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達伽馬之死

被圍困了大半年的果阿城總督府內發生了內亂,這個消息並沒有出乎王守仁的意料,那天他在用望遠鏡觀察總督府城牆上的士兵時,發現後方的崗樓裡有士兵在吃飯,只是那些飯食十分簡單,根本不可能吃飽,而且有些士兵竟然還與送飯之人發生了衝突。

雖然這只是件小事,但是王守仁卻十分敏銳的覺得,葡萄牙軍隊已經開始對總督府的後勤系統不滿了,只要軍隊吃不飽飯,那就只有兩個結果,一個是防守力量大弱,最後被大明攻克,另外一個就是投降,但若是這時有人敢阻撓投降,那麼衝突自然也就發生了。

達伽馬不甘心失敗,所以一直死守着總督府,這個傢伙獨力開闢出歐洲到印度的航線,對能夠做到這一點,可以說十分不容易,至少要穿越一片陌生的海域,並且尋找到可行的航線,非是意志堅強之輩,是不可能完成這個艱鉅任務的。

不過意志頑強在某些方面是好事,但在另外一方面卻會被稱爲固執,比如對於是否向大明投降這件事上,在被神周的軍隊圍困了幾個月後,總督府裡的高層大部分都已經傾向於投降,畢竟他們只是來印度賺錢的,而不是要把命都給扔到這裡,更何況那些吃不飽飯的普通葡萄牙人不停的反抗,雖然都被他們鎮壓下去了,但屠殺自己同胞的感覺也並不怎麼好受。

可惜達伽馬卻是固執己見,堅決認爲王國絕對不會放棄果阿這塊地方,應該很快就會派援軍過來,到時他們與海上的援軍裡應外合,很快就可以把外面的大明軍隊趕走,重新獲得果阿的控制權。

達伽馬身爲果阿的總督,直接掌控着總督府裡的所有軍事力量,所以只要他不同意,別人再怎麼堅持也沒用,畢竟在這種情況下。軍隊纔是最強大也最可靠的力量。

其實達伽馬之所以不願意投降,除了固執的認爲王國會派來援軍,另外也有自己的私心,當年他第一個發現歐洲到達印度的航線,這不但給葡萄牙王國帶來巨大的利益,同時也使得他功成名就,一度成爲葡萄牙王國的英雄。所有人提到他時,都會由衷的讚歎一聲。但若是達伽馬現在投降了大明。並且還丟掉了果阿這塊如此重要的地方,這會讓他好不容易纔積累起來的名聲毀於一旦,哪怕他日後能夠回到葡萄牙,也只會受到無數人的唾罵。

也正是抱着這樣的私心,所以達伽馬寧可戰死在果阿,也不願意用自己的聲望來換取苟活的機會,而且爲了加強對軍隊的掌控,他十分殘忍的減少那些普通葡萄牙居民的食物,然後用這些食物保證軍隊的飲食。再加上他又是葡萄牙國王正式任命的總督,那些葡萄牙軍隊自然也不敢違抗他的命令,哪怕是讓他們屠殺自己國人,他們也同樣下的去手。

不過達伽馬挪用糧食的計劃只能用於一時,隨着總督府裡糧食的減少,所有人的飲食都受到了限制,哪怕是達伽馬這個總督。平時也吃不飽飯,偶爾吃一個白麪包就像是過節一般,至於軍隊那裡,也同樣開始定量的供給飲食。

本來總督府裡的葡萄牙士兵就被大明軍隊嚇破了膽,再加上又被圍困這麼長時間,他們早就沒有了與大明軍隊正面硬拼的勇氣。現在更是連肚子都吃不飽了,所以軍隊對於達伽馬這位總督的怨氣也慢慢的積累起來。

總督府並不僅僅只有達伽馬這麼一個總督,另外還有不少屬於印度總督府的屬官,這些人大部分都是希望早點投降,畢竟以他們現在的情況,落到大明的手中總比每天吃不飽飯要強,而且他們落到現在的地步。大部分都要怪伽馬,若不是當初他固執的認爲可以打下馬六甲,王國的艦隊也就不會全軍覆沒,他們也不會落到現在這種地步。

以前達伽馬掌握着總督府的軍隊,所以不管那些屬官再怎麼想投降,但卻也沒有任何機會。不過隨着總督府糧庫裡的糧食告急,連軍隊也不得不減少食物供給,結果這樣一來,就引起軍隊的不滿,那些不想陪着達伽馬一起餓死的屬官立刻抓住這個機會,挑動了一些軍官發動了叛亂,約夫那些廚子就是遇到的這次叛亂,才嚇的把大鐵門關起來不敢外出。

不得不說約夫這些人的舉動還是十分正確的,因爲這次的叛亂不同於以往,以往都是那些手無寸鐵的普通葡萄牙人發動叛亂,他們的武器在進入總督府時就全都被收繳,想要發動叛亂就只能搶奪士兵的武器,可以說光是武器這一條,就足夠讓那些普通叛亂者一敗塗地。

