如此,所以周重早就想要對大明進行一些針對性的改革,特別是律法和吏治這兩大塊,更是大明腐朽的根源,只要將這兩塊給醫治好了,那麼大明纔會更加健康的發展。

大明的律法是朱元璋一手包辦的,而且朱元璋這個人很有問題,他認爲自己可以給子孫後代留下一個鐵打的江山,所以他用律法把大明各個方面的事情都束縛在一個條條框框裡,甚至還規定的十分詳細,甚至連什麼人穿什麼衣服都有規定。

更加可怕的是,出身低微的朱元璋有一種樸素的人生觀點,那就是“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所以他又用律法限制了戶籍的問題,比如軍人的兒孫肯定還會是軍人,工匠的兒孫肯定還是工匠等等,於是就有了軍戶、匠戶等奇怪的人羣,而且他們的子孫後代都被限制在某一職業上,想要改變的話,那就要供出極大的代價。

也許在開國之初時,朱元璋的這些律法條文對恢復國力起到了相當的作用,但是等到一百多年後,他定下的這些律法條文已經成爲大明身上的枷鎖,若是不把這些枷鎖除掉的話,那麼只會把大明這頭剛剛覺醒的巨龍給勒死。

除了律法之外,大明的吏治也是個大問題,吏治的問題主要表現在貪污腐敗上,整個大明官場上下,幾乎無人不貪,區別只是貪多貪少的問題,甚至哪怕一些青史留名的官員,他們也照常拿過賄賂,這些賄賂有些並不是別人送給他們的,而是他們職位上灰色收入,若是不拿的話,那就會被整個官場所排斥,成爲官場上的異類,比如幾十年後的海瑞,他應該是大明唯一不貪的清官,但是卻把自己的家庭搞的四盼五裂,不但餓死了女兒,三個老婆也是休的休死的死,最後連個兒子都沒有留下來。

吏治的敗壞早在朱元璋時期就已經註定了,這位出身貧農的皇帝對官員有着天生的仇視,但他又要靠着官員幫他治理國家,所以他就把大明官員的俸祿定的極低,每級官員都經過嚴格的計算,剛好夠官員一家吃飽,卻又不會剩下任何餘錢,而且他又制定了嚴酷的刑罰,以爲這樣可以杜絕貪污的發生。

可是朱元璋卻忘了,物價並不是一成不變的,特別是在後來大明國力增強,物價也就開始飛漲,於是官員們的俸祿也就相對越來越不夠花,甚至連飯都吃不飽,在這種情況下,官員們爲了自己的肚皮,就只能冒險貪污,畢竟他們不可能眼睜睜的看着自己的家人跟着自己捱餓,結果這也就造成了大明的貪污之風盛行,無論如何也無法杜絕。