但是這次發動叛亂的卻是手執武器的士兵,他們不但有着豐富的作戰經驗,而且也有着足夠的武器,所以當這次叛亂髮動時,整個總督府都亂成一團,所有人都被牽扯到這場叛亂中,其中參與叛亂的士兵與沒有參與叛亂的士兵打成一片,槍彈四處亂飛,一不小心就可能被誤殺,可以說要多亂有多亂,也幸虧約夫那些人躲的快,否則也可能會被誤殺。

這次發動叛亂的士兵雖然準備不足,但是參加叛亂的士兵人數卻很多,而且很多沒有參加叛亂的士兵也不想再這麼困守下去了,他們覺得哪怕是被大明俘虜,也比現在每天呆在總督府裡要舒服,畢竟總督府高高的城牆在他們看來,已經與監獄的圍牆沒什麼兩樣。

也正是因爲上面的這些原因,所以那些叛亂的士兵遇到的抵抗並不是很強,甚至還有不少沒有參加叛亂的士兵在交火後,竟然在戰場上就直接投誠過去,參加到叛亂之中,結果使得叛亂軍的人數越來越多,最後終於消滅了少數堅決支持達伽馬的少數武裝力量,並且包圍了達伽馬的辦公室。

若是換做其它人,遇到這種情況恐怕要麼是自殺,要麼是嚇的癱成一團,但是達伽馬這個海盜頭子卻比任何人都要有膽色,哪怕是在這種絕境之下,他竟然沒有絲毫的悔改,甚至還拿起武器與叛軍作戰,結果竟然被他射殺一個叛軍的軍官,可惜接下來卻也引起了叛軍的憤怒,亂槍之下把達伽馬打成了篩子,一位足以留名航海史的人物就這樣給自己的生命劃上了一個不太圓滿的句號。

達伽馬死後,這次叛亂總算取得了勝利,接下來的事情就十分簡單了,這些叛軍打開總督府的城門向大明的軍隊投降,並且獻上了達伽馬的人頭。對此王守仁並沒有任何意外的表情,他之前聽到總督府裡發出槍聲時,就已經猜對方會出城投降。

對於總督府裡這些出來投降的葡萄牙人,王守仁雖然同意了對方的投降,但是爲了懲罰他們拖了這麼長時間才投降,給大明的軍隊帶來沉重的壓力,所以總督府裡的所有葡萄牙人都被安排到了種植園做苦力,只有做滿了一年之後,他們才能夠脫離這種沉重的勞動,然後分類挑選出來送到大明去做工。

不過這些從總督府出來的葡萄牙人,無論是士兵還是普通人,都需要一段時間的調養才能乾重活,特別是卡基爾這些被關押起來的普通葡萄牙人,更是一個個瘦的像是骷髏一般,根本不可能幹活,甚至在投降之後,大明爲他們提供了足夠的食物,結果當場被撐死了十幾個,這讓其它人都是嚇了一跳,再也不敢胡吃海塞。

卡基爾很幸運,他躲過了總督府的叛亂,而且投降後也沒有被大明提供的食物撐死,只不過值得一提的是,他在投降後竟然被安排到了他自己原來的種植園裡做工,監督他的監工正是以前他手下的奴隸,結果這讓卡基爾吃了不少苦頭,只是這些苦頭相對於被圍困在總督府的那段生涯,卻根本不算什麼。

隨着被圍困的總督府也被納入果阿的管轄範圍,整個果阿終於完全的落入到大明的手中,對於這件喜事,王守仁自然是第一時間就寫好了奏摺,然後讓人以最快的速度送到北京的趙王府,雖然周重現在已經不是四海總督了,但是現在卻正式接管大明所有的海上事宜,特別是印度這邊,正是周重關注的重點。

王守仁的奏摺越過印度穿過馬六甲海峽,然後一路北上,花費了幾個月的時間才送到北京城中的趙王府,結果周重在看到這封奏摺時,也是大喜過望,果阿被徹底的掌控,也就標誌着大明真正在印度西海岸坐穩了霸主的位置,日後就算是葡萄牙人的援軍前來,也不可能再把大明從那裡再趕走,更何況周重認爲憑着葡萄牙這樣一個人口剛到百萬的小國,它能派出多少軍隊前來收復果阿?

不過周重接到王守仁發來的喜訊後,並沒有高興太久,他很快又想到另外一件煩心事,這段時間他一直被這件事搞的焦頭爛額,每次想到這件事時,他都不禁感到一陣頭痛。

第46章 又見謝靈芸第26章 謝靈芸來訪第445章 無聊的正德第491章 晉商(下)第495章 內閣議事第401章 王陽明與唐伯虎第359章 張銳的經歷(上)第103章 救命的竹子第247章 神英的幫助第374章 大明的援軍第418章 韃靼人南下第446章 搏虎第391章 大明的反應第309章 黃家與漢寶麗公主第427章 屈辱的徐經第63章 鄭氏一家第390章 蒞臨濟州島第466章 王守仁的果阿之行第306章 無恥的阿方索第436章 要動手了第303章 偷襲(上)第305章 敗局已定第355章 烽火四起的朝鮮第345章 強佔城山浦第286章 有趣的實驗第235章 糧食大計第352章 正德與葡萄牙人的初會第140章 做廣告第277章 接管稅所(上)第80章 出貨榜第349章 敲詐勒索第450章 增加監軍科第446章 搏虎第433章 騎射比賽(上)第332章 安東衛第78章 北港茶樓第490章 晉商(中)第270章 慢軍之罪第181章 主動退出雙嶼港第83章 入股商會(上)第207章 找幫手第384章 吞併朝鮮的計劃第129章 吳山的主動接近第525章 使團歸來第292章 海上救援第372章 舊港第186章 倭女引發的誤會第509章 兵臨城下第10章 少女靈芸第261章 豁然開朗第161章 唐伯虎的平靜生活第170章 特殊的客人第427章 屈辱的徐經第5章 報應啊報應第449章 加封趙王第91章 花園捉鬼第345章 強佔城山浦第97章 甲板突變第80章 出貨榜第121章 南洋商會的新生意第533章 正德的鬧劇第249章 壽寧候與建昌候第178章 朝鮮代銷商第86章 扼殺在搖籃之中?第56章 走私基地雙嶼港第411章 王守仁的警示第203章 倭國政局第238章 忽悠正德(下)第20章 秀才們的影響力第377章 信貴山城之戰第395章 焦芳和張彩第156章 劉謹倒臺的真正原因第151章 焦炭與木炭之爭第326章 一家團聚第378章 戰後的影響第230章 不要打聽第396章 望海園(上)第99章 黃泉路上的約定第229章 “小氣”的禮物第61章 葡萄牙入侵南洋第396章 望海園(上)第295章 訓練情況第406章 舊港的問題第444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498章 打破官吏壁壘第333章 朝鮮政變第375章 反悔第12章 賣文的打算第344章 伏擊倭人第256章 衡王朱佑楎第110章 弘治三賢相第451章 內閣的想法第224章 白氏姐妹的往事(上)第337章 受到夾擊的朝鮮第374章 大明的援軍第472章 繁華下的危機第508章 李安良的報復第273章 兵力集結完畢第398章 南北之爭第518章 大明使團
第46章 又見謝靈芸第26章 謝靈芸來訪第445章 無聊的正德第491章 晉商(下)第495章 內閣議事第401章 王陽明與唐伯虎第359章 張銳的經歷(上)第103章 救命的竹子第247章 神英的幫助第374章 大明的援軍第418章 韃靼人南下第446章 搏虎第391章 大明的反應第309章 黃家與漢寶麗公主第427章 屈辱的徐經第63章 鄭氏一家第390章 蒞臨濟州島第466章 王守仁的果阿之行第306章 無恥的阿方索第436章 要動手了第303章 偷襲(上)第305章 敗局已定第355章 烽火四起的朝鮮第345章 強佔城山浦第286章 有趣的實驗第235章 糧食大計第352章 正德與葡萄牙人的初會第140章 做廣告第277章 接管稅所(上)第80章 出貨榜第349章 敲詐勒索第450章 增加監軍科第446章 搏虎第433章 騎射比賽(上)第332章 安東衛第78章 北港茶樓第490章 晉商(中)第270章 慢軍之罪第181章 主動退出雙嶼港第83章 入股商會(上)第207章 找幫手第384章 吞併朝鮮的計劃第129章 吳山的主動接近第525章 使團歸來第292章 海上救援第372章 舊港第186章 倭女引發的誤會第509章 兵臨城下第10章 少女靈芸第261章 豁然開朗第161章 唐伯虎的平靜生活第170章 特殊的客人第427章 屈辱的徐經第5章 報應啊報應第449章 加封趙王第91章 花園捉鬼第345章 強佔城山浦第97章 甲板突變第80章 出貨榜第121章 南洋商會的新生意第533章 正德的鬧劇第249章 壽寧候與建昌候第178章 朝鮮代銷商第86章 扼殺在搖籃之中?第56章 走私基地雙嶼港第411章 王守仁的警示第203章 倭國政局第238章 忽悠正德(下)第20章 秀才們的影響力第377章 信貴山城之戰第395章 焦芳和張彩第156章 劉謹倒臺的真正原因第151章 焦炭與木炭之爭第326章 一家團聚第378章 戰後的影響第230章 不要打聽第396章 望海園(上)第99章 黃泉路上的約定第229章 “小氣”的禮物第61章 葡萄牙入侵南洋第396章 望海園(上)第295章 訓練情況第406章 舊港的問題第444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498章 打破官吏壁壘第333章 朝鮮政變第375章 反悔第12章 賣文的打算第344章 伏擊倭人第256章 衡王朱佑楎第110章 弘治三賢相第451章 內閣的想法第224章 白氏姐妹的往事(上)第337章 受到夾擊的朝鮮第374章 大明的援軍第472章 繁華下的危機第508章 李安良的報復第273章 兵力集結完畢第398章 南北之爭第518章 大明使團