第12章 賣文的打算第171章 氣走謝逞第456章 南洋有變第10章 少女靈芸第261章 豁然開朗第196章 葡萄牙人的擴張(上)第443章 謠言第160章 王倫與唐伯虎第524章 賽利姆的第二個兒子(下)第504章 收復兩衛第430章 兇殘的倭人第539章 十年第352章 正德與葡萄牙人的初會第18章 知交好友(上)第310章 真假公主?第28章 寒風中的一家人第209章 玻璃鏡子第348章 達伽馬和麥哲倫第181章 主動退出雙嶼港第192章 歐洲人的殺傷力第473章 撤消總督府第340章 給鐲兒訂婚第180章 足利一輝的野望第513章 官場殺戮第253章 石嘴崖第375章 反悔第93章 哭笑不得的理由第88章 回家第41章 “臨陣脫逃”的周重第188章 試射佛郎機炮第94章 一封書信第395章 焦芳和張彩第27章 談生意第60章 做賊的教士第309章 黃家與漢寶麗公主第301章 阿方索的顧忌第140章 做廣告第419章 懷安衛之戰第271章 一場戲第452章 隔離江彬第347章 番薯的種植第479章 應州之戰(中)第449章 加封趙王第303章 偷襲(上)第517章 冷酷者賽利姆第61章 葡萄牙入侵南洋第125章 吳山的真正身份第205章 瓦倫船第287章 心軟的女人第492章 一網打盡第530章 寧王造反第12章 賣文的打算第298章 戰前演習第222章 寧王朱宸濠(上)第287章 心軟的女人第119章 開放海禁的真正阻力第394章 不靠譜的正德第329章 終於走了第459章 追擊第15章 追狗的趙二第267章 定海衛的內鬥第262章 楊虎造反(上)第520章 賽利姆父子的交談第214章 買海蔘第190章 奇拉瓦一家第203章 倭國政局第229章 “小氣”的禮物第329章 終於走了第518章 大明使團第218章 抵達京城第58章 千戶所與走私港第244章 周重對正德的影響力第269章 立威第59章 坐論倭寇第251章 平定叛亂第433章 騎射比賽(上)第302章 等候時機的周重第64章 南洋商會的危機第86章 扼殺在搖籃之中?第533章 正德的鬧劇第87章 除掉周重第264章 齊彥名又逃了第256章 衡王朱佑楎第490章 晉商(中)第387章 李隆之死第265章 軍法從事第430章 兇殘的倭人第14章 豐盛的晚餐第214章 買海蔘第49章 與西遊相媲美的小說第420章 江彬入京第476章 大明第一奸臣第453章 檯球與足球第328章 災民與殖民第256章 衡王朱佑楎第57章 祝枝山的壽宴第257章 遊泰山第290章 駐軍雙嶼港第369章 招攬幫手第287章 心軟的女人
第12章 賣文的打算第171章 氣走謝逞第456章 南洋有變第10章 少女靈芸第261章 豁然開朗第196章 葡萄牙人的擴張(上)第443章 謠言第160章 王倫與唐伯虎第524章 賽利姆的第二個兒子(下)第504章 收復兩衛第430章 兇殘的倭人第539章 十年第352章 正德與葡萄牙人的初會第18章 知交好友(上)第310章 真假公主?第28章 寒風中的一家人第209章 玻璃鏡子第348章 達伽馬和麥哲倫第181章 主動退出雙嶼港第192章 歐洲人的殺傷力第473章 撤消總督府第340章 給鐲兒訂婚第180章 足利一輝的野望第513章 官場殺戮第253章 石嘴崖第375章 反悔第93章 哭笑不得的理由第88章 回家第41章 “臨陣脫逃”的周重第188章 試射佛郎機炮第94章 一封書信第395章 焦芳和張彩第27章 談生意第60章 做賊的教士第309章 黃家與漢寶麗公主第301章 阿方索的顧忌第140章 做廣告第419章 懷安衛之戰第271章 一場戲第452章 隔離江彬第347章 番薯的種植第479章 應州之戰(中)第449章 加封趙王第303章 偷襲(上)第517章 冷酷者賽利姆第61章 葡萄牙入侵南洋第125章 吳山的真正身份第205章 瓦倫船第287章 心軟的女人第492章 一網打盡第530章 寧王造反第12章 賣文的打算第298章 戰前演習第222章 寧王朱宸濠(上)第287章 心軟的女人第119章 開放海禁的真正阻力第394章 不靠譜的正德第329章 終於走了第459章 追擊第15章 追狗的趙二第267章 定海衛的內鬥第262章 楊虎造反(上)第520章 賽利姆父子的交談第214章 買海蔘第190章 奇拉瓦一家第203章 倭國政局第229章 “小氣”的禮物第329章 終於走了第518章 大明使團第218章 抵達京城第58章 千戶所與走私港第244章 周重對正德的影響力第269章 立威第59章 坐論倭寇第251章 平定叛亂第433章 騎射比賽(上)第302章 等候時機的周重第64章 南洋商會的危機第86章 扼殺在搖籃之中?第533章 正德的鬧劇第87章 除掉周重第264章 齊彥名又逃了第256章 衡王朱佑楎第490章 晉商(中)第387章 李隆之死第265章 軍法從事第430章 兇殘的倭人第14章 豐盛的晚餐第214章 買海蔘第49章 與西遊相媲美的小說第420章 江彬入京第476章 大明第一奸臣第453章 檯球與足球第328章 災民與殖民第256章 衡王朱佑楎第57章 祝枝山的壽宴第257章 遊泰山第290章 駐軍雙嶼港第369章 招攬幫手第287章 心軟